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花绝天下(gl)》  第35章

网友:阿静 打分:2 [2016-01-01 07:03:00]

很喜欢这文,但首先要说的是这结局让我感到非常遗憾。
并不是不喜欢悲剧,但悲剧的产生需要前文很多情感和情节上的铺垫才会显得自然,不给人突兀和作做的感觉。这文似乎在最后几章突然出现了许多战事、政治博弈等元素,并且是草草几句话就陈述了一个又一个发生的事实。如果这只是作为花绝之前谋划的结果,这样寥寥几笔带过也是合理的,因为看到这里读者阅读的重心仍落在几个主要人物上,并且相信故事的发展仍是由她/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和利害关系主导;但正是在这个快要收尾的关头,突然出现了“为了天下苍生而成亲”这样的桥段,似乎成了一道幕墙,将我读到此处时原本就在心中积蓄的紧张和感动生生阻挡在了背后,只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不谐调感。
这种不谐调感首先就来自“天下苍生”这个概念在突如其来的语境中实质上是空洞的。
虽然无数的文学作品以家国天下、人的苦难等为题材,但这需要太多的篇幅去写实地刻画这种感受的来源,使之成为一幅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历史画卷,读者方能体会到那种沉重;当然,若当真是那样撰写的文章,个人感觉也不太可能是以两个主人公之间的情感为主线的了。然而,如果只是从那类文学里借用这个概念,再强加给我们的女主,就仿佛硬将两幅风格迥异的照片拼接在一起,两者都丧失了那份艺术的美感。
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不谐调之处还在于,这样凭空出现的引发悲剧性结局的情节,如同古希腊戏剧中的“解围之神”,反而将前文中通过精心塑造才得以进展到此的内心世界的冲突一并掩盖了。
花绝对帝姬的感情是冰冷而决绝的,她的眼睛里除了帝姬再没有别的物事,就算依偎在帝姬怀里画面被旁人撞见,也只是淡淡地直视那无聊的旁观者;她几不言语,同样少有对她内心的描绘,心理描写的阙如我觉得并不是省略,倒是那颗被包裹在清淡冷漠面孔之下的内心也同样是超脱语言、不能描绘的,就如那深邃的夜,惨白的月光,和美到妖冶的紫色。这样一个骄傲的女子,必是没有爱情以外的概念的,不会知道有亲情一事,更不会有对周遭的同情,她在意的,只是身边那个女子是否安好、是否欢喜。深入骨髓的情感也会变得易碎,敏感而不堪一击。在帝姬想到如果在花绝和母亲之间会如何抉择的困境时,她阻止了她的继续,那一幕我更愿意理解为是被深深压抑在心底的不安,被压到那深邃如海的灵魂里。所以,她不会向谁解释,只是用一步步行动为身边那个女子铺平通向王座的道路,也要确保她和她是只属于彼此的。但帝姬就远没有那样纯粹了,她眼里并不止有花绝,她能看到那些亲人,会为他们的死去而悲伤;甚至,当需要在两者之间作出抉择时,她一开始就是犹豫的,这在前文也有不少伏笔,将嫣然换作母妃会如何,嫣然死后,在母妃的召唤下违背对花绝的承诺等等,哪怕细小,但内心里那种若隐若现的挣扎却已经明确不过。因此,当文章将近结束时的那些重大变动发生时,尤其是知悉这些或多或少是她的花绝造成之时,个人觉得突出那些亲人的离去带给帝姬的心理冲击比凭空出现“天下苍生”要真实可感得多,也更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因为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在文中认真刻画过的。因为最初看到文案里写知道这是一个悲剧,看到将近结束时,我猜测的用悲剧结束的可能是这样两个,一种帝姬经过内心的挣扎无法接受这些灾祸间接地来自花绝,称王后完全冷落花绝,花绝自尽;另一种是帝姬最终无法在众多亲人死去的痛苦和对花绝深深的爱中让自己解脱,自尽,花绝殉情。我更喜欢的是后者。当然,这些都是来自一个普通读者自己的感想,对作者的写作自然首先是保持尊重的。
本还想特别谈谈对花绝这一形象的印象,因为这个形象太过虚无缥缈的美许是我爱上这篇文最重要的原因。不过想来这个角色还是用心灵去感受比较好,作者的描绘已经足够了,继续赘评反倒失了那份超然的美好。
最喜欢这个画面感了:
浅浅的对荻锦一笑,花绝伸手给她。
和她认识将近千日,却还是受那面容诱惑,下意识的就伸手过去接过她的手。
嗯,2016年1月1日,00:01,献给我2016年的第一天。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22 14:53:02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