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从奴到王——穿越女本纪》  第90章

网友:安得广厦千万间 打分:2 [2009-08-02 21:33:24]

可耻的旁观者?
BY:安得广厦千万间
今天和人讨论女主的品格,听人说她是"可耻的旁观者",犯了很多错,我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
看了这篇小说,很久才能平復情绪,来写下这篇长评,不得不讲讲我在阅读时感受到的难过,小说里面的现实残酷,大概是我在网路上看文至今,觉得最怵目惊心的一篇,看过几篇其他人写的评论,发现没有人跟我写一样的主题,所以放心大胆说说感想。
穿越是一个永恆的幻想,对於现实的厌烦,我们需要一些特殊的想像,尚友古人的,可以穿去自己喜欢的朝代,对歷史没有太多研究的,就创造一个架空的世界。
后面才是重点……
我们在许多小说里面,都可以发现很多的场景,需要龙套人物和过场的路人甲乙丙来构成,主角的世界里,通常只有自己会发光,让别人不得不重视,也不得不认同,更甚而產生感情,从羡慕、忌妒、崇拜、热爱、恐惧、友谊之中,延伸出种种的剧情。
然而,聚光灯不总是打在主角的身上,有的时候这些衬托的绿叶更为重要,因为有了过场的陌生人,才使得主角的夺目精采,也才让主角有了更明显的光芒,让读者觉得主角有了灵魂和血肉。
这个主题,我想关注在图州奴隶城,以"人市"看这个地方,作者写得相当精采,大概全文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这个部分了。
很多人说女主左缃月愚昧痴傻,或许在男女感情的歷练上,女主显得很生涩,常常被人欺骗,让人卖了都不知道,但是一旦面对陌生人时,女主就学聪明了,所谓"怀璧其罪",她顶着一张漂亮的脸蛋,有美好的皮肤和身材,这时只有一种下场:让男人作贱她的身体与自尊。
我要说的不是奴隶的身分有多卑微,也不打算解说相同的阶级矛盾问题,我想讨论的是"人性",从女主的遭遇中,剖析此文对於人性的深刻描写。
从今年三月看到现在,我发现许多读者骂声连连,不外是说女主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或者是太虐了受不了,这些理由都有点让我失望,比较能符合我想像的一个因素,应该是女主内心中显现的自私自利出现了,特别是在奴隶城这一段,女主自顾不暇,开始进行陷害他人还有自残的行动。
当一个陌生人遭遇急难时,如果现场只有一人,此人可能见义勇为,力急救助。
像是女主后面在军营的一段,那时她满脸疤痕,叫做"小疤子",毁容后相当难看,可是同为看马人的三个男奴隶,半夜跑去她房里,打算对她意图不轨,这时"老疤子"单枪匹马出手了,让女主保住清白,再也不受到任何男奴的骚扰。
这算是一种"见义勇为"。
但是如果是一群人呢?
作者红日起曾写了一句让人咋舌的话:"只有人类,不仅同类相残,相残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生存。"
奴隶城中的旁观者非常多,进来报到的奴隶,人人都得剥光了,让人打板子,晚上被人糟蹋,无论男女都视为理所当然,看似没有一个人有同情心,在这样的酷刑之下,许多奴隶一晚上就死了,有的女奴让官差玩死了,有的让调教的监管人虐死了,最后弄去奴隶市场的存活者并不多,描写的故事中,似乎每个奴隶都是一脸茫然空白的表情,因为她们要面对的是未知的命运。
女主在奴隶城中,故意跌倒弄伤自己的脸,之后发现自己可以伤过无痕,於是一再拿铜簪自行毁容,这一段看得人很惊心。
可是之后,她身处于一群女奴之中,看见别人受虐,却一声不吭,敢怒而不敢言,其他女子也是如此,白天虐了,晚上继续虐,女主仍然保持了可耻的沉默,在一群女奴之间,忍耐着彼此的悲惨命运。
或许我们可以将之视为女主刚刚穿越到这个世界,对自由人权虽有认知,却没有能力对抗群体,然而在群体之中,女主开始显现出不得已的自私,为了自保,她只能无视别人的痛苦,只求自己能活得一天是一天。
后面又不同了。
在赵国王宫的那一段,作为一名易主的女奴,玫阳公主赵如玫,继续对女主进行虐打,逼得她三天两头毁容,还得装成是个哑巴丑奴,这时,女主发现赵如玫也喜欢虐待别的奴隶,还喜欢殴打使女杂役,然后女主开始默默帮忙这些受虐的奴僕,提供药品和帮助,虽然只有一个人,却能够尽全力去救助同样遭难的朋友。
这段故事很简单,也只有短短的一章,叙述一年之间在赵国宫廷的某一个黑暗角落,女主从容瀟洒当奴隶的过程,看得让人很心痛。
接下来,女主和其他的女奴被发配去边疆,到军营里面工作,有些女奴在半路上,又让官差看上想一逞性 欲,女主虽然是个毁容了的丑女奴,却还是有一身细嫩的肌肤,这时同行的其中一个女奴,为了避免被蹧蹋,就向赵国的军人献媚,让女主也被男人施暴,幸亏女主穿越前的智慧又回来了,懂得用药把自己弄得一身红疹子,不然可想而知,她又会面对被强的命运。
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赵国士兵继续对其他的女奴轮 姦,奴隶际遇的多舛卑微,从这些段落就可以看得出来,可是我们的女主仍旧躲在一边,除了忌惮那些军爷,也有点幸灾乐祸的样子,不得不说,我可能会对女主的良善之心打了些许折扣。
如果现场有数人,则可能彼此袖手旁观,无人向前帮助,这就是最可能的结果。
像这种有旁观者在场,会抑制人行为发生的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据社会心理学家观察发现,旁观者人数越多的时候,眾人趋前救助的倾向越低,原因是若多人在场,应该上去帮助的"责任",分散到在现场的各人,不完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以致降低助人行为的发生。
