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清宫重生宠妃路》  第2章

网友:七七100% 打分:2 [2023-04-25 22:07:04] 来自福建

当我看晚清时期的女子画像,我就突然明白了某些穿越文中,为什么穿越女一穿越过去,就仿佛自带光环,赢得所有人喜爱了
看画像中晚清时期的女子们,由于社会风气,她们呆滞、毫无生气,可是她们明明是妙龄少女啊,却因为病态而又畸形的审美,过度崇尚“三寸金莲”,贵族女子讲究‘足不出户’即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都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打转
三寸金莲,最早出现于宋代,而大量史料证据证明宋朝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
三寸金莲是古代妇女传统习俗的极端发展。
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银莲",而三寸的便为"金莲"。
三寸金莲以人工的方式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女性美"。
而裹过小脚、明知‘三寸金莲’带来的伤害和痛苦的母亲和祖母们,却不顾女孩儿们的眼泪与喊叫,一次又一次地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尽她们的“责任”,给懵懂不知事的稚龄女儿孙女们缠足。
在历史上,也曾禁止过缠足。清朝就曾多次明令禁止,太平天国也曾颁布过类似法令。但直到辛亥革命后,从城市到乡村的缠足之风才逐渐被废除。
人说,小脚里头,藏着一部中国历史,这话玄了!...历史一段一段。一朝兴,一朝亡,亡中兴,兴中亡。兴兴亡亡,扰得小百姓不得安生,碍吃碍喝,碍穿碍戴,可就碍不着小脚的事儿。打李后主到宣统爷,女人裹脚兴了一千年,中间换了多少朝代,改了多少年号,小脚不一直裹?历史干它嘛了?上起太后妃子,下至渔女村姑,文的李清照,武的梁红玉,谁不裹?猴不裹,我信。大清入关时,下一道令,旗人不准裹脚,还要汉人放足。那阵子大清正凶,可凶也凶不过小脚。再说凶不凶,不看一时。到头来,汉人照裹不误,旗人女子反瞒爹瞒妈。拿布悄悄打起"瓜条儿"来。——节选自《三寸金莲》 作者:冯骥才
古代贵族女子们从生下来起,睁眼闭眼都是自家这四方天这四方地,除了去佛寺哪都不能去,只能呆在家里。
出嫁,也就是从一个四方天换到另一个四方天罢了
更何况,晚清甚至开始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让女儿念书,人为折断她们的羽翼和翅膀。
因为没有念书,就不会想要自由,就不会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就不会产生向往,就不会不受控制,就不会排斥婚事,就可以乖乖地当一个听话的傀儡和可以被父兄待价而沽的商品了
就是不知道这些从小金奴银婢环绕,锦衣玉食享用,宛如金丝雀般的贵族女子,午夜梦回时,有没有想出去透透气?
有没有向往过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呢?
试想,当古代贵族女子被人为折断羽翼和翅膀,人为阻值获取知识的途径,人为被迫斩断社交圈,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困在方寸之地中,围着一亩三分地打转,睁眼闭眼都是四方天四方墙,她能不“头发长见识短”吗?
待字闺中时,除了父兄和兄弟外,见不到其他异性;
嫁人后,也没有社交圈,工作和生活都与丈夫、儿女息息相关
这个情况下,丈夫和儿子就是她们的依靠。
你说,她们能不过度关注吗?
丈夫和儿子一旦有异样,能瞒得过她们的眼睛吗?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这就是古代贵族女子得不到丈夫的喜爱很容易忧思、多思,然后郁郁寡欢病逝的原因。
不管这个贵族女子多么尊贵、多么聪明都不例外。
比如,有嫡亲兄弟可以依靠的,德妃即未来的雍正帝生母乌雅氏所生,又从小被皇太后教养大的天子之女——和硕温宪公主。
为什么说温宪公主聪明呢?
因为,自小,温宪公主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温宪公主也很聪明,后来温宪公主的祭文(选自《皇朝文典》)上说:
"尔公主秀出紫微,祥开银汉,爰从襁褓即育慈闱。爱每笃于兴居,日无违于左右。弱龄受教,聪慧夙成,性自悦乎诗书,行每谐于箴史。谓诞膺夫景福冀永享,夫修龄作聘元舅之家,仰慰慈亲之恋"
在女性册文和祭文上用"聪慧"之类词的很少。而温宪公主的祭文中能出现"聪慧夙成"、"性自悦乎诗书"这样的词,更是因为温宪公主自身有才华,才值得这样高的评价的资本。
希望勤太妃能好好教养女主女儿吧,教会她自立和自强,把她的眼界和格局给打开,开拓她的视野,让她有自己的生活和社交圈,发现世界的美好
这样,到时候“盲婚哑嫁”即使额驸和女主女儿只是面子情,女主女儿也有自己的事做,不至于整颗心都是额驸,有了额驸忘了娘,然后像温宪一样郁郁寡欢导致忧思成疾,最后,病逝,希望作为半女主的女主女儿能有个璀璨的未来~
但是,也不能过度保护。该放出来挨毒打还是要放出来挨打的。
不然,就会像,自幼深得祖母和皇父宠爱的温宪或者是因为女儿少且家风好、家庭和睦的富察家格格们一样,被娇养得“天真”又“善良”没有认清皇宫现实,也不适合在倾轧严重‘群魔乱舞’的皇家生存,一点小坎都过不去,轻易就忧思成疾,然后病逝,使得亲着痛仇者快~

