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奋起吧,太后娘娘(快穿)》  第1章

网友:17639463 打分:2 [2021-09-10 19:58:25]

作者打算写其他朝代的后妃吗 毕竟其他朝代许多后妃成太后才是地狱级别难度 作者选的清朝后妃的难度相对较小

1  

[1楼] 作者回复 [2021-09-10 20:17:17]

专栏有一本皇后虐渣日常的预收,是写其他朝代太后的哦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21-09-10 21:15:29]

打错字 写其他朝代皇后的

    [投诉]

[3楼] 网友:17639463 [2021-09-11 05:52:35]

大大想看宋仁宗郭皇后 还有 李祖娥的 最近看了两本文 对这两个最感兴趣

    [投诉]

[4楼] 作者回复 [2021-09-11 11:16:10]

我要先去补补历史资料才能看开不开哦

    [投诉]

[5楼] 网友:17639463 [2021-09-11 15:14:05]

好哒

    [投诉]

[6楼] 网友: [2021-09-30 09:50:51]

可以写嫘祖(黄帝,姬轩辕)、涂山氏(夏朝,大禹,姒文命)、姜王后(商纣王,帝辛/子受)、皇后邓绥(东汉汉和帝,刘肇)、皇后杨丽华(北周宣帝,宇文赟)吗?

