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唐恍》  第106章

网友:秦天真 打分:2 [2016-07-31 10:13:59]

1、捉虫,伴架→伴驾
2、上官元腰斩,我第一次知道腰斩是小时候看《汉武大帝》,汉景帝腰斩晁错,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腰斩很惨啊,死的很痛苦。记得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里,玩了个把戏骗那个证人,就是扮作腰斩了的人在他腿上写了个惨字。然而,这是真的。。。雍正时有个犯官被判腰斩,行刑之后写了七个惨字才死。雍正听说后,废除了腰斩之刑。
3、马球可是大唐风靡的运动,安史之乱后还真真出了几个马球天子呢,唐穆宗,唐敬宗,唐僖宗什么的,摊手。说起古代的球类运动,明朝的捶丸也很有意思。
4、我一直觉得六哥是无间道!
5、大唐的公主们一向比较高调,尤其是安史之乱前的,比起其他朝代的公主,知名度曝光度高多了。当初看《大明宫词》的时候,对六味帝皇丸唐中宗李显记忆深刻,他的爱女安乐公主李裹儿,出生于李显被贬途中,匆忙之中父亲脱下袍子包裹婴儿充做襁褓,于是得名裹儿。每次想到这个名字和封号,就能想象一位父亲对自己女儿的爱和期待。可惜,正是这位皇帝对自己妻女无边的爱,最终害了他们一家人。不知道李显被妻女毒死时是什么感受。说起来,李显简直是倒霉催的,可能他以为身为武则天的儿子就已经很惨了,一辈子生活在老妈的压迫之下,亲儿子被亲妈杀了,哦对了,他的儿子们没一个正常死亡的,没想到共患难的老婆和女儿也不是省油的灯,好惨啊好惨。天家的感情是什么东西呢?对了,安乐公主号称唐朝第一美人哎。

   

[1楼] 作者回复 [2016-07-31 13:08:51]

我记着我明明专门看了看驾的,应该修改忘记保存。。。
说起刑罚,除了上古蛮荒时期,从战国春秋后,是慢慢削减慢慢变得“人道”。
八过有朱元璋这位人才,剥皮什么的也算历朝历代的另类。我还专门查过宫刑,真的是让人触目惊心,尤其是女子宫刑,比男子阉割还要残忍,这个好像一直到明都存在。而且在民间更盛行。
记得前段时间看埃塞俄比亚之类的国家,他们对自己的妇孺还施行那种割礼,贫穷不可怕,怕的是思想和知识的贫穷啊。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16-07-31 13:16:09]

马球不光大唐风靡,是流行很多年的运动啦。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曹植都爱看。元宋也很招人喜欢,到清代才没落了。国外也打,国内也打。土蕃和大唐还打过。玄宗时期列为军队训练项目,也是醉。

    [投诉]

[3楼] 作者回复 [2016-07-31 13:19:07]

六哥无间道这件事是你们高估他的智商了。
你们忘了开篇所说,他是个赳赳武夫,不工于心计的。如今成熟稳重是经历大事了,才不得不去了毛躁。
无间道这件事太考智商,郎怀可不敢这么和他玩的。只能说,期望他作出应该作出的选择。但玩弄权谋有时候就是玩弄人心。六哥还在纠结抉择,且看吧。

    [投诉]

[4楼] 作者回复 [2016-07-31 13:28:04]

大唐的公主们,我觉得都刻意给做一个专题讲了。
从平阳公主,到太宗的那些女儿们——高阳不必说,长乐,临川,清河,新城,晋阳,啧啧啧,谁拉出来都可以写个小说了。高宗的最出名的该就是太平,我记得好像有种说法叫李令月,不知道真假了。永泰公主死的挺惨烈,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永泰公主墓缅怀下,就是往上爬很累。安乐公主的抱负和手段智商不成比例啊。之后可能最出名的就是醉打金枝的那位升平了,在后面就几乎没什么印象。
李显这一生就是被女人所控制左右,不容易啊,妈妈强势妻子不安生女儿有野心,但是坑的都是他,可怜咯。

