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冰上的第一道轨迹 ...

  •   当她在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的新生啼哭中醒来时,命运的冰刀已刻下第一道弧线。

      产房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落在婴儿床前。远山夫妇欣喜地望着他们刚出生的女儿,没注意到窗外的飘雪在她啼哭时突然改变了轨迹,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

      远山家位于仙台河畔一栋舒适的两层小楼里。父亲远山达也在当地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母亲远山由纪子则是小学音乐教师。这是一个温暖的中产家庭,客厅的钢琴上总是摆着新鲜的花束,厨房里飘着烤饼干的香气。

      三岁那年的初雪日,小遥穿着红色雪靴在庭院里玩耍时,突然摆出了一个标准的花滑起手式。由纪子惊讶地拍下这一幕,照片后来被装饰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这孩子一定是看电视学来的,"达也笑着说,"最近冬奥会转播她看得很认真呢。"

      五岁时,小遥的涂鸦本上画满了精确的冰场平面图,每个角落都标注着奇怪的数字。由纪子以为是丈夫教她的建筑图纸知识,直到发现那些数字其实是各种跳跃的周数计数。"这孩子对花样滑冰的热情真不一般,"由纪子对丈夫说,"要不要带她去体验一下?"

      某个冬日的周末,远山一家来到仙台市郊的"冰之森"滑冰场。这是他们第一次带女儿遥来滑冰,七岁的小遥穿着租来的白色冰鞋,兴奋地抓着围栏,小脸因为期待而泛红。

      "慢慢来,先扶着栏杆走。"母亲由纪子温柔地指导着,看着女儿小心翼翼地迈出第一步。父亲达也举着相机,准备记录女儿第一次滑冰的可爱模样。

      令人意外的是,仅仅五分钟过后,小遥就松开了扶手。她的身体似乎本能地找到了平衡,开始做出流畅的前进滑行。周围的游客都忍不住驻足观看——这个初学者小女孩的姿势异常标准,膝盖弯曲的角度、手臂伸展的位置,都像是经过专业训练一般。

      "爸爸,我想试试电视里看到的那个!"小遥突然喊道。还没等父母反应过来,她已经加速滑行,在冰场中央轻盈地跃起——一个干净利落的2T(后外点冰一周跳)完美落地,冰刀在冰面上刮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砰"的一声,冰场教练佐藤健一手里的记事本掉在了地上。他瞪大眼睛,快步滑向这个不可思议的小女孩。

      "小朋友,你以前学过花样滑冰吗?"佐藤蹲下身问道。

      小遥摇摇头,马尾辫跟着晃动:"没有呀,我只看过花滑选手的比赛视频。"

      佐藤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从业十五年,从未见过完全靠看电视就能做出标准2T的孩子。更令人惊讶的是,小遥落冰时的姿态控制甚至比一些训练两三年的学员还要稳定。

      "能再做一次给我看看吗?"佐藤的声音有些发抖。

      小遥点点头,这一次她加入了助滑步法。起跳前的小腿发力、点冰的角度、空中旋转的轴心,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得令人难以置信。落冰时溅起的细小冰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撒了一把钻石。

      冰场另一端的几位家长已经聚拢过来,有人开始鼓掌。达也和由纪子面面相觑,他们从不知道女儿有这样的天赋。

      "远山先生,"佐藤郑重地递上名片,"您的女儿拥有罕见的天赋。如果愿意的话,我想邀请她参加下个月的少儿滑冰体验赛。"

      离开冰场时,小遥不停地向父母描述着腾空时的感觉:"就像在飞一样!"。而她不知道的是,佐藤教练正站在办公室窗前,反复观看着手机里录下的视频,给仙台市少年花滑队的教练发去信息:"我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孩子。"

      冰场会面后的第三天傍晚,远山家的电话响起。达也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温和但坚定的声音。

      "您好,远山先生,我是仙台冰翼花滑俱乐部的总教练中岛健太郎。"
      由纪子正在厨房准备晚餐,听到丈夫突然提高的声音,不由得放下锅铲走了过来。小遥也停下正在画的冰场示意图,好奇地抬头。

      "佐藤教练给我们看了您女儿的视频,"电话那头继续说道,"我们想邀请您全家来俱乐部参观,不知道这周末是否方便?"

