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风筝在飞 打分:0 [2008-11-19 19:05:48]
萧楼的流水系列,一一看下来,应该是一部比一部好的。本来看好这篇文上升到准一流(参照物:《庆熹》,《琅玡》,《七夜雪》),但越看此文越觉得糊涂。感觉萧楼对于几十万字的大长篇,把握起来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其实从追流水迢迢以来,一直的感觉就是每一章都写得不错,看起来津津有味。但回味全书整体的效果,觉得还是有些缺点,不吐不快。先说说大家最热衷于讨论的小慈的感情问题。作者的态度一直是暧昧的。一方面可能是迫于双方粉丝的压力,不愿意明朗化,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作者自己没有想清楚。从三部流水系列来看,作者一向喜欢给女主多个选择。但这一次,已写了40多万字,居然还这样暧昧,实在是一大硬伤。小慈原本喜欢小裴,现在喜欢三郎(希望自己没理解错),这一态度的转变把小裴的粉丝几乎得罪光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态度转变得不够明确,不够有力。其实,如果这一态度转变是原本的设定,从写了小裴对小慈用强之后,就应该通过对小慈的心理描写,让她对小裴那一点朦胧的感觉渐渐冷却。但萧楼却写她在月落山的时候想着要绣大闸蟹,在见到狐裘的时候有所触动。个人觉得这两个情节是个败笔。到目前为止,没看出它们是啥伏笔。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表现小慈对一个曾经试图对她用强的人念念不忘,这跟原本的态度转变设定(如果有设定的话)是矛盾的。萧楼可能觉得小慈的态度转变很自然,因为已经通过眼神和动作表现了。但实际上这种表现是很苍白无力的。明确的态度,应该通过语言和心理描写来表现。萧楼描写了很多三郎的心理活动,让读者容易跟三郎产生共鸣。小裴属于FH类的人物,心理描写少,让读者猜猜,还可以接受。但是对于作为女主的小慈,天真善良的小姑娘,心理描写这么少,既说不过去,也根本没必要。大部分时候,读者都是猜来猜去的,难怪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女主。这其实是本书的另一个硬伤:作者似乎总是在考验读者的智力。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却都解释为伏笔啥的。这样的猜谜少一点,是书的亮色,但是多到泛滥,就让人头疼了。大家看小说也就是日常生活的调剂,没有谁把小说当论文来读的,整天研究里面人物的眼神和动作,劳心劳力,也实在没啥乐趣。还有一点不足就是,书中的人物,派系太多了。华朝,桓国,月落族,基本可以看成是三国演义。月落族好一点,桓国作者没多写,华朝的势力,怎么也有六七派以上吧。想比来说,琅玡榜,FH够多了吧,也就三派势力。庆熹看太久不记得了,但也是因为人物关系太复杂,文章才太监的。流水迢迢这样复杂的设定,没有100万字估计是很难交待清楚的。不知萧楼有没有想过,一个国家就有六七派的势力,每一派都是必要的么?比如那个岳藩和庆德王,为啥不能合并成一派?为啥要设定成分开的两部分势力?再比如写长风卫中的人物,那个小安子,那个许啥的,这些群众演员,全部都是必要的?以后都有各自的故事?我感觉萧楼就像是一个搞到了很多赞助的导演,一定要把场面弄得宏大,所以在这些群众演员各个都要有戏份。结果就是篇幅越来越长,40万字了,感觉故事还没过半。人物过多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很多主要人物的戏份少。尤其是本书的女性角色。书的主线是随着小慈的,师姐在桓国的行动应该是一条副线。但目前看来,师姐就是一个跑龙套的,其他的觉得譬如裴妈,素烟,统统跑龙套,作者需要就出来晃一下,不需要就打发个理由消失。给读者的感觉就是整条副线支离破碎,每个画面不能连贯成篇。第一次发长评,写了这么久,从人物设定,描写手法,背景设定,砖也拍的差不多了。希望自己这一点一家之言能对萧楼有所帮助,希望迢迢能更上一层楼,也希望萧楼的的写作风格更成熟。作者回复:没办法,原计划迢迢要写七十至八十万字,所以局铺得较大,但和出版商签约后,字数受到了限制,无可奈何之事,只能尽力收线了。
[1楼] 网友:开开心心 [2010-02-26 19:04:26]
大大,那看在我们辛苦追了这么久的份儿上,再多交待本书的故事吧
[投诉]
[2楼] 网友:天涯路 [2010-07-09 11:17:20]
非常同意。只看了前半部分,两个感觉:一、人物的感情描绘比较牵强;二、人物和场景太多太杂,且并无一定存在的必要。
[3楼] 网友:babycat [2010-07-10 17:40:54]
看到小螃蟹那我也以为小慈对裴还念念不忘,后面结果怎么就和三郎了
[4楼] 网友:天涯路 [2010-07-11 00:29:00]
准备买书,仔细看看,再谈。
[5楼] 网友:冷气息 [2010-07-12 01:17:02]
好看,哥喜欢,有武侠,又没有烦人的招式描写,打仗时的豪气,皇帝的男人..啧啧,太恶心了..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风筝在飞
