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唐恍》  第122章

网友:秦天真 打分:2 [2016-09-02 14:12:18]

李遇晚年困于风疾,嗯,唐朝李家的遗传病。这一章好顺,解决了章全,感觉章安仁要领盒饭杀青了,李遇立后,江家解决了军饷问题。
“唯愿所钟,永安延年”,这句让我想起日本井上靖的小说《敦煌》里赵行德的甘州小娘子了,井上靖确实汉学功底深厚,精通考据,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这篇写经题记是真的出土文献。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
伏愿天龙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确实写出了那摧折于命运洪流的爱啊。

   

[1楼] 作者回复 [2016-09-02 16:08:07]

你勾起我无限的好奇,待有时间好好看看吧。
今天看了部《杀人回忆》,心塞不已。人性善恶,着实不能一概而论。每一个普通人心中都有恶因,哪里是谁能幸免的。
唉。

    [投诉]

[2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02 20:51:37]

一直很想看《杀人回忆》,可是打开了就不想看了,矛盾的人类啊。我看过奉俊昊的汉城怪物和雪国列车。犯罪类看过恐怖直播,追击者和黄海,还有熔炉和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韩影真的是,唉,直击人心,韩国电影人没啥不敢拍的!
我今儿也看了部电影,今敏的《千年□□》,简直给跪了,呜呜呜,今敏的名字早就听过,可是没咋看过,宫崎骏吉卜力比较多,看完千年□□,心里的感情简直喷薄而出啊,完完全全的电影!
看哭了,电影架构和叙事手法太棒了,分镜超神,电影一秒钟都不想错过,中后部分有段长拼接镜头,她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奔跑追逐,横向摇摄镜头,特别美,感人,虚实结合得完美。很久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这么美这么棒了,被今敏圈粉了。

    [投诉]

[3楼] 作者回复 [2016-09-05 09:53:59]

熔炉真的看完后太愤怒揪心。可哪怕这样,扪心自问,我不知道自己路过处于那种情景下,能不能做出不违背良知的选择。可能这话说出来会有些人骂我,但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人性趋利避害,这没什么不承认的。
希望自己慢慢活得更有勇气吧。韩国是电影改变法律,□□就不说了。
等状态好一点,想看看鬼乡。历史和耻辱应该被铭记,而不是刻意淡化忘怀。我不是愤青,只是觉得自己该有一个态度而已。

    [投诉]

[4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05 14:10:22]

熔炉里那句“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广为流传,看的时候也很震撼。不过我最被感动的点,是孔侑的母亲被威胁的时候,阻止他去,让他想想自己的女儿,不要为了别人的孩子伤害自己的女儿啊!孔侑说,我在他们被性侵犯的时候来不及阻止,现在他们需要我,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如果我连这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当一个称职的父亲!
我曾经持有后来又彻底否定“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因为人的努力都是有限的,可是人的起点差距太大了,就像这部剧里的有障碍人士,他们靠自己也许终其一生都无法得到普通家庭里的人一出生就得到的一切,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
为什么他们会受到侵害?90%的有障碍人士一生至少遭受一次性侵犯,49%经历十次以上。可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犯罪成本低啊。
知乎一直有句很鸡汤的话,我曾经也被感动过,“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可是后来我想,凭啥?如果每个人都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锋利地对待他人,对待生活,那么又凭什么要求自己被世界“温柔相待”呢?
一面不尊重规则,另一面又希望被规则偏袒。愚蠢至极。

    [投诉]

[5楼] 作者回复 [2016-09-05 14:33:16]

所以这就回到一个问题来,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在过往很多年里,我是坚定认为人性本善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见识愈发宽广,对着点从开始怀疑,到最后彻底推翻,如今还是认为人性本恶的。
不过这些恶,被自身成长过程中慢慢养成的是非观和道德感,还有法律规定所规范,便显示出人性的伟大来。
前段时间白银案终于告破,能说这个平日里觉得老实巴交的人,善良么?滑天下之大稽。
孟子那套观点终究目的是服务于他的政治需求,却被儒教奉承经典,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只希望自己将来,能有\"慧眼\",能做好自己能做的,就足够了。
至于网上很多爆红的句子,就别多想了。逻辑不通一堆狗屁。

    [投诉]

[6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05 17:43:09]

白银案,前段时间我也很感慨,因为一直很喜欢看犯罪推理类的小说,白银案作为有名的连环杀人案,我关注过很久。还有南大碎尸案。
我觉得,善恶是人的主观概念,并不存在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弗洛伊德的观点说人格里的本我,就是所谓的人性吧。没有善恶。
说到这个,我最近在思考类似的问题,也许人性就是懵懂无知的,所以成长环境塑造的三观才那么重要。
作者君看过《朗读者》么?汉娜一直以来都是强势的,主动,予取予求,勾引年少的米夏,以及离开他。庭审时他们再次相见,她一直都简单而真挚,却又显得那么残酷,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罪行,平庸的恶。直到结尾,她客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开始识字,她觉悟了,进入了他的精神世界,然后绝望,于是她只能去死。
善恶究竟是什么呢?
日本绫濑水泥杀人案,作者君知道么?
我不认同所谓犯罪嫌疑人就是天生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恶人,我虽然不信佛,但是信因果的,没有任何东西是空中楼阁凭空存在的。造就了这些“恶人”的东西,比这些“恶行”本身,更可怕,让人不寒而栗。

    [投诉]

[7楼] 作者回复 [2016-09-06 10:52:01]

