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柯轲 打分:0 [2007-03-25 15:58:25]
这里讲两个故事第一篇故事:弟弟的三板斧弟弟的脑子打小就活络,唯有读书吃力,五年级先后读了三年,愣没考上初中。父母看他横竖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和一个旁门的二叔学做生意。没成想,在做生意上他却是如鱼得水,先是走村串巷地收废品,后来远去他乡专收铝制品,结果,五年未到,他竟是拥有十几万元资产的“土财主”,其间还成了家。一次,弟弟来我处小住,看到我和妻子常打嘴仗,他表情严肃。一日,趁妻子外出买菜,弟弟满怀忧虑地对我说:“老二,你对二嫂管理不善呐!”“哦?!”弟弟见我迷惑,又说:“男子汉大丈夫怎能让媳妇蹬着鼻子上脸呢?”明白了弟弟的话意,我笑,不以为然,说这不是咱乡下,这是在城里。“城里的媳妇又咋啦?像我,喏,你弟妹厉害吧,好歹也是镇上的闺女,结果怎么样?被我治得服服帖帖。“他话语至此,满脸豪气。“那你用了什么绝招?”我问。“三板斧.”弟答。没等我再问,弟弟接着说:“结婚当天先揍一顿,咱杀杀她的霸气,不能让她小瞧了咱乡下人;怀孕后再揍一顿,咱杀杀她的娇气,别以为自己怀了孕,地球都得围着她转;生下孩子后,还要打一顿,咱杀杀她的傲气,人一认为自己有功,就容易骄傲,人一骄傲,就容易目空一切,这还了得。”我笑着批评弟弟的歪论,弟却反驳道:“咱们乡下男人好多不都是这样治理老婆的么?再说,我看你是书读的多了,老爷们的那份气势都没了。”弟弟二次来时给我打了电话,说是和弟妹一起来,但接到弟弟时,却让我大大的意外,因为,站在他身边的不是我认识的弟妹,而是一个陌生而又妖艳的女人。感到事情严重,我找弟弟谈了心。弟说:“我和她实在过不下去了,日子没一点激情,她既不温柔,也不懂感情,再说,这个已经怀上了我的孩子……你说说,现在哪个有钱人还没个三妻四妾的……”当晚,我和弟弟的谈话不欢而散,弟也识趣地与我不辞而别。半个月后,母亲打来电话,说弟弟正天天闹着离婚。最后母亲还问:“小三是不是在外有了女人?”我如实地讲了。“作孽呀,这是。”母亲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也就是那年的深秋,弟弟由于牙根渗血不止住进医院。经查,弟弟不仅患了高血压、左心室肥大,还有弥漫性肾炎。医生还开出让全家人都极度恐慌的病危通知书来。医生让押款3万元,当夫妻拿着弟弟的银行卡去取钱时,却被告之卡里一分钱都没有了。后来我们才知道,是弟弟的情人卷款“潜逃了”。从此,弟弟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先后都垮了。对于老婆,她完全识趣了往日的气势,脸上更多的是某种以为的自卑和恐慌。因为不久,弟妹为了给他治病,撇下刚满周岁的女儿去广州打工了,而邻村的有些媳妇在外打工变心,与留守的丈夫离异的消息也不时传来。经过全家人的倾力相助,弟弟的病情日渐好转。一次,我带弟弟去医院复查,医生说弟弟的病基本痊愈,只要以后控制好血压,不要过度劳累,就是正常人了。弟弟的脸上终于有了久违的笑容。那天,心情很好的弟弟,受到弟妹的汇款单。手拿汇款单弟弟表情很矜持,他幽幽地说:“真感到对不住她,听说她每晚都在加班……。”看着红了眼圈的弟弟,我不合时宜地提及弟弟的“三板斧”理论,弟弟先是一愣,接着眼圈泛出泪花。“给弟妹打个电话吧,告诉她你的最新情况,免得她担心。”我把手机递给弟弟就出了卧室。少顷,电话显然是接通了,弟弟先是“喂”了一声,接着声音就哽咽开来……。第二篇故事:十多年如一日为患病公公洗脚老话儿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在济南市的高志凌家里,这句话就不适用了。71岁的高大爷患糖尿病十五年了,2007年1月22日去世时,他的脚也已经烂了十多年,这十多年里,孝顺的儿媳刘萍每天都为患病的公公洗脚、换药……就连一些亲生儿女都难以做到的事情,这位儿媳妇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昨天来到二环北路赵苑小区刘萍的家里,采访了这位孝顺儿媳。