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秦天真 打分:2 [2016-09-21 15:41:34]
明达那句爹爹能找到娘么,看得忽然有些心酸啊。长恨歌我也最喜欢这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杨贵妃先是寿王的王妃,受令出家,然后再被玄宗立为贵妃,身份尴尬,但是她和玄宗确实是有感情的,从这里到马嵬坡她受宠超过15年,要是单纯是个玩具,谁能喜欢近20年之久啊?何况她去世之时已经近四十岁,古人的四十岁啊。。。和咱们现代人可不一样。杨贵妃在玄宗的宫里一直是等同于皇后待遇的,六宫形同虚设,还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啊。玄宗给了杨贵妃他能给的一切,因为在乎她,屡屡丧失作为帝王的英明理智,话说,杨贵妃从来没服过软,只要玄宗不给她台阶下,她就一直跟他冷战。反而是玄宗为了她想得吃不下饭,迁怒于身边侍奉的人。唐玄宗是谁啊,逼死亲姑姑,逼老爹让位,对自己亲儿子都下得了杀手好么。可是对杨贵妃。。。还爱屋及乌,杨家人都沾光。这不是爱是啥?咦,话说,其实人就是犯贱么?忽然想起万历的挚爱郑贵妃也是如此,万历对这位郑贵妃的真是一生宠爱至死不渝,他驾崩的时候都五十多了,这位郑贵妃就比她小两岁,最后的遗诏还是立郑贵妃为后,只不过。。。老朱家情种太多了,真是□□太宗一脉相承的,很有趣。杨贵妃马嵬坡之死,其实不论唐玄宗答不答应,她都得死。自己的命和爱,到底哪个更重要,是殉情还是苟活?这时候唐玄宗要的是活下去而已。如果唐玄宗这时候真的殉情而死,那真是→_→更有趣了。
[1楼] 作者回复 [2016-09-21 15:47:35]
整个长恨歌我最爱的也是这两句,到此常常罢书长叹。玄宗对贵妃是真爱。回到长安的太上皇李隆基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一手开拓开元盛世的帝王,而是个孤家寡人。最后抑郁而终,死于太极宫?没记错应该是这样。本文中的明皇,一生挚爱唯有江后,对贵妃,极宠却无爱。
[投诉]
[2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1 17:59:17]
是啊,玄宗回了长安一开始呆在兴庆宫,过了几年被肃宗忌惮,又迁居到太极宫,还把他身边的亲信高力士等人贬出京城,晚景凄凉不过如此。不过随着玄宗离世,盛唐也结束了。说起来与其说玄宗幽居的时候思念杨贵妃,不如说他更怀念自己在位的时代吧。说起来杨贵妃不是个有政治野心的人,唉,时也命也。
[3楼] 网友:天真求认识 [2016-09-22 00:23:31]
万历对郑和李对杨个人感觉差别好大,虽然万历被黑的不行不行的还挫骨扬灰,但他的真爱一定不是女人哈。表达能力不好。
[4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2 13:50:08]
咦,那万历真爱是谁呢?万历是真倒霉,非常倒霉。
[5楼] 网友:阿鲁 [2016-09-22 22:15:56]
万历为什么懈政呢?天真怎么看?
[6楼] 网友:天真求认识 [2016-09-23 07:32:03]
万历并没有懈政,一个明代在位最久48年貌似国家没有乱,说xie政不是笑话么。
[7楼] 网友:天真求认识 [2016-09-23 07:37:56]
不是太喜欢没事那一年虽然黄仁宇先生是大家,还有明朝那些事,后面完全不对,不过也是这部书让大家了解明朝,的确很赞。当年明月写的万历三大征还不错,一个被黑的如此多的帝王时期,把举国入侵的小日本拍死在朝鲜境内,这怎么是懈政。对比后面任何一个朝代在外来入侵的抵抗上,简直…万历最爱的是皇权吧~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当皇帝不容易哇。
[8楼] 网友:天真求认识 [2016-09-23 07:40:27]
有人说万历被挫骨扬灰也是报应,第一,定陵选的就不好,他又不听。二是他那会为了增加收入允许别人盗墓,也不造真假。反正皇陵里他真是最不得安生的。
[9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3 15:41:34]
对万历不熟,没怎么看过《明朝那些事》也没看过《万历十五年》。作者君不是刚看了么,应该说一下想法。读书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写书也是,作者有自己的喜好,偏颇狭隘很正常。不过我看过几章明朝,确实写得很调动人的情绪,作者文笔很好,夹杂了他的很多个人感情,所以才感人吧。毕竟读史书太枯燥,真要那么写谁看啊?
