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
>
我的晋江
>
《颜如玉[颜路×张良]》 第16章
第1章:【第一章】长安醉
第2章:【第二章】流光散
第3章:【第三章】故人叹
第4章:【第四章】无所属
第5章:【第五章】攻心计
第6章:【第六章】生死局
第7章:【第七章】心安处
第8章:【第八章】乐相知
第9章:【第九章】若相告
第10章:【第十章】苟相见
第11章:番外之长相望
第12章:番外之待君归
第13章:番外之焚书记
第14章:番外之君臣事
第15章:番外之在彼云端
第16章:番外之总角宴
按回复时间正序排序
按回复时间倒序排序
按点赞数量排序
子房苦啊,陈平也苦,抱着这句话守了那么多年。
……(全显)
3
[回复]
[投诉]
看的心里面难受死了,压抑的我喘不上气了
……(全显)
 
[回复]
[投诉]
真喜欢~
……(全显)
 
[回复]
[投诉]
当时在秦吧挂着的时候我就收藏了,但一直没看,今天终于看完了。
……(全显)
 
[2 回复]
[投诉]
写《颜如玉》的后记,我纠结了很久。此前已经为此文写过一次比较草率的后记,而后来总觉得那太像个玩笑。想认真地写,才发现自己竟然开始犹豫要怎么落笔。文中几个人物,似乎在你们心里都已经成像,而当此时我真要把我心里的他们直白地描画出来,会不会和你们以为的不同?
不过陆陆续续看到几篇长评后,我终于还是忍不住想要写。
有句话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想的是,“缘不知所以,一往而奇”。就像我一开始动笔时尚且不知这个故事最终会是这一副面貌,就像我到这个故事完稿之前都没料到我会把自己的情绪也陷进这个故事里,就像我没想过会有多少人喜欢这个故事。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回首方知一路奇崛。
说说这个故事的源起。不好意思地承认,落笔时是怀着报^复^社^会的心态开始构思的。时间也巧,正在清明节前后。而那段时间我被各种事情压得心头烦燥,停下在更新的长篇开始写这样一个短篇,心情郁结的后果就是在构思大纲的时候几乎是怎么狠怎么来,否则张良也不会在第一章就被陈平吃了。好吧,后来,我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自己也虐疼了。
但是我并不是为了虐这些人才写了这个故事。心中郁结不得出是一个原因,脑洞开了舍不得是一个原因,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想要写一份感情和两处执着,一个是誓死成全,一个是追索到底。
厚颜无耻地说,写张良,我写了很多次。但这是我第一次把自己的男神虐成这样。说实话,怕崩坏,因为秦时明月或者历史上的张良一贯云淡风轻偶尔感怀惆怅,到底为情所伤的张良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落在每个笔者手里都是个难题。不能魔化,不能神化。而《颜如玉》里我的心力只够写出张良的情事,无力再加入更多的谋略,自觉不满。但是力止于此,如果强行丰富,或许画虎不成反类犬,不如集中火力写好这一个完整的故事。
青檬说,这篇文里,张良是最苦的一个,回忆里的悲伤和痛苦都留给了活着的人来承担。是,这确实就是我在写张良时的想法。作为张良的粉丝,历史上他的过去想必大家都了解。在《颜如玉》里,张良曾国破家亡,曾痛失知己,曾被颜路一朝“背叛”。形象一点地说,每一次都像在伤口将将愈合时,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更狠戾地撕开。然而每一次痛都在势危时,他甚至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矛盾犹豫,就不得不强迫自己按着正确的路继续往前,哪怕心上鲜血淋漓。从韩国灭,或者更早时,张良就失去了任性的权利——除了在面对颜路的时候。
我始终将他当作一个没有勃勃野心的人,有的只是必须去完成的背负,这是张良的执念。然而那样一个骨子里高傲贵气的人为了完成他所谓的使命不得不放下他的情绪一次次在阴谋阳谋的翻覆里保持面不改色的微笑,总会累的,不过是不能轻言而已。越是理智的人越希望有一个地方让自己不必再步步为营,对张良而言,颜路就是这样一个存在。那世道太乱,人间太冷,国破家亡之后的数年相处,是颜路让张良的天地起死回生。
此文设定里,博浪沙之前的张良,对颜路并没有太深的执着,更多是相知之情,同门之谊。如果颜路在焚书事件里真的从此消失,张良也许会惊,会痛,会伤,但还不至于痛不欲生。浅淡情愫,会被光阴磨灭到不剩痕迹。
可是,张良再次遇到了颜路,在有关小圣贤庄的一切已经被毁之后,在张良孤身一人为复韩奔走时——于是,怎么能舍得不靠近?