    [投诉]

[5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31 13:40:18]

肉刑的废除是个缓慢的过程,汉文帝因为废除肉刑中的墨、劓、剕三刑一直被人称道啊。凶残的肉刑慢慢消失也是文明的体现,炮烙什么的。。。朱元璋是个大奇葩,对贪官有一种病态的厌恶,剥皮充草什么的,还要立在办公厅五十年让后人谨记,卧槽想一想就恐怖,每天上班都得观赏一下这种东西是什么样的心情。
说到宫刑,我曾看过一篇文,女主受过幽闭之刑。初中的时候看书知道了非洲的割礼,好变态,割掉□□去除女性的性快感,给男人验贞的方法。wtf!其实人类这么多,基数这么大,根本就想象不到这世上此时此刻有多少人正遭受这些劫难。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觉得只有解决掉温饱问题,才有余力去思考精神层面的东西。在那样的地方,女子作为男人的所有物,物品,割礼包括这一切,都是为了标明所属权而已。虽然很残酷,可是在那样的地方,女人只是一种财产,而不是人。

    [投诉]

[6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31 14:01:41]

太宗的女儿还有文成公主啊!忘掉了么。
高祖的平阳公主算是开了唐朝公主从政从军的先河了,老实说,我觉得她死的太早了,不然不知后来会如何。不过如果她真的活到武德后期,李世民不一定能出其不意赢得那么轻松,她手里的兵权是个大变数,权力划分该大变了。她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公主。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别说公主了,皇帝都不出名了好么。。。唐末的宦官比较有名,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也是奇葩。我很纳闷为毛很多人都觉得明朝太监干政厉害,明明是唐末好么!除了唐朝还有哪个朝代能有那么多牛叉太监能干出这种事啊,重点不是一个,而是一批又一批。无奈。李辅国,俱文珍,仇士良。。。

    [投诉]

[7楼] 作者回复 [2016-07-31 14:14:58]

文成公主是宗室女,非太宗亲生。
宦官之乱最严重的就是唐末,皇帝都被宦官所左右,是历代中为祸最大的。

    [投诉]

[8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31 14:55:56]

是啊,除了清朝,在我印象里好像没有皇帝亲女和亲的例子。清朝是满蒙亲善嘛。

    [投诉]

[9楼] 作者回复 [2016-07-31 17:32:51]

清朝,是严重被美化的。哪有辫子戏里那么高大上,真是误导小孩子。

    [投诉]

[10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7-31 19:01:00]

然而,我觉得这不叫美化,毕竟美化是依靠事实的,而清宫剧只能叫幻想,披着古装皮的青春偶像玛丽苏剧而已。有些对白要哭了,犹记当年步步惊心大热,我ex很喜欢,天天在我耳边念叨,无奈,我就给她科普了一下康熙和他的儿子们,分析了一下。。。她告诉我只想看一些不用动脑子的东西,好痛苦啊,还有宫什么的,都是什么鬼。
相比起来我母上大人看得甄嬛传好像还有点意思,然而看得我也想哭。都特么什么鬼。宣传问题,清宫剧多,辨识度高,观众基础好,然而我国的古装剧实在是不堪入目。
幸好还可以看电影,追一下美剧英剧,感谢互联网。
相比起近年的各类清宫穿越偶像剧,早年的二月河三部曲算是精品了,还有人问我雍正王朝的服装靠谱么?我。。。咱不说别的,首先能不能让皇帝别一天天穿得金光闪闪的?_?我大清皇帝的常服是蓝色的啊摔,还有滥用吉服,冬夏不分,帽子和袍子不搭。还有皇帝戴的夏天帽子,大臣戴的冬天帽子,特么到底是什么季节?
老实说我国的电视剧,看一眼,我脑子里吐槽的弹幕就刷屏了。一天到晚穿吉服也是够够的了呢,大概是很多人脑子里觉得皇帝就得穿龙袍吧,没有龙还叫皇帝?呵呵呵。顺便一说,影视剧皇帝的吉服虽然坑爹天天穿,可是大概样子还能对一半,可是特么的女装,捂脸,简直就是影楼出来的吧,天马行空,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好吧我承认,清朝女装确实很丑,呵呵呵,事实上,清朝女装公服和男装一毛一样,简直不敢相信。你看清朝的画像,除了发型,根本就分不出男女?_?
一说到清朝就槽点满满停不下来啊!我要求不高,啥时候我国古装剧能区分一下常服,公服和礼服呢?
相比起来,韩国拍的李氏朝鲜剧,服制都挺不错的,看得人要哭了。。。当初中了都教授的毒,还跑去看了拥月,结果入了明朝服饰的坑。真有趣。