[10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3 16:09:52]
万历到底为什么怠政,其实没有明确的原因,我们都只是猜测,不能百分百确定是正确的。万历是个喜欢读书的拖延症宅男胖子。我觉得万历的国本之争吧,就是权力之争,他和大臣们的权力之争,你要说他喜欢郑妃,想废掉不喜欢朱常洛,立福王为太子,可是他又从头到尾没什么实质性的举措。所以他可能就是单纯不喜欢朱常洛兼觉得立太子会导致噩运,“二龙不相见”什么的。他对于军事十分关心,万历三大征。其实明朝的制度问题,使得皇帝的权力其实很受桎梏,这个问题从明武宗就开始就显现了出来,明武宗的豹房什么的→_→还有嘉靖,直到万历,他们其实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对抗,争夺权力。和万历“争国本”相对应的就是嘉靖的“大礼议”,一脉相承,直到天启帝的魏忠贤,再到崇祯帝的煤山自缢,都透着这个味道。万历的方式就是这么幼稚,拖着,不听不见不看。每天都在看书,拖延,抵赖。万历所谓怠政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不怎么及时下发奏章给内阁,内阁没办法拟意见。比方说你见不到老板的面,给老板发邮件,老板都不回。国家政务处理不流畅,这一点,在其他的明朝中后期皇帝里都是没有的。
[11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3 16:17:23]
其他的几位,至少会回个邮件,“知道了”,“嗯”,不会像万历这样,到了大臣各种失望,还有很多人跃跃欲试用廷杖刷声望的情况。想一想也是,比如说一段关系里,对方一直拖延,冷暴力不合作不回复,是个人都得失望了。我觉得万历的怠政就是赌气,年轻时跃跃欲试想要做个明君,结果发展这个帝国的运作和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于是用消极的手段去对抗拖延,变成了一个神宅→_→其实皇帝也是人,有自己的性格,想法,万历的性格,我觉得应该是和张居正早年对他的要求,和他娘李太后对他的教育有关。想一想如果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确实会如他一样变成神宅拖延症吧。
[12楼] 作者回复 [2016-09-25 13:39:45]
首先说一下,《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是掺了当年明月先生很多个人的情感和喜恶,这很正常,写书的人,自然有权力在自己书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且不说这本书有多少错误,至少,他在群众中改变了被清朝抹黑无数的大明。要说整个明代,所有皇帝(包括建文帝),真正不靠谱的皇帝天启,也就是木匠皇帝,也没那么惨淡,只是基础教育惨了点儿而已。这是码字君的个人愚见,我也是翻正儿八经史书长大的人,也很爱这套书,因为毕竟看着不费脑子,文笔幽默。对于很多古文基础很烂的朋友,这本书就够了。如果所有朝代,都有一套这本书质量的那些事,我也愿意看。而且的确,前面比后面好看些,也靠谱些。
[13楼] 作者回复 [2016-09-25 13:45:23]
而万历怠政,这话说得,也没错。他的确不怎么勤勉,也不爱管事。但这个懈怠,打个引号吧,毕竟关键时刻他都是站出来,并且作出正确判断的。比如三大征的朝鲜,大臣们基本没几个觉得该去的,皇帝认为该去,所以打的日本那些“神将”惨白,几乎把日本本土大部分能打仗的人全拉朝鲜了,也没赢过大明。而他为什么这么选择,(须知他天资甚高,是个很聪明的人,这点参考男神厚照兄)这是个没有定论的谜团,我自己这么多来,也没个具体参悟。或许就是如天真所言,他想要的和现实不同,且无力更改,只能以此来表达不满。但他又不忍心帝国真的崩溃,所以偶尔拿个关键主意,以免真的跑偏。万历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蓬勃发展,商业非常发达,经济也很好,并非被清朝抹黑的那个样子,还请大家注意。
[14楼] 作者回复 [2016-09-25 13:51:57]