所有的患得患失,从此渐深,从此陷落,却还不自知。也许这是一种依赖,但是谁能说爱情里就不能有依赖?有颜路在身边的张良,可以放心地活得自我。自私也罢,习惯也罢,张良舍不得了,尽管他还不明白这种舍不得背后的真正原因。所以张良一开始不敢告诉颜路过去,因为始终有点怕颜路会为当年事介怀。算是关心则乱,不能肯定。所以鸿门宴看到颜路出现时,张良会在刹那失去镇定自若,因为眼前之局确实是生死之局。所以张良在伏念说出来之前选择先对颜路坦白,因为怕颜路发现自己的隐瞒后渐生疏离。
都是关心则乱。
可是,颜路却以更加让人崩溃的方式从张良的生命里抽身而去。一剑断执念,遁去,不留解释,不留余地。
天地崩毁也不过如此。
然而短暂崩溃过后,张良不得不清醒过来。庆幸的是,某种程度上来说,颜路毁了张良的前一个执念,又不自知地送了张良另一个执念。
只是那念想太尖锐太疼痛,一动戳心,如入死径却又不肯信。
于是开始了长达六七年的追索,甚至为了知道颜路的下落,软禁伏念。
于是有了尘埃落定之后的以身设局,其实只是想要对方一句解释,然后顺理成章地有个理由来原谅对方所为,然后继续把人留在身边——却又是连自己都不敢想的真相,因为颜路杀的是韩成,是张良半生执念的载体。如果因为是颜路就能放下就能原谅,那教张良情何以堪?所以不能想,不能理,只能放任自己这样,混沌地疼着痛着,怕稍一理清,更加锥心刺骨。
这是张良在这段情里的苦,进退维谷,同样的,是颜路宁可避开也不肯相见的原因之一。
颜路说,他纵可全军,我只想全他一人。
对颜路来说就是这样——这世间事太多太杂,他能照拂则已,力竭则止,是为君子。而唯有待张良,是力竭以命续,不死不休。和张良不同,颜路没有家国背负,小圣贤庄的覆灭是帝国设计,所以,颜路的背负,只有张良。
对颜路来说,留阳翟,赴鸿门,杀韩成,躲张良,这些决定的做出都不用经过太多犹豫挣扎。方向明确,即使疼痛,是他心甘情愿,是在所难免,是无所怨尤,忍着受着就好。甚至在伏念将张良病重的消息带到时,颜路明知是张良设局,也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和伏念去了长安。因为和此前相比已经不同,他知张良动了破釜沉舟的念头。如果颜路不出现,要么意味着颜路死了,要么意味着颜路决绝到底,那么张良都算是失去了颜路——即使不是笃定,颜路也怕张良真的因此封死了生路,和他来一场泉下相见。
张良有幸为颜路为知,又何其不幸为颜路所知。后者将所有的筹谋用在成全张良——不仅是成全张良所想,而是成全张良的一生——为此步步棋将张良送上一条该走的路,不惜以自己的和对方的痛来换。对两个人之间的感情,颜路比张良早一步看清,在张良之前下了决定,自然,也比张良决绝。
然而颜路对张良又确实无可奈何,因为张良如颜路所知地料得到颜路在乎他。在这一方面,他们两人彼此心照不宣。前后各自设局,前后彼此心甘情愿地入局,义无反顾。生死之局,各自的生门偏偏都在对方手中。
这段感情里,颜路的苦,在于别无选择。
现在,我想谈陈平。
也许单纯看此文,没有人看得出我也是个平良党。我知道你们都不相信……不做解释。
相比伏念相比张不疑,我在陈平身上似乎笔墨不多。可是在这一局中,我对陈平的感情,不比张良和颜路浅。
陈平的苦,是心不由己。
心不由己地爱上一个人,心不由己地停不下,明知无望,明知念了会痛,还是不能不念。
