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少年韦帅望之二众望所归》  第36章

网友:抬头微笑 打分:2 [2006-10-20 18:21:21]

早就想为韩青这个人写点什么,因为实在觉得他是整部书中到目前为止最可细细品读的人物;但真要动手写,又觉得千言万语无从下笔。这样一拖再拖,情节一路发展,可说的话越积越多,终于决定在多到自己也没勇气开始写之前,不管怎样先想到什么说什么,如果下面的话显得思维混乱,还请多多包涵。
  书里反反复复强调“韩青不是圣人,圣人做不了冷家的掌门”。之所以需要这样说了又说(迄今好像已经说了不止三次了),是因为韩青给人的感觉已经很象一个圣人了吧。韦行觉得韩青可以放走冷玉,因为反正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烂好人”;冷秋在大战前夕想到他,也感叹“善良的人似乎总是软弱一点”。除了还没怎么露面的白老板,这两个人对韩青的评价应该算最有权威性了。不过,这样的看法真的准确吗?

(一)风雨楼旧事
  其实,书里韩青第一次出场,就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到底是不是个圣人了。杀人者死,这是帅望也认可的公正,不过这个“人”不包括路人甲。风雨楼里的一百多人,连配角也不算,只能算是活动背景,(还是一次性的那种)所以死了就死了,大家都可以当什么也没发生过,完全无损于韦大人的可爱。(对比一下韦大人打帅望的时候有多少人骂他,就可以知道这世界上的确没有公平公正这回事了。)韩掌门怎么处理这事的呢?他很坦白地承认自己不能主持公道,然后随手栽赃给了冷恶。(如果韩青想当个圣人,他该怎么做呢?大义灭亲吗?或者学学舜“窃负而逃”?呃,这个,要窃负韦大人而逃,难度实在大了点。)冷恶对此的评价是“韩青这个伪君子这次也生冷不忌做起栽赃嫁祸的事来了。”其实后面那么多人认为韩青把公平正义看得多么重要,都不如冷恶在这一刻看得透彻——必要的时候,韩掌门其实可以生冷不忌。(那么难道韩青居然是冷恶说的那种伪君子吗?当然不是,至于为什么,请对比一下伪君子最佳代言人岳不群先生,答案不言自明。)
幸好小说读来是为了开心的(大概写来也是为了开心的),所以虽然篓子捅得不小,善后却不难,这一页轻轻巧巧就翻过去了。可是,如果,外外外,外一翻不过去呢?要是让天下英雄都知道了韦大人干的好事,韩掌门又该如何处理呢?真是想一想就要替他头痛啊。上帝是不是全善的我们不清楚,不过晴大这个小型耶和华对自己的人物绝对是够仁慈了。一手遮天,翻手云覆手雨的,不是韩掌门,实乃晴大也!
