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快乐的墙头草 打分:2 [2011-07-27 13:06:25]
事先说好,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言,如果你们觉得我说的实在很偏离你们的认知的话,就当是一13岁小屁孩的胡言乱语吧。关于莉莉,大多数人都讨厌她,而这大多数人大多数是教授粉。因为教授的原因,莉莉被赋予种种种种的坏名声。(具体的我就不说啦)而事实,谁知道呢?毕竟书里对她的描写都是假借别人之口。这样问题就来了,对于莉莉的描述,大多出自格來芬多之口。(也有斯拉霍格恩描述的,不过这只能证明莉莉是一个很讨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仅此而已)对格來芬多有偏见的人就认为格來芬多那些没脑子的家伙被莉莉那张伪善的脸所欺骗,或那些格來芬多对哈利掩饰莉莉的邪恶。【大概是这个意思吧,若不确凿别计较】对格來芬多没偏见的,也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毕竟对莉莉的描述只是格來芬多一家之见。也有公正一点的人,撇去教授的原因去看莉莉。忘了哪个大大在文里写过,教授喜欢莉莉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如果莉莉是真的像那些人一样说的,教授是不会喜欢上莉莉的。(暗黑的人他见多了,只有莉莉这缕阳光照进了他的心里!ORZ,我qy了)【教授粉的相信教授的眼光吧~伏地】好像有人说莉莉是原著里最大的玛丽苏~玛丽苏肿么了?玛丽苏本身其实是个非常有爱的东西,漂亮可爱聪明的女生谁不喜欢?严格意义上玛丽苏=智商高+外貌漂亮+心地善良。【大家请用正确的想法看玛丽苏】这很好,起码承认了莉莉的三大优点,事实上这三大优点罗琳借他人之口写出来了,原因同上,没人信OR半信半疑。真正喜欢莉莉的,MS很少。(┬_┬)【我目前还米有见到几个】莉莉呀!在罗琳笔下这么优秀的女人,竟然这么被抹黑,个人认为:莉莉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遇见斯内普!如果不遇见他,莉莉还是原著中那个优秀善良漂亮高智商的小女孩and温慧娴淑女人,最多最多就只是像一个小小的玛丽苏~当然我并不否认“人无完人”,罗琳对她的笔墨少之又少并只描绘了她的优秀之处,这让莉莉显得很不真实以至于让人怀疑莉莉的真面目。莉莉也许真的有那些想法,也许那些想法在出现后把他拍回脑海了,也许教授的那句“泥巴种”是一条导火索,也许莉莉早就想离开教授了。谁都难免有些丑恶的想法,但是,宽容的对待莉莉吧,毕竟她也需要幸福。在教授没有经历过这一切,还是个内心阴暗偏激的男孩的时候,在莉莉不曾真正认识教授的时候,詹姆波特才是她的良人。不能因为她无意闯进教授心里然后离去而不待见她!莉莉甚至都不了解斯内普!这篇文里,莉莉被分为两半,她会认识到内心别扭经历过世事沧桑的斯内普,而这样的斯内普,更值得她为之疯狂为之献出生命为之付出一切为之爱!(当然我没说小教授不好!)我希望并有信心作者能还原出一个真实的莉莉!回过头来发现,这篇评论措辞顺序逻辑真的很混乱,大大将就着看吧!为纪念我的第一个不掺水的长评Y(^_^)Y,奖励一朵玫瑰花给我!-<-<-<@
1
[1楼] 作者回复 [2011-07-27 13:26:29]
啊!又一次以为是自己看错了……谢谢墙头草!其实我也不主张黑莉莉,黑了莉莉就等于间接侮辱了教授——一个虚伪、狡猾各种不好的女人会让教授深爱至死吗?从码下这文的第一个字开始,我就知道这个CP不好写。就像之前泡泡说的,所有人都想给教授幸福,那么为什么这个人不能是莉莉呢。我很用心地在写,每一句对白,一个动作,我想让莉莉一点点地看到教授对他的付出,一点点的明白。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所以设定才会是在他们绝交后这里的教授不是十七年前的小西弗勒斯,并不会无止尽地对莉莉好,他现在看到的只是金妮.韦斯莱,至少目前还是这样。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11-07-27 13:30:35]