写陈平的番外时,我没有用一段新的故事来写他,而是选择了近似独白的文字,写的都是心情,我想你们都看得懂。两厢情愿是命运的巧合,我们更多地在遭遇求而不得,进不得又不愿退。
再说伏念。
其实我最怕的是把伏念和张良或颜路之间任何一个人写出暧昧,所幸完稿后我觉得自己还算控制得好。
为伏念我点过很多次蜡,夹在颜路和张良之间,伏念很辛苦。“长兄如父”,为了保护师弟,伏念烧坏了不少脑细胞——从博浪沙刺秦,到焚书令,到咸阳再见,到鸿门宴乱,到彭城之变,到五年软禁,到去而复返,到最后因为颜路的状况难以启齿而不愿意再面对张良。摊上这么一对师弟,只叹一句:彼哉苍天,误我君子。
而除了伏念之外,颜良感情的另一位旁观者是张不疑。
我只能说张不疑的懂事是张良之幸。父母的性格以及父母的感情,让张不疑养成了淡泊沉静的性格,否则,就张良对周氏的态度,张不疑对张良的怨念够张良喝一壶。对张良来说,张不疑也是他敢设局的原因之一,因为这孩子足够懂事到可以护住留侯府一时平宁。在回忆中,张不疑说,他后悔去向张良抱怨,不是因为这让颜路进了司徒府夺走张良更多的注意力,而是因此颜路被韩成盯上了。韩成是安排了人在张良周围的。如果颜路和张良的关系没那么明显,那么颜路后来没必要为了张良去阳翟,也就不会为了回咸阳而服毒。
番外六里陈平说张不疑“心狠”,因为张不疑是除了张辟彊之外他事不多管的性格,自然后来陈买也成了例外。不是张不疑没心没肺,而是他同样看清了一件事:他父辈那几个人的事情,不是他能插手得了的。张不疑会关心张良关心颜路关心伏念关心陈平,但他清楚自己的关心只能到哪里。更进一步的地方他无权过问,也无能为力。这种性格,是周氏的温软、张良的冷淡和颜路的透彻的集合体。
正文里几乎没有提到张辟彊,而番外里,张辟彊的性格其实较为复杂,从幼年开始。张良、张不疑、颜路、伏念、陈平,这五个人都对他的性格形成有所影响。除去周围人的为人处事,还有不同寻常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张辟彊的性格必然是……比较特殊的。
我知道《颜如玉》有点虐。写到伏念回来见张良那里之后,我自己先受不了了,熬了一个通宵,一直写到正文结束,一口气才终于松了下来。正文停在这里,本意是留一分脑补空间。假如写到颜路和张良两个人如何过起幸福快乐的生活……总觉得失真,总觉得和前文不一,总觉得狗尾续貂。假如真要一个美满,大概需要翻一倍甚至以上的篇幅才能让它顺理成章。
而我怕我做不到。第一篇番外开始时本来想写细水长流,但越写,越发现做不到。直到末尾,颜良之间,障碍仍在。于是最后还是补上第二篇番外,让颜路和张良的路走到尽头。是残缺,却是真正结局了。虽然写完番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自己差点走不出这个故事,看到这两个人就克制不住地脑补,心里满满的疼。
然而当初设定时有想过比这个还戳心的结局……然后我选择了一个相对温和的方式来揭开谜底——真的,其实十多年的时间里可以发生的意外有很多,所以我对他们还是很照顾的。
……(全显)
3
[回复]
[投诉]
1
写书评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8-26 18:37:38
反馈
联系我们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