或许我不能完全将这些都归咎於女主,斥责她缺乏应有的人性与道德,很多时候我们活得身不由己,可是为求自保而漠视他人受到侵害,这也是要不得的。
在困境中,人们会根据周围的讯息来判定是否该帮助他人,当求助讯息不明确,且周围其他人并未表现出助人的意图时,个人的助人行为会受到抑制,而当求助者的求助讯息越明确,个体的助人的疑虑越少时,个体的助人行为趋向即会增加,我想这样为女主解释,也算是合理的了。
"旁观者效应"在本书之中,不断会出现,从奴隶城,一直到后面的秦国俘虏,都有着看似矛盾的心理反应,在女主身上发生,像是她在军营见到那些满身骚臭的俘虏,就没有表现出适当的同情心,那是因为她身在赵国军营,而到了后面,她单独遇上了"肿胀发紫"的小二子,同情心和同理心马上就出现,於是女主单单救了这一个人,发挥了母性,对於营地中那些受苦受难的倒霉秦国人,就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到了夏天,最近常听说有女性朋友在公交车上遭到性 骚 扰,勇敢抵抗并大声呼救,车上的人却冷眼旁观,没人愿意上前制伏性 骚 扰者。
先别急著对这社会感到失望!
让我告诉大家为什么 。
就像上面举出来的小说例子,人人都会变成"可耻的旁观者",这是"旁观者效应",并不是说左缃月有人格缺陷,或者是双重性格。
美国纽约曾经发生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不相识的男性杀人狂杀死。
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当时,住在公园附近公寓裡的住户中,有几十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形和反覆的呼救声,但无人伸出援手,也没有人及时打电话报警,直至最后才有一名邻居打电话给警察,警察在两分鐘内抵达,但该名女子已气绝身亡,歹徒也早已驾车逃逸。
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美国纽约两名心理学家, John Darley及Bibb Latane经过一系列研究,对这种冷漠的现象有了詮释,他们称它为"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简单的说,对於紧急事态的处理,在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现场时,与在场有其他旁观者时,会有很大不同的反应。
有其他人在场时,群体的压力就会抑制利他(协助他人)的行为,并且判断是否需要自保,是否不应该发出不平之鸣。
有研究证明,当有他人需要帮助时,如果受试者认为自己是唯一的旁观者,有八成的人会立刻前去帮助对方。
若受试者认为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另一个人也知情,则前去救援的比率就降至六成。
最令人惊讶的是,当受试者认为还有其它两名受试者也听到时,会伸出援手的比率更降至三成。
他们认为之所以会有旁观者效应出现,主要是当旁观者出现时,会导致利他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的效果,即个人不清楚到底谁应该採取行动,採取行动之后,会不会造成自己受到伤害,於是就对他人的困境视若无睹,或互相推諉。
以前看过一部很老的电影,是Judy Foster主演的,片中女主被一个有钱高干子弟强了,没有人敢出头,在场的十几个人全都喝醉了乱吼乱叫,甚至鼓譟一起轮了女主,只因为女主是一个妓 女,最后女主告上法院,却苦於没有人愿意出面为她作证,官司差点败诉。
所以左缃月就算眼睁睁看见别的人被践踏尊严,或者被虐,或是被杀,她在一些情况下,就会懦弱而裹足不前。
在一个人时,她可以毫不犹豫地採取行动,但由於其他人的在场,她会比较冷静,会想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迫害。
这不能说是她太自私,而是这样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人性,可以说是"可耻"或者是"懦弱",但是我们不能否定,这是心理和大环境的因素所造成,个人因素必须排除,不能拿此说事,认为左缃月在此表现出性格的黑暗面。
有一次我开车在路上,碰巧前面有事故,有一个女学生人跌倒在地,当时包括我在内,共四辆车踩煞车闪避,并停在旁边看,她身上的血流得越来越多,但我脑袋呈现一片空白,直到又来一个年轻路人赶紧跑去,将女学生的身体从车轮旁边移开,并打手机报警。
那个景象对我的冲击很大,当时我感到沮丧且反思不解,为什么自己没能立刻反应,在旁边看了一分多鐘发傻。
但从此之后,只要在路上看到有人跌倒在地,我总是第一个停下车将人扶起,或许是因为有经验了,而我还发现,每当我停车下来帮忙时,便会逐渐聚来更多旁观者的协助,所以我的结论是,了解"旁观者效应",自己便可以救援别人。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当自己在呼救时,千万别只是大声嚷嚷,应该赶紧找到旁边最具正义感的对象,十六至三十岁的年轻男子最佳,因为血气方刚,所以不会顾虑太多,往往有求必应,直接看著他请求他帮忙,这样所有救援的责任便会落在他一人身上了,因为大家都会看他是否行动。
只要有人一动作,便会刺激其他人一同协助。
当然本书中的"老疤子"是个例外,年轻英俊的羽文皓和燕丹臣也都是例外,女主运气不佳,偏偏摊上这样的两个人!