    [投诉]

[11楼] 作者回复 [2016-07-31 19:27:58]

明代汉服其实最符合现代人审美吧,毕竟唐代那个沟,不露不正常,露少也不正常。其实敦煌里那些图画很美啊,但是春宫也是有的。只能说现在搞编剧的人做服装设计的人都不怎么用心了。
最近重新看老版红楼梦,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真真是经典。

    [投诉]

[12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8-01 07:08:36]

古代的春宫图,看过一些,清朝的居多,毕竟是最近的朝代,资料最多。简直违反人类科学啊,那姿势,一般人是根本做不到。鼻烟壶上好多,还有瓷瓶。还有男男的,明清确实盛行男风啊。不过我觉得比日本的强多了,日本春宫更bug。

    [投诉]

[13楼] 作者回复 [2016-08-01 10:05:39]

明代说起来是个很奇葩的时代。
理学得到更大的发展,明面上的禁锢愈发凶狠。其实个人觉得,禁锢女性,也是对男性的禁锢,导致的对人性的泯灭。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在民间,在暗流中,春宫这种东西反而愈发盛行,甚至发展到顶峰吧。君不知那么多古人的□□小说,都由那时候开始发扬光大。具体就不点名,怕未成年的看到去搜。
至于男风,历代均有,明是翘楚,我很赞同。日本也受到一定影响吧,个人觉得。
来来来,我们换回来!你们码字君我借着的是唐凤!
哈哈,不过讨论这些的确让人心情愉悦。

    [投诉]

[14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8-01 13:05:50]

压抑人性的理学,根在宋朝朱熹和二程的程朱理学啊,陆王心学一向反对朱熹。不过我对这个学科没兴趣,不清楚。
我一向认为男权社会压迫的不止是女性,还有男性。我理解的女权主义,就是平权。不过很多人大概认为,男人就是男权,女人就是女权,男权就是男人联合起来欺负女人,女权就是女人联合起来欺负男人,我觉得这种想法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明朝的小说和出版社(就是书坊),是个特别有趣的发现历史,反映了明代的历史文化,说来话长。书坊也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例证,印刷业出版业极其发达。衍生出了很多职业,比如说写手,很有趣哦。书作为商品丰富我国人民的业余生活,就是明代开始,也说明了人民生活的富足,承平日久啊,毕竟温饱有余才会消遣。我记得最有趣的是《西游记》的大热,一时间洛阳纸贵,百姓们争相追捧,后来还衍生出了《东游记》《北游记》《南游记》,还有各种传记演义,包龙图啊,列国传啊之类。
很有趣,其实非常接近现在的商业模式了。□□小说也是一大类啦,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叹为观止╮(╯_╰)╭现在的什么肉文比起西门大官人来,都是渣渣好么,还是“明会玩”。好吧,我承认我看的时候还是未成年。。。
最后要说的是,男风≠男同性恋,记得曾有人问为什么古代男同性恋那么多,成为风气,现代反而歧视同性恋。

    [投诉]

[15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8-01 13:15:09]

对了,清朝律例禁止官员□□,所以清朝流行男妓,钻法律漏洞嘛。哦对了,还有戏子伶人,参见霸王别姬里的小豆子。
我觉得这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区分同性恋恋情和同性恋性行为,不是发生性行为都是有感情的,古代男风大多就是这样嫖妓性质,其中的男妓和书童也只不过是代替妓女和妾,作为主人的宠物存在而已。
我觉得男风真正盛行,是唐以前,先秦,汉代,还有南北朝,都有君主有男宠的记载,唐开始就没有了。