公公的去世,让刘萍异常悲伤,昨天说起来的时候,她还有点哽咽。她说,结婚20年来,她早已把公婆当成亲生父母看待,刘萍一家是去年才搬到赵苑小区的,之前他们一直住在东八里洼,公婆则住在利农庄一带,相距比较远。1986年结婚后,刘萍就养成了一个特殊的习惯,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公婆家,帮公婆买好菜甚至做好饭,再回自己家。而自从1993年公公因比较严重的糖尿病引发脚溃烂后,她除了买菜做饭,每天还要打上一盆热水,自信给公公洗脚,促进脚上血液循环,然后换上药。老人的脚长期溃烂,气味难闻,但刘萍从没有过一句怨言。她觉得,因为丈夫忙,没时间管老人,她做儿媳妇的就应该替丈夫多照顾老人。最近四五年间,公公每年都要住上几个月的院,最长的一次住了四个多月,最短的也住了一个多月,住院期间,都是刘萍一个人在忙前忙后。老人的脚虽然溃烂了十多年,但因照顾周到,溃烂控制情况比其他患者也要好,连一声都连连称奇。以下略比较有意思的是刘萍的丈夫高同伟,作为公交一公司四队的队长,他熟悉队里的每一位员工,唯独没怎么在意过自家媳妇的“工作”,昨天看了报纸,他笑着说“仔细想想俺这媳妇确实不容易,……..。”有关评论及感言:主持人:围绕这好儿媳十几年如一日为患病公公洗脚这则新闻,网友们的热情再次被掀起,除了对于报道中的好儿媳给于肯定,大家也有反思:这一看似平常的小事,为何会成为大家争相相传议论的“新闻”。黑风细雨:这话说的有道理,我也结婚了,看到这则新闻,我一直在想,等我的父母都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时,我的媳妇会不会像文中那位好儿媳一样,悉心照顾我的父母。最爱愚人:黑风这话一针见血,为什么以前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今天会成为新闻,归根到底就是因为现在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太少了,因为少才变成了新闻。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辈年轻人在对待父母的孝道上做的不够。……………………………………………………………..以上是我在报纸上看到的真人真事,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是都有个好媳妇,中国传统美德在她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姑且不论现在还有没有保持这种美德的必要。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第一篇中的“弟弟”奉行的理论是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凭借身体上的优势暴力的对待自己的妻子,而那个弟妹竟然能够忍受,忍受的结果是老公有了外遇,还美其名曰“现在哪个有钱人还没个三妻四妾的”,只不过那个弟妹的“幸运”在于老公长了大病,姘头卷钱跑了,老公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我也很佩服“弟弟”,不愧是收废品的,非常懂得利用残余价值,笃定老婆不会嫌弃自己,还得去广州赚钱给他治病。只不过如果“弟弟”口袋里如果又有了十几万元的时候,很想知道他还有有什么样的举动。毕竟金钱能把男人骨子里最邪恶的一面激发出来。第二篇中的儿媳妇在20年前结婚就是个非常孝顺的女人,“每天”往返给公婆做饭,私底下认为每天有点夸张,难道这个女人不生孩子,不生病?工作肯定不是很累,而且20年前她的公公才50左右吧。不好意思,我父母已经70岁了,还没见能到孩子帮着做饭,我朋友的姥姥93岁了,一个人活的也很开心。不知道这家的公公婆婆到底如何,才50岁就需要儿媳上门做饭买菜了,不亏为有福之人!!!想想我爸妈在那个岁数时,还在精神抖擞的赚钱看孩子呢。回家我得抱着老爸老妈痛哭一场,“爸妈,孩子不孝啊。”不知怎地,总感觉我爸妈听见这会笑场。