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木木 打分:2 [2011-04-30 21:56:23]
看完第一卷,再回头看初识,才发现除了四四和十四,主要人物在这一章全都出场了,老八和十四不是经常在一起吗,这里为什么不安排十四出现,有何用意?为安排三个人结伴作者安排了这样一场相遇,让我想到了人生如戏,看得到的真实不一定是真实,相反有时候,只有带上面具,才能卸下伪装,表达真实的情绪。 用什么样的方式穿越,穿越以后附身在什么人,不能孟清自己能选择的,孟清的才情和见识,让她并不甘于做一个丫头,小红的身份地位束缚不了她自由的灵魂,一旦有机会,这颗蒙尘的珍珠就会散发出夺目的光辉,这个机会就是孟清诺。 主角相识的方式是戏曲小说里常用的小姐落难英雄救美,看似平常的一场相遇,却被作者巧妙的埋下了很多伏笔。在五个出色的人当中,胤禩也依然卓尔不凡,可小攸偏偏看上的是女扮男妆的孟清,可见孟清的魅力,孟清诺在晓攸的有意无意的试探中,展现了各方面的才华,从《虬髯客》到唐宋文豪,孟清诺可谓博览全书学识渊博,驳斥红颜祸水论,体现了孟清诺对历史清醒的认识和对女子的怜惜,让小攸这个在被封建思想灌输长大的对自身命运不甘又无力反抗的女子感受到了惊喜,遂对孟清诺刮目相看。在与胤禩的对话中,孟清诺一番慷慨陈词针砭时弊,又展现了他对政治的敏锐洞察力,又引起了胤禩的注意,想收为己用却被孟清诺婉言谢绝,又表现了孟清诺潇洒超然的品格,我想这也是小攸被孟清诺吸引的原因之一,小攸家世显赫,肯定见惯胤禩这种贵族子弟,而孟清诺一介布衣却如此的丰神俊朗谈吐不俗又怜香惜玉。为了进一步的了解孟清,胤禩提出了游湖。 在画舫的进一步接触中,又展现了孟清诺在艺术方面的造诣,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倾尽心神的一曲《乱》红,吹乱了几个人的心,最能打动人心的,并不是技艺的高超与否,而是真情流露。写词这段写的非常巧妙,左手写字这个小小的细节就将孟清诺聪明谨慎的个性刻画得非常鲜明。一首《盛世歌行》,既展现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修为,展现了孟清诺在诗词歌赋方面的创造力。这样多才多艺气质超然的孟清诺不但被小攸喜欢,也被胤禩欣赏,所以才有了三个人的结拜。 故事已经开始,我拭目以待。
[1楼] 作者回复 [2011-05-02 20:33:13]
“只有带上面具,才能卸下伪装”,亲说得太对了~相遇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用的假身份,但表现的是真实的自己,而后来身份真实了,却因为各种原因,多了隐瞒、猜疑。相遇和结拜都是用的最寻常普通的情节,的确是想表达一种戏剧的效果。相遇是戏剧,五人中,其实有玉容-沐晨风-孟清、沐晨风-孟清-江云升、晓攸-孟清诺(孟清)-江云升三条感情线,第一条线有友情和爱情的冲突;第二条线重点纠结在仇诺穿到了江、沐谁的身上,各种阴差阳错,各种机缘巧合;第三条线在于女主的双重身份,孟清诺这个不再存在的人,也是令晓攸、江云升反复纠结的问题,当晓攸发现自己爱上的孟清诺是孟清(芷陌),当江云升发现自己想爱不敢爱的芷陌是孟清诺,命运又是何等无常戏剧?正是人生如戏。结拜也是戏剧。缔盟原本是单纯的,但当到后来参杂了爱恋、利用、报复、算计,三人的关系又当何去何从?一生盟,去似箭。一场结拜仿似儿戏,却戏如人生。
[投诉]
[2楼] 网友:心妖 [2011-05-03 11:55:27]
看完四十多章回头看,这章的确相当于基石了。构思巧妙,结构严谨,看到后面真是越来越精彩,环环相扣,张弛有度,框架设计得很好。“慢”得值得。如果是计划百万字的小说,开局根本不慢。一切过程都很自然,经得起推敲。
[3楼] 作者回复 [2011-05-03 19:30:28]
最近忽然接连着有人说节奏合适不慢,我真是太感动了,亲们怎么不早说,我还反省了又反省,泪牛啊百万字还是好有鸭梨滴,计划是七八十万~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倒是想一直写下去,一直爱下去,呵呵~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木木 打分:2 [2011-04-30 21:56:23]
