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doll 打分:2 [2009-12-28 02:58:05]
自己看了几部文章以后写的,其实不知道该放在哪一部后面....=================================当初看《方兴未艾》时感觉还仅止于对文笔和气氛的喜爱,到看到《甜蜜生活》时变成的震撼,成为了我接二连三看了《浮光》《群魔》的动力。我最喜欢的是《浮光》,并不见得它写得最好,至少我觉得它们都是很好的,但只有这个故事的最后,他们终究是在一起的了。于是我敢把它留下来可以看第二遍,其他的,都太惨了,知道结局就不想再看第二遍。还是说《甜蜜生活》。不知道为什么,刚开始看不久(我也不记得确切看到哪里的时候),就想起了维斯康堤,以至于接近考试的时候我忽然起意去网上找《魂断威尼斯》和《豹》——我对维斯康堤并没有那么熟悉,这两部是我唯二记得的维斯康堤的片子。其他关于这个人,我还记得CC但忘了她的全名,我还记得那位最美的男孩,但是忘了他的名字,还有维斯康堤的那位御用和情人,我记得情节,但忘了名字。我几乎深为怀疑我记得“维斯康堤”是因为Eason他们家女儿的名字来自于此人,不过全名,那么长,我当然不记得。不知道是小说里面有什么地方那么明显又特别,我会想起这个我并不了解的人。他是真正的贵族,新浪潮时期最重要的导演之一,当然,同性恋——这么说是因为当年我看杂志上新浪潮专题的时候,翻过去一看那群疯子导演十有八九都是同性恋。人们从前都喜欢八卦银幕情侣。这几年变了一点,还会关注一下哪位女星被潜了没有(现在主流当然一般关注不到男星被潜没有)。然而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我本来就以为,该有着某些不可出口的爱意的。若没有爱意,哪有我们后来看到的那些穿透了时光无比美丽的镜头;而若可以做一对平凡情侣,恐怕谁也没有压抑住的那么多的激情,爆发在银幕上面。又隐晦,又哀伤,几乎带着蚀魂刻骨的味道了。那就是新浪潮。《甜蜜生活》《浮光》《群魔》,主线或者伏线,总有着那么一个导演,和那么一个演员。用三种不同的方式相爱,然后伤害个彻底。我喜欢《浮光》是因为言采终究还是从沈惟的阴影里面走了出来,沈惟的爱情不是给他的,于是反而因为如此,他得到救赎。相比起岳江远,相比起穆回锦,已经幸福掉不知道好多。这种时候就觉得客观的话说不出来。明明知道这样是对的,但还是傻乎乎地期许有一个童话收尾。当然没有童话收尾的。大学之前对电影没什么兴趣。上大学第一个月,就是那期我买的人生第一期电影杂志,是由于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的死,做的新浪潮专题。费里尼,特吕弗,戈达尔,维斯康堤,等等,大多数都有张看上去阴郁的脸,不过其中帕索里尼是分外狰狞的死状。还有那些缪斯们,让娜.莫罗,CC,阿佳妮,德纳芙,还有更多后来看的少,于是忘掉的名字。她们都美,是如今再也没有的那种,被浓缩在一桢桢影像里,由于各种原因而惊心动魄的美。无关男女。两年多以前关于我对电影最初的兴趣,在看文的过程中渐渐带回。下《魂断威尼斯》一直没速度,想想家里面还有从前收的却一直没看的那些时候的老碟片,于是放弃了,干脆把下了很久没有动的《水中刀》拿来看。与那个时代没什么关系,纯粹像是告慰下最近甚不走运的波兰斯基。一个小故事三个人物两个场景拖了一个半小时,还是很有趣味。不由得叹气难怪会有说法,这其实是他最好的片子。说回来。回到前面那句无关男女。我对那时候的男人了解更少,印象最深的分别倒是莫罗、阿佳妮和德纳芙。莫罗和阿佳妮是后来看过她们的一些事情,片子倒好像没看过(我之前一直对文艺片有敬而远之的心理,中外的几乎都不沾),只有德纳芙,从她年轻的时候一直看到她现在衰老的面孔,都觉得那种不一样,是没有人能够取代的。备受摧残的容颜,有时候动人之处,不能有言语形容。那么脉脉笔下的男人们,或者男孩们,依旧是岳江远穆回锦言采,其实便是那样的吧。没有在那还中想象整个画面的习惯,但是读下来的时候觉得,心里面,立刻就理解了。顺便再说我对《浮光》偏爱的缘故,不过是因为对言采皱纹的描写,让我凭空多出不少好感。