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米虫 打分:0 [2011-12-10 20:29:07]
写同人文的很多朋友都对林妹妹进贾府走的是角门耿耿于怀,要知道贾府可是敕造公府,大门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开的,只是在接旨或是接待皇子王爷等远超公府爵位的人物时候才会打开,不要说林妹妹只能走角门了,就算是林如海、王子腾来了,也只有走角门的份。还有古时候的科举是很难的,秀才就要考三场,一府相当于一个地级市才录取三百人左右,一般情况下,考取秀才之后还得在官办学校读三年书,才能参加乡试,同样举人也是在全省参加考试的秀才中录取大约三百人左右,进士是在乡试后一年举行,也才录取三百人左右,这比现在的研究生考试的录取率都要低,所以不要说什么林家儿子十二岁就中举,这简直是玩笑,不可能的。另外,林妹妹进贾府时候林如海就说自己年已半百,这可能有点夸张,但他肯定也已经有四十岁了,古人结婚都早,四十岁的人有一个二十岁的儿子是很正常的,因而大大可以把林哥哥的年纪设定得大些,比如和贾珠、元春或是薛蟠差不多,这样可能会现实一些。
[1楼] 网友:婆婆颖婆娑 [2012-06-30 09:00:37]
+10086关于走那个门的事,一个小女孩想走公爵府的正门,有点梦想大于实际吧。而且黛玉妹妹刚死了娘,大家应该知道,我们家里如果至亲去世,再一定时间是不能去人家家里的,古代规矩只有更严格。贾母怜惜小姑娘,把她接来算不错的了。当然后期,外孙女毕竟没有孙子重要,会偏心也是正常的。
[投诉]
[2楼] 网友:菜菜 [2012-07-02 13:12:47]
我就想知道,薜家进贾府的时候,有没有开中门?如果有,那就太恶心了!
[3楼] 网友:笨小云 [2012-07-03 10:01:41]
正门肯定是不会开的,但凡是正经亲戚, 就应该开侧门
[4楼] 网友:萌萌宝贝 [2012-07-03 22:49:20]
正门,中门,侧门,角门 ,后门,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走的,但是,角门是给下人管事走的,我记得康熙王朝里有一段孝庄微服见索尼那段,里面真的是把公侯王府有几个门,什么人走什么门交待的很明白
[5楼] 网友:萌萌宝贝 [2012-07-03 22:49:29]
[6楼] 网友:青色的梅子 [2012-07-03 22:59:44]
原著中没有提及薛家走的是大门还是侧门,但是从后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王夫人是把薛家的接待规格凌驾于林家之上的。首先,她是“忙带人接到了厅上”,是亲自出去迎接的。既然她出去了,肯定凤姐儿李纨等也要出去。其次,王夫人亲自带着薛姨妈和宝钗去见的贾母,“阖家俱厮见过了,又治席接风”,“薛蟠拜见过贾政贾琏,又引着见了贾赦贾珍等。”对比林妹妹进府的时候,只有一群下人婆子接着,连个有头脸的大丫头都没有。别说她是晚辈的话,当时她的身份摆着呢,堂堂朝廷大员嫡女,而薛家不过一介商贾。况且王夫人忙忙的就收拾了荣国公生前静养的院子给薛家住,而黛玉没有连个地方都没有。所以大门也好角门也罢,其实就是贾府对黛玉的一种轻忽。
[7楼] 网友:池上青青草 [2012-07-03 23:02:08]
黛玉走正门的确不可能,林如海亲自登门还有可能,黛玉应该走侧门而不是角门,黛玉可是贾家正经外孙女,第一次上门怎么也不能走角门吧》回1楼,什么叫“把她接来就不错了”?是黛玉要来的,还是林如海要黛玉来的?看好原著,是贾家几次三番打发人去接的,一开始林如海没答应,几次后才答应,从他对黛玉说的话可看出是贾母用没有女性长辈教养打动了林如海,毕竟“五不娶”中有“丧妇长女不娶”,黛玉本来也不想离家是林如海决定了才去的的贾府。贾家几次三番非把黛玉接来,然后只开角门,屋子也没准备,不是欺负人吗?