最后说说这个制度,只能是拙见。朱元璋是猛人,劳模,他不需要丞相。但这么多年,存在即合理,这般废除丞相,后果就是,如果想要帝国运转流畅,必须每一个皇帝,都这么劳模。但这个根本不可能。建文帝不说,了解不深。成祖建内阁,原因便是他一个人搞不定,必须有些来帮他。而后应运而生内阁和内廷制度,只能说,朱元璋给后代留下的问题,以一个必然出现的方式被解决。想要君主占优,必须得成祖那般的帝王,才能镇得住场子。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成祖,毕竟只有一个。所以相权日益膨胀,皇权只能退让,造成明中后期的这些个局面。遇到好的皇帝,比如宣德年间,弘治年间,帝相和谐,还是很好很棒的。但遇到男神这种吊儿郎当的皇帝,又或者嘉靖,也就,唉。嘉靖年间各路神仙登场,万历年间又是乱七八糟,再加上天启朝魏忠贤的闹腾,崇祯皇帝再用心用力,再天资卓越,奈何大明气数已尽。如果农民军起义和后金崛起只有一个发生,码字君也认为,明亡不了。但同时发生,又遇到小冰河时代,连续数年许多地方颗粒无收,只能说,气数尽了。
[15楼] 作者回复 [2016-09-25 13:55:39]
拜这些年辫子戏大热,给观众很多错误的感触,就是清朝皇帝多么多么好,百姓多么多么富足。其实,这都是瞎扯淡。就说近代战争里,外国火器如此犀利。但我大明神机营难道在当时就落后了?关宁铁骑玩得可不是弓箭,而是一种可以三发的火枪啊。何况明代世俗文化生机勃勃,到清代刻意打压,文字狱冤案无数。我们后人读史,最忌讳偏信一言。而应该在大量阅读史料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判断,这才不枉读。
[16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6 15:58:22]
说实话我很不待见崇祯。嗯,有说明亡自天启的,有说明亡自万历的,还有说明亡自正德的,但是讲道理,这么推诿追究责任,扒拉下去,明朝的制度,祖宗之法不可变,根不是在朱元璋么?
[17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6 16:11:36]
作者君你忘了明宪宗的纸糊三阁老么→_→不过明代最开始坑爹的,难道不是英宗朱祁镇么?是的,我就是最讨厌这位,赤裸裸的坑货,《明朝》里说他是好人,呵呵,好人冤杀了于谦,给王振平反修祠,给代宗谥号为戾。这货为人恩怨不分,是非不明,心狠凉薄,罪孽深重好么。说他爱结发妻子,讲道理,他在南宫的时候没少生孩子啊,还有比他大十几岁的女人呢,朱见深对万贵妃的迷恋也算是遗传吧。
[18楼] 作者回复 [2016-09-26 16:18:18]
英宗废黜殉葬,在我看来,算得上有个可取了。
[19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6 17:36:24]
朱祁镇为君不正,识人不明,心胸狭窄,死不悔改,一生黑→_→废除殉葬确实是一个亮点,但是也不能就说他是好人啊,什么鬼,他还热衷廷杖呢,明朝的一大黑点廷杖不就是从他开始的么。你看,这么说吧,魏忠贤是坏人么?人家也做过几件好事,为啥就不是好人了?双标?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秦天真 打分:2 [2016-09-21 15:41:34]
明达那句爹爹能找到娘么,看得忽然有些心酸啊。长恨歌我也最喜欢这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杨贵妃先是寿王的王妃,受令出家,然后再被玄宗立为贵妃,身份尴尬,但是她和玄宗确实是有感情的,从这里到马嵬坡她受宠超过15年,要是单纯是个玩具,谁能喜欢近20年之久啊?何况她去世之时已经近四十岁,古人的四十岁啊。。。和咱们现代人可不一样。
杨贵妃在玄宗的宫里一直是等同于皇后待遇的,六宫形同虚设,还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啊。玄宗给了杨贵妃他能给的一切,因为在乎她,屡屡丧失作为帝王的英明理智,话说,杨贵妃从来没服过软,只要玄宗不给她台阶下,她就一直跟他冷战。反而是玄宗为了她想得吃不下饭,迁怒于身边侍奉的人。唐玄宗是谁啊,逼死亲姑姑,逼老爹让位,对自己亲儿子都下得了杀手好么。可是对杨贵妃。。。还爱屋及乌,杨家人都沾光。这不是爱是啥?