玫瑰花,一捧!= =!13岁……小草,你让我惊悚了
[3楼] 网友:树影子 [2011-07-27 14:19:59]
要是我说呢,莉莉的“被黑”倒有很大原因是要怪她老公。LZ说,认为莉莉的毛病是被掩盖了的想法,是因为很多人都对格兰芬多有偏见。可是,就算是偏见吧,这偏见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只是因为喜欢教授?只是因为喜欢所以不公正——我倒不是说LZ是这么想的,毕竟,要真是这么立场决定一切的想法,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正了。按我的想法,这种“莉莉的毛病是被人故意向哈利掩饰了”或是干脆就是“他们心里格兰芬多的好学生就没有不是的地方”,倒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一种对比暗示出来的。没错,这个对比源就詹姆斯·波特!看看格兰芬多的人们是怎么给哈利形容他父亲的?校长先生说,老波特对教授有救命之恩;海格说,他是个好人;他的朋友们就更别提了,他们津津乐道于他的各种好处……可是,事实如何呢?所谓的救命之恩,背后的东西是什么?这个被喜爱的“好人”,当年做过什么事?他的朋友们,在哈利自己知道真相之前,即使受着教授的恩惠,即使明知道哈利对他的憎恨有多么不恰当,他们又何曾对自己朋友当年做过的错事,提过一字半句?(我要强调的是,我并非想说因为詹姆斯·波特学生时代的错误,就抹杀他后来的优点,但是,如果做为完整地、全面地、综合地谈到一个人——而非他的某一件事——那么不管是因为本身就对斯其缺点视而不见,还是想对被讲述者的刻意隐瞒,对一个人只讲他的优点,绝不能被称做是公正公平地介绍和评价)于是说殷鉴不远,不是吗?
1 [投诉]
[4楼] 作者回复 [2011-07-27 14:26:46]
哎,是啊,对于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人们总是会宽容些;尤其这还是在他的儿子面前
[5楼] 网友:快乐的墙头草 [2011-07-27 14:32:44]
我写的时候也想到可能是讲述者故意向哈利隐瞒,毕竟要给哈利一个严父慈母的好影响吗。(毕竟人家都死了,那些毛病也被选择性遗忘了)不过我好像忘记打出来了【汗……至于詹姆斯波特,和斯内普,我选择性遗忘了,毕竟牵扯上他们想要分析就复杂了。我懒得动脑子【这才是重点】我写着写着就带入主观意见了。【摸头】不好意思,人生观还没完全就学人家分析书中人物。⊙﹏⊙‖∣谁来客观的分析分析詹姆斯波特这个人?(想对他客观评价真不容易)让偶学习学习。
[6楼] 网友:abyssal1% [2011-07-27 14:32:50]
我也支持莉莉,她绝对不是因为一句泥巴种就和人绝交的小女生,当时的社会风气,血统欺压什么的绝对比现在还明显,根本就不是像现在的德拉克对赫敏说泥巴种那样轻松。莉莉和斯内普绝交,真正更多是西弗勒斯这位青年长歪了(我们这里不讨论他也想要更多朋友、认同什么的),他一心加入食死徒,并且在莉莉质问他这件事时试图转移话题避而不答,他心里也心虚,知道莉莉不喜欢这件事,他们之间应该对此有过很多讨论。一个问题说很多次,谁都会烦的,这时候一句“泥巴种”代表了什么呢?或许在莉莉的眼里这代表,西弗勒斯终于决定要放弃他们之间的友情,他要正式真正投入食死徒了,你既无情我便休,就是这样。这个世界圣母并不是很多的,对于一个踏上歪路的人,有谁可以一直努力把他拉回来?西弗勒斯当时可以说就是类似,我将来的职业走向是去当小混混,姑娘,你们说这样叫莉利情何以堪啊。
[7楼] 网友:快乐的墙头草 [2011-07-27 14:47:06]
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逼着罗琳把莉莉这个人物塑造的丰满一点,有血有肉一点……不然就凭原著里那么一点描写,在讨论也是有争议。毕竟我们想要还原的是一个人,一个有复杂内心的人!