主持人的话有意思,“这一看似平常的小事,为何会成为大家争相相传议论的“新闻”。”如果那个儿媳真的是十几年天天给公公洗脚,这就不是一件小事!!!老公的反应也很有意思,对车队的人和事非常地了解,对家里的事却不怎么上心。如果这句话真的这样,看来老人是白养这个儿子了,连自己的父母的情况都不了解,叫好儿子吗?他老婆是白嫁给他了,感情他找的不是老婆是一免费保姆!!!如果这句话是假话,看来这位大哥还是摆脱不了显摆,显摆啥呀,显摆自己高人一等吧,瞧瞧我把老婆“治理”的,诸位妻管严上眼,向我学习,这男人就该以事业为重,家里的事都是老娘们的!!!看来他老婆也是位没大能耐的人,要不,估计老早就离婚了。话说到这并不是说这些事做女人的不能做,而是如何做了让以后自己不后悔。如果说感情可以解释这一切,我想问的是感情之外的问题。虽说女人因头脑发昏而婚,但脑袋总有清醒的那一天,君不见,报刊杂志上,一心为家,最终被抛弃的女人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实就一点“付出了想要回报”,这世间任谁都不是神仙圣人,可以不计回报的付出,即便不是物质上的回报也期待精神上的回报。想象一下,如果你帮助了一个人,那个人对你恶言相向,或者还索取无度,你还会去帮他吗?至亲如父母,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孝顺自己,能常回家看看自己,更何况没有血缘关系的“别人”?废话说了这么多,不过就是想说句,女人想争取点自己的权益太难了,在哪里都有“活雷锋”“好榜样”,这可让我们这些稍稍想有点自己的女人该如何是好?!!!!!!!!!真的希望天底下的女人有时不要做的那么伟大好吗?给其他的女人留一点活路吧。不要让男人拿你们这些矛去攻击女人这个盾!!!!把这帖在这里是因为感觉能读这篇文章的大多都是心有窃窃焉的一群吧,与大家共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柯轲 打分:0 [2007-03-25 15:58:25]
这里讲两个故事
第一篇故事:弟弟的三板斧
弟弟的脑子打小就活络,唯有读书吃力,五年级先后读了三年,愣没考上初中。父母看他横竖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和一个旁门的二叔学做生意。没成想,在做生意上他却是如鱼得水,先是走村串巷地收废品,后来远去他乡专收铝制品,结果,五年未到,他竟是拥有十几万元资产的“土财主”,其间还成了家。
一次,弟弟来我处小住,看到我和妻子常打嘴仗,他表情严肃。一日,趁妻子外出买菜,弟弟满怀忧虑地对我说:“老二,你对二嫂管理不善呐!”“哦?!”弟弟见我迷惑,又说:“男子汉大丈夫怎能让媳妇蹬着鼻子上脸呢?”明白了弟弟的话意,我笑,不以为然,说这不是咱乡下,这是在城里。
“城里的媳妇又咋啦?像我,喏,你弟妹厉害吧,好歹也是镇上的闺女,结果怎么样?被我治得服服帖帖。“他话语至此,满脸豪气。
“那你用了什么绝招?”我问。
“三板斧.”弟答。
没等我再问,弟弟接着说:“结婚当天先揍一顿,咱杀杀她的霸气,不能让她小瞧了咱乡下人;怀孕后再揍一顿,咱杀杀她的娇气,别以为自己怀了孕,地球都得围着她转;生下孩子后,还要打一顿,咱杀杀她的傲气,人一认为自己有功,就容易骄傲,人一骄傲,就容易目空一切,这还了得。”
我笑着批评弟弟的歪论,弟却反驳道:“咱们乡下男人好多不都是这样治理老婆的么?再说,我看你是书读的多了,老爷们的那份气势都没了。”
弟弟二次来时给我打了电话,说是和弟妹一起来,但接到弟弟时,却让我大大的意外,因为,站在他身边的不是我认识的弟妹,而是一个陌生而又妖艳的女人。感到事情严重,我找弟弟谈了心。弟说:“我和她实在过不下去了,日子没一点激情,她既不温柔,也不懂感情,再说,这个已经怀上了我的孩子……你说说,现在哪个有钱人还没个三妻四妾的……”
当晚,我和弟弟的谈话不欢而散,弟也识趣地与我不辞而别。半个月后,母亲打来电话,说弟弟正天天闹着离婚。最后母亲还问:“小三是不是在外有了女人?”我如实地讲了。“作孽呀,这是。”母亲深深地叹了口气说。
