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穿越五零年代》  第6章

网友:xf 打分:2 [2019-03-27 12:37:03]

这时候不要布票粮票吗?想买什么就能买到?

1  

[1楼] 网友:烟雨江南 [2019-03-27 12:57:53]

56年发行布票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19-03-27 18:06:33]

还没到用票的阶段。用票的最开始一段时间,没有票在百货大楼也可以以高价买一些商品,自行车缝纫机这些,最开始市场上供应大于需求,有钱想买就能买到。有了票之后的最初一段时间,没有票会贵很多很多,因此这个票后来才会值钱拿来买卖。
物价我有查过,包括鱼的收购价和私人买卖价。
五几年有一部分人在国内的生活水平是很高的,新红雷的贾母周采芹53年从国内去英国留学是自费,带的珠宝里有很大的钻戒,吃穿用都很大方,比她的英国同学们更有钱。在国内,很多奢侈品也很有市场,查到进口纯羊毛毯就是大几十一床,当时我还吃了一惊,觉得好贵,我查了好多非必需品的物价才知道真的就是那个价。

    [投诉]

[3楼] 网友:6184847 [2019-04-07 10:42:31]

查资料的作者厉害

    [投诉]

[4楼] 网友:fantasy [2019-04-14 06:53:31]

那时电扇,缝纫机,照相机,自行车等都只有进口货。

    [投诉]

[5楼] 作者回复 [2019-04-14 07:54:48]

我的资料大部分是百度所得,自行车,缝纫机,电扇。当时都有国产的。照像机稍晚一些,我没考虑过让女主使用,在本文前期应该不会出现。我把我记录的贴一部分上来吧,大家看着玩玩。
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自行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它是中国最早的自行车整车制造厂家之一。
1940年秋,日商小岛和三郎在唐山路开设了昌和制作所,这是上海的第一家自行车生产厂。由于生产规模不大,设备简陋,制造工艺与技术较为落后,所制的“铁锚”牌自行车车身既短又矮,被叫作“鬼子车”。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将作为敌伪产业的大陆铁工厂、丰田自动车厂、昌和制作所合并成立上海机器厂。
后来,又以昌和制作所为第二制造厂,主要生产“扳手”牌自行车,1947年改称上海制车厂。1952年,上海制车厂与新星机器厂合并为红星制车厂,1953年正式更名为上海自行车厂。
1927年,我国第一台国产缝纫机在这里诞生,名为“金狮牌”。1946年,“金狮牌”更改为“无敌牌”,取“打败天下无敌手”之意。1966年,为了让内外贸中英文商标名称统一,“无敌牌”再度更名,取名“蝴蝶牌”,英文商标为“Butterfly”。从此一锤定音,“蝴蝶牌”的商标延续下来 【1】 。
到1915年初,中国第一台电风扇终于试制成功了。当时共仿制了两台。祝兰舫看了很为满意。于是同意资助办厂。1916年2月,杨、叶、袁三人合伙创办了华生电器制造厂(现上海革新电机厂和上海电扇总厂的前身)。虽然办起了电器厂,但是电扇生产暂时搁置了,原因是当时偷电之风盛行,为先解堵塞偷电之急,杨先生只得先为电灯厂老板祝兰舫研制电流限制表,致使电扇生产延迟了八年。直到1924年,华生电器制造厂首批生产出电扇一千余台,那就是风靡海内外的华生牌电扇。
目前公认的中国第一台照相机诞生在天津照相机厂。天津照相机厂前身为平和机械修理厂,是中国最早一批生产照相机器材的厂商。平和机械修理厂创立于1946年,最初以维修相机、精密仪器作为主营业务。1952年,该厂增加了『照相机制造』业务,开始以徕卡IIIc型相机为蓝本,进行零部件的测绘与仿制。1956年4月18日,平和机械修理厂联合万象工艺社、利群工艺社等四家私营企业成立了天津公私合营照相机厂。
天津照相机厂在成立之初便选定以玛米亚6型相机为仿制蓝本,全厂十几名员工在短短54天时间里,就成功试制出两台样机。作为建党35周年的献礼,这款相机被命名为“七一”。七一相机是我国最早的120相机,除光学玻璃外,其余480余个零件均采用了国产。1956年7月2日,天津日报在显著位置对“七一相机”进行了报道。正因如此,很多文章都将七一相机作为新中国第一台照相机。
据资料记载,七一相机共生产了约40台样机,由于加工能力有限等原因,最终没能实现大规模生产。在此之后,天津照相机厂以德国Altissa相机(约1936年)为蓝本试制出了结构更为简单的『幸福』1型相机。由于外形与自行车车灯相仿,因此这种相机又被称为『车灯式』相机。

    [投诉]

[6楼] 网友:fantasy [2019-04-19 18:58:27]

也许是因为当年家里这些东西都有,大多用的进口货,所以我凭经验才会以为没国产的吧。我大伯父40年代初,上中学时候,家里就给他买了自行车,是进口的。电扇,我父母家解放前都有,当时买的都是进口的。我妈家里缝纫机是我外婆五十年代初买的。解放后,家里经济条件变差,有回家里急用钱,就卖了外婆一条金项链,剩下的钱买了台缝纫机作留念。68年,我妈的妹妹作为66届下乡,当时外公外婆还在牛棚没解放,抄家后家里能搬走的物品都被拿走,其他封在储藏室。当时,一般知青下乡可以凭票买个十几元的木箱子装行李,我外公那时还是反动学术权威,所以没资格,我阿姨只能给外公单位打报告,要求解封物品。后来来了辆卡车,将家里比如裘皮,毛料,毛线,衣料,电器等等细软全部拿走,原本缝纫机也在被搬范围,后来力争补衣服要用,是生产工具,才勉强留下了。七十年代初,我奶奶年近七十,做针线眼睛不如从前,于是解放初作为学生干部被派往北方工作的大伯父出钱,我爸去买了台蝴蝶牌缝纫机给奶奶,现在还能正常使用。电视机也是七十年代灾难结束前买的,凯歌牌。照相机我外公年轻时玩过,莱卡,他一向手面大,后来送给同学了。我记得六七十年代,平时用的国产照相机印象中是海鸥牌,用120胶卷,要在暗处换,不带暗盒的。还有种使用135胶卷的相机,135胶卷带暗盒,后来出现的彩色胶卷也是135的,国内最早82年前后出现。不过,我的第一张彩色照片是那十年结束后不久,西欧有亲戚回来探亲时候给拍的。

    [投诉]

[7楼] 网友:25708217 [2021-02-08 11:19:32]

好厉害,学到了学到了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02 11:02:17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