所以回到图州奴隶城,我个人认为,假如女主在这个世界待得久一些,她若有了流云风的帮助,甚至可以鼓动奴隶造反,因为自己一个人是没用的,如果能有机会找到帮助,后面的虐也会少受些,但这些都只是猜想了,而且她是一个没有企图心的女人,应该不会如此图谋。
看完此文,我会觉得这世界有左缃月这样的美好的女人,她美好而善良,虽然有些软弱,有点太过自负,但是有她为伴,一定能过得美好幸福。
现实世界不是没有这样的女子,我常常会发现,不是别人做不到,而是自己没有去多加思考。
不是做不到对朋友推心置腹、两肋插刀,而是未必能换来对方的真心相待、互相扶持,于是看到左缃月被羽文皓卖了,让燕丹臣换走和灵璧了,我也会伤心,觉得她为爱情付出太多,傻得可怜。
之后又想了想,如果是我,面对自己所爱的人,若不是这样被伤害到极限,我会放弃这样的爱人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每个人都该傻一回,也都该爱一次,更需要在别人面对困境的时候,努力伸手去持续帮忙。
有时你所爱的人真的逼人太甚,有时路人甲乙丙也会出奇不意害了你,你不得不离开你的所爱,并且独自一人去打天下,逃离痛苦,寻求新的开始。
不是做不到慈悲为怀和大度体谅,只是有时身边站了太多旁观者,你只是其中一个,真的做不到一言不发,或者是一肩担起天下的重责大任,不需要恨不得将那些恶人都弄下地狱,也不必花太多心思去仇恨,因为那是浪费自己的生命,我相信左缃月就是这么想的。
她当然有缺点,因为她是个人,不是虚拟的女神。
对情人爱护体贴,对朋友坦诚相待,这都是我们的认知,只是看自己能不能做得到,因为能够信赖别人到一定的地步,或许有些傻气,却是最了不起的一种态度。
生命需要调整的不是高度,而是心态,还有想要继续奋斗下去的精神,这些都需要坚定的信念,我相信左缃月办到了,她从一次次逃难的机会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虽然迷茫,有时更有点ㄦ迂腐,但是我还是要肯定她对於爱情和自我的信仰。
坚强的女人,也会有脆弱的时刻,有时候给了太多无谓的信赖,有时候只是自己傻得不知所措。
有的男人无法克服爱人不是处 女的心态,就像是羽文皓,这是很幼稚的想法,我相信他之后的婚姻生活也许不太幸福愉快;有的人看见别人痛苦,自己心里更快活,我觉得这真是有病,可惜本文此类配角也不少;有的人权欲薰心,只想要得到自己喜欢的,就一再毁灭别人的希望,一次次使坏,反而更显示出自己的卑劣;有的人明明知道一切,却什么都不敢说,这样的人才是更胆怯的;这些人物,后文有描述,此处就不剧透了。
但是,我依然喜欢这篇小说,喜欢那些暗藏的道理和啟示,因为这本书在书写人性,不是塑造神仙,人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也有思虑再三不愿前进的怯懦,然而在人生之中,这些人物总会试着去找到平衡点,所以从情节的设计上想想,这文还是很有看头的。
女主有一些小小的智慧和手段,有一些小小的缺点与不足,可是她内心的真诚和美好,她从不愿陷害别人,她不想一一报復仇人,这说明了一种性格的涵养,一种人格的伟大。
或许每个人生来都是不平等,身分是否高贵,阶级和财富、外貌都不该依恃,当左缃月在王宫中见到那些一起受难的奴隶,她的行为,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而不是在某些事件上,去检讨她是否做得恰当,她也从不是个"可耻的旁观者",她是身在其中的人,自己最后是贵是贱,完全由她掌握决定。
不过总的来说,穿越后的左缃月命运还是不错的,早年的悲与虐,造就了她后面的幸福,关键是她能走得出来,能看得开,能想得透,能做得多,在磨难之后,她能为那些奴隶和人民来做些什么。
这是多少人穷尽一生都做不到的。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0-04 03:45:52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