咦,话说,其实人就是犯贱么?忽然想起万历的挚爱郑贵妃也是如此,万历对这位郑贵妃的真是一生宠爱至死不渝,他驾崩的时候都五十多了,这位郑贵妃就比她小两岁,最后的遗诏还是立郑贵妃为后,只不过。。。
老朱家情种太多了,真是□□太宗一脉相承的,很有趣。
杨贵妃马嵬坡之死,其实不论唐玄宗答不答应,她都得死。自己的命和爱,到底哪个更重要,是殉情还是苟活?这时候唐玄宗要的是活下去而已。如果唐玄宗这时候真的殉情而死,那真是→_→更有趣了。
[1楼] 作者回复 [2016-09-21 15:47:35]
整个长恨歌我最爱的也是这两句,到此常常罢书长叹。
玄宗对贵妃是真爱。回到长安的太上皇李隆基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一手开拓开元盛世的帝王,而是个孤家寡人。最后抑郁而终,死于太极宫?没记错应该是这样。
本文中的明皇,一生挚爱唯有江后,对贵妃,极宠却无爱。
[投诉]
[2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1 17:59:17]
是啊,玄宗回了长安一开始呆在兴庆宫,过了几年被肃宗忌惮,又迁居到太极宫,还把他身边的亲信高力士等人贬出京城,晚景凄凉不过如此。不过随着玄宗离世,盛唐也结束了。
说起来与其说玄宗幽居的时候思念杨贵妃,不如说他更怀念自己在位的时代吧。说起来杨贵妃不是个有政治野心的人,唉,时也命也。
[投诉]
[3楼] 网友:天真求认识 [2016-09-22 00:23:31]
万历对郑和李对杨个人感觉差别好大,虽然万历被黑的不行不行的还挫骨扬灰,但他的真爱一定不是女人哈。表达能力不好。
[投诉]
[4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2 13:50:08]
咦,那万历真爱是谁呢?万历是真倒霉,非常倒霉。
[投诉]
[5楼] 网友:阿鲁 [2016-09-22 22:15:56]
万历为什么懈政呢?天真怎么看?
[投诉]
[6楼] 网友:天真求认识 [2016-09-23 07:32:03]
万历并没有懈政,一个明代在位最久48年貌似国家没有乱,说xie政不是笑话么。
[投诉]
[7楼] 网友:天真求认识 [2016-09-23 07:37:56]
不是太喜欢没事那一年虽然黄仁宇先生是大家,还有明朝那些事,后面完全不对,不过也是这部书让大家了解明朝,的确很赞。当年明月写的万历三大征还不错,一个被黑的如此多的帝王时期,把举国入侵的小日本拍死在朝鲜境内,这怎么是懈政。对比后面任何一个朝代在外来入侵的抵抗上,简直…万历最爱的是皇权吧~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当皇帝不容易哇。
[投诉]
[8楼] 网友:天真求认识 [2016-09-23 07:40:27]
有人说万历被挫骨扬灰也是报应,第一,定陵选的就不好,他又不听。二是他那会为了增加收入允许别人盗墓,也不造真假。反正皇陵里他真是最不得安生的。
[投诉]
[9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3 15:41:34]
对万历不熟,没怎么看过《明朝那些事》也没看过《万历十五年》。作者君不是刚看了么,应该说一下想法。
读书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写书也是,作者有自己的喜好,偏颇狭隘很正常。不过我看过几章明朝,确实写得很调动人的情绪,作者文笔很好,夹杂了他的很多个人感情,所以才感人吧。毕竟读史书太枯燥,真要那么写谁看啊?