作为一个心理学爱好者(仅仅是爱好),我也认为,所有连环凶案的凶手,无一例外,都是在成长过程中有过创伤的。同时,我也很认可所谓\"犯罪基因\",这个的确有,但是诱发它的是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身边的人,所处的环境,个人的经历和三观。
不久之前看过吐槽君的一个投稿,一个小姑娘诉说了她不被关爱和压抑的童年青少年,她也一度想过自杀,但是妹子如今生活积极向上,她自己说没走到歪路上,或许是因为她自小喜欢阅读,在知识里得到很大的力量。
这就是经历类似,但人不同导致不一样的结果吧。(也是吐槽君难得一见的清流。。。)
且不论佛教,因果一说,我也是笃信的。因而要求自己,存善心,不行苟且。人无完人,也有愤怒异常的时候,然而慢慢年纪大了,好像也就很少起火。

    [投诉]

[8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06 21:14:53]

没看过这个吐槽,以前有个朋友曾和我说“我们这样的人,没有报复社会已经是好的了吧”,嗯,人生际遇不同,造就的人不同。
我不认同犯罪基因,也许是我们对犯罪基因的定义不同吧。我觉得每个人都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犯错。现在的舆论,或者说人的意识,总有一种自己永远不会犯错,犯错的人都是辣鸡的概念。我不认同,如果真的有犯罪基因这种东西,那么每个人都有“犯罪基因”。
认识人性的愚昧无知,愚蠢自大,混乱狭隘,认识自己的渺小,也许是我们终其一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年纪渐长,对人越来越宽容,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人性的不足,也许就是孔子所言的“耳顺”吧。

    [投诉]

[9楼] 作者回复 [2016-09-07 11:08:58]

犯罪基因是通过大量数据,能看出,犯罪分子的后代,继续犯罪的概率,比普通人后代犯罪的概率,高了许多倍。
然而这毕竟是个数据而已,我虽然看到,但自己还是认为,犯罪与否,不在父母不在社会,在个人。所谓善恶在于一念之间,大概能表达吧。
而之所以很喜欢心理学,是因为它只是提供数据,而并非给予结论。不过很多人觉得它很玄乎,其实是误解。心理学是基于大量数据下的统计,而并非神乎其神。

    [投诉]

[10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07 17:59:37]

我想了想,这世上有很多人,人的命运有很多种。我以前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苦难这种东西又不能量化,所以不应该说谁如何如何。后来,我觉得这种想法是错的。
作者君你喜欢看纪录片,看过《女子宿舍》么?有兴趣可以看看,讲述的是一个小旅馆,2块钱一天,一个床位。里面挤满了女人,在这里住宿。我记得老板娘说过一句,“我打赌这群人不管怎样,永远都走不出这里”。呵呵。
是啊,众生皆苦,可是要承认,有些人比另一些更苦。所以,有些人就是出生在地狱,而另一些人相比起他们来,就是一生顺遂没有挫折苦难的。
而人性,是个定量,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所以,犯罪基因这个东西,也可以理解了吧。并非所有人都能得到一般人所能拥有的一切,也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有机会“知荣辱,知礼节”的吧。

    [投诉]

[11楼] 网友:阿鲁 [2016-09-07 23:15:52]

基因这个东西,我理解是外因并不是内因,内因才是关键,外因只能说,是促使?

    [投诉]

[12楼] 作者回复 [2016-09-08 10:39:01]

我连看纪录片的时间都没了,想想就忧伤。人的出生,本就是件不公平的事情。

    [投诉]

[13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08 12:29:26]

是的啊,不可能公平,所以我们得承认就是有些人一生顺遂一帆风顺的呀,不然是对这些出生在地狱模式的人的侮辱。
分手失恋的痛苦,怎么和从小没爹没妈自己残疾,还被学校校长老师□□相比呢?

    [投诉]

[14楼] 作者回复 [2016-09-08 14:44:38]

同时开刷《浮生六记》《逼良为妃》《明朝那些事儿789》,我觉得自己在作死

    [投诉]

[15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08 16:29:55]

逼良为妃挺好看的,毕竟林错出品。
浮生六记初看以为闺房记乐最好看,再看觉得坎坷记愁最好看,沈复文笔深得我心。
还在看明朝啊?啧啧,同时刷不累么?

    [投诉]

[16楼] 作者回复 [2016-09-09 10:07:03]

逼良为妃看完了,林大大妙手,可惜了。
同时看就是自虐。一会儿看得喜笑颜开,一会儿看得想泪流。浮生六记之前看过南康的,太虐。现在看沈复,却觉得,心里轻松又沉苦,打算放一放,缓缓情绪,毕竟最近身体一直不好,精力不足。明朝是忍不住的。
太自虐了。

    [投诉]

[17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9-10 16:04:56]

嗯,错大封笔可惜得不得了,之后再写的《逼良为妃》已经是大幸了。作为读者确实很可惜,可是作者也有自己的生活啊,缘分莫强求吧。
沈复的《浮生六记》是我极爱的,没看过南康的。说是喜欢《浮生六记》,其实是喜欢沈复的夫人芸娘啊→_→
书中使我一看再看的有趣的部分,都是和芸娘有关,而沈复的私人部分嘛,就觉得一般。说白了,浮生六记最大的亮点,就是写出了芸娘的光华。芸娘去世后的部分,文字都失了光彩。
芸娘啊!读到她去世的部分让人不禁落泪,却又忍不住含泪一读再读。
沈复是个幸运的人。

    [投诉]

[18楼] 作者回复 [2017-07-25 11:42:47]

最近看的小说很少了,都是一些正儿八经的资料文字。不知不觉唐恍写完了大半年,天真你也消失了大半年。读书笔记写了断,断了有心无力。日子太匆忙,总觉得时光太快,人心静不下来。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0-25 13:48:12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