打分:0 [2008-11-19 19:05:48]
萧楼的流水系列,一一看下来,应该是一部比一部好的。本来看好这篇文上升到准一流(参照物:《庆熹》,《琅玡》,《七夜雪》),但越看此文越觉得糊涂。感觉萧楼对于几十万字的大长篇,把握起来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其实从追流水迢迢以来,一直的感觉就是每一章都写得不错,看起来津津有味。但回味全书整体的效果,觉得还是有些缺点,不吐不快。
先说说大家最热衷于讨论的小慈的感情问题。作者的态度一直是暧昧的。一方面可能是迫于双方粉丝的压力,不愿意明朗化,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作者自己没有想清楚。从三部流水系列来看,作者一向喜欢给女主多个选择。但这一次,已写了40多万字,居然还这样暧昧,实在是一大硬伤。小慈原本喜欢小裴,现在喜欢三郎(希望自己没理解错),这一态度的转变把小裴的粉丝几乎得罪光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态度转变得不够明确,不够有力。其实,如果这一态度转变是原本的设定,从写了小裴对小慈用强之后,就应该通过对小慈的心理描写,让她对小裴那一点朦胧的感觉渐渐冷却。但萧楼却写她在月落山的时候想着要绣大闸蟹,在见到狐裘的时候有所触动。个人觉得这两个情节是个败笔。到目前为止,没看出它们是啥伏笔。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表现小慈对一个曾经试图对她用强的人念念不忘,这跟原本的态度转变设定(如果有设定的话)是矛盾的。
萧楼可能觉得小慈的态度转变很自然,因为已经通过眼神和动作表现了。但实际上这种表现是很苍白无力的。明确的态度,应该通过语言和心理描写来表现。萧楼描写了很多三郎的心理活动,让读者容易跟三郎产生共鸣。小裴属于FH类的人物,心理描写少,让读者猜猜,还可以接受。但是对于作为女主的小慈,天真善良的小姑娘,心理描写这么少,既说不过去,也根本没必要。大部分时候,读者都是猜来猜去的,难怪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女主。这其实是本书的另一个硬伤:作者似乎总是在考验读者的智力。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却都解释为伏笔啥的。这样的猜谜少一点,是书的亮色,但是多到泛滥,就让人头疼了。大家看小说也就是日常生活的调剂,没有谁把小说当论文来读的,整天研究里面人物的眼神和动作,劳心劳力,也实在没啥乐趣。
还有一点不足就是,书中的人物,派系太多了。华朝,桓国,月落族,基本可以看成是三国演义。月落族好一点,桓国作者没多写,华朝的势力,怎么也有六七派以上吧。想比来说,琅玡榜,FH够多了吧,也就三派势力。庆熹看太久不记得了,但也是因为人物关系太复杂,文章才太监的。流水迢迢这样复杂的设定,没有100万字估计是很难交待清楚的。
不知萧楼有没有想过,一个国家就有六七派的势力,每一派都是必要的么?比如那个岳藩和庆德王,为啥不能合并成一派?为啥要设定成分开的两部分势力?再比如写长风卫中的人物,那个小安子,那个许啥的,这些群众演员,全部都是必要的?以后都有各自的故事?我感觉萧楼就像是一个搞到了很多赞助的导演,一定要把场面弄得宏大,所以在这些群众演员各个都要有戏份。结果就是篇幅越来越长,40万字了,感觉故事还没过半。
人物过多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很多主要人物的戏份少。尤其是本书的女性角色。书的主线是随着小慈的,师姐在桓国的行动应该是一条副线。但目前看来,师姐就是一个跑龙套的,其他的觉得譬如裴妈,素烟,统统跑龙套,作者需要就出来晃一下,不需要就打发个理由消失。给读者的感觉就是整条副线支离破碎,每个画面不能连贯成篇。
第一次发长评,写了这么久,从人物设定,描写手法,背景设定,砖也拍的差不多了。希望自己这一点一家之言能对萧楼有所帮助,希望迢迢能更上一层楼,也希望萧楼的的写作风格更成熟。
作者回复:
没办法,原计划迢迢要写七十至八十万字,所以局铺得较大,但和出版商签约后,字数受到了限制,无可奈何之事,只能尽力收线了。
[1楼] 网友:开开心心 [2010-02-26 19:04:26]
大大,那看在我们辛苦追了这么久的份儿上,再多交待本书的故事吧
[投诉]
[2楼] 网友:天涯路 [2010-07-09 11:17:20]
非常同意。只看了前半部分,两个感觉:一、人物的感情描绘比较牵强;二、人物和场景太多太杂,且并无一定存在的必要。
[投诉]
[3楼] 网友:babycat [2010-07-10 17:40:54]
看到小螃蟹那我也以为小慈对裴还念念不忘,后面结果怎么就和三郎了
[投诉]
[4楼] 网友:天涯路 [2010-07-11 00:29:00]
准备买书,仔细看看,再谈。
[投诉]
[5楼] 网友:冷气息 [2010-07-12 01:17:02]
好看,哥喜欢,有武侠,又没有烦人的招式描写,打仗时的豪气,皇帝的男人..啧啧,太恶心了..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