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安空 打分:2 [2016-07-03 22:20:44]
李迁是郎怀宿敌的节奏,真按着这么想,是一文一武平衡将来的朝廷。这心思,姜还是老的辣。
[1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04 00:59:46]
其实说平衡吧,党争祸国的说。唐末牛李党争,宋朝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保守党和变法派缠斗数十年,我最喜欢的苏轼因为卷入这个政治斗争,人生数起数落。还有明末东林党和阉党。为毛清朝那么忌讳党争,不就是前车之鉴不远么?反观商鞅和张居正变法的时候,一个得主上信任,一个自己就是实际上的皇帝,一家独大反而让国家走得更稳更远。我个人对所谓平衡一说真是觉得挺无语的,党争根本就无法控制,内斗愈演愈烈,国家内耗严重,就是明末那个样子,崇祯为了军饷愁个要死,大臣捐个仨瓜俩枣,李自成进京一顿打打杀杀,金山银山都出来了。
[投诉]
[2楼] 网友:阿鲁 [2016-07-05 07:37:50]
但是那得建立在要么皇帝很强硬,信心爆棚。要么皇帝很小,随意捏吧的情况下。
1 [投诉]
[3楼] 作者回复 [2016-07-05 10:41:50]
孝公有为,也对对商鞅信任有加。万历初期任嘛不懂,张居正强势。阿鲁的想法跟我比较接近。不能说明黄这么安排是党争,如果按着他的想法,李迅登基,该是仁君。那么手下有郎怀这样的武将,就得有李迁那样的文臣。说是制衡,其实也是为了李迅能坐稳江山。李迅会是仁君,会在两边调整,那么大唐就会按着既定的方向继续走下去。
[4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06 14:22:39]
凡变法者,都会触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商鞅是,张居正也是。改革改革,改变了国家的体质,为了安抚这些既得利益者,只能杀掉改革者了,商鞅和张居正的结局,只是为了安抚,而不会改变国家政策,话说,这也是他们最后对国家的影响吧。有点像酷吏政治,君主用他们做事,得罪人,成为孤臣,用完之后再推出去杀了平息众怒。兔死狗烹而已。都说武则天用酷吏是个污点,哎,怎么说呢,她登基的时候已经67了哎,不用点快速手段咋办呢?谁知道能活多久,唐朝平均寿命才多大,不过武则天一家都有长寿基因的说。
[5楼] 作者回复 [2016-07-06 16:09:02]
所以王安石算很幸运了。不过对他着实不咋喜欢,烦。
[6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06 16:54:02]
王安石和商鞅张居正不一样,他是变法失败者。王安石变法是超越那个时代的,他是个彻底地理想主义者,一生迎难而上,坚信自己的理想,坚决贯彻自己的信念啊,在这一点上,我很敬佩他。他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就是他的态度了。但是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以及他太急功近利,导致了变法的失败,反成了与民争利。唉,也造成了北宋党争,自此以后,北宋历史中充斥着新旧两党的残酷斗争。说不清啊,理想主义者,唉。
[7楼] 作者回复 [2016-07-07 08:57:43]
为毛就神烦这个人呢?
[8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07 12:21:42]
比起王安石,作为保守党党魁的司马光才是神烦,司马光的执政理念就是对政敌新党的全面反对。至于《资治通鉴》,居于庙堂之上,惶惶乎为天子言。可怜我男神苏轼,被裹挟在这党争之中,被新党贬又被旧党贬,哈哈,不过也正因如此,才显出东坡的可爱之处。言为心声,岂因祸福避趋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9楼] 作者回复 [2016-07-07 15:24:08]
王安石司马光这俩娃都神烦,而且已经到了,看都懒得看的地步。东坡男神着实爱的不要不要的,上回心情起伏不定,抄了一遍赤壁赋,瞬间爽了。今晚球赛,我德捧杯路上最后一个难关呐!
[10楼] 网友:阿鲁 [2016-07-07 16:09:03]
大大你存稿吧,我觉得距离十更的日子不远啦!
[11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07 18:08:41]
哈哈,我大爱赤壁赋,写的最多的就是它。每次一写心情就平缓下来了。东坡男神真爱,真的特别喜欢欣赏他。“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我很喜欢他这句,有人说他是自嘲,我却觉得他真的是骄傲自豪的,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愧己心。定风波大爱。德国队加油!为了日更(??????)??