29  

[1楼] 网友:菠萝菠萝蜜 [2023-04-26 00:03:13] 来自河北

也可能是皇太后与佟家感情尴尬,毕竟在孝惠这个嫡母面前,佟家这个外戚是名不顺言不正的,而佟家认为孝惠享受康熙孝顺还是不合适。而且佟庶妃刚入宫怀孕,顺治就废后了。反正孝惠和佟家关系复杂

4   [投诉]

[2楼] 网友:闻溪 [2023-04-26 00:33:47] 来自江西

我就想说你看的啥画像啊,清朝旗人都不裹脚,一般的画像画的都是有品阶的女子,这些大都是旗人啊

18   [投诉]

[3楼] 网友: [2023-04-26 02:14:23] 来自美国

你看跑偏了吧……首先旗人女性不裹脚(虽然乾隆时有一些效仿的),甚至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能当家(有一定话语权,但很有限)。其次,那个时候拍摄技术不发达,一张照片可能快门要闪几分钟才能成像,更何况很多人心理还比较怕这个东西……拍你你也麻。

11   [投诉]

[4楼] 网友: [2023-04-26 02:18:04] 来自美国

以及传统工笔画像那是有规定画法的,不求写实,是写意……活灵活泛的那属于不庄重,因为美人图都这么画。你能看到的工笔画像如果是旗人女子,不可能裹脚。大选过不了了就……冯骥才说的那个是一般中下阶层的穷人,绝对数量上并不多……满族自治县里的满族老太太基本都没有裹脚的……

6   [投诉]

[5楼] 网友:君影 [2023-04-26 15:28:28] 来自新疆

旗人是女人当家,好些男的连家里几亩地多少钱几处铺子都不知道。都是女主人在管,女孩从小就学管家和人际交往,如何走礼什么的,怎么可能真把女儿当废物养,那怎么出嫁?
还有,清朝嫁女儿重视嫁妆,破家嫁女儿的也不少见。

4   [投诉]

[6楼] 网友:★星星★ [2023-05-30 12:18:32] 来自河南

什么鬼,李清照那时候就裹脚了吗?我觉得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李清照裹脚了。有时候文人的文章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史实,后世人写文章时,难免有对前朝事的臆想

1   [投诉]

[7楼] 网友:纱洛 [2023-08-25 02:19:38] 来自重庆

to 6楼: 李清照有没有裹脚不知道,但是确实有出土的宋女尸的脚型如弓,形似出土的弓步鞋,所以我一点都不喜欢弓步鞋

1   [投诉]

[8楼] 网友:纱洛 [2023-08-25 02:21:55] 来自重庆

哦,好像叫法是翘足履?反正就是鞋子的脚尖像弓一样翘起来的,那个宋女尸的脚尖也是往上翻起来的,一看就是缠足畸形导致的脚型上翻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20 19:05:21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