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开班会 ...

  •   王星是许老师班上的一位后进生,他是从其他学校转学过来的,校长交代过她要注意他在班级的行为,注意观察该同学是否欺负同学。这段时间据许老师观察该同学在校期间没有欺凌行为。
      但是该同学经常迟到和旷课,在教室里面和同学追追打打,上课睡觉,成绩总是考倒数。很多学科老师对许老师说,这位学生就是混日子到毕业,靠体育特长考一个民办学校,没啥出息。
      昨天,王星还有几个男同学在班级里给同学林疏白取笑她还给她取外号。最后双方动了手,许老师顿时一惊,必须及时预防校园霸凌!
      这个行为非常恶劣必须干预。
      许老师认为,这样的学生不能轻易放弃,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可以教育转化好的。由此,她认真分析了刘波的特点,发现他干活力气大,要面子。
      她私下找王星谈心,许老师让王星坐在她办公桌旁边的凳子上,和她面对面说话。
      “可以跟老师说一下你为什么要给林疏白取外号吗?老师知道到林疏白和你一样是转学来的。老师现在不是在批评你,你可以坦诚的跟老师说。”许老师温和不失严肃道。
      王星张红了脸,之前学校的老师每次找他都骂他还大声的讽刺批评他,现在许老师轻声细语地跟他说话,他真的不好意思。“老师……我……我看见林疏白成绩好,但是很胖而且还长痘,虽然一样是刚来但是大家都挺喜欢她的。而且她不用上体育课我可是体育委员,一个班都来了缺她一个我感觉很不舒服。”
      “那你知道这种行为会对你的同学有多大伤害吗?你想想要是有人因为你力气大,饭量大给你取绰号叫‘大胃牛’你会开心吗?”许老师引导他换位思考,“你给同学取带有恶意的外号,能通过贬低对方获得优越感,同时在班级中获得主导权。这样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且在我的班级中不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
      “你的恶意出于嫉妒同学们都比较喜欢她与想要支配林疏白,在课间操用篮球攻击林疏白未果然后用语言攻击她。我这样说,现在你明白这种行为有多恶劣了吗?”
      在许老师的分析下,王星颤抖着说:“老师……我没有想那么多,我不是故意的。”
      “今天我还收到了另一位同学的反映,之前你也用类似的语言伤害过她。”王星眼神闪过疑惑,很显然他不记得了。
      “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很显然你的恶语不只是伤害了林疏白一个人。考虑到你的父亲会因为这件事情惩罚你,老师决定这件事暂时不联系你家长。”
      王星脸上闪过惊喜,要是被父亲知道他肯定逃不脱一顿毒打,接着王星心里感到越来越愧疚,自己确实做的不对。
      “老师不是轻轻放过你了,如果老师再发现班级有这样的事情,老师就找你。回去自己好好想一想,将自己的恶意发泄到别人身上是不是照射出自己邪