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何以笙箫默(全文地址见内)》  第6章

网友:白痴姥姥 打分:0 [2003-11-02 21:02:49]

是某影片的主题曲。。觉得歌词和漫的书很合。。见到他的那一刻开始整个生命都变了。。。。

下面是介绍。。有点长。。漫。。对不起。。。。又到你这刷屏了。。

———————————————————————————————————————————————————
被称为法兰西之吻的全法

国宝贝苏菲玛索的处女作,出演此片时她才14岁,正是所谓

的如花般的季节,豆蔻般的年华。片中苏菲那份青春逼人又青涩

朦胧的气息,通过清新自然的表现,将少女如诗如梦的情

怀演绎的生动传情。呵,记得当年偶看完此片就将她封为标准

的梦中情人了,虽然在n年以后被莫尼卡贝鲁奇所代替,但那份迷

恋的情怀依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延续升华。。

      最记得片中的片段是影片里的苏菲,在铁栅栏前的那一个

青涩朦胧的初吻,青春期里带着些许渴望而又压抑的经

典眼神,叫人难以忘怀。特别是苏菲那双纯澈一尘不染的双

眼,如在三月的山坡上雨后的青草般清新可人,14岁的阳

光是那么明媚,天色湛蓝得忧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小薇,一个记忆,一种符号,一段纯色,14岁的花,只开一季。

      说说片中的这首主题曲,《Reality》,节奏轻缓,旋律优美动人,

非常动听,流传甚广,相信大家都听过了,看此片不仅被里面浪漫

的故事所吸引外,还会被优美的音乐所感动,一闭上眼,你就仿佛就

会看到那一幅青春纯色的裙袂在翻飞,那是生命中的春天。


1980法国GAUMONT公司出品

    导演:克劳德·皮诺托Claude Pinoteau

    主演:苏菲·玛索Sophie Marceau

    克劳德·布拉瑟尔Claude Brasseur


    剧情:

    十三岁,每个女孩子只有一个十三岁。

    薇卡的十三岁,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希望有一些自

己的空间和小秘密,父母们却不尽能接受自己怀中的小女

儿终于要开始成人这一事实,薇卡和父母间难免有一些小误会产生,

好在她有一个非常风趣而开明的外曾祖母能听取她的烦恼,

和她分享秘密。在同学的生日晚会上,薇卡认识了高年级英

俊的男孩玛菲,二人开始了纯纯的初恋。与此同时,薇卡的父母正在

为父亲的婚外恋而闹离婚,此时薇卡和男孩玛菲中间也有一些误

会发生。青春期,这是多么正常的烦恼。当然如果这一切要加在一

起连着来,也还是叫人有些吃不消的,看起来真有些糟糕,不过没关

系,到最后父母还是言归于好,玛菲终于出现在了薇卡的生日

舞会上。不过,薇卡在舞会上又认识了一个陌生的叫她心折的英俊男孩……

    少女情怀,是如诗如梦一般青澄,十三岁的花,只开一季。

    片中的苏菲·玛素:

    这是苏菲玛索在十四岁时主演的处女作,上映后在欧洲各地

所向披靡,此片使她成为80年代最走红的少女偶像之一。

    说来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她才十四岁,初上银幕,还没有那

么坚毅的眼神和强烈的个性色彩,但是她清新自然的表现,将如诗

的少女心事生动地传达出来。其早熟、敏感兼性感的气质已在这部戏中

表露无遗。

    80年代的《世界知识画报》曾以她的一张双手枕在脑后站立的照

片作为封面,她的微笑拘束而仓促,使她看起来十分美好。

  
    看点:

    本片曾经荣获嘎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柏林影展

最佳影片,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奖。

    导演克劳德皮诺托用轻快手法处理了一个其实并无新意的

少女初恋故事,将少女薇卡的心事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细节描写

传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少女苏菲·玛索略显稚嫩的演技更增

添了这部戏的青春兼青涩的气息。

    片中孩子们在同学家参加生日派对的场面让人十分会心。深夜家

长们都开着车在举行派对的的楼下忐忑不安地等待第一次进

行约会的孩子,在电话亭外排起长队想要打电话探听情况,父母

们也回忆起自己的人生岁月,不明白是什么时候起自己的小

女儿已长大成人。

    值得一提的还有片中的音乐,总在一些关键时刻或着需要交代时

间流逝的过场中出现,将法国式的浪漫情怀通过情歌的方式用轻缓曲调表

达出来,对于气氛渲染起到不小作用。

    此外,这是苏菲玛索的处女作,本片推出后,她像当年的罗

密施耐德出演了《希希公主》一样,轰动了全法国乃至欧洲成为全

法国的宝贝,被称为法兰西之吻。相信这应该是苏菲迷一定该

收藏的精品。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1-19 13:06:04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