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含光》  第40章

网友:路人甲 打分:0 [2017-02-07 19:37:19]

感觉沐春风写那篇课堂小作业的年龄改成六岁或八岁比较合适,说明他较同龄人在人工智能方面较早地有了相对成熟的思考,这才比较符合后文所谓天才的评价,十六岁实在有些大了

   

[1楼] 网友:洛韫 [2017-02-07 19:46:23]

+10086 刚想说类似的话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17-02-07 20:09:20]

我认为16岁是合理的。
第一,即便是天才也不代表六岁or八岁就能拥有正常人二十岁的思维,过分夸大反而显得假,你们可能天才宝宝看多了→_→;
第二,这是他大学选修的哲学课的作业,阐述自己对人工智能在哲学或伦理学方面的看法,不涉及具体技术上的讨论,自然也不会体现他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天赋。不能以此来作为对他天赋的评价、进而限制年龄区间;
第三,另外这段话只是选摘,不代表他全文只阐述这些内容。但我们的故事只需要这一段话。写这段话不是为了表现这位天才的过人之资,只是为了反映一些导致他醉心于类脑智能研发的主观因素。

    [投诉]

[3楼] 网友:甜三千w [2017-02-07 20:58:25]

我也认为十六岁合理√

    [投诉]

[4楼] 网友:路人甲 [2017-02-07 22:16:38]

我觉得那篇文章的内容很浅显,出自八岁孩子笔下是完全合理不夸张的;再者如果不是为了表现天赋,方程式的那句"只有十六岁"就不太合适;最后可能是我的问题吧,我觉得从那篇文章完全看不出导致沐醉心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观因素,可以将主观因素叙述得更明显些,比如用更富有激情的文字表现他在这方面的热情,他对技术的极端崇拜或者抱有其他更深层次的目的。当然作者你觉得怎样好就怎样写了,只是我自己读到那里觉得很不对劲

    [投诉]

[5楼] 网友:麦冬 [2017-02-07 22:17:17]

16岁比较贴近现实

    [投诉]

[6楼] 网友:绫儿 [2017-02-08 11:19:51]

昨天就看到,只是想着不认同就没必要顶上来……想不到七七还是回了~不是同一个回路出发,解释也是徒然啦。

    [投诉]

[7楼] 网友:苏州 [2017-02-08 11:21:01]

某校少年班招的最大的14岁
聪明人真是难以想象的聪明

    [投诉]

[8楼] 作者回复 [2017-02-08 11:35:10]

回楼主:“只有”这两个字确实可能造成理解偏差,我今晚更新的时候修改一下,你其他的看法我持保留意见;
回苏州同学:聪明人确实是难以想象的聪明,所以我一介凡人才尽量避免去从正面角度证明其聪明程度,咳。因此,文中引用的那段话只是他世界观的一个缩影,与“聪明与否”“有多聪明”无关。

    [投诉]

[9楼] 网友:路人甲 [2017-02-08 15:31:48]

八岁……接触……论文……这样的……东西……也太……早了……吧……
想我们二十多的人'很多还得从copy论文开始学习写论文呢……

    [投诉]

[10楼] 网友:上一个路人甲 [2017-02-08 15:33:15]

只是感觉太早没必要接触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1-20 12:10:01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