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大汉]女儿就不能继承皇位吗?》  第13章

网友:召南o懒虫虫 打分:2 [2025-09-30 11:31:06] 来自湖南

这里不太对,吕家的帮扶可不少,不可能这个态度,你当吕雉是傻子,后来对待吕家孩子很好,可不是扶弟魔

11  

[1楼] 作者回复 [2025-09-30 15:43:58] 来自上海

女主执政,只有娘家人可用,不是吕家托举了吕雉,全靠吕雉带飞吕家,那一家的托油瓶,但凡有军功,不可能王位虎符喂嘴里还调不动军队,为什么调不动,因为人心不服。人心只服吕雉,所以她能儿子没了直接临朝称制,权力不是身份给的,是人心给的,创业时她一手稳住大后方的功劳,是比她哥吕泽大的,如果吕家有用,刘邦根本不可能说什么立如意,他俩属于夫妻共同创业,只是刘盈废物,自己玩死了自己,让吕后陷入被动,不得不扶娘家。吕后入葬长陵后,吕家恶梦就来了,带不动。

4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25-09-30 15:56:41] 来自上海

这不是扶不扶弟的事,权力得给唤得动的人,她才能执掌权力,对于政治生物来说,没有感情,只有利用,她那般把吕家抬上了完全不配的高度,就是献祭吕家,巩固自己的权力,她不可能不知道她死后吕家会怎样,但她没有犹豫,还全力杀刘家旁系,仇恨值拉满。这就叫献祭,刘邦儿子们活得好好的,她就只杀了如意与建而已,其他人的死,与她并没有关系。

3   [投诉]

[3楼] 作者回复 [2025-09-30 15:58:26] 来自上海

她的政治是一绝的,她的百姓家家有其田,有大院,除了她,没一个封建帝王能做到

1   [投诉]

[4楼] 网友:长云漫卷三万里 [2025-10-04 12:14:37] 来自四川

前期刘邦创业时,吕家的核心贡献是吕泽,而不是吕雉,吕泽是刘邦集团的核心军事将领之一。他不仅在沛县起兵时就带领“吕家军”加入刘邦,还在反秦和楚汉战争中屡立战功,比如在刘邦兵败彭城后,是吕泽收拢残兵,稳定了局势。他的军事才能和功绩是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史记》中多次提及过他的战功。
而吕雉,她在刘邦创业初期的主要作用是稳定后方,照顾家人,为前线提供后勤支持。这当然是重要的贡献,但与吕泽在前线浴血奋战、开疆拓土的军事功绩相比,在“打天下”的权重上是不同的。说她“创业时稳住大后方的功劳比吕泽大”,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吕雉后来能临朝称制,确实有她个人政治手腕的因素,但吕家,尤其是吕泽留下来的军事势力是她重要的后盾。吕泽在军中的影响力和吕家的实力,为吕雉在刘邦去世后,面对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时,提供了关键的支持。如果吕家真的是“托油瓶”,吕雉很难仅凭“人心服她”就能顺利掌握最高权力。
另外,刘邦曾想废黜刘盈改立刘如意,这正说明刘邦对吕雉和刘盈的势力(其中包含吕家势力)有所忌惮,而不是吕家没用。最终未能废立,也是各方政治力量角力的结果,包括吕雉和吕家势力的抵制。
最后,吕雉确实扶持了吕家,封王封侯,这是她巩固自身权力的手段。但说她是“献祭吕家”,认为她明知吕家会覆灭还故意为之,这种说法太过于阴谋论了。吕雉的真实意图更可能是利用吕家作为制衡功臣和刘氏宗亲的力量,以确保刘盈的皇位稳固,同时也为自己家族谋取利益和安全。她可能低估了功臣集团在她死后反扑的决心和能力,或者高估了吕家的实际掌控力,但“献祭”并非其主要动机。
此外,刘邦儿子的死亡,虽然吕雉对刘如意、刘建的死负有直接责任,但其他儿子的死因复杂,不能简单说“与她并没有关系”。比如刘友被饿死、刘恢自杀,都与吕雉的打压政策有直接关联。

从客观事实上来讲,吕泽对刘邦创业的军事贡献远大于吕雉,吕家势力是吕雉权力的重要支柱,而吕雉扶持吕家主要是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什么“献祭”。

10   [投诉]