[投诉]
[10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3 16:09:52]
万历到底为什么怠政,其实没有明确的原因,我们都只是猜测,不能百分百确定是正确的。
万历是个喜欢读书的拖延症宅男胖子。
我觉得万历的国本之争吧,就是权力之争,他和大臣们的权力之争,你要说他喜欢郑妃,想废掉不喜欢朱常洛,立福王为太子,可是他又从头到尾没什么实质性的举措。所以他可能就是单纯不喜欢朱常洛兼觉得立太子会导致噩运,“二龙不相见”什么的。
他对于军事十分关心,万历三大征。其实明朝的制度问题,使得皇帝的权力其实很受桎梏,这个问题从明武宗就开始就显现了出来,明武宗的豹房什么的→_→
还有嘉靖,直到万历,他们其实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对抗,争夺权力。和万历“争国本”相对应的就是嘉靖的“大礼议”,一脉相承,直到天启帝的魏忠贤,再到崇祯帝的煤山自缢,都透着这个味道。
万历的方式就是这么幼稚,拖着,不听不见不看。每天都在看书,拖延,抵赖。
万历所谓怠政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不怎么及时下发奏章给内阁,内阁没办法拟意见。比方说你见不到老板的面,给老板发邮件,老板都不回。国家政务处理不流畅,这一点,在其他的明朝中后期皇帝里都是没有的。
[投诉]
[11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3 16:17:23]
其他的几位,至少会回个邮件,“知道了”,“嗯”,不会像万历这样,到了大臣各种失望,还有很多人跃跃欲试用廷杖刷声望的情况。
想一想也是,比如说一段关系里,对方一直拖延,冷暴力不合作不回复,是个人都得失望了。我觉得万历的怠政就是赌气,年轻时跃跃欲试想要做个明君,结果发展这个帝国的运作和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于是用消极的手段去对抗拖延,变成了一个神宅→_→
其实皇帝也是人,有自己的性格,想法,万历的性格,我觉得应该是和张居正早年对他的要求,和他娘李太后对他的教育有关。想一想如果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确实会如他一样变成神宅拖延症吧。
[投诉]
[12楼] 作者回复 [2016-09-25 13:39:45]
首先说一下,《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是掺了当年明月先生很多个人的情感和喜恶,这很正常,写书的人,自然有权力在自己书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且不说这本书有多少错误,至少,他在群众中改变了被清朝抹黑无数的大明。要说整个明代,所有皇帝(包括建文帝),真正不靠谱的皇帝天启,也就是木匠皇帝,也没那么惨淡,只是基础教育惨了点儿而已。
这是码字君的个人愚见,我也是翻正儿八经史书长大的人,也很爱这套书,因为毕竟看着不费脑子,文笔幽默。对于很多古文基础很烂的朋友,这本书就够了。如果所有朝代,都有一套这本书质量的那些事,我也愿意看。而且的确,前面比后面好看些,也靠谱些。
[投诉]
[13楼] 作者回复 [2016-09-25 13:45:23]
而万历怠政,这话说得,也没错。他的确不怎么勤勉,也不爱管事。但这个懈怠,打个引号吧,毕竟关键时刻他都是站出来,并且作出正确判断的。比如三大征的朝鲜,大臣们基本没几个觉得该去的,皇帝认为该去,所以打的日本那些“神将”惨白,几乎把日本本土大部分能打仗的人全拉朝鲜了,也没赢过大明。