实在觉得那种岁月堆积沉淀下来的,比如皱纹,在这样不容置喙的美面前,都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那并不是拿照片PS一下就能修出来的年轻靓丽,而是被年岁静止下来了的,打磨出来的迷人。哈,我又在HC了。说起来《群魔》里面阳台上摆开一杯杯酒,微醺的陈楷与谢禹的亲吻,让我想起电影版《故园风雨后》(我只看过电影版囧),两个男孩全片唯一一处,随意尝过一杯杯美酒,然后侧过脸来,平淡亲密,再自然不过的淡淡一吻。从那时候起喜欢Ben Whishaw到现在。明明不是英俊,却那样好看的孩子,现在好少见到了。我通常是喜欢大叔的,除了Ben Whishaw,他就是那种不一样的男孩子。阴郁,脆弱,甚至病态,但是美得让人没法抵抗。不过当然,我没有从他想到陈楷,只是想起那样的场景。何况《故园风雨后》除了Ben,确实没留给过更好的印象。关于我还记得一些相关的事情,还有就是《浮光》里的,《蜘蛛女之吻》。更遥远到小学的时候,在家里翻到过一本名字诡异的薄书——《中外禁书》。其实是介绍那些被禁过的名书的,中国当然是《金瓶梅》《肉蒲团》什么的,外么,就是《十日谈》之类的。其中最印象深刻的,是《蜘蛛女之吻》。大学的时候才在图书馆找到它的小说,太独特太精致了,纯粹用对白构建的小说,几乎不可思议。莫利纳讲过那些电影故事,都出奇得带着异色的绮美。同一学期,我终于在碟市找到了双DVD版,《蜘蛛女之吻》。莫利纳的演员,当年凭借这个角色得到了奥斯卡。这故事太经典了。而且关于它的记忆太长(包括寻找原著和花絮碟的过程),在小说里看到的时候,非常惊喜。而且嵌入的感觉,挺好的。说起来《群魔》里面还提过《蝴蝶夫人》,不过是歌剧。只是看名字不小心又想起了柯南伯格的电影《蝴蝶君》,笑,那个,是随便的联想,没关系的。最后才说到脉脉的小说本身。“客观”什么的,我现在不想。既然能被触动得这么深(我在发现真的和Visconti有点关系的时候,为自己的感觉准确激动得一拳拍下去碰到电脑搞到手上都是血囧),那必然是好文。觉得作者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必然也是带着对小说底下,那些真实拍出过的影片们有着爱意的。而且写得真好。明明是遥远到不能感同身受的故事,却还是可以一直看到痛。天真到不想面对结局。我对结局的悲喜很少这么在意。同时很喜欢小说里面在很多细节的留白。有留白就是可以慢慢想的,有余味,可以回味,有没有作为读者被当傻子,实在是久违的好感。细枝末节的东西,追不追究,各有趣味。只是现在懒得想了。几部小说里面的电影故事和话剧故事,前者传达出那种画面感,后者有些台词真是精彩,我也好喜欢。膜拜。最喜欢的画面也许还是《甜蜜生活》里面岳江远最后在马上的镜头。那感觉,实在是复杂得很。
[1楼] 网友:…… [2010-01-16 16:32:37]
新浪潮十有八九是GAY?单不说你提到的几个名字里是不是都准确是新浪潮,单说比率的话,没有那么高吧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10-01-18 03:33:36]
此评论等待管理员复审中,暂被系统自动屏蔽,审核通过后即可展示!
[3楼] 网友:vivianlmlm [2010-03-18 17:23:15]
我不爱看电影,感受不了它的人和意。有时候理智都感受到了,情感却没感觉。看来情感雷达不是一个□段。。。羡慕你们对电影的喜爱,因为,有点爱的东西终归是件挺棒的事。不过因为无感的太彻底又觉得也没什么好羡慕的。呵呵~这段扫兴的话是个对电影隔岸观火人的唠叨。不过通过小说,对电影也多了点触摸。
[4楼] 网友:waka [2012-06-10 13:09:29]
看来我以后看电影,要更用心了,走马观花地看过这么多电影,却没有细细分析过哪怕其中一部电影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doll 打分:2 [2009-12-28 02:58:05]
自己看了几部文章以后写的,其实不知道该放在哪一部后面....