[5楼] 网友:长云漫卷三万里 [2025-10-04 12:30:04] 来自四川

就算不说吕泽,他在史记里比较简略。但是吕氏家族可不是你说的什么废物,也不是什么全靠吕雉带飞,这样说太偏颇了,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史记·荆燕世家》正面评价“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功至大”,这句话肯定了吕氏家族对刘邦建立汉朝的重要贡献。吕雉的最突出的政治影响力更多在于刘邦称帝之后,甚至是她成为太后,大展拳脚的时候。

7   [投诉]

[6楼] 作者回复 [2025-10-04 13:28:54] 来自上海

吕泽被封为“周吕侯”,位列功臣第141位,远低于同期封王的韩信、彭越等人,且未被追封王爵,暗示其实际战功可能未达封王标准。 ?
?史书未明确记载其参与关键战役或重大军事贡献,主要作用体现在刘邦兵败后提供临时庇护和后勤支持。 ?你看的是哪本史记?

    [投诉]

[7楼] 作者回复 [2025-10-04 13:34:41] 来自上海

吕雉依靠的是她的大后方,樊哙等沛县老臣的支持,而不是吕家,但凡吕泽有很大的原始军功,又是皇后亲哥,不可能战死后的地位连郦食其都不如吧?不追封一个表示体面?全靠两千年后想象?

4   [投诉]

[8楼] 网友:今天也咕咕咕了 [2025-10-07 18:23:55] 来自澳大利亚

啊?你俩吵的我是不太懂。但是《十二本纪·吕太后本纪》说吕后兄二人,皆为将,并且长兄周吕侯死事(战死/殉职),于是其子被封为郦侯与交侯;次兄被封为建成侯。
而且吕后临朝的时候北军军权在侄子赵王吕禄(上将军,军北军)手上,吕王产则是南军和相权(为相国),是高后(高祖的皇后=高后)手下的军政双支点,权力中枢来着吗……而且秦汉功臣列侯的受封次序和名次并不等于功绩权衡的唯一指标,存在时间先后(谁先受封)、功劳类别、政治均衡之类的变量,吕泽先是战死了,然后子嗣获封,在政治上等于以子嗣承父功,是典型的补偿行为。
.
而高祖在世时有“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吕后临朝的时候松动了原则,并且在重病即崩之前训诫他们(而且他俩军南北军还是在高后病重时下令的)。假如吕后真的要献祭吕家她干啥给兵权和相权啊……还破了刘邦定的不允许非刘姓王的规矩,当然吕后这肯定是在通过扶吕氏来让自己的执政安全阀得到巩固,但这不能说是推娘家进火坑吧,而且吕后去世后核心仲裁者消失,陈平他们就抓住宗室正统和禁军实控的窗口出了手,而且事后胜利者叙事会强化诸吕擅权当诛的正当性,把制度后果解读成吕后的个人阴谋不太好吧……而且作者你忘了刘邦禁止异姓封王的白马之盟的硬约束吗,吕泽他又不姓刘追封什么王啊,给他儿子封侯已经是补偿了……正史能够证实的就是“吕后强力倚重并抬举吕氏”。
吕后在高祖离开由她执政后确实松动了规矩,她没追封哥哥为王,但是她把她哥哥的儿孙都封王了啊,《汉书·高后纪》说了吕后“乃立兄子吕台、产、禄、台子通四人为王,封诸吕六人为列侯”。而且本来吕后执政后破高祖刘邦的白马之盟政治红线立异姓王,吕后她也需要考虑朝野反弹力度,再去追封离世多年的兄长为王就是进一步挑战刘姓正统了,加剧猜疑、给功臣和宗室提供口实。所以吕后选择仍然在世的兄长的孩子们封王,帮助她名实兼收,实权在活着的自家后辈手里才更管用,而且都这时候了还来个象征性的除了体面以外没啥实用、还会让反对她的人抓住她的更多把柄的死后追封?吕后不会做这种蠢事,给哥哥的孩子封王比给死了那么久的哥哥封王要更符合她当时的政治目标与风险控制(高后纪对“诸吕为王→大臣疑忌→高后崩后权力回摆”的连锁反应有全段记载)。而且《史记》里没记载吕泽的军功,因为司马迁他没展开来写啊!