[12楼] 作者回复 [2016-07-12 11:41:04]
东坡一生的确是历经波折,但他是那时候文人里面难得如此大气通透的,所以才是巅峰吧。我也觉得他是骄傲和自豪,不是自嘲。他那人品不会自嘲。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安空 打分:2 [2016-07-03 22:20:44]
李迁是郎怀宿敌的节奏,真按着这么想,是一文一武平衡将来的朝廷。这心思,姜还是老的辣。
[1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04 00:59:46]
其实说平衡吧,党争祸国的说。唐末牛李党争,宋朝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保守党和变法派缠斗数十年,我最喜欢的苏轼因为卷入这个政治斗争,人生数起数落。还有明末东林党和阉党。为毛清朝那么忌讳党争,不就是前车之鉴不远么?反观商鞅和张居正变法的时候,一个得主上信任,一个自己就是实际上的皇帝,一家独大反而让国家走得更稳更远。我个人对所谓平衡一说真是觉得挺无语的,党争根本就无法控制,内斗愈演愈烈,国家内耗严重,就是明末那个样子,崇祯为了军饷愁个要死,大臣捐个仨瓜俩枣,李自成进京一顿打打杀杀,金山银山都出来了。
[投诉]
[2楼] 网友:阿鲁 [2016-07-05 07:37:50]
但是那得建立在要么皇帝很强硬,信心爆棚。要么皇帝很小,随意捏吧的情况下。
1 [投诉]
[3楼] 作者回复 [2016-07-05 10:41:50]
孝公有为,也对对商鞅信任有加。万历初期任嘛不懂,张居正强势。阿鲁的想法跟我比较接近。
不能说明黄这么安排是党争,如果按着他的想法,李迅登基,该是仁君。那么手下有郎怀这样的武将,就得有李迁那样的文臣。说是制衡,其实也是为了李迅能坐稳江山。
李迅会是仁君,会在两边调整,那么大唐就会按着既定的方向继续走下去。
[投诉]
[4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06 14:22:39]
凡变法者,都会触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商鞅是,张居正也是。改革改革,改变了国家的体质,为了安抚这些既得利益者,只能杀掉改革者了,商鞅和张居正的结局,只是为了安抚,而不会改变国家政策,话说,这也是他们最后对国家的影响吧。有点像酷吏政治,君主用他们做事,得罪人,成为孤臣,用完之后再推出去杀了平息众怒。兔死狗烹而已。都说武则天用酷吏是个污点,哎,怎么说呢,她登基的时候已经67了哎,不用点快速手段咋办呢?谁知道能活多久,唐朝平均寿命才多大,不过武则天一家都有长寿基因的说。
[投诉]
[5楼] 作者回复 [2016-07-06 16:09:02]
所以王安石算很幸运了。不过对他着实不咋喜欢,烦。
[投诉]
[6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06 16:54:02]
王安石和商鞅张居正不一样,他是变法失败者。王安石变法是超越那个时代的,他是个彻底地理想主义者,一生迎难而上,坚信自己的理想,坚决贯彻自己的信念啊,在这一点上,我很敬佩他。他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就是他的态度了。但是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以及他太急功近利,导致了变法的失败,反成了与民争利。唉,也造成了北宋党争,自此以后,北宋历史中充斥着新旧两党的残酷斗争。说不清啊,理想主义者,唉。
1 [投诉]
[7楼] 作者回复 [2016-07-07 08:57:43]
为毛就神烦这个人呢?
[投诉]
[8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07 12:21:42]
比起王安石,作为保守党党魁的司马光才是神烦,司马光的执政理念就是对政敌新党的全面反对。至于《资治通鉴》,居于庙堂之上,惶惶乎为天子言。可怜我男神苏轼,被裹挟在这党争之中,被新党贬又被旧党贬,哈哈,不过也正因如此,才显出东坡的可爱之处。言为心声,岂因祸福避趋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投诉]
[9楼] 作者回复 [2016-07-07 15:24:08]
王安石司马光这俩娃都神烦,而且已经到了,看都懒得看的地步。
东坡男神着实爱的不要不要的,上回心情起伏不定,抄了一遍赤壁赋,瞬间爽了。
今晚球赛,我德捧杯路上最后一个难关呐!
[投诉]
[10楼] 网友:阿鲁 [2016-07-07 16:09:03]
大大你存稿吧,我觉得距离十更的日子不远啦!
[投诉]
[11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07 18:08:41]
哈哈,我大爱赤壁赋,写的最多的就是它。每次一写心情就平缓下来了。东坡男神真爱,真的特别喜欢欣赏他。“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我很喜欢他这句,有人说他是自嘲,我却觉得他真的是骄傲自豪的,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愧己心。定风波大爱。德国队加油!为了日更(??????)??
[投诉]
[12楼] 作者回复 [2016-07-12 11:41:04]
东坡一生的确是历经波折,但他是那时候文人里面难得如此大气通透的,所以才是巅峰吧。
我也觉得他是骄傲和自豪,不是自嘲。他那人品不会自嘲。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