看完第一卷,再回头看初识,才发现除了四四和十四,主要人物在这一章全都出场了,老八和十四不是经常在一起吗,这里为什么不安排十四出现,有何用意?为安排三个人结伴
作者安排了这样一场相遇,让我想到了人生如戏,看得到的真实不一定是真实,相反有时候,只有带上面具,才能卸下伪装,表达真实的情绪。
用什么样的方式穿越,穿越以后附身在什么人,不能孟清自己能选择的,孟清的才情和见识,让她并不甘于做一个丫头,小红的身份地位束缚不了她自由的灵魂,一旦有机会,这颗蒙尘的珍珠就会散发出夺目的光辉,这个机会就是孟清诺。
主角相识的方式是戏曲小说里常用的小姐落难英雄救美,看似平常的一场相遇,却被作者巧妙的埋下了很多伏笔。在五个出色的人当中,胤禩也依然卓尔不凡,可小攸偏偏看上的是女扮男妆的孟清,可见孟清的魅力,孟清诺在晓攸的有意无意的试探中,展现了各方面的才华,从《虬髯客》到唐宋文豪,孟清诺可谓博览全书学识渊博,驳斥红颜祸水论,体现了孟清诺对历史清醒的认识和对女子的怜惜,让小攸这个在被封建思想灌输长大的对自身命运不甘又无力反抗的女子感受到了惊喜,遂对孟清诺刮目相看。在与胤禩的对话中,孟清诺一番慷慨陈词针砭时弊,又展现了他对政治的敏锐洞察力,又引起了胤禩的注意,想收为己用却被孟清诺婉言谢绝,又表现了孟清诺潇洒超然的品格,我想这也是小攸被孟清诺吸引的原因之一,小攸家世显赫,肯定见惯胤禩这种贵族子弟,而孟清诺一介布衣却如此的丰神俊朗谈吐不俗又怜香惜玉。为了进一步的了解孟清,胤禩提出了游湖。
在画舫的进一步接触中,又展现了孟清诺在艺术方面的造诣,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倾尽心神的一曲《乱》红,吹乱了几个人的心,最能打动人心的,并不是技艺的高超与否,而是真情流露。写词这段写的非常巧妙,左手写字这个小小的细节就将孟清诺聪明谨慎的个性刻画得非常鲜明。一首《盛世歌行》,既展现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修为,展现了孟清诺在诗词歌赋方面的创造力。
这样多才多艺气质超然的孟清诺不但被小攸喜欢,也被胤禩欣赏,所以才有了三个人的结拜。
故事已经开始,我拭目以待。
[1楼] 作者回复 [2011-05-02 20:33:13]
“只有带上面具,才能卸下伪装”,亲说得太对了~相遇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用的假身份,但表现的是真实的自己,而后来身份真实了,却因为各种原因,多了隐瞒、猜疑。
相遇和结拜都是用的最寻常普通的情节,的确是想表达一种戏剧的效果。
相遇是戏剧,五人中,其实有玉容-沐晨风-孟清、沐晨风-孟清-江云升、晓攸-孟清诺(孟清)-江云升三条感情线,第一条线有友情和爱情的冲突;第二条线重点纠结在仇诺穿到了江、沐谁的身上,各种阴差阳错,各种机缘巧合;第三条线在于女主的双重身份,孟清诺这个不再存在的人,也是令晓攸、江云升反复纠结的问题,当晓攸发现自己爱上的孟清诺是孟清(芷陌),当江云升发现自己想爱不敢爱的芷陌是孟清诺,命运又是何等无常戏剧?正是人生如戏。
结拜也是戏剧。缔盟原本是单纯的,但当到后来参杂了爱恋、利用、报复、算计,三人的关系又当何去何从?一生盟,去似箭。一场结拜仿似儿戏,却戏如人生。
[投诉]
[2楼] 网友:心妖 [2011-05-03 11:55:27]
看完四十多章回头看,这章的确相当于基石了。构思巧妙,结构严谨,看到后面真是越来越精彩,环环相扣,张弛有度,框架设计得很好。“慢”得值得。如果是计划百万字的小说,开局根本不慢。一切过程都很自然,经得起推敲。
[投诉]
[3楼] 作者回复 [2011-05-03 19:30:28]
最近忽然接连着有人说节奏合适不慢,我真是太感动了,亲们怎么不早说,我还反省了又反省,泪牛啊
百万字还是好有鸭梨滴,计划是七八十万~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倒是想一直写下去,一直爱下去,呵呵~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