[8楼] 网友:青色的梅子 [2012-07-03 23:05:40]
同意楼上,这个安排不一定是贾母的意思,但是她也只是一个劲儿要接了黛玉来,后续什么住在哪里之类的根本就没想过,估计是都交给凤姐儿去做了。所以后来有婆子来问黛玉的住处时候,她才“想了想”。欺负人啊欺负人!
[9楼] 网友:池上青青草 [2012-07-04 03:55:22]
贾母不可能是把黛玉的住处问题交给凤姐的,因为黛玉和贾母最亲又是贾母坚决接来的,其他人都拿捏不好怎么安排黛玉,只有贾母才能决定黛玉住哪里什么待遇,所以凤姐才会直接把问题交给贾母,事实上黛玉进府后的住处以及配置也是贾母决定的看看湘云就知道了,湘云每次来贾府都是贾母安排她跟谁住,后来湘云主动要求是另外一回事。个人决定,贾母对贾敏的疼爱真不怎样,看看黛玉进贾府的第一天就知道,黛玉走角门、提前没安排屋子,还有就是穿戴,贾敏可是玉字辈的亲姑母,在贾敏死后不久其唯一的女儿进贾府的头一天,穿着素淡些事基本的礼貌吧?其实就是两位太太也应该如此,表达一种心情嘛,可他们都是大红大绿,满头珠翠,这让黛玉看了什么感觉?再强调一次,不是黛玉主动要来贾家,是贾家三番五次打发人去接黛玉的,贾家实在是欺负人,还好意思哭贾敏的死,如果贾母真伤心,其他人敢那么轻忽?三春凤姐可都是知道黛玉到了才过来的,完全可以换套衣服。起#点有篇穿成贾珍的就指出了这一点,宁府就做得很好,事后贾母还怪人家。
[10楼] 网友:千年 [2012-07-05 15:45:16]
据说,有人猜想,贾母不事先安排好屋子,其实是一早已经打算让黛玉和她一起住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米虫 打分:0 [2011-12-10 20:29:07]
写同人文的很多朋友都对林妹妹进贾府走的是角门耿耿于怀,要知道贾府可是敕造公府,大门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开的,只是在接旨或是接待皇子王爷等远超公府爵位的人物时候才会打开,不要说林妹妹只能走角门了,就算是林如海、王子腾来了,也只有走角门的份。
还有古时候的科举是很难的,秀才就要考三场,一府相当于一个地级市才录取三百人左右,一般情况下,考取秀才之后还得在官办学校读三年书,才能参加乡试,同样举人也是在全省参加考试的秀才中录取大约三百人左右,进士是在乡试后一年举行,也才录取三百人左右,这比现在的研究生考试的录取率都要低,所以不要说什么林家儿子十二岁就中举,这简直是玩笑,不可能的。另外,林妹妹进贾府时候林如海就说自己年已半百,这可能有点夸张,但他肯定也已经有四十岁了,古人结婚都早,四十岁的人有一个二十岁的儿子是很正常的,因而大大可以把林哥哥的年纪设定得大些,比如和贾珠、元春或是薛蟠差不多,这样可能会现实一些。
[1楼] 网友:婆婆颖婆娑 [2012-06-30 09:00:37]
+10086
关于走那个门的事,一个小女孩想走公爵府的正门,有点梦想大于实际吧。
而且黛玉妹妹刚死了娘,大家应该知道,我们家里如果至亲去世,再一定时间是不能去人家家里的,古代规矩只有更严格。贾母怜惜小姑娘,把她接来算不错的了。当然后期,外孙女毕竟没有孙子重要,会偏心也是正常的。
[投诉]
[2楼] 网友:菜菜 [2012-07-02 13:12:47]
我就想知道,薜家进贾府的时候,有没有开中门?如果有,那就太恶心了!