[8楼] 网友:快乐的墙头草 [2011-07-27 14:49:38]
果然在莉莉的问题上争议真的很大,【哭】我再也不写这么难搞的人物了~
[9楼] 网友:树影子 [2011-07-27 15:01:39]
我个人的感觉里莉莉应该是一个通常标准上,称得中等以上水准的女性(中等的基本有通论,但是不是最上等的,我恐怕各个人的看法,会和每个人的审美观挂勾,因此不好随便评价),有不少优点,但也不可能完美无缺。然而她的一个问题在于,虽然只是间接描写,但在书里她得到的评价却是完美无缺的。必须承认的是,这使人感觉不够真实,也不够可信。所谓的玛丽苏之说,窃以为有很大因素就来源于此(另一半可能是源于据说罗琳本人亲口说卢平爱的也是她)。毕竟完美无缺,和得到众多人的爱慕,是玛丽苏的特点,实在是被人诟病反感的原因之一。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叫做“一个脑残粉等于十个黑”,我想,套用在这里,似乎也有相似之处——正是因为把一个本来并不完美的人吹嘘得完美无缺无人可及,才反倒容易引发他人的逆反情绪吧?
[10楼] 网友:快乐的墙头草 [2011-07-27 15:06:41]
看看这密密麻麻的字呀!我突然感到胃疼~那啥,【小声】我写得评……不算……太坏吧~【望天……
[11楼] 作者回复 [2011-07-27 19:18:20]
我同意“树影子”,莉莉应该是一个中上的女性,有很多闪光点,但并不是完美无缺;这世上也不见得有完美无缺的人吧“另一半可能是源于据说罗琳本人亲口说卢平爱的也是她”有这个说法吗?有点吓到了,一会去看看原著里,莉莉也是个死去的人,还是像我之前说的,对一个死去的人,大家都会以一种怀念的包容地口吻去回忆;而且莉莉本身也确实是个讨人喜欢的人。小草,你评的很好啊,十分感谢呢莉莉确实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我才是真正头疼的那一个啊啊啊啊!
[12楼] 作者回复 [2011-07-27 19:22:39]
“西弗勒斯当时可以说就是类似,我将来的职业走向是去当小混混,姑娘,你们说这样叫莉利情何以堪啊。”他那个可比小混混严重多了,应该是说混□□的吧;不,可能更严重,他们老大准备颠覆社会的,所以该是混恐怖组织的……
[13楼] 网友:abyssal1% [2011-07-27 20:26:15]
啊啊,我是委婉派别的所以用小混混来说,我想说小混混比较街头的感觉,姑娘们应该更有熟悉感,□□都要在电视上才看得到,没有立体真实感,太遥远了。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快乐的墙头草 打分:2 [2011-07-27 13:06:25]
事先说好,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言,如果你们觉得我说的实在很偏离你们的认知的话,就当是一13岁小屁孩的胡言乱语吧。
关于莉莉,大多数人都讨厌她,而这大多数人大多数是教授粉。因为教授的原因,莉莉被赋予种种种种的坏名声。(具体的我就不说啦)而事实,谁知道呢?毕竟书里对她的描写都是假借别人之口。
这样问题就来了,对于莉莉的描述,大多出自格來芬多之口。(也有斯拉霍格恩描述的,不过这只能证明莉莉是一个很讨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仅此而已)对格來芬多有偏见的人就认为格來芬多那些没脑子的家伙被莉莉那张伪善的脸所欺骗,或那些格來芬多对哈利掩饰莉莉的邪恶。【大概是这个意思吧,若不确凿别计较】对格來芬多没偏见的,也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毕竟对莉莉的描述只是格來芬多一家之见。
也有公正一点的人,撇去教授的原因去看莉莉。忘了哪个大大在文里写过,教授喜欢莉莉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如果莉莉是真的像那些人一样说的,教授是不会喜欢上莉莉的。(暗黑的人他见多了,只有莉莉这缕阳光照进了他的心里!ORZ,我qy了)【教授粉的相信教授的眼光吧~伏地】
好像有人说莉莉是原著里最大的玛丽苏~玛丽苏肿么了?玛丽苏本身其实是个非常有爱的东西,漂亮可爱聪明的女生谁不喜欢?严格意义上玛丽苏=智商高+外貌漂亮+心地善良。【大家请用正确的想法看玛丽苏】这很好,起码承认了莉莉的三大优点,事实上这三大优点罗琳借他人之口写出来了,原因同上,没人信OR半信半疑。
真正喜欢莉莉的,MS很少。(┬_┬)【我目前还米有见到几个】莉莉呀!在罗琳笔下这么优秀的女人,竟然这么被抹黑,个人认为:莉莉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遇见斯内普!如果不遇见他,莉莉还是原著中那个优秀善良漂亮高智商的小女孩and温慧娴淑女人,最多最多就只是像一个小小的玛丽苏~
当然我并不否认“人无完人”,罗琳对她的笔墨少之又少并只描绘了她的优秀之处,这让莉莉显得很不真实以至于让人怀疑莉莉的真面目。莉莉也许真的有那些想法,也许那些想法在出现后把他拍回脑海了,也许教授的那句“泥巴种”是一条导火索,也许莉莉早就想离开教授了。谁都难免有些丑恶的想法,但是,宽容的对待莉莉吧,毕竟她也需要幸福。在教授没有经历过这一切,还是个内心阴暗偏激的男孩的时候,在莉莉不曾真正认识教授的时候,詹姆波特才是她的良人。不能因为她无意闯进教授心里然后离去而不待见她!莉莉甚至都不了解斯内普!
