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
>
我的晋江
>
《万水千山只等闲》 第21章
第1章:重逢
第2章:新欢(一)
第3章:新欢(二)
第4章:梦境
第5章:婚礼
第6章:诅咒
第7章:前缘(一)
第8章:前缘(二)
第9章:大师
第10章:假象
第11章:聚首
第12章:梦想
第13章:偶遇
第14章:结束
第15章:开始
第16章:交代
第17章:【番外】邓善治
第18章:新年贺岁小短篇
第20章:【番外】莫道怡(一)
第21章:【番外】莫道怡(二)
按回复时间正序排序
按回复时间倒序排序
按点赞数量排序
读完全文,感觉作者的故事创意和文笔都是很不错的。从故事创意来看,虽然梁芙跳楼之后,整篇文的基调有从都市言情转变成灵异小说的微微不适,但也成功使作品的悬疑感大增。作者的文笔,精炼、流丽、华美(某竺猜测作者是否港式小说或电影的粉丝?特别是亦舒和王家卫^_^,因用词颇有粤语习惯),显然经过了不少时间的积淀。与此同时,忍不住赞一下作者给主角起的名字:白玖鲤、古文山,文艺而雅致,颇有隽永意味。忍不住一提的是,作者为何改了小说题目呢?千竺还是更喜欢从前的题目,现在则显得直白,也太过大众,好像套在任何故事上都能成立。但文题按作者喜好来取就好。
总而言之,从作者展现出来的出色文笔来看,只要坚持写作,相信会有所成就。某竺在这里有一些思考,全为看文时的真实感受,以及如何改进的建议,作者参考一看就好。
1、小说整体的风格
就像我之前所说的,从梁芙在婚礼上坠楼、公然诅咒白玖鲤开始,小说整体的风格就有了骤然的转变,而这在前文是完全没有预兆与铺垫的(或许有,但效果并不强烈到足以给读者留下印象)。前文用了太多篇幅来描写白玖鲤的纠结、何晏杰的追求,导致后来白玖鲤怕鬼那里则显得非常突兀,甚至让人觉得缺乏合理度,从而对整篇文的逻辑性失望。建议作者要么在前文留下铺垫(如让梁芙提前出场暗示自己会跳楼之类),要么少量删改后面梁芙怕鬼的一些描述。
2、小说的表现手法
作者的文笔和措辞非常优美,但是,在这篇小说中的运用,恕千竺直言,有些不合时宜。白玖鲤搭乘飞机那一段,作者对白玖鲤这个人的背景是一无所知,但开篇第二段就写:“山长水阔,奔走红尘,要穿越多少聚散离合,才能烧完美好青春,换一个老伴。”句子单拎出来还可成为经典语录,但放在小说之中,无法让千竺产生任何情感上的共鸣。依然是开篇中,对苏轼句子的引用:”猝然临之而不惧,无故加之而不怒“,在这里用为何晏杰对白玖鲤的印象,但读者是对他俩之间的故事一无所知的,于是这里的引用就显得莫名其妙。若作者在这里交代一下他俩之间的互动,解释一下为何白玖鲤会给何晏杰留下这样的印象,效果相信会更好。毕竟写小说不是写散文,这种抒情性的、非描述的语句还是尽量少一些为妙——这些语句应用在充分的故事背景之下,人物的情感冲突达到一定的张力时,画龙点睛。而文中诸如此类的描写还有不少,希望作者留意。
另外,必须一提的是精准问题。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当人物的情感未达到那种程度,读者未产生相当的情感共鸣,便不要用那种程度的措辞和比喻。举个例子,”日月行空,春秋已改“”丧失轮回之路,唱着前世之歌“……用于文中所呈现的情感,真的过于夸张。又或者,也许他们之间的羁绊和受伤害的程度是达到这种地步的,但问题是读者不知道啊。
以上仅一家之言,希望作者越写越好。
时城工作室/千竺
PS:作者别忘记去领评。
……(全显)
 
[回复]
[投诉]
1
...
写书评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5-24 04:46:24
反馈
联系我们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