=================================
当初看《方兴未艾》时感觉还仅止于对文笔和气氛的喜爱,到看到《甜蜜生活》时变成的震撼,成为了我接二连三看了《浮光》《群魔》的动力。
我最喜欢的是《浮光》,并不见得它写得最好,至少我觉得它们都是很好的,但只有这个故事的最后,他们终究是在一起的了。于是我敢把它留下来可以看第二遍,其他的,都太惨了,知道结局就不想再看第二遍。
还是说《甜蜜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刚开始看不久(我也不记得确切看到哪里的时候),就想起了维斯康堤,以至于接近考试的时候我忽然起意去网上找《魂断威尼斯》和《豹》——我对维斯康堤并没有那么熟悉,这两部是我唯二记得的维斯康堤的片子。
其他关于这个人,我还记得CC但忘了她的全名,我还记得那位最美的男孩,但是忘了他的名字,还有维斯康堤的那位御用和情人,我记得情节,但忘了名字。我几乎深为怀疑我记得“维斯康堤”是因为Eason他们家女儿的名字来自于此人,不过全名,那么长,我当然不记得。
不知道是小说里面有什么地方那么明显又特别,我会想起这个我并不了解的人。
他是真正的贵族,新浪潮时期最重要的导演之一,当然,同性恋——这么说是因为当年我看杂志上新浪潮专题的时候,翻过去一看那群疯子导演十有八九都是同性恋。
人们从前都喜欢八卦银幕情侣。
这几年变了一点,还会关注一下哪位女星被潜了没有(现在主流当然一般关注不到男星被潜没有)。
然而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我本来就以为,该有着某些不可出口的爱意的。
若没有爱意,哪有我们后来看到的那些穿透了时光无比美丽的镜头;而若可以做一对平凡情侣,恐怕谁也没有压抑住的那么多的激情,爆发在银幕上面。又隐晦,又哀伤,几乎带着蚀魂刻骨的味道了。
那就是新浪潮。
《甜蜜生活》《浮光》《群魔》,主线或者伏线,总有着那么一个导演,和那么一个演员。用三种不同的方式相爱,然后伤害个彻底。
我喜欢《浮光》是因为言采终究还是从沈惟的阴影里面走了出来,沈惟的爱情不是给他的,于是反而因为如此,他得到救赎。相比起岳江远,相比起穆回锦,已经幸福掉不知道好多。
这种时候就觉得客观的话说不出来。明明知道这样是对的,但还是傻乎乎地期许有一个童话收尾。
当然没有童话收尾的。
大学之前对电影没什么兴趣。上大学第一个月,就是那期我买的人生第一期电影杂志,是由于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的死,做的新浪潮专题。费里尼,特吕弗,戈达尔,维斯康堤,等等,大多数都有张看上去阴郁的脸,不过其中帕索里尼是分外狰狞的死状。
还有那些缪斯们,让娜.莫罗,CC,阿佳妮,德纳芙,还有更多后来看的少,于是忘掉的名字。她们都美,是如今再也没有的那种,被浓缩在一桢桢影像里,由于各种原因而惊心动魄的美。
无关男女。
两年多以前关于我对电影最初的兴趣,在看文的过程中渐渐带回。
下《魂断威尼斯》一直没速度,想想家里面还有从前收的却一直没看的那些时候的老碟片,于是放弃了,干脆把下了很久没有动的《水中刀》拿来看。与那个时代没什么关系,纯粹像是告慰下最近甚不走运的波兰斯基。一个小故事三个人物两个场景拖了一个半小时,还是很有趣味。不由得叹气难怪会有说法,这其实是他最好的片子。
说回来。
回到前面那句无关男女。
我对那时候的男人了解更少,印象最深的分别倒是莫罗、阿佳妮和德纳芙。莫罗和阿佳妮是后来看过她们的一些事情,片子倒好像没看过(我之前一直对文艺片有敬而远之的心理,中外的几乎都不沾),只有德纳芙,从她年轻的时候一直看到她现在衰老的面孔,都觉得那种不一样,是没有人能够取代的。
备受摧残的容颜,有时候动人之处,不能有言语形容。
那么脉脉笔下的男人们,或者男孩们,依旧是岳江远穆回锦言采,其实便是那样的吧。没有在那还中想象整个画面的习惯,但是读下来的时候觉得,心里面,立刻就理解了。