也就是那年的深秋,弟弟由于牙根渗血不止住进医院。经查,弟弟不仅患了高血压、左心室肥大,还有弥漫性肾炎。医生还开出让全家人都极度恐慌的病危通知书来。医生让押款3万元,当夫妻拿着弟弟的银行卡去取钱时,却被告之卡里一分钱都没有了。后来我们才知道,是弟弟的情人卷款“潜逃了”。
从此,弟弟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先后都垮了。对于老婆,她完全识趣了往日的气势,脸上更多的是某种以为的自卑和恐慌。因为不久,弟妹为了给他治病,撇下刚满周岁的女儿去广州打工了,而邻村的有些媳妇在外打工变心,与留守的丈夫离异的消息也不时传来。
经过全家人的倾力相助,弟弟的病情日渐好转。一次,我带弟弟去医院复查,医生说弟弟的病基本痊愈,只要以后控制好血压,不要过度劳累,就是正常人了。弟弟的脸上终于有了久违的笑容。
那天,心情很好的弟弟,受到弟妹的汇款单。手拿汇款单弟弟表情很矜持,他幽幽地说:“真感到对不住她,听说她每晚都在加班……。”
看着红了眼圈的弟弟,我不合时宜地提及弟弟的“三板斧”理论,弟弟先是一愣,接着眼圈泛出泪花。“给弟妹打个电话吧,告诉她你的最新情况,免得她担心。”我把手机递给弟弟就出了卧室。
少顷,电话显然是接通了,弟弟先是“喂”了一声,接着声音就哽咽开来……。
第二篇故事:十多年如一日为患病公公洗脚
老话儿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在济南市的高志凌家里,这句话就不适用了。71岁的高大爷患糖尿病十五年了,2007年1月22日去世时,他的脚也已经烂了十多年,这十多年里,孝顺的儿媳刘萍每天都为患病的公公洗脚、换药……就连一些亲生儿女都难以做到的事情,这位儿媳妇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昨天来到二环北路赵苑小区刘萍的家里,采访了这位孝顺儿媳。
公公的去世,让刘萍异常悲伤,昨天说起来的时候,她还有点哽咽。她说,结婚20年来,她早已把公婆当成亲生父母看待,刘萍一家是去年才搬到赵苑小区的,之前他们一直住在东八里洼,公婆则住在利农庄一带,相距比较远。1986年结婚后,刘萍就养成了一个特殊的习惯,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公婆家,帮公婆买好菜甚至做好饭,再回自己家。而自从1993年公公因比较严重的糖尿病引发脚溃烂后,她除了买菜做饭,每天还要打上一盆热水,自信给公公洗脚,促进脚上血液循环,然后换上药。老人的脚长期溃烂,气味难闻,但刘萍从没有过一句怨言。她觉得,因为丈夫忙,没时间管老人,她做儿媳妇的就应该替丈夫多照顾老人。最近四五年间,公公每年都要住上几个月的院,最长的一次住了四个多月,最短的也住了一个多月,住院期间,都是刘萍一个人在忙前忙后。老人的脚虽然溃烂了十多年,但因照顾周到,溃烂控制情况比其他患者也要好,连一声都连连称奇。以下略
比较有意思的是刘萍的丈夫高同伟,作为公交一公司四队的队长,他熟悉队里的每一位员工,唯独没怎么在意过自家媳妇的“工作”,昨天看了报纸,他笑着说“仔细想想俺这媳妇确实不容易,……..。”
有关评论及感言:主持人:围绕这好儿媳十几年如一日为患病公公洗脚这则新闻,网友们的热情再次被掀起,除了对于报道中的好儿媳给于肯定,大家也有反思:这一看似平常的小事,为何会成为大家争相相传议论的“新闻”。
黑风细雨:这话说的有道理,我也结婚了,看到这则新闻,我一直在想,等我的父母都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时,我的媳妇会不会像文中那位好儿媳一样,悉心照顾我的父母。
最爱愚人:黑风这话一针见血,为什么以前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今天会成为新闻,归根到底就是因为现在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太少了,因为少才变成了新闻。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辈年轻人在对待父母的孝道上做的不够。
……………………………………………………………..