    [投诉]

[16楼] 作者回复 [2016-08-02 10:37:21]

我特别反感朱熹,自己还纳了小妾,在他很老的时候。只能说言行并不一致,虚伪。
女权主义并不是对抗而是平等,很多人有巨大的误解,也让人无言以对。真正的女权主义其实也是在解放男权。
很多人的确如你所言,误解了同性性行为和同性恋情的区别,这一点让人很遗憾。但从我个人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欲,直白点说,我是灵肉合一的坚定派。
至于《金瓶梅》,阿拉太好看了有么有!我看第一遍的时候还是高中,看完后过了好几年才查很多资料,比较支持说的是严世蕃的。
你还记得慕容冲么。苻坚对他还是真有几分情意在吧。

    [投诉]

[17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8-02 12:02:56]

朱熹最为人诟病的不是扒灰么?不太了解他,所以不评价。
很多人不理解很正常,因为大多数人并不关心这个议题,又懒又蠢。
我个人不喜欢没有感情的□□,因为我觉得□□是一个取悦对方,享受的过程。健康科学的性行为很重要,需要了解很多知识,推荐《海蒂性学报告》。我对约炮的态度是,不参与,不支持,不反对,不诋毁。
我也是高中看的金瓶梅,不过我不太喜欢看古代小说,红楼梦都看不下去,所以对金瓶梅只有个大概印象。现在也只记得“溺在口中”什么的,太污了,此处应该有表情包!唯一反复看过的只有沈复的《浮生六记》。
看南北朝历史,怎么能不知道苻坚?知道苻坚怎么能不知道王的男人慕容冲呢?我一直觉得他的小字凤皇很美啊。牛叉人物,至于苻坚对他真的挺宠爱的,宠冠六宫不为过吧,有几分真情不知道,嘿嘿,不过慕容冲对苻坚可真是恨之入骨,可惜没有亲手干掉这个老家伙吧。
虽然没怎么看过bl小说,不过我觉得苻坚和慕容冲这对cp感好强,能写一本大长篇了吧。

    [投诉]

[18楼] 作者回复 [2016-08-02 14:01:19]

是很有几分情谊吧,不然怎么会冠绝六宫?
《红楼梦》大爱嘛。
《海蒂》当然看过啊,颠覆了很多想法的一本书。
《浮生六记》看得太早都忘记了,看来得复习一下。
《金瓶梅》真的是好书。真的真的是好书。
yp这种事,个人洁癖接受不了。但是别人的选择只能说,我尊重你。
对了慕容冲的姐姐清河公主也是个妙人啊。我觉得何止一部书,七八部都写得出来。乱,有冲击,有爆点。
要不天真你写写?

    [投诉]

[19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8-02 15:41:32]