[投诉]
[3楼] 网友:笨小云 [2012-07-03 10:01:41]
正门肯定是不会开的,但凡是正经亲戚, 就应该开侧门
[投诉]
[4楼] 网友:萌萌宝贝 [2012-07-03 22:49:20]
正门,中门,侧门,角门 ,后门,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走的,但是,角门是给下人管事走的,我记得康熙王朝里有一段孝庄微服见索尼那段,里面真的是把公侯王府有几个门,什么人走什么门交待的很明白
[投诉]
[5楼] 网友:萌萌宝贝 [2012-07-03 22:49:29]
正门,中门,侧门,角门 ,后门,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走的,但是,角门是给下人管事走的,我记得康熙王朝里有一段孝庄微服见索尼那段,里面真的是把公侯王府有几个门,什么人走什么门交待的很明白
[投诉]
[6楼] 网友:青色的梅子 [2012-07-03 22:59:44]
原著中没有提及薛家走的是大门还是侧门,但是从后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王夫人是把薛家的接待规格凌驾于林家之上的。首先,她是“忙带人接到了厅上”,是亲自出去迎接的。既然她出去了,肯定凤姐儿李纨等也要出去。其次,王夫人亲自带着薛姨妈和宝钗去见的贾母,“阖家俱厮见过了,又治席接风”,“薛蟠拜见过贾政贾琏,又引着见了贾赦贾珍等。”
对比林妹妹进府的时候,只有一群下人婆子接着,连个有头脸的大丫头都没有。别说她是晚辈的话,当时她的身份摆着呢,堂堂朝廷大员嫡女,而薛家不过一介商贾。况且王夫人忙忙的就收拾了荣国公生前静养的院子给薛家住,而黛玉没有连个地方都没有。
所以大门也好角门也罢,其实就是贾府对黛玉的一种轻忽。
[投诉]
[7楼] 网友:池上青青草 [2012-07-03 23:02:08]
黛玉走正门的确不可能,林如海亲自登门还有可能,黛玉应该走侧门而不是角门,黛玉可是贾家正经外孙女,第一次上门怎么也不能走角门吧》
回1楼,什么叫“把她接来就不错了”?是黛玉要来的,还是林如海要黛玉来的?看好原著,是贾家几次三番打发人去接的,一开始林如海没答应,几次后才答应,从他对黛玉说的话可看出是贾母用没有女性长辈教养打动了林如海,毕竟“五不娶”中有“丧妇长女不娶”,黛玉本来也不想离家是林如海决定了才去的的贾府。
贾家几次三番非把黛玉接来,然后只开角门,屋子也没准备,不是欺负人吗?
[投诉]
[8楼] 网友:青色的梅子 [2012-07-03 23:05:40]
同意楼上,这个安排不一定是贾母的意思,但是她也只是一个劲儿要接了黛玉来,后续什么住在哪里之类的根本就没想过,估计是都交给凤姐儿去做了。所以后来有婆子来问黛玉的住处时候,她才“想了想”。欺负人啊欺负人!
[投诉]
[9楼] 网友:池上青青草 [2012-07-04 03:55:22]
贾母不可能是把黛玉的住处问题交给凤姐的,因为黛玉和贾母最亲又是贾母坚决接来的,其他人都拿捏不好怎么安排黛玉,只有贾母才能决定黛玉住哪里什么待遇,所以凤姐才会直接把问题交给贾母,事实上黛玉进府后的住处以及配置也是贾母决定的看看湘云就知道了,湘云每次来贾府都是贾母安排她跟谁住,后来湘云主动要求是另外一回事。
个人决定,贾母对贾敏的疼爱真不怎样,看看黛玉进贾府的第一天就知道,黛玉走角门、提前没安排屋子,还有就是穿戴,贾敏可是玉字辈的亲姑母,在贾敏死后不久其唯一的女儿进贾府的头一天,穿着素淡些事基本的礼貌吧?其实就是两位太太也应该如此,表达一种心情嘛,可他们都是大红大绿,满头珠翠,这让黛玉看了什么感觉?再强调一次,不是黛玉主动要来贾家,是贾家三番五次打发人去接黛玉的,贾家实在是欺负人,还好意思哭贾敏的死,如果贾母真伤心,其他人敢那么轻忽?三春凤姐可都是知道黛玉到了才过来的,完全可以换套衣服。
起#点有篇穿成贾珍的就指出了这一点,宁府就做得很好,事后贾母还怪人家。
[投诉]
[10楼] 网友:千年 [2012-07-05 15:45:16]
据说,有人猜想,贾母不事先安排好屋子,其实是一早已经打算让黛玉和她一起住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