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苏梦,好久不见。"男人微笑着点头,然后向林晓阳伸出手,"宋辰,北大心理系副教授。我们其实在读书会上见过,不过可能您不记得了。"
林晓阳这才恍然大悟——他就是那个读书会上总是安静聆听,偶尔发表精辟见解的成员。因为出席不规律,她一直没机会深入交流。
"原来你们认识?"苏梦看看两人,突然笑了,"世界真小。宋辰是我大学同学,现在是心理学界的rising star。晓阳是我闺蜜,现在也是文坛新秀。"
"久仰。"宋辰的目光落在林晓阳脸上,"其实我一直关注您的专栏,特别是关于《红楼梦》女性角色心理分析那篇,对我正在研究的'文学疗愈'课题很有启发。"
林晓阳耳根微微发热:"您过奖了。心理学才是我的知识盲区。"
"恰恰相反,"宋辰认真地说,"您对文学人物心理的洞察力非常专业。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参与我们的跨学科研究?正好缺一位文学视角的顾问。"
这个邀请来得太突然,林晓阳一时不知如何回应。苏梦适时插话:"你们干嘛不找个时间详细聊聊?宋辰,你不是有个'文学与心理疗愈'的项目吗?"
"正是这个。"宋辰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名片递给林晓阳,"方便的话,下周可以来我办公室详谈?"
名片简洁大方,上面印着"宋辰副教授"和北大心理系的联系方式。林晓阳接过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手,一股暖意从接触点蔓延开来。
"我...考虑一下。"她谨慎地回答。
茶歇结束后,论坛进入下一环节。林晓阳回到座位,却发现自己的思绪已经飘远。她悄悄回头,看到宋辰坐在后排,正专注地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侧脸在灯光下棱角分明。
"对他有兴趣?"苏梦凑过来小声问。
"什么?没有!"林晓阳急忙否认,"只是在想他说的那个项目..."
"得了吧,"苏梦促狭地笑了,"宋辰人很好,学术能力强,性格温和,最重要的是——单身。"
林晓阳轻轻掐了下苏梦的手臂:"别胡说。我现在根本没想谈恋爱的事。"
"为什么不想?"苏梦反问,"就因为张浩那个渣男?你要让他毁了你一辈子的幸福吗?"
这句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林晓阳心中最脆弱的部分。她沉默了。是啊,离婚一年多了,她重建了事业,找回了自信,却始终对感情避而不谈。每次有异性示好,她就本能地退缩,仿佛心上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
论坛结束后,雪已经停了。林晓阳婉拒了方芸的晚餐邀请,独自走向地铁站。天色渐暗,华灯初上,她的影子在雪地上拉得很长。
"林老师!"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宋辰小跑着追上她,鼻尖冻得微微发红:"正好同路,不介意一起走吧?"
林晓阳下意识地想拒绝,但看到他真诚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
两人并肩走着,起初有些尴尬。宋辰率先打破沉默:"其实,我不仅是您的读者,还是您直播课的忠实观众。"
"真的?"林晓阳惊讶地转头看他,"我以为您的学术领域和古典文学相距甚远。"
"恰恰相反。"宋辰微笑,"心理学和文学都在探索人性,只是路径不同。您讲解《红楼梦》人物心理的那期直播,我甚至拿来在课堂上作为案例分析。"
林晓阳不知该如何回应这样的赞美,只好转移话题:"您说的'文学疗愈'项目具体是什么?"
宋辰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开始详细介绍他的研究——如何通过文学阅读和创作帮助心理创伤患者重建自我认知。他的话语中充满热情和信念,手势生动,时不时引用几句诗词或心理学理论。
"...所以我们需要文学视角的解读,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隐喻。"说到专业领域,宋辰整个人都在发光,"这正是您文章中所擅长的。"
林晓阳被他的热情感染了:"听起来很有意义。但我没有心理学背景..."
"您有文学敏感度和生活阅历,这就足够了。"宋辰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我看过您关于离婚后自我重建的那篇散文,那种真实而克制的表达,正是心理疗愈最需要的。"
林晓阳心头一震。那篇《从冬天出发》是她写得最私人的文章,记录了自己从婚姻破裂到重新站起的心路历程。发表前她犹豫了很久,担心太过暴露内心。
"您...读得很仔细。"她低声说。
"因为写得很动人。"宋辰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不是作为学者,而是作为一个读者,我被您的勇气和真诚打动了。"
地铁站入口近在眼前,两人不约而同地放慢脚步。
"所以,关于项目的合作..."宋辰试探性地问。
林晓阳深吸一口气,冷空气让她的头脑格外清醒:"我可以先看看相关资料吗?"
"当然!"宋辰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项目大纲和部分案例。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
接过文件夹,林晓阳的手指微微发抖。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面前这个男人眼中毫无掩饰的欣赏与期待。
"谢谢,我会认真看的。"
"对了,"宋辰似乎突然想起什么,"这周六国图有个关于苏轼的讲座,如果您有兴趣..."
"我喜欢苏轼。"林晓阳脱口而出,随即有些后悔自己的急切。
宋辰笑了,眼角泛起细纹:"那周六见?上午十点,国图东门。"
林晓阳点点头,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
回到家,她立刻给李婷发了消息:「今天遇到个男人...」
李婷的电话在三秒内打过来:"谁?什么样?怎么认识的?"
林晓阳把论坛和宋辰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包括那个突如其来的国图邀约。
"北大教授?心理学?还喜欢你的文章?"李婷的声音高了八度,"这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制的男人!"
"别瞎说,"林晓阳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只是学术合作而已。"
"学术合作需要周末单独去听讲座?"李婷嗤之以鼻,"他明显对你有意思!"
"那又怎样?"林晓阳翻了个身,"我现在根本不想谈恋爱。"
"为什么?"李婷突然严肃起来,"晓阳,你不能因为被蛇咬过一次就永远怕井绳。不是所有男人都是张浩。"
林晓阳沉默了。她知道李婷说得对,但心底那道防线就是无法轻易放下。
"至少给人家一个机会,"李婷柔声劝道,"也给你自己一个机会。你值得被爱,值得拥有幸福。"
挂断电话后,林晓阳打开宋辰给的文件。里面除了项目介绍,还夹着一张小纸条:
「林老师:
随信附上拙作《隐喻与疗愈》以供参考。P.S. 第78页引用了您对李清照的解读。
宋辰」
林晓阳翻到第78页,果然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学术引用中。那种被认真对待、被专业认可的感觉,让她胸口涌起一股暖流。
她拿起手机,犹豫再三,最终给宋辰发了条消息:「周六见。另外,请直接叫我晓阳吧。」
几乎是立刻,回复就来了:「好的,晓阳。周六见。——宋辰」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林晓阳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走到镜子前,看着里面那个眼角含笑的女人,轻声说:"也许...是时候向前看了。"
窗外,北京的夜空开始飘落新的雪花,轻柔地覆盖了昨日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