而他为什么这么选择,(须知他天资甚高,是个很聪明的人,这点参考男神厚照兄)这是个没有定论的谜团,我自己这么多来,也没个具体参悟。或许就是如天真所言,他想要的和现实不同,且无力更改,只能以此来表达不满。但他又不忍心帝国真的崩溃,所以偶尔拿个关键主意,以免真的跑偏。万历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蓬勃发展,商业非常发达,经济也很好,并非被清朝抹黑的那个样子,还请大家注意。
[投诉]
[14楼] 作者回复 [2016-09-25 13:51:57]
最后说说这个制度,只能是拙见。
朱元璋是猛人,劳模,他不需要丞相。但这么多年,存在即合理,这般废除丞相,后果就是,如果想要帝国运转流畅,必须每一个皇帝,都这么劳模。
但这个根本不可能。建文帝不说,了解不深。成祖建内阁,原因便是他一个人搞不定,必须有些来帮他。而后应运而生内阁和内廷制度,只能说,朱元璋给后代留下的问题,以一个必然出现的方式被解决。
想要君主占优,必须得成祖那般的帝王,才能镇得住场子。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成祖,毕竟只有一个。所以相权日益膨胀,皇权只能退让,造成明中后期的这些个局面。遇到好的皇帝,比如宣德年间,弘治年间,帝相和谐,还是很好很棒的。但遇到男神这种吊儿郎当的皇帝,又或者嘉靖,也就,唉。
嘉靖年间各路神仙登场,万历年间又是乱七八糟,再加上天启朝魏忠贤的闹腾,崇祯皇帝再用心用力,再天资卓越,奈何大明气数已尽。如果农民军起义和后金崛起只有一个发生,码字君也认为,明亡不了。但同时发生,又遇到小冰河时代,连续数年许多地方颗粒无收,只能说,气数尽了。
[投诉]
[15楼] 作者回复 [2016-09-25 13:55:39]
拜这些年辫子戏大热,给观众很多错误的感触,就是清朝皇帝多么多么好,百姓多么多么富足。其实,这都是瞎扯淡。
就说近代战争里,外国火器如此犀利。但我大明神机营难道在当时就落后了?关宁铁骑玩得可不是弓箭,而是一种可以三发的火枪啊。何况明代世俗文化生机勃勃,到清代刻意打压,文字狱冤案无数。
我们后人读史,最忌讳偏信一言。而应该在大量阅读史料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判断,这才不枉读。
[投诉]
[16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6 15:58:22]
说实话我很不待见崇祯。嗯,有说明亡自天启的,有说明亡自万历的,还有说明亡自正德的,但是讲道理,这么推诿追究责任,扒拉下去,明朝的制度,祖宗之法不可变,根不是在朱元璋么?
[投诉]
[17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6 16:11:36]
作者君你忘了明宪宗的纸糊三阁老么→_→
不过明代最开始坑爹的,难道不是英宗朱祁镇么?是的,我就是最讨厌这位,赤裸裸的坑货,《明朝》里说他是好人,呵呵,好人冤杀了于谦,给王振平反修祠,给代宗谥号为戾。这货为人恩怨不分,是非不明,心狠凉薄,罪孽深重好么。说他爱结发妻子,讲道理,他在南宫的时候没少生孩子啊,还有比他大十几岁的女人呢,朱见深对万贵妃的迷恋也算是遗传吧。
[投诉]
[18楼] 作者回复 [2016-09-26 16:18:18]
英宗废黜殉葬,在我看来,算得上有个可取了。
[投诉]
[19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26 17:36:24]
朱祁镇为君不正,识人不明,心胸狭窄,死不悔改,一生黑→_→
废除殉葬确实是一个亮点,但是也不能就说他是好人啊,什么鬼,他还热衷廷杖呢,明朝的一大黑点廷杖不就是从他开始的么。你看,这么说吧,魏忠贤是坏人么?人家也做过几件好事,为啥就不是好人了?双标?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