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470278536% 打分:2 [2025-08-10 01:14:52] 来自山西
百感交集,先浇一瓶营养液给作者大大!读罗家楠那段关于“不想祸害好姑娘”的心理独白时,我正打印着作业,手机外放着语音听书,咔嚓咔嚓的打印机在运转的时候,我甚至有点恍惚间看到自己几年前年纪尚小的日记本——太真实了。真实得我觉得我也曾在某个疲惫的深夜中写下自己类似的感慨一样。?其实我看小说不算很多,但是也老想说一说这个问题:警察婚恋的困境真的太过特殊。罗家楠的推拒绝非矫情,而是浸透了警察这个特殊职业的冰冷铁律与沉重代价。那句“三代单传干警察”背后,是几代警属无声的泪水与长久的担惊受怕。他看得太清楚了:刑警、特警,这些冲在最前线的岗位,每一次出任务都够家里人提心吊胆一整天。聚少离多颠沛流离,奶奶和妈妈“偷偷抹眼泪”的画面,是无数警察家庭的缩影。警属的心就跟坐过山车似的,跟着对方出勤一起没个消停。他选择自己单着,说白了就是不想再拖累一个好姑娘受这份罪,有点悲壮,但也挺爷们儿。因为警察谈恋爱真是祸害对象的精神,太难组成一个家了。而现实中的双警家庭,更是需要“真爱”与“超人意志”双重加持才能勉强维系的奇迹。双警谈恋爱真是真爱才能走到老的,这真不是夸大其词。现实会累死两人的。你想想,两人都随时可能被紧急任务召回,24小时通讯畅通是铁律,半夜铃声一响,好家伙,心能跳到嗓子眼。重大节日、纪念日甚至是小孩中考高考?那更别提了,越是这种日子,安保等级越高,备勤压力越大。能回家吃口热乎饭都得谢天谢地。指望两人同时休假、共度时光?我建议是不如去买张彩票,中奖概率可能还高点。更别提那些跨区域办案、长期蹲守、封闭集训,动辄十天半月甚至数月不着家是常态。家?能当旅馆就不错了。再一个,根本零个人在队里找对象,如果劝人在队里找对象搞双警恋简直就是天打雷劈。双警谈恋爱除了时间精力根本无法协调导致的“家不像个家”,还有一个更现实的社交压力:系统内的透明性。警察队伍就那么大点地方,熟人套熟人。谈恋爱本是私事,可一旦在单位里开始,那就跟现场直播似的。甜蜜时还好,万一哪天掰了呢?恭喜你立马成为整个系统茶余饭后的焦点话题,流言蜚语满天飞,低头不见抬头见,尴尬都能抠出三室一厅,搞不好连工作配合都别扭。相比之下,也就男同小说这边没问题。双男主组合那种配合碰撞和吊桥效应,以及做好长长久久一条路走到黑的纯爱决心,在小说里能写得张力十足、浪漫动人,当然是因为小说里压根不用考虑现实中这张让人喘不过气的“熟人关系网”啊!?至于“非公务不得离境”这种硬性规定,护照管理极其严格,绝大多数普通民警因私护照根本不可能获批。有的时候严起来在本市备岗更是家常便饭,个人生活空间被职业责任压缩到了极致,更别提小说动不动一个出国办案那种,是基本上连查都懒得查放飞自我瞎写的。现实中因公出国办案?光是批条子走流程,层层审批扯皮,黄花菜都能等凉好几轮。“出去看女朋友?看你妈也不行!”这句罗家楠略带匪气又无可奈何的内心咆哮,就是最赤裸的现实。个人生活?早被这身警服压缩得就剩一条缝了。手机必须永远畅通,铃声就是催命符,24小时待命是铁律。在一线干过的,谁还没点“PTSD、焦虑症”之类的职业病?手机电量低于50%就开始心慌,半夜听见点动静就惊醒。长期跟社会最阴暗那面打交道,看多了欺骗背叛,人容易变得有点冷,有点疑神疑鬼,这种状态带回家,家里人能不跟着难受?所以啊,当小说里出现那些浪漫唯美的警察爱情故事时,像笔者这种警属总会带着一丝复杂又微妙理想化的心情。它满足了我们对英雄也需要情感慰藉的想象,却也像一层柔光滤镜,模糊了这一身警服带来的镣铐在警察及其爱人手腕上留下的深深勒痕。警察这份职业的伟大,不仅在于直面危险时的无畏,更在于承受这些无声的、长久的、近乎苛刻的牺牲时,那份沉默的坚韧。向警察们致敬!