我一向觉得感情这种东西,难辨真假,广义的来说皇帝对宠妃都是有感情的吧,比如说唐明皇对杨贵妃,然而杨贵妃最后也魂断马嵬坡了,如果明皇真的和杨贵妃一起跪在马嵬坡,该更有趣了。
我打小看红楼梦就犯困,连带着那种半文半白的看起来都费劲,看过一些书模仿红楼梦的文风,真的看不下去。唉,没办法。
海蒂很颠覆么?没觉得啊,丰富了我很多知识,不过没觉得颠覆,大学的时候偶然在图书馆翻到,然后借来看,哈哈,被人侧目哟。真的觉得这本书每个人都应该看一看。前几天碰到一个高中生问女朋友宫外孕的,哎卧槽气坏我了,想要所谓享受□□之前,能不能先了解一下必要的性知识。无奈啊,虽然互联网已经这么普及了,可是很多人的想法还停留在大清国。动动手指就能得到的知识,为什么就不能了解一下呢?
芸娘真的很可爱,浮生六记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古人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记载里枯燥的文字。金瓶梅对明代民俗文化的研究价值,不可估量啊,只不过大部分人以为它只是一本小黄书,真是低估它了。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当然包括身体,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出选择,然后承担后果。我并不觉得约炮有问题,当然最好可以做好保护措施。我个人是洁癖,也并不想取悦陌生人,所以就敬谢不敏了╮(╯_╰)╭
清河公主最后下落不明,嘿嘿,又是个素材有没有!姐弟俩都是妙人,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我一向觉得魏晋南北朝真的是非常非常跌宕起伏,妙趣横生的一个时间段,有趣的人一批一批的层出不绝,可惜呀,没有大一统时代出名。三国就不说了,两晋也出了那么多神经病和牛叉的人,宋齐梁陈,北魏拓跋家,北齐高家一群神经病,雌雄莫辨的完人高长恭,还有北周武帝宇文邕。
晋惠帝这个傻子皇帝,还有他那坑爹皇后贾南风,石崇绿珠,王导谢安,还有桓温和他那牛叉老婆司马兴男,忒多了,有趣的事有趣的人。把这段历史简单梳理一遍都得三天三夜吧。有兴趣可以看看《世说新语》,虽然有部分经过考证是错的,不过总体还好,看起来也很有趣啊。文字浅显易懂,通俗有趣。
我写不了,只会看,是个书虫而已,我估计写这个脑子就废了,会变成废猫的。

    [投诉]

[20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8-02 15:53:30]

我很喜欢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末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我觉得是用的世说里晋明帝的那个典故吧。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我很喜欢这一则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因为这一则,记住了古代骂人的话,“非人哉”,哈哈,最近也在微博追一部四格漫画,名叫非人哉,很有趣,作者用心考据了山海经。。。也是奇人也,山海经我根本看不进去。

    [投诉]

[21楼] 作者回复 [2016-08-02 16:21:43]

山海经我很小时候看的,对那些神神鬼鬼乱七八糟的记忆尤深,后来长大了才觉得自己是另类。。
海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之前接受的教育是很传统,属于那种突然给开了天灵盖的感觉,那叫一个灵魂飞扬。。。

    [投诉]

[22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8-02 17:38:50]

山海经不就是舌尖上的□□么?描述各种神兽然后告诉你它们吃起来是什么味道,还有吃了它们会有什么后果。摊手。
原来如此,应该说大多数人的性教育都比较保守吧,我看书看电影比较多,启蒙比较早→_→说实话□□电影有很多挺好看的

    [投诉]

[23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8-02 21:35:34]

为什么很少有人加入我们的讨论呢?惆怅啊→_→

    [投诉]

[24楼] 网友:阿鲁 [2016-08-02 22:42:48]

我最喜欢李白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南北朝太乱了根本分不清楚,朱熹害了多少人。丫给诗经注解的都什么乱七八糟,烦透了。

    [投诉]

[25楼] 网友:阿鲁 [2016-08-02 22:45:25]

我才看了遍fingersmith,应该没拼错。05年那版和韩国新翻拍的。韩国拍的不能说不好,就是怎么看总觉得晕,背景不能乱,一乱刻画角色就不对。

    [投诉]

[26楼] 网友:秦天真 [2016-08-03 06:39:21]

朱熹作为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宋朝那么多大儒,我真的很难相信朱子如何如何不堪入目,同时代的士人对朱子评价都挺好的,辛弃疾陆游等等,我个人相信辛弃疾。老实讲我觉得朱熹背的黑锅有点多→_→尼姑寡妇儿媳什么的,简直无语,
大多数人很喜欢单纯的评价一个人,其实人是很复杂的产物,我觉得无脑喷朱熹和无限拔高王阳明都是舆论盲从的一种体现。
要搞明白朱熹到底是什么人,至少得看一看他的生平,做了那些事情,读一读《四书集注》和《近思录》。不过因为我个人对哲学思想实在没兴趣,没看过,所以不评价。
有趣的是,很多人都喜欢在私人问题上搞臭你,朱熹那么多传闻,简直就是个十恶不赦的大色魔,宋人好穿凿,果然如此。对朱熹的抹黑,也算是千年积毁吧。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0-28 17:49:02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