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燕子 打分:2 [2007-07-01 17:11:06]
开篇引子就以浓重的笔墨渲染了旧上海的气息,把整个气氛都准确地带入。喜欢台上戏子的演出和台下人物心理的切换,应了那句“红拂有知应识我”。 起先时,暗是觉得祖荫似是个读书人,而陈老太太确也说了他念了圣贤书,然转向进宝时候的笑骂,脏口一出却又觉得不是了。可见人物的正反面描写差别天渊。 当时在听《上海1943》,只是觉得《青浦》如同放在留声机里面的黑胶片,叽叽哑哑,是陈旧的,黄褐色的,印在老照片上面的影子。 最美是郊外的孩童,是童贞中透露出来纯度很高的无邪,带离了都市的纷争,求得了哪怕一秒的休憩。 既然已经是民国时期,记时方式就可以用“小时”来计算了,“时辰”这个多数还是运用于有朝代的时候。 对话的时候,可以一个人说的话作为一段,现在多数人都这样排版,可以看得更方便,行文更简洁。 在一些接点,段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繁杂,还是显露出了一些郁郁的青涩和不完整,但是正由于这些,才能更明确地看到了她的希望。 平行式蒙太奇表现得不够精准利落,切实场景转换时,建议使用分隔符号以便读者跟上切换的节奏。 有一些地方主语不清楚甚至没有主语,类似于第二章中的“少爷这两个字落在耳里牵肠挂肚,她绝望的命令自己立刻带着青牛离开,手却不知不觉将他的手腕松开,双脚往相反的方向,直直走到那屋门边。”这一段中完全没有主语。从神态、心情上猜测,知道是雪樱,但柳柳也在门外,容易混淆了。这个问题在其他一些小地方也出现过数次,建议郁郁可以先校对检查之后再发文。细小的缺陷,还是有待弥补。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该省则省,当细则细,郁郁功课做得很悉心,全部都顾及到了。 没有看过郁郁以前的文章,也不知道是怎样的风格,但是,着实被浓厚的民国风吸引住了。一开始,只是觉得映入眼帘的便是外滩上穿着旗袍的袅娜身资,意料以外,欣赏到了素颜的雪樱,更为纯真,更为质朴的女子。乡村里面淳朴的民风,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丝丝入扣,恰如其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跃然纸上。 精致的景物描写,把每一场戏的场景都描绘得如诗如画,光是看文字,就能够想象出当时的景,乃至当时在景之中,人的情,是欲说还休的暧昧,还是肝肠寸断的酸涩。 佩服郁郁落实到点的心理,行云流水的气势,把大上海的狂和小村庄的淳结合得完美。 而相对于郊外的晴和,陈家的院子里面却是阴沉一片,从那片难以制止的灰暗中,造就了祖荫的可怜。就是如此的哀伤,更加反衬出了樱儿,以及她的身后所代表的那片质朴花野的珍贵。 只是男女主角的身份差异,让人不禁不去看好这段感情。而祖荫又有妻室,更是岌岌可危。无论如何,看到他们相爱中带着前所未有的默契,心里面还是不由自主地感动,樱儿的隐忍,祖荫的坚持,都在温暖中不断给人预料将来的哀伤。 可惜现在文章只能拜读到此处,对于陆续出现的人物都不能够有很深的了解。对于云昊的期待还是停留在现在的这一刻,他貌如好女的面容,神秘的目光,深究不了的思绪,每一个细节都是值得期许的理由。想是一个配角便可以令人倾醉,更何况,更为复杂,更为无奈的主角? 希望看到吴侬软语的上海姑娘,期待看见雕花的门窗上夕阳剥落的印记。 白墙黑瓦的淡淡忧伤,强行被时间和空间截断的所有情愫,班驳在岁月里面的旧事,满满地,残留在记忆里面。像无声电影一样,不断更迭…… —————————— 私认为“铁蛋哥”会比“铁蛋哥哥”更加乡土气息——我到底在挑些什么?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燕子 打分:2 [2007-07-01 17:11:06]