3
[1楼] 作者回复 [2025-08-10 02:36:51] 来自福建
红包里装着爱呀,比心~
[投诉]
[2楼] 网友:兔饱饱的盛夏 [2025-08-29 19:48:24] 来自黑龙江
而且还有,如果警察因公殉职,家属一个人还好,如果还带着孩子,那真的是雪上加霜了,自己还来不及伤心,就得照顾好孩子的情绪,如果还有什么仇家,还有被报仇的风险
1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47027853
6% 打分:2 [2025-08-10 01:14:52]
来自山西
读罗家楠那段关于“不想祸害好姑娘”的心理独白时,我正打印着作业,手机外放着语音听书,咔嚓咔嚓的打印机在运转的时候,我甚至有点恍惚间看到自己几年前年纪尚小的日记本——
太真实了。
真实得我觉得我也曾在某个疲惫的深夜中写下自己类似的感慨一样。
?其实我看小说不算很多,但是也老想说一说这个问题:警察婚恋的困境真的太过特殊。
罗家楠的推拒绝非矫情,而是浸透了警察这个特殊职业的冰冷铁律与沉重代价。那句“三代单传干警察”背后,是几代警属无声的泪水与长久的担惊受怕。他看得太清楚了:刑警、特警,这些冲在最前线的岗位,每一次出任务都够家里人提心吊胆一整天。聚少离多颠沛流离,奶奶和妈妈“偷偷抹眼泪”的画面,是无数警察家庭的缩影。警属的心就跟坐过山车似的,跟着对方出勤一起没个消停。他选择自己单着,说白了就是不想再拖累一个好姑娘受这份罪,有点悲壮,但也挺爷们儿。因为警察谈恋爱真是祸害对象的精神,太难组成一个家了。
而现实中的双警家庭,更是需要“真爱”与“超人意志”双重加持才能勉强维系的奇迹。双警谈恋爱真是真爱才能走到老的,这真不是夸大其词。现实会累死两人的。你想想,两人都随时可能被紧急任务召回,24小时通讯畅通是铁律,半夜铃声一响,好家伙,心能跳到嗓子眼。重大节日、纪念日甚至是小孩中考高考?那更别提了,越是这种日子,安保等级越高,备勤压力越大。能回家吃口热乎饭都得谢天谢地。指望两人同时休假、共度时光?我建议是不如去买张彩票,中奖概率可能还高点。更别提那些跨区域办案、长期蹲守、封闭集训,动辄十天半月甚至数月不着家是常态。家?能当旅馆就不错了。
再一个,根本零个人在队里找对象,如果劝人在队里找对象搞双警恋简直就是天打雷劈。双警谈恋爱除了时间精力根本无法协调导致的“家不像个家”,还有一个更现实的社交压力:系统内的透明性。警察队伍就那么大点地方,熟人套熟人。谈恋爱本是私事,可一旦在单位里开始,那就跟现场直播似的。甜蜜时还好,万一哪天掰了呢?恭喜你立马成为整个系统茶余饭后的焦点话题,流言蜚语满天飞,低头不见抬头见,尴尬都能抠出三室一厅,搞不好连工作配合都别扭。相比之下,也就男同小说这边没问题。双男主组合那种配合碰撞和吊桥效应,以及做好长长久久一条路走到黑的纯爱决心,在小说里能写得张力十足、浪漫动人,当然是因为小说里压根不用考虑现实中这张让人喘不过气的“熟人关系网”啊!
?至于“非公务不得离境”这种硬性规定,护照管理极其严格,绝大多数普通民警因私护照根本不可能获批。有的时候严起来在本市备岗更是家常便饭,个人生活空间被职业责任压缩到了极致,更别提小说动不动一个出国办案那种,是基本上连查都懒得查放飞自我瞎写的。现实中因公出国办案?光是批条子走流程,层层审批扯皮,黄花菜都能等凉好几轮。“出去看女朋友?看你妈也不行!”这句罗家楠略带匪气又无可奈何的内心咆哮,就是最赤裸的现实。个人生活?早被这身警服压缩得就剩一条缝了。
手机必须永远畅通,铃声就是催命符,24小时待命是铁律。在一线干过的,谁还没点“PTSD、焦虑症”之类的职业病?手机电量低于50%就开始心慌,半夜听见点动静就惊醒。长期跟社会最阴暗那面打交道,看多了欺骗背叛,人容易变得有点冷,有点疑神疑鬼,这种状态带回家,家里人能不跟着难受?
所以啊,当小说里出现那些浪漫唯美的警察爱情故事时,像笔者这种警属总会带着一丝复杂又微妙理想化的心情。它满足了我们对英雄也需要情感慰藉的想象,却也像一层柔光滤镜,模糊了这一身警服带来的镣铐在警察及其爱人手腕上留下的深深勒痕。警察这份职业的伟大,不仅在于直面危险时的无畏,更在于承受这些无声的、长久的、近乎苛刻的牺牲时,那份沉默的坚韧。向警察们致敬!
3
[1楼] 作者回复 [2025-08-10 02:36:51] 来自福建
[投诉]
[2楼] 网友:兔饱饱的盛夏 [2025-08-29 19:48:24] 来自黑龙江
而且还有,如果警察因公殉职,家属一个人还好,如果还带着孩子,那真的是雪上加霜了,自己还来不及伤心,就得照顾好孩子的情绪,如果还有什么仇家,还有被报仇的风险
1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