      挂断电话后,一家三口坐在客厅里。达也把手机里的视频又放了一遍——画面里的小遥在冰上跃起,完成那个漂亮的2T时,发梢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专业训练会不会太辛苦了?"由纪子轻轻抚摸女儿的头发,"她才刚上小学二年级。"

      小遥却突然站起来,模仿着视频里的动作转了个圈:"妈妈,我不怕辛苦!在冰上的时候,我感觉特别开心!"

      周六上午,仙台冰翼花滑俱乐部

      俱乐部坐落在仙台市体育馆旁,宽敞明亮的玻璃幕墙让阳光洒满整个空间。他们刚到门口,就看见佐藤教练和一个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中年男子在等候。

      "这位是中岛总教练,"佐藤介绍道,"他看了视频后,特意空出今天上午的时间。"

      中岛教练蹲下身,视线与小遥平齐:"你就是远山遥?你那个2T跳得很漂亮,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学会的吗?"

      小遥眨着大眼睛:"就是看电视里的选手跳,然后...就觉得应该是这样。"

      参观从体能训练室开始。小遥好奇地摸着各种器械,当看到平衡球时,她突然坐上去自然地做出了一个燕式平衡的动作,引得几位教练连连点头。

      "我们的初级班学员每周训练三次,"中岛边走边解释,"每次冰上训练90分钟,配合30分钟陆地训练。文化课学习是首要的,我们和附近学校都有合作。"

      最让小遥兴奋的是俱乐部的更衣室。墙上贴满了世界各地冰场的照片,还有历届学员参加比赛时留下的签名和祝福。她的手指轻轻划过那些照片,眼睛里闪着向往的光。

      参观结束时,中岛提议让小遥上冰试试。这次他特意安排了俱乐部的资深教练小林优子来指导。小林是位三十多岁的女性,曾培养出多位全国青少年冠军。

      "遥,先做几个基础滑行给我看看好吗?"小林教练的声音温柔但专业。

      小遥点点头,滑了出去。她的前进滑行、压步转弯都异常流畅,完全不像初学者。当小林让她尝试那个2T时,小遥深吸一口气,加速滑行——起跳、旋转、落冰,一气呵成。冰刀在冰面上刮出的痕迹干净利落,没有一丝犹豫。

      "完美的基础轴心,"小林小声对中岛说,"而且她的空中姿态控制力简直..."

      中岛点点头,转向远山夫妇:"您女儿有着罕见的天赋。如果愿意的话,我们希望她能从下周开始参加我们的预备队员课程。"

      回家的电车上,小遥靠在妈妈怀里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甜甜的微笑。达也和由纪子相视一笑,他们知道,今天可能是一个重要决定的开始。

      在远山遥离开冰场后,小林教练独自站在冰面旁,若有所思地注视着那几道清晰的滑痕。她蹲下身,手指轻轻抚过冰面上近乎完美的弧线,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真是不可思议..."她低声自语,从口袋里掏出训练日志,认真地写道:
      "观察对象:远山遥(7岁)
      今日训练中注意到一个异常现象:该学员的滑行轨迹异常干净利落,几乎不产生多余的冰屑。通常初学者或低龄学员的滑行会留下大量碎冰,但她的每个动作都像经过精密计算一般,冰刀与冰面的接触恰到好处。最令人惊讶的是,她跳跃落冰时溅起的冰晶呈现出完美的放射状,这种控制力即使在职业选手中也属罕见。"

      她停下笔,抬头望向冰场另一端正在融化的区域。那里是普通学员练习时留下的痕迹,冰面已经变得粗糙不平。而小遥刚才训练的区域,冰面依然平整如镜,只有几道优雅的曲线静静地诉说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就像..."小林教练继续写道,"这些动作已经被重复练习过千百次,每一个细节都刻进了肌肉记忆最深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精准度与她自称的'只看过电视'的学习经历明显不符。建议持续观察,并安排基础动作的录像分析。"

      合上日志,小林教练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储物柜上贴着的一张老照片——那是她十年前带过的第一批学员。照片里,年幼的学员正对着镜头露出腼腆的笑容。她轻轻叹了口气,把日志塞回口袋,转身走向器材室,冰鞋在身后留下一串若有所思的脚步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