(二) 好人,但是不烂
韩青跟冷秋讨论帅望应该怎么对待黑龙的问题:
韩青道:“这并不完全是道德的问题——”
冷秋问:“不是道德问题,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不是道德问题,就不是仁义礼智信的问题,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至于你想说的利害关系,凡是让我们提到这个词的,如果不能为我们所用,杀掉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千年作贼的,哪有千年防贼的,这个问题到此结束,我不喜欢你的态度,所以,罚酒三杯。”
冷秋大人当然是一贯的酷,一番话大概说得大韦小韦都觉得心有戚戚焉。不过他们可能都忘了,冷爷这么酷,这么拽,怎么会从冷掌门变成冷前掌门了呢?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做掌门这件事上,冷爷绝对不如他徒弟作得好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你做杀手,当然剑够快就好;可是如果你要做掌门,凡看不顺眼的统统杀掉,恐怕不是好的解决办法。冷秋所鄙视的那些东西,其实正是韩青能在这个位子上坐的比他长久的重要原因(虽然不是全部原因) 。
前传里冷秋设了陷阱让冷恶跳,韩青却不惜分兵也执意要去援救区家。这样决定真的是因为他是个烂好人吗?恰恰相反,这样的决定反映他的眼光比他师傅更长远,更会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得失。(后转里提过区华子这个人,好像还是帅望身边相当重要的一个人。)
其实如果韩青不是韩掌门,也许他会更象一个“烂好人” 。但在其位谋其政,情势不允许他做一个烂好人。所以,对慕容家,愧疚是有的,但该沉默的时候,还是要保持沉默的。
作为韩青的韩青与作为韩掌门的韩青,是两回事。韦行回王府应战温家剑客,韩青跟他同行,但是说:“我来,不证明你是对的,我还是对的你还是错的” 可是,接着自己也承认“我和你一样,宁愿做错。” 去送死,对于韩青来说是对的,对于韩掌门来说是错的。韩青想过要去看看,但冷秋反对,他也就没有坚持,因为作为韩掌门,他不应该去送死,丢卒保车是必要的,他自己对这一点非常清楚。
虽然韩青到底还是去了王府,并且赶上了王府大战,烂好人的形像最终得保,但别忘了,如果不是帅望小朋友的巴豆战术将战役推迟了一天,他们去了,大概只能看到康慨的尸体而已(冷师爷说的“白捡的义薄云天”) 。
韩掌门做了正确的决定,他是个好人,但绝对不烂。
(三)掌门是如何炼成的
前几天看众望所归35章,冷师爷说韩青小时候象帅望,真是小小地吃了一惊,于是忍不住要想像一下,象帅望的小韩青会是什么样子,或者,小韩青都是哪里象帅望了,是表面上的言谈行止象呢,还是骨子里的气质心性象?
虽然书里没说,不过猜想起来,韩掌门的童年应该是比较平静,相对幸福的。从外表上说,这时候的韩青象帅望一样,看起来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一点也不奇怪。可是后来大概因为天资太好,不幸被冷秋看上,于是上演了命运大逆转。这样的逆转最终到底是福是祸,当事人恐怕也说不清,只是在当时对小韩青来说,肯定是祸从天降了。而且,他肯定很快就认识到,他从小被灌输的那些真理正义,一点也帮不上他。
小韩青尝试过逃走,也许还不止一次(因为韦行说“那时候大家都以为他不会再逃了”)——逃走的过程是体现智慧的好机会,一个在困境中不是尖叫哭泣,而是机变百出的孩子,恩,是有点象——可惜魔高一丈,只好暂时偃旗息鼓做长远打算。本来就是玲珑剔透的人,再处在这样需要刻意隐忍的环境下,什么心机城府都磨练出来了吧。相比之下,帅望面对的磨砺温和太多了。
用毒药去解决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一点也不会让韩青感到困扰,光明正大是大侠们的义务,不是韩小朋友的。至于他是否考虑过冷秋有无可能罪不至死,我们无从知道——冷师爷说韩青比帅望狠,不是没有道理的。
