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
>
我的晋江
>
《青猿》 第10章
第1章:第 1 章
第2章:第 2 章
第3章:第 3 章
第4章:第 4 章
第5章:第 5 章
第6章:第 6 章
第7章:第 7 章
第8章:第 8 章
第9章:第 9 章
第10章:第 10 章
按回复时间正序排序
按回复时间倒序排序
按点赞数量排序
不为写文而写文
……(全显)
1
[回复]
[投诉]
笔力千钧!
……(全显)
1
[回复]
[投诉]
惊心动魄,好文!
……(全显)
 
[回复]
[投诉]
《青猿》这篇文,让我有一种从头到尾在读古诗词的错觉。
真心喜欢文笔好的作者,原本想说,在这个快餐剧情文占主流的市场中,大人的文笔是令人无比心水,结果看到结尾,发现这篇小说竟是2005年写的。果然,是多年前晋江精雕细琢的风格。《青猿》是篇好文,大人每一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文字华美清新,同时又运用得自然贴切,让人时常有一种在读诗的感觉。
文里很多让人不由眼前一亮的句子。像这句“耽于鹜烦躁地一掌反打在自己脸上,拍死了一只腻虫。”此后便是转折“次日清晨,雨落湿花。王尊贵的黄袍上也溅了斑斑点点污秽。”浅浅的一笔,却颇有清冷的韵味,让我不由想起王安国的名句:“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能看出大人喜欢宋词,尤其喜欢苏东坡,但从一些段落描写,依稀能看出,大人或许也爱看外国名著。例如这一段:
“管狸再次走上王宫大殿的时候,夜雨落如绵。管狸赤脚,拖一串湿漉漉的水迹,步履不再轻捷飘逸。仿佛三年的时光,加了三万年宇宙洪荒的重负在他背上。餐风露宿并没有给管狸带来多少外在的霜尘之色,他的身形反而更加挺拔,眉眼更加翩然,嘴角的那一抹不羁的纹路,反而更深了一些。然而他是负重的人,明眼人一看便知:这重量并非来自身体,而是来自精神。”
尽管别人总说,小说最重要的元素是剧情,但如果写成这样,只看文字,于读者也是一种享受。
人物方面,管狸真是个妙人。“管狸心高气傲,行事放诞。他常常赤脚上殿,只穿件粗鄙的青布衣,见到官阶比他高的大臣,也并不按规矩行礼,往往只是略一点头。”几句话的描写,加上出场时的放浪不羁,鲜明的旧时艺术家形象就跃然于纸上。
耽于鹜的个性也是很有意思。“耽于鹜讨厌杀生,然而他就是喜欢鸟儿安安静静的模样,喜欢得入了迷。对耽于鹜来说,看见鸟儿被囚不能鸣,他才能感受到作为自由之身的快乐。看见野物被规教,他才能感受到作为规教者的快乐。”
王就不用说了,一个年轻时意气风发却孤独终老的暴君,他的遗憾贯穿整个小说后期,到结尾依然不绝于耳,就好像管狸的歌声。
说到歌声,不得不提一下,《青猿》最妙的还是全文用音乐沟通的段落。
相信大人的最初灵感,是源自于郦道元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因而有了蜀地王国、青猿歌唱与管狸奏乐的化用。
像这一段“那一丝游走的歌声,把昏黄的烛火、厚重的帷幔、人们空洞的眼神,把整个宫殿、整个王国,把天地山川万物生灵向那洞中拽了去,把开洪辟蒙的第一缕风,把百鸟朝凤的第一声鸣,把万年玉山的第一抹雪,从容地,温存地,向其中拽过去。”对歌声的描述,壮丽大气,古风与现代风格融合得很好,更重要是真实,好像耳边就能听到这歌声一般。
管狸与青猿以乐交流的段落,画面感十分强烈。“那歌声却是至性至情,至静至柔,如暗夜一烛,虽寂寞不能语,而光热犹可感知。”寥寥数语,已让人不由遐想连篇。
第八章里,王问管狸的三个问题,管狸用音乐来回答他,描写与情节设计,都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青猿》是越到后期越精彩,越到后面写得越顺,高潮、结尾长度和剧情松弛程度,都把握得很好,一点没有虎头蛇尾之嫌。短短两万字,不论是文字、想象力、剧情、人物,都相当出彩。此短篇小说,堪称一绝。
虽然看专栏时间,大人应该是弃掉不再写了……但时逢好文,如遇知音,哪怕无法相识沟通,还是双手将长评奉上。
这么好的文笔不该浪费。希望大人这块瑰宝能被发掘,发扬光大。
……(全显)
3
[回复]
[投诉]
1
写书评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7-30 21:52:53
反馈
联系我们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