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kid_9527 打分:0 [2008-07-28 18:51:42]
声明:看了无数长评,终于一时手痒。 我是段盟,不要拍我...... 不知道海大是否在写文之初就设定好了“段月容”这个角色,反正我一直都是为了小段而追的文。不管是纯纯的初恋非珏,还是丰神如玉刻骨铭心的非白,都只是令故事停留在“正常”的水平线上。而从段月容惊世骇俗的出场,整部文开始倾斜了走向。 小段是妖孽,是魔障,是非世俗的存在。《悟空传》告诉我们:原来神仙管束不了的东西有个名字叫做——妖(大意)。撇开所谓的正义公理等一切传统道德规范,我们可以把世间的人事物相对客观的分为两类:主流,非主流。而小段,恰好就是属于后者。 用普通的法律去约束精神病患者显然是行不通的(请宽容这个不恰当的例子,其实天才与白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所以,我们不应该用一般的道德行为准则去衡量或批判被称为“妖孽”的小段。所以对有些分析小段的文字不甚以为然。1.小段的童年和家庭 有说小段是大理王爷独子,所以备受宠爱,童年无忧无虑。 首先,关于段王与小段的父子情。 从前几卷中的侧面描写到后面段王的正式出场,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老谋深算,以权势为终身追求的枭雄形象,很少有所谓的对小段的“宠爱”的描写。如果细心体味,从这些不多的他对小段的“宠爱”中可以分辨出,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寻常人家父亲对儿子的来自于父子基础上天性的“宠爱”,而是一种建立在利用与被利用基础上,类似于汉武帝对霍去病的那种“千金易得,一将难求”的“宠爱”。 其次,关于小段的童年生活。 七夕之夜初次与木槿见面便对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是跟她那段感人肺腑的要“替他长一双紫眼睛”的言论有关。而从那一段对他的身世以及他生母的简单的描述中可以清楚的窥得小段的童年生活。心理学家曾经指出,一岁至八岁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由此可以得出,小段狡猾自私贪婪的个性或许正是由那个貌似无忧无虑的童年造成。 所以关于他纳杨绿水,有评论赞他孝顺。不由失笑。 他爱父亲吗?或许爱吧。但终究还是因为爱自己。2.假凤虚凰的可贵性 评小段,怎么也绕不过君莫问和朝珠那一段。 大家纷纷称赞于小段的“能屈能伸”。我却觉得此之于小段,并不值得太过夸耀。包括对他对待窦英华先是忍辱负重而后雷霆击杀,因为对于小段而言,这只是本能的求生反应。 是的,小段是靠本能生存的人。就像李寻欢的好兄弟阿飞。 他们都是靠本能生存的人,从小在虚伪残酷的世界中长大。野蛮,却真实。 阿飞曾说,赏雪,是冬日里隔着厚厚的玻璃,围坐在温暖的火炉边,双手笼在狐皮的衣袖中,面前放着一壶热气升腾的茶的人,才有资格做的事。 与阿飞不同的是,小段生来便在权力的边缘,而他又懂得挨冻的痛苦,所以他拼死也要抓住这根稻草,成为那个赏雪的人。“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用在他身上并不算是贬义词,因为他只是为了生存。没有人能够打着“正义”的旗号站在上帝的角度去俯瞰众生。3.五十三个妃子 很多女性读者都纷纷诟病小段的五十三个妾,说作为一个现代女性,无法忍受分享的爱情。可是小段哪来的爱情呢?他最爱的只有他自己。或许还有木槿。 世界上有一种人,摒弃了所有的伦理,道德,规则,随心所欲忘乎所以的生活。他们不懂得尊重,在他们的心里,一切都是草木,都可践踏,他们心中的坚强堡垒保护着的,只有自己。他们把一切都深深埋藏,其实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这种人,不会有亲情,友情,更不会有爱情。他连对木槿的感情中都无可避免的混杂了强烈的征服和占有欲,遑论那“五十三个妃子”。 他也曾执着木槿的手表情严肃的对她说:接受馈赠的女人是争夺权势中必须的手段。(大意。原话忘记了∣∣∣)说的那样理直气壮理所当然。但比起那些一边作出一付不得已的委屈模样一边纳着妾,仿佛在说“弱水三千我都喝了,但是你是最珍贵的那一瓢”的男人高尚的多,磊落的多。真小人永远都比伪君子可爱。结语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凭着自己的一点点头脑分析一下小段的为人,顺便抒发一下郁结已久的心情。其实不管初衷是什么,海大写小段这个人物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有可能会喧宾夺主,因为小段的性格特点实在是太鲜明了,具有相当的侵略性。当年道明寺同学就是这样挤掉花泽一跃成为男主角的。对于小段的结局,一路看下来一直很纠结,现在却已经放开怀抱。因为不管结局怎样,小段同学的光辉形象已经深深刻在我的脑海,用橡皮擦也擦不掉了。如果结局真的发展成令人心碎的模样,请各位段盟参考一下《天是红河岸》中的拉姆瑟斯,或许就不会那么难过了......以上。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kid_9527 打分:0 [2008-07-28 18:51:42]
声明:看了无数长评,终于一时手痒。
我是段盟,不要拍我......