西周(这里指从后稷始至周幽王止的一段历史)虽然距今年代久远,但却是个贤王后辈出的时代。
太任篇
太任,是挚任氏的女儿,周王季的王后。
据《列女传》记载,太任端庄有德。她怀孕的时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胎教做的非常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胎教的记载。
她生下的儿子取名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文王出生之后,太任亲自教导他,文王聪明非常,能够“举一而识百”(举一反三,举一反一百 )。
从这里流传下来古代胎教的法则:
睡觉的时候不侧身、坐下的时候不坐在边缘、站立的时候不采取不稳妥的姿势;
不吃味道特别的食物、不享用切割不整齐的菜肴、不坐在摆放方位不正的坐塌上;
不去看奸邪的事物、不去听□□的声音;
晚上还要请盲眼的老者诵诗,讲合乎大道理的事。这样生下的孩子会品貌端正,才德过人。
今天看太任,被《列女传》盛赞的,能以胎教,只是她过人之处之一,能亲自教导出周文王姬昌这样才能过人,仁德大义的君王来,更显示出她过人的才学和见识。德才兼备,正是太任的写照。
太姒篇
太姒,是有莘姒氏的女儿,周文王姬昌的王后。
传说,太姒和周文王有一段旷世之恋。文王于渭水之滨遇到太姒,一见倾心,立志娶太姒为后。
《诗经》首篇《国风·周南·关雎》,就是记载周文王追求太姒的故事。其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及“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名句让这段千载流传的甜蜜爱情闻名遐迩。
但是,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呢?
根据西周《周易》爻辞关于这段婚姻的记载:
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帝乙,是商纣王的父亲,当时统治全国的帝王。
对于帝乙归妹这一句的解释,史学大家们意见不一样,一说帝乙将妹妹嫁给文王;一说帝乙将女儿嫁文王,还有研究者认为太姒是帝乙的表妹。
按照典籍追寻:《史记》记载,殷契封于商,赐姓子氏。
而《列女传》记载,太姒为禹后有莘姒氏之女,帝乙与太姒并不同姓,不太可能是父子或是亲兄妹。
而有莘国姒氏是商朝开国之君成汤元妃的家乡,良相伊尹的母国,与商王室有血缘之亲,地位显赫,后世联姻亦有可能。
据此推测:太姒可能是帝乙有血缘关系的妹妹,而以帝乙胞妹(类似于公主)的身份奉帝乙之命嫁给文王。
表面上看来,当时还仅仅是个诸侯王的文王谋得这样一份婚姻应该是很满意的。
唯一可惜的是:帝乙的父亲杀死了文王的父亲(一说囚死),就是上文提到的太任的丈夫。
因此,文王与帝乙之间说小了君臣不睦,说大了有杀父之仇。帝乙时代,周国强盛,商朝羸弱。帝乙选择嫁太姒于文王,这段婚姻实在是难逃政治婚姻的嫌疑。
但是,我们宁愿相信太姒和文王的婚姻是美满的,有谁规定政治婚姻就不能幸福呢?
根据史书的描述,文王迎娶太姒的时候,渭水上没有桥梁,文王“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架起浮桥,以盛大的仪式亲自迎娶太姒于渭水。
当时的人们非常赞赏这段婚姻,作诗歌颂它:
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现在,我们祝福新人用的“天作之合”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
太姒嫁给文王之后,以太姜(姜嫄,就是相传踩大脚印生周始祖后稷的那一位)、太任为榜样,旦夕操劳,治内有方。
后来,太姒与文王生了十个儿子,这十个儿子都由她亲自教导,都成长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长子伯邑考、次子武王姬发、三子周公旦、四子管叔鲜……
周朝及后世的人们将太姜、太任、太姒这三个为西周鼻祖的贤王后合成为“周室三母”。
姜氏篇
西周的王后姓姜的很多,如太姜姜嫄、如周穆王王后姜氏,这里的姜氏,是指周宣王的王后。
PS我无法找到她的名字——在以后的历史中,我们还将遇到更多不知名的女子,更小更近一点说,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奶奶的名字。总角时候,她有生之年,曾含混的告诉我,她叫柳孟氏。长大以后,奶奶已经故去多年,才知道这不过是两个姓的结合,柳是爷爷的姓,孟是奶奶娘家的姓。
这不是个特例。
起初,古代女子以娘家的姓氏为名,就如现在要写的王后姜氏。
后来,男权日盛,出嫁之后要以夫家的姓氏加在娘家的姓氏前边,于是,就有了千万个“柳孟氏”。
她们有凝练的智慧、横溢的才华、倾国的容颜,却偏偏没有名字。这是历史的遗憾,也是女人千古的愁怨。
回说周宣王王后姜氏,她是齐候的女儿,姜尚的后代。
周宣王的时候,西周国力渐衰。
宣王宠幸后夫人,早睡晚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原来是从这学的 )
姜后于是脱去象征王后地位的缨簪,搬到永巷去住(永巷,是未分配到各宫去的宫女的集中居住处,也是幽禁失宠妃嫔的地方)。并让她的“傅母”(类似于后来的教引麽麽)转告宣王:“妾身无才无德,将淫乐之心呈现在君王面前,以致于君王耽于淫乐而不理朝政。耽于淫乐必将穷奢极欲,穷奢极欲必将成为国家祸乱的根源。这样看来,国家祸乱都是因我这个婢女而起,请君王治我的罪!”
宣王听了,大为感慨,立刻请回姜后,并从此早起晚睡、励精图治。
后夫人也为姜后所感,以后侍寝,都命乐师守于门外,鸡鸣时候便击鼓。
后来,因为宣王的努力,西周王朝出现了复兴的繁荣景象,史称“宣王中兴”。
今天看来,在那深宫之中,王后与王结发,受百官朝贺,掌六宫粉黛,有无尚荣耀;而在那深宫之外,一旦王后失位,整个后族——尊崇于西周上百年的姜氏家族都将蒙羞。
而她,毅然决然地摘下王后缨簪,将西周兴衰扛于肩上,在由王后宫殿走象清冷永巷的路上,她抛下了最后一份对家族的牵挂,踏碎了残存于心底的那份虚荣,赌上了自己全部生命的华章……
幸而,宣王并不昏聩。
幸而,后夫人没有持宠而骄。否则,那一双能够洞穿历史兴衰的眼睛便只能够在永巷深处静静注视着西周王朝的没落了。

    [投诉]

[7楼] 网友: [2021-09-30 09:51:11]

写秦朝之前皇后的小说好少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5-26 02:23:14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