2   [投诉]

[9楼] 网友:今天也咕咕咕了 [2025-10-07 18:44:21] 来自澳大利亚

而且不能拿白马之盟(大概前196年左右)之前封的异姓王(刘邦稳定天下笼络诸侯的政治操作)说事儿,吕泽是高帝八年(前199年)殉职的,虽然不是白马之盟之后殉职的,但那会儿刘邦不可能再封王了,韩信都在吕泽殉职的一年前被削成淮阴侯了。吕泽的死亡处在刘邦大规模削异姓王集中权力的风暴中心呢,追封也不行,没啥政治需要,既然战死了那给他儿子封侯完事,毕竟吕泽他是外戚啊,绝不可能被大肆封赏或追尊。

2   [投诉]

[10楼] 网友:今天也咕咕咕了 [2025-10-07 19:57:42] 来自澳大利亚

“记得少”是史书写法和政治环境的结果,不是“没贡献”的铁证。而且高后/吕后一朝让吕禄执禁军、吕产居相位、破格王诸吕并广封列侯、与宗室联姻,吕后的这些布局假如没有前期资本积攒和军政履历打底是站不住脚的,虽然吕后执政她可以使用她的皇权强推她的安排和计划……呃,但是以吕后的政治手腕她会毫无依据,就靠她自己一个人的权力和话语分量无视朝野反对的声音直接暴力强推吗……当时如果不捧吕氏而用宗室或功臣,可能会导致摄政的吕后被架空甚至推翻(政治上她需要考虑任何可能性),分散又会造成短期协调成本的飙升,使用最可信的亲族才能够使用这一高控制(但同时高反弹)的路径锁住要害,顶住违背高祖定下的铁律的政治压力,换取她执政期间的最大的确定性。但吕后一死,这个结构就会瓦解。所以吕后也没有偏爱吕家,以她的城府,她肯定都知道,但是在政治学里,她在多个她拒绝的坏结果里选择了最可控的那一个,最小化她在世期间的政变风险,至于吕后为何接受了她死后大反弹的后果,她那会儿稳住最重要,比起死后结构性回摆的事儿还是先稳下来优先级更高,而且对吕后而言她的可用名单没那么多,不用吕氏,其他人她也不可能达成任何长期持续且可信的承诺,即使承诺了也缺乏可执行的约束,只有亲族可以和她吃同一锅饭。刘邦还活着那会儿吕后也见证了他削异姓王那会儿的全过程,所以她可以确定只要她还在,就暂时没问题,可以用手段去拖延去缓冲,反正最后江山还是老刘家的(汉文帝刘恒继位),看着刘邦血腥清洗那么多人,吕后哪不清楚自己死了吕家铁被清算(有正当理由的那种清算)而且撑不过去,但她选择了理性的现实主义算计,她要做的是为汉的江山考虑,吕氏的兴亡不在她考虑范围内,也不打算为他们赎命。所以吕家不能说是拖油瓶,但吕后也是会为了她的政治目标选择放弃吕家的,无论她生前是否信任重用吕家,赤龙黑凤天生一对的政治生物嘛,这不是献祭,只是政治取舍。吕家是她的生前取,死后舍。

2   [投诉]

[11楼] 网友:今天也咕咕咕了 [2025-10-07 20:46:53] 来自澳大利亚

对了至于为什么吕家调不动兵,因为吕后不会允许这个有可能发生的啊,吕后是发动机,吕家就是齿轮组,依靠吕后的政治授权和背书吕家才拥有那些权力,而这就是吕后构建的安全机制。她给他们权力,但是不允许他们拥有独立的可以动员什么的权力,他们的一切调令、财政等等都必须经过她的批准才可生效,毕竟大汉江山是老刘家的,吕后只是需要吕家,却不是要把江山给吕家,算计吕家、为大汉制衡吕家是理所当然的。这哪里是“带不动”,本来就是栓了绳的狗嘛。权力碰久了会让他们膨胀起来与她离心,娘家可以和她吃一锅饭,但不能脱离掌控。
而且吕后哪有什么人心不人心的,不管是军心还是朝野上下的朝心不都在老刘家的汉室正统上吗?吕后哪可能不明白,外戚统治靠的压根不是合法和正统,而是实权掌控能力。所以吕后也不打算让吕家有任何机会得人心,反而会让他们守权、守兵、不出风头。吕禄和吕产没人心……呃毕竟是被设计成这样的安全螺栓,一旦他们去争(比如拉拢朝臣之类的?)就等于失控,而吕后不需要失控的狗(在这里无比想要艾特一下霍家)。
吕家的运作依赖吕后的中枢调度,所以当她死后,发动机电源拔了,齿轮组当然就不转了。吕家只是吕后政治的执行层……狼王死了,群狼无首,也就乱了。吕后利用亲族编织她的权力网,又亲手剪了吕家未来可能威胁到大汉的爪与牙。不是他们“带不动”,而是吕后一直在控制着木偶戏的线,他们本就不能动也不该动。

2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0-27 08:37:19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