这篇文里,莉莉被分为两半,她会认识到内心别扭经历过世事沧桑的斯内普,而这样的斯内普,更值得她为之疯狂为之献出生命为之付出一切为之爱!(当然我没说小教授不好!)
我希望并有信心作者能还原出一个真实的莉莉!
回过头来发现,这篇评论措辞顺序逻辑真的很混乱,大大将就着看吧!
为纪念我的第一个不掺水的长评Y(^_^)Y,奖励一朵玫瑰花给我!-<-<-<@
1
[1楼] 作者回复 [2011-07-27 13:26:29]
啊!又一次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谢谢墙头草!
其实我也不主张黑莉莉,黑了莉莉就等于间接侮辱了教授——一个虚伪、狡猾各种不好的女人会让教授深爱至死吗?
从码下这文的第一个字开始,我就知道这个CP不好写。就像之前泡泡说的,所有人都想给教授幸福,那么为什么这个人不能是莉莉呢。
我很用心地在写,每一句对白,一个动作,我想让莉莉一点点地看到教授对他的付出,一点点的明白。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所以设定才会是在他们绝交后这里的教授不是十七年前的小西弗勒斯,并不会无止尽地对莉莉好,他现在看到的只是金妮.韦斯莱,至少目前还是这样。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11-07-27 13:30:35]
玫瑰花,一捧!
= =!13岁……小草,你让我惊悚了
[投诉]
[3楼] 网友:树影子 [2011-07-27 14:19:59]
要是我说呢,莉莉的“被黑”倒有很大原因是要怪她老公。
LZ说,认为莉莉的毛病是被掩盖了的想法,是因为很多人都对格兰芬多有偏见。可是,就算是偏见吧,这偏见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只是因为喜欢教授?只是因为喜欢所以不公正——我倒不是说LZ是这么想的,毕竟,要真是这么立场决定一切的想法,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正了。
按我的想法,这种“莉莉的毛病是被人故意向哈利掩饰了”或是干脆就是“他们心里格兰芬多的好学生就没有不是的地方”,倒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一种对比暗示出来的。
没错,这个对比源就詹姆斯·波特!
看看格兰芬多的人们是怎么给哈利形容他父亲的?校长先生说,老波特对教授有救命之恩;海格说,他是个好人;他的朋友们就更别提了,他们津津乐道于他的各种好处……
可是,事实如何呢?
所谓的救命之恩,背后的东西是什么?这个被喜爱的“好人”,当年做过什么事?他的朋友们,在哈利自己知道真相之前,即使受着教授的恩惠,即使明知道哈利对他的憎恨有多么不恰当,他们又何曾对自己朋友当年做过的错事,提过一字半句?(我要强调的是,我并非想说因为詹姆斯·波特学生时代的错误,就抹杀他后来的优点,但是,如果做为完整地、全面地、综合地谈到一个人——而非他的某一件事——那么不管是因为本身就对斯其缺点视而不见,还是想对被讲述者的刻意隐瞒,对一个人只讲他的优点,绝不能被称做是公正公平地介绍和评价)
于是说殷鉴不远,不是吗?