顺便再说我对《浮光》偏爱的缘故,不过是因为对言采皱纹的描写,让我凭空多出不少好感。实在觉得那种岁月堆积沉淀下来的,比如皱纹,在这样不容置喙的美面前,都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
那并不是拿照片PS一下就能修出来的年轻靓丽,而是被年岁静止下来了的,打磨出来的迷人。
哈,我又在HC了。
说起来《群魔》里面阳台上摆开一杯杯酒,微醺的陈楷与谢禹的亲吻,让我想起电影版《故园风雨后》(我只看过电影版囧),两个男孩全片唯一一处,随意尝过一杯杯美酒,然后侧过脸来,平淡亲密,再自然不过的淡淡一吻。
从那时候起喜欢Ben Whishaw到现在。
明明不是英俊,却那样好看的孩子,现在好少见到了。
我通常是喜欢大叔的,除了Ben Whishaw,他就是那种不一样的男孩子。阴郁,脆弱,甚至病态,但是美得让人没法抵抗。
不过当然,我没有从他想到陈楷,只是想起那样的场景。何况《故园风雨后》除了Ben,确实没留给过更好的印象。
关于我还记得一些相关的事情,还有就是《浮光》里的,《蜘蛛女之吻》。
更遥远到小学的时候,在家里翻到过一本名字诡异的薄书——《中外禁书》。其实是介绍那些被禁过的名书的,中国当然是《金瓶梅》《肉蒲团》什么的,外么,就是《十日谈》之类的。其中最印象深刻的,是《蜘蛛女之吻》。
大学的时候才在图书馆找到它的小说,太独特太精致了,纯粹用对白构建的小说,几乎不可思议。莫利纳讲过那些电影故事,都出奇得带着异色的绮美。
同一学期,我终于在碟市找到了双DVD版,《蜘蛛女之吻》。
莫利纳的演员,当年凭借这个角色得到了奥斯卡。
这故事太经典了。而且关于它的记忆太长(包括寻找原著和花絮碟的过程),在小说里看到的时候,非常惊喜。而且嵌入的感觉,挺好的。
说起来《群魔》里面还提过《蝴蝶夫人》,不过是歌剧。只是看名字不小心又想起了柯南伯格的电影《蝴蝶君》,笑,那个,是随便的联想,没关系的。
最后才说到脉脉的小说本身。
“客观”什么的,我现在不想。既然能被触动得这么深(我在发现真的和Visconti有点关系的时候,为自己的感觉准确激动得一拳拍下去碰到电脑搞到手上都是血囧),那必然是好文。
觉得作者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必然也是带着对小说底下,那些真实拍出过的影片们有着爱意的。
而且写得真好。
明明是遥远到不能感同身受的故事,却还是可以一直看到痛。天真到不想面对结局。
我对结局的悲喜很少这么在意。
同时很喜欢小说里面在很多细节的留白。有留白就是可以慢慢想的,有余味,可以回味,有没有作为读者被当傻子,实在是久违的好感。细枝末节的东西,追不追究,各有趣味。
只是现在懒得想了。
几部小说里面的电影故事和话剧故事,前者传达出那种画面感,后者有些台词真是精彩,我也好喜欢。膜拜。
最喜欢的画面也许还是《甜蜜生活》里面岳江远最后在马上的镜头。
那感觉,实在是复杂得很。
[1楼] 网友:…… [2010-01-16 16:32:37]
新浪潮十有八九是GAY?单不说你提到的几个名字里是不是都准确是新浪潮,单说比率的话,没有那么高吧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10-01-18 03:33:36]
此评论等待管理员复审中,暂被系统自动屏蔽,审核通过后即可展示!
[投诉]
[3楼] 网友:vivianlmlm [2010-03-18 17:23:15]
我不爱看电影,感受不了它的人和意。有时候理智都感受到了,情感却没感觉。看来情感雷达不是一个□段。。。羡慕你们对电影的喜爱,因为,有点爱的东西终归是件挺棒的事。
不过因为无感的太彻底又觉得也没什么好羡慕的。呵呵~
这段扫兴的话是个对电影隔岸观火人的唠叨。不过通过小说,对电影也多了点触摸。
[投诉]
[4楼] 网友:waka [2012-06-10 13:09:29]
看来我以后看电影,要更用心了,走马观花地看过这么多电影,却没有细细分析过哪怕其中一部电影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