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Alla 打分:0 [2007-04-23 21:18:43]
先和你说声对不起对不起。因为我月底有考核,本来想好好给你写,不过恐怕只能写得很草了。第一, 文字。桃花姑娘的文字是很实在的那种,人物语言比较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而且很注意环境来衬托人物心情,但是心里描写上就显得逊色。比如我们自己如果有了某种情绪,会体现在一些细节上,一个小动作,一个眼神,就能把反映出情绪。而这些细节在文中,桃花姑娘不是没有尝试,但是在我感觉描写不到位。但是因为人物语言塑造的不错,大大抵消了这上面的欠缺。氛围的创造,桃花姑娘可以试试环境和细节相结合。比如第一章,肖蓝捡围巾那一段文字,树木和险些被车撞到体现了逆境感觉,但是肖蓝个人行动就不够细。这种细也并非是要用什么修辞和词藻,还记得《背影》里父亲买桔子那段描写吗?朱自清并没有用什么华美语言,但他的动词就用的特别到位。我看过的一些文里,作者用了很多漂亮的形容词和副词,但是真正能把动词用准确的,真真不多,所以文就显得华美但空洞。桃花姑娘整体用词很准,在体现人物性格的地方需要把握更准。第二, 人物。桃花姑娘的文让我感觉,配角比主角出彩。换句话说,配角很自然,主角因描写不到位而感觉很做作。桃花姑娘一开始先给了个人物介绍,读者可以通过这个介绍了解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其他人也就罢了,李扬的描写很失败。看了这段之后,我没有看出一个桃花姑娘所说的儒雅的人,而是一中年思考者。桃花姑娘说要读者体会了能感觉到这一特质,但是你要知道,网络文上注重的是第一感官,我们只能通过你的文字来感受人物。目前看下来,剧本感觉越来越强烈,几场戏里人物对话有喧宾夺主的嫌疑,而作为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牵引的作用又不够突出。人物里配角明显塑造的比主角成功,主角看过之后,感觉很木,不如几个配角鲜活。李扬和肖蓝之间的化学反应,总感觉是人为的多过自然的,水到渠成的。我总体感觉是七年之痒男人遭遇青春早熟女孩,有暧昧,但是是很刻意的那种。第三, 控制。一个作者,要控制笔下故事人物和情节,而不能被情节和人物带着跑。故事发展到现在,恐怕只开了个头,但是已经有十一万字了。我不知道桃花姑娘还要让故事怎样发展,离故事的高潮还有多远。事无巨细,只能过于流水。桃花姑娘的每一个场景都塑造的不错,但是详略呢?有的地方要详,有的地方要略。如果你能在一件事件里把人物的性格塑造清楚,就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通过事件制造配角的性格,比如肖蓝的亲戚们。这样可以省下笔墨给主角,既能够塑造清晰的配角,又能让主角形象更清晰。毕竟文章也有个主次性,读者是要通过你笔下的人物来解读整个故事,而读者习惯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角上,如果主角不出彩或者配角喧宾夺主,那么这篇文的可看性会打折扣。尤其桃花姑娘这篇文是都市题材而非言情,这一点的掌控,就更重要了。八股而草草的看法,希望能有点用处。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Alla 打分:0 [2007-04-23 21:18:43]
先和你说声对不起对不起。
因为我月底有考核,本来想好好给你写,不过恐怕只能写得很草了。
第一, 文字。
桃花姑娘的文字是很实在的那种,人物语言比较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而且很注意环境来衬托人物心情,但是心里描写上就显得逊色。比如我们自己如果有了某种情绪,会体现在一些细节上,一个小动作,一个眼神,就能把反映出情绪。而这些细节在文中,桃花姑娘不是没有尝试,但是在我感觉描写不到位。但是因为人物语言塑造的不错,大大抵消了这上面的欠缺。氛围的创造,桃花姑娘可以试试环境和细节相结合。比如第一章,肖蓝捡围巾那一段文字,树木和险些被车撞到体现了逆境感觉,但是肖蓝个人行动就不够细。这种细也并非是要用什么修辞和词藻,还记得《背影》里父亲买桔子那段描写吗?朱自清并没有用什么华美语言,但他的动词就用的特别到位。我看过的一些文里,作者用了很多漂亮的形容词和副词,但是真正能把动词用准确的,真真不多,所以文就显得华美但空洞。桃花姑娘整体用词很准,在体现人物性格的地方需要把握更准。
第二, 人物。
桃花姑娘的文让我感觉,配角比主角出彩。换句话说,配角很自然,主角因描写不到位而感觉很做作。桃花姑娘一开始先给了个人物介绍,读者可以通过这个介绍了解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其他人也就罢了,李扬的描写很失败。看了这段之后,我没有看出一个桃花姑娘所说的儒雅的人,而是一中年思考者。桃花姑娘说要读者体会了能感觉到这一特质,但是你要知道,网络文上注重的是第一感官,我们只能通过你的文字来感受人物。目前看下来,剧本感觉越来越强烈,几场戏里人物对话有喧宾夺主的嫌疑,而作为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牵引的作用又不够突出。人物里配角明显塑造的比主角成功,主角看过之后,感觉很木,不如几个配角鲜活。李扬和肖蓝之间的化学反应,总感觉是人为的多过自然的,水到渠成的。我总体感觉是七年之痒男人遭遇青春早熟女孩,有暧昧,但是是很刻意的那种。
第三, 控制。
一个作者,要控制笔下故事人物和情节,而不能被情节和人物带着跑。故事发展到现在,恐怕只开了个头,但是已经有十一万字了。我不知道桃花姑娘还要让故事怎样发展,离故事的高潮还有多远。事无巨细,只能过于流水。桃花姑娘的每一个场景都塑造的不错,但是详略呢?有的地方要详,有的地方要略。如果你能在一件事件里把人物的性格塑造清楚,就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通过事件制造配角的性格,比如肖蓝的亲戚们。这样可以省下笔墨给主角,既能够塑造清晰的配角,又能让主角形象更清晰。毕竟文章也有个主次性,读者是要通过你笔下的人物来解读整个故事,而读者习惯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角上,如果主角不出彩或者配角喧宾夺主,那么这篇文的可看性会打折扣。尤其桃花姑娘这篇文是都市题材而非言情,这一点的掌控,就更重要了。
八股而草草的看法,希望能有点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