1 [投诉]
[4楼] 作者回复 [2011-07-27 14:26:46]
哎,是啊,对于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人们总是会宽容些;尤其这还是在他的儿子面前
1 [投诉]
[5楼] 网友:快乐的墙头草 [2011-07-27 14:32:44]
我写的时候也想到可能是讲述者故意向哈利隐瞒,毕竟要给哈利一个严父慈母的好影响吗。(毕竟人家都死了,那些毛病也被选择性遗忘了)不过我好像忘记打出来了【汗……
至于詹姆斯波特,和斯内普,我选择性遗忘了,毕竟牵扯上他们想要分析就复杂了。我懒得动脑子【这才是重点】我写着写着就带入主观意见了。【摸头】不好意思,人生观还没完全就学人家分析书中人物。⊙﹏⊙‖∣
谁来客观的分析分析詹姆斯波特这个人?(想对他客观评价真不容易)让偶学习学习。
1 [投诉]
[6楼] 网友:abyssal
1% [2011-07-27 14:32:50]
我也支持莉莉,她绝对不是因为一句泥巴种就和人绝交的小女生,当时的社会风气,血统欺压什么的绝对比现在还明显,根本就不是像现在的德拉克对赫敏说泥巴种那样轻松。
莉莉和斯内普绝交,真正更多是西弗勒斯这位青年长歪了(我们这里不讨论他也想要更多朋友、认同什么的),他一心加入食死徒,并且在莉莉质问他这件事时试图转移话题避而不答,他心里也心虚,知道莉莉不喜欢这件事,他们之间应该对此有过很多讨论。一个问题说很多次,谁都会烦的,这时候一句“泥巴种”代表了什么呢?
或许在莉莉的眼里这代表,西弗勒斯终于决定要放弃他们之间的友情,他要正式真正投入食死徒了,你既无情我便休,就是这样。
这个世界圣母并不是很多的,对于一个踏上歪路的人,有谁可以一直努力把他拉回来?西弗勒斯当时可以说就是类似,我将来的职业走向是去当小混混,姑娘,你们说这样叫莉利情何以堪啊。
[投诉]
[7楼] 网友:快乐的墙头草 [2011-07-27 14:47:06]
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逼着罗琳把莉莉这个人物塑造的丰满一点,有血有肉一点……不然就凭原著里那么一点描写,在讨论也是有争议。毕竟我们想要还原的是一个人,一个有复杂内心的人!
[投诉]
[8楼] 网友:快乐的墙头草 [2011-07-27 14:49:38]
果然在莉莉的问题上争议真的很大,【哭】我再也不写这么难搞的人物了~
[投诉]
[9楼] 网友:树影子 [2011-07-27 15:01:39]
我个人的感觉里莉莉应该是一个通常标准上,称得中等以上水准的女性(中等的基本有通论,但是不是最上等的,我恐怕各个人的看法,会和每个人的审美观挂勾,因此不好随便评价),有不少优点,但也不可能完美无缺。
然而她的一个问题在于,虽然只是间接描写,但在书里她得到的评价却是完美无缺的。
必须承认的是,这使人感觉不够真实,也不够可信。
所谓的玛丽苏之说,窃以为有很大因素就来源于此(另一半可能是源于据说罗琳本人亲口说卢平爱的也是她)。毕竟完美无缺,和得到众多人的爱慕,是玛丽苏的特点,实在是被人诟病反感的原因之一。
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叫做“一个脑残粉等于十个黑”,我想,套用在这里,似乎也有相似之处——正是因为把一个本来并不完美的人吹嘘得完美无缺无人可及,才反倒容易引发他人的逆反情绪吧?
[投诉]
[10楼] 网友:快乐的墙头草 [2011-07-27 15:06:41]
看看这密密麻麻的字呀!我突然感到胃疼~
那啥,【小声】我写得评……不算……太坏吧~【望天……
[投诉]
[11楼] 作者回复 [2011-07-27 19:18:20]
我同意“树影子”,
莉莉应该是一个中上的女性,有很多闪光点,但并不是完美无缺;这世上也不见得有完美无缺的人吧
“另一半可能是源于据说罗琳本人亲口说卢平爱的也是她”
有这个说法吗?有点吓到了,一会去看看
原著里,莉莉也是个死去的人,还是像我之前说的,对一个死去的人,大家都会以一种怀念的包容地口吻去回忆;而且莉莉本身也确实是个讨人喜欢的人。
小草,你评的很好啊,十分感谢呢
莉莉确实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我才是真正头疼的那一个啊啊啊啊!
[投诉]
[12楼] 作者回复 [2011-07-27 19:22:39]
“西弗勒斯当时可以说就是类似,我将来的职业走向是去当小混混,姑娘,你们说这样叫莉利情何以堪啊。”
他那个可比小混混严重多了,应该是说混□□的吧;不,可能更严重,他们老大准备颠覆社会的,所以该是混恐怖组织的……
[投诉]
[13楼] 网友:abyssal
1% [2011-07-27 20:26:15]
啊啊,我是委婉派别的所以用小混混来说,我想说小混混比较街头的感觉,姑娘们应该更有熟悉感,□□都要在电视上才看得到,没有立体真实感,太遥远了。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