以上是我在报纸上看到的真人真事,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是都有个好媳妇,中国传统美德在她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姑且不论现在还有没有保持这种美德的必要。我们先来分析一下。
第一篇中的“弟弟”奉行的理论是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凭借身体上的优势暴力的对待自己的妻子,而那个弟妹竟然能够忍受,忍受的结果是老公有了外遇,还美其名曰“现在哪个有钱人还没个三妻四妾的”,只不过那个弟妹的“幸运”在于老公长了大病,姘头卷钱跑了,老公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我也很佩服“弟弟”,不愧是收废品的,非常懂得利用残余价值,笃定老婆不会嫌弃自己,还得去广州赚钱给他治病。只不过如果“弟弟”口袋里如果又有了十几万元的时候,很想知道他还有有什么样的举动。毕竟金钱能把男人骨子里最邪恶的一面激发出来。
第二篇中的儿媳妇在20年前结婚就是个非常孝顺的女人,“每天”往返给公婆做饭,私底下认为每天有点夸张,难道这个女人不生孩子,不生病?工作肯定不是很累,而且20年前她的公公才50左右吧。不好意思,我父母已经70岁了,还没见能到孩子帮着做饭,我朋友的姥姥93岁了,一个人活的也很开心。不知道这家的公公婆婆到底如何,才50岁就需要儿媳上门做饭买菜了,不亏为有福之人!!!想想我爸妈在那个岁数时,还在精神抖擞的赚钱看孩子呢。回家我得抱着老爸老妈痛哭一场,“爸妈,孩子不孝啊。”不知怎地,总感觉我爸妈听见这会笑场。主持人的话有意思,“这一看似平常的小事,为何会成为大家争相相传议论的“新闻”。”如果那个儿媳真的是十几年天天给公公洗脚,这就不是一件小事!!!
老公的反应也很有意思,对车队的人和事非常地了解,对家里的事却不怎么上心。如果这句话真的这样,看来老人是白养这个儿子了,连自己的父母的情况都不了解,叫好儿子吗?他老婆是白嫁给他了,感情他找的不是老婆是一免费保姆!!!如果这句话是假话,看来这位大哥还是摆脱不了显摆,显摆啥呀,显摆自己高人一等吧,瞧瞧我把老婆“治理”的,诸位妻管严上眼,向我学习,这男人就该以事业为重,家里的事都是老娘们的!!!看来他老婆也是位没大能耐的人,要不,估计老早就离婚了。
话说到这并不是说这些事做女人的不能做,而是如何做了让以后自己不后悔。如果说感情可以解释这一切,我想问的是感情之外的问题。虽说女人因头脑发昏而婚,但脑袋总有清醒的那一天,君不见,报刊杂志上,一心为家,最终被抛弃的女人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实就一点“付出了想要回报”,这世间任谁都不是神仙圣人,可以不计回报的付出,即便不是物质上的回报也期待精神上的回报。想象一下,如果你帮助了一个人,那个人对你恶言相向,或者还索取无度,你还会去帮他吗?至亲如父母,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孝顺自己,能常回家看看自己,更何况没有血缘关系的“别人”?
废话说了这么多,不过就是想说句,女人想争取点自己的权益太难了,在哪里都有“活雷锋”“好榜样”,这可让我们这些稍稍想有点自己的女人该如何是好?!!!!!!!!!
真的希望天底下的女人有时不要做的那么伟大好吗?给其他的女人留一点活路吧。不要让男人拿你们这些矛去攻击女人这个盾!!!!
把这帖在这里是因为感觉能读这篇文章的大多都是心有窃窃焉的一群吧,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