投毒失败大概应该算韩青生命中的又一个影响终身的重大事件。虽然后来韩青回想起这件事的时候,觉得自己不知道那些师兄弟是否罪有应得,但其实这是一种被他自己或者被宠爱他的小型耶和华下意识地模糊化了的说法——那些师兄弟不过是象他一样的少年人,如何就罪有应得了呢?退一万步,他们全都该死,他就有权力这样做了吗?能一下杀死四个人,肯定是个有一定规模的设计,而他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可能的误伤,这种过失,已经接近故意了。(至少帅望让人投巴豆的时候既减了剂量又备了医药。)
这恐怕是韩青背离自己“心存善意”的人生信念走得最远的时候,自那之后,应该就开始回归了。离开冷秋,本来是为了做回自己;但为了成就手段,却先毁掉了目标。如果失掉了灵魂,赢得整个世界又如何?15天之后走出黑牢的韩青,不是象韦行说的那样做出“人生中唯一一次屈服”,而是终于正面接下了命运的战书。
善良的人总是软弱一点吗?冷师爷很多时候都非常睿智,但这一次说错了。韩青非但不比他或者韦行软弱,恰恰相反,他才是他们所有人中最强悍的那一个。
(四) 小小的不和谐音符
帅望半夜走失,韩青把秋园翻了个底儿朝天。帅望知道后埋怨他:“我不是保证过不会去了吗,你该信我呀!”-- 小孩子有着小动物一样的敏锐直觉,帅望的话一下就指出了两人深厚的亲情中隐含着的小小不和谐因素:他的韩叔叔爱他,护他,却不信他。
如果说这次的不信还是出于关心则乱的判断失误的话,后来面对冷玉的时候,问题的性质就很清楚了。看到帅望抱着冷玉的孩子出现,一向慈爱有加的韩妈妈在能作出反应的第一时间,二话不说给了帅望一个耳光。(说实话,帅望在这时的反应,实在是太大度了,这本来应该是一件既伤感情又伤自尊的事,居然没有任何后遗症就算过去了。) 为什么韩青连问也不问一声,就认定帅望是劫持了人家的婴儿作人质呢?如果他根本不认为帅望是能作出这种事的孩子,那么他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惊讶疑惑,而不是气愤吧?所以,实际上,在内心深处,韩青对于帅望的品性,是没有信心的。
韦行有一次提醒韩青不要太轻信帅望,韩青说:“你知道我不是轻信的人。” 也就是说,韩青自己认为自己是相信帅望的。但是,他所相信的,其实只是帅望的情义。帅望对他有情有义,跟帅望是个值得信赖的好人,是两码事。
那么,韩青为什么信不过自己养大的孩子呢?首先该肯定一下冷师爷的功劳。如果有人在你边上不断地提醒你:那家伙不可靠;就算你知道他居心叵测,怀疑的种子到底还是播下了。然后要感谢的,当然是制造了帅望的那个人。所谓血浓于水,血缘这东西,你真能当它不存在么?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帅望到底是不是一个会作出劫持婴儿那种事的人?这个问题值得长篇大论一番,不过简单的回答就一个字--是。所以韩青的不信任,很悲哀地,是有道理的。
韩青不仅不信任帅望,也不信任冷秋(这是当然的,谁让冷师爷劣迹斑斑) ,甚至也不信任韦行(他认为韦行一定会毁了他的孩子) 。爱,却不能信,很无奈。
(五) 地上的那一道线,以及爱与宽容
冷秋对韩青说,早晚有一天,帅望会发现,所谓仁义道德,不过是地上的一道线,他跨过去,就获得了自由。
英明睿智的冷师爷没想明白的是,当你知道地上有一道线的时候,已经注定了不可能跨过去了。他想不明白这一点,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一辈子想跨,而终于没有成功的例证。要么你根本不认为有这道线,要么你不把它当成一道线。韦行比较接近前者,韩青比较接近后者,所以两个徒弟都比师傅更接近自由。韦帅望呢?很不幸,似乎处于更象他师爷的状态。(为什么这样说,得另外讨论)
其实韩青是个很宽容的人,不仅对手下,对手是这样,对于师兄师傅也一样宽容。他唯一不宽容的地方,迄今为止只表现在对帅望的要求上。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吧。(当然也因为帅望还是个孩子,还有可塑性,你责冷师爷试试,除了自己惹一肚子闲气,屁用也不会有。) 这种关切,让他有一点过于敏感和焦虑了,与他一贯的通达,有些不太相称。
爱是一种痴,过于执着,就掩盖了智慧。韩青无论如何是说过“人人都有权利得到尊重” 这种话的人,但愿他能把这尊重延伸到帅望对人生道路和信念的选择自由上--引导而不是灌输;爱,并且宽容。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0-06 21:13:35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