不知道海大是否在写文之初就设定好了“段月容”这个角色,反正我一直都是为了小段而追的文。
不管是纯纯的初恋非珏,还是丰神如玉刻骨铭心的非白,都只是令故事停留在“正常”的水平线上。而从段月容惊世骇俗的出场,整部文开始倾斜了走向。
小段是妖孽,是魔障,是非世俗的存在。
《悟空传》告诉我们:原来神仙管束不了的东西有个名字叫做——妖(大意)。
撇开所谓的正义公理等一切传统道德规范,我们可以把世间的人事物相对客观的分为两类:主流,非主流。而小段,恰好就是属于后者。
用普通的法律去约束精神病患者显然是行不通的(请宽容这个不恰当的例子,其实天才与白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所以,我们不应该用一般的道德行为准则去衡量或批判被称为“妖孽”的小段。所以对有些分析小段的文字不甚以为然。
1.小段的童年和家庭
有说小段是大理王爷独子,所以备受宠爱,童年无忧无虑。
首先,关于段王与小段的父子情。
从前几卷中的侧面描写到后面段王的正式出场,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老谋深算,以权势为终身追求的枭雄形象,很少有所谓的对小段的“宠爱”的描写。如果细心体味,从这些不多的他对小段的“宠爱”中可以分辨出,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寻常人家父亲对儿子的来自于父子基础上天性的“宠爱”,而是一种建立在利用与被利用基础上,类似于汉武帝对霍去病的那种“千金易得,一将难求”的“宠爱”。
其次,关于小段的童年生活。
七夕之夜初次与木槿见面便对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是跟她那段感人肺腑的要“替他长一双紫眼睛”的言论有关。而从那一段对他的身世以及他生母的简单的描述中可以清楚的窥得小段的童年生活。心理学家曾经指出,一岁至八岁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由此可以得出,小段狡猾自私贪婪的个性或许正是由那个貌似无忧无虑的童年造成。
所以关于他纳杨绿水,有评论赞他孝顺。不由失笑。
他爱父亲吗?或许爱吧。但终究还是因为爱自己。
2.假凤虚凰的可贵性
评小段,怎么也绕不过君莫问和朝珠那一段。
大家纷纷称赞于小段的“能屈能伸”。我却觉得此之于小段,并不值得太过夸耀。包括对他对待窦英华先是忍辱负重而后雷霆击杀,因为对于小段而言,这只是本能的求生反应。
是的,小段是靠本能生存的人。就像李寻欢的好兄弟阿飞。
他们都是靠本能生存的人,从小在虚伪残酷的世界中长大。野蛮,却真实。
阿飞曾说,赏雪,是冬日里隔着厚厚的玻璃,围坐在温暖的火炉边,双手笼在狐皮的衣袖中,面前放着一壶热气升腾的茶的人,才有资格做的事。
与阿飞不同的是,小段生来便在权力的边缘,而他又懂得挨冻的痛苦,所以他拼死也要抓住这根稻草,成为那个赏雪的人。“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用在他身上并不算是贬义词,因为他只是为了生存。没有人能够打着“正义”的旗号站在上帝的角度去俯瞰众生。
3.五十三个妃子
很多女性读者都纷纷诟病小段的五十三个妾,说作为一个现代女性,无法忍受分享的爱情。可是小段哪来的爱情呢?他最爱的只有他自己。或许还有木槿。
世界上有一种人,摒弃了所有的伦理,道德,规则,随心所欲忘乎所以的生活。他们不懂得尊重,在他们的心里,一切都是草木,都可践踏,他们心中的坚强堡垒保护着的,只有自己。他们把一切都深深埋藏,其实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这种人,不会有亲情,友情,更不会有爱情。他连对木槿的感情中都无可避免的混杂了强烈的征服和占有欲,遑论那“五十三个妃子”。
他也曾执着木槿的手表情严肃的对她说:接受馈赠的女人是争夺权势中必须的手段。(大意。原话忘记了∣∣∣)说的那样理直气壮理所当然。但比起那些一边作出一付不得已的委屈模样一边纳着妾,仿佛在说“弱水三千我都喝了,但是你是最珍贵的那一瓢”的男人高尚的多,磊落的多。
真小人永远都比伪君子可爱。
结语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凭着自己的一点点头脑分析一下小段的为人,顺便抒发一下郁结已久的心情。
其实不管初衷是什么,海大写小段这个人物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有可能会喧宾夺主,因为小段的性格特点实在是太鲜明了,具有相当的侵略性。当年道明寺同学就是这样挤掉花泽一跃成为男主角的。
对于小段的结局,一路看下来一直很纠结,现在却已经放开怀抱。因为不管结局怎样,小段同学的光辉形象已经深深刻在我的脑海,用橡皮擦也擦不掉了。
如果结局真的发展成令人心碎的模样,请各位段盟参考一下《天是红河岸》中的拉姆瑟斯,或许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