开篇引子就以浓重的笔墨渲染了旧上海的气息,把整个气氛都准确地带入。喜欢台上戏子的演出和台下人物心理的切换,应了那句“红拂有知应识我”。
起先时,暗是觉得祖荫似是个读书人,而陈老太太确也说了他念了圣贤书,然转向进宝时候的笑骂,脏口一出却又觉得不是了。可见人物的正反面描写差别天渊。
当时在听《上海1943》,只是觉得《青浦》如同放在留声机里面的黑胶片,叽叽哑哑,是陈旧的,黄褐色的,印在老照片上面的影子。
最美是郊外的孩童,是童贞中透露出来纯度很高的无邪,带离了都市的纷争,求得了哪怕一秒的休憩。
既然已经是民国时期,记时方式就可以用“小时”来计算了,“时辰”这个多数还是运用于有朝代的时候。
对话的时候,可以一个人说的话作为一段,现在多数人都这样排版,可以看得更方便,行文更简洁。
在一些接点,段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繁杂,还是显露出了一些郁郁的青涩和不完整,但是正由于这些,才能更明确地看到了她的希望。
平行式蒙太奇表现得不够精准利落,切实场景转换时,建议使用分隔符号以便读者跟上切换的节奏。
有一些地方主语不清楚甚至没有主语,类似于第二章中的“少爷这两个字落在耳里牵肠挂肚,她绝望的命令自己立刻带着青牛离开,手却不知不觉将他的手腕松开,双脚往相反的方向,直直走到那屋门边。”这一段中完全没有主语。从神态、心情上猜测,知道是雪樱,但柳柳也在门外,容易混淆了。这个问题在其他一些小地方也出现过数次,建议郁郁可以先校对检查之后再发文。细小的缺陷,还是有待弥补。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该省则省,当细则细,郁郁功课做得很悉心,全部都顾及到了。
没有看过郁郁以前的文章,也不知道是怎样的风格,但是,着实被浓厚的民国风吸引住了。一开始,只是觉得映入眼帘的便是外滩上穿着旗袍的袅娜身资,意料以外,欣赏到了素颜的雪樱,更为纯真,更为质朴的女子。乡村里面淳朴的民风,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丝丝入扣,恰如其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跃然纸上。
精致的景物描写,把每一场戏的场景都描绘得如诗如画,光是看文字,就能够想象出当时的景,乃至当时在景之中,人的情,是欲说还休的暧昧,还是肝肠寸断的酸涩。
佩服郁郁落实到点的心理,行云流水的气势,把大上海的狂和小村庄的淳结合得完美。
而相对于郊外的晴和,陈家的院子里面却是阴沉一片,从那片难以制止的灰暗中,造就了祖荫的可怜。就是如此的哀伤,更加反衬出了樱儿,以及她的身后所代表的那片质朴花野的珍贵。
只是男女主角的身份差异,让人不禁不去看好这段感情。而祖荫又有妻室,更是岌岌可危。无论如何,看到他们相爱中带着前所未有的默契,心里面还是不由自主地感动,樱儿的隐忍,祖荫的坚持,都在温暖中不断给人预料将来的哀伤。
可惜现在文章只能拜读到此处,对于陆续出现的人物都不能够有很深的了解。对于云昊的期待还是停留在现在的这一刻,他貌如好女的面容,神秘的目光,深究不了的思绪,每一个细节都是值得期许的理由。想是一个配角便可以令人倾醉,更何况,更为复杂,更为无奈的主角?
希望看到吴侬软语的上海姑娘,期待看见雕花的门窗上夕阳剥落的印记。
白墙黑瓦的淡淡忧伤,强行被时间和空间截断的所有情愫,班驳在岁月里面的旧事,满满地,残留在记忆里面。像无声电影一样,不断更迭……
——————————
私认为“铁蛋哥”会比“铁蛋哥哥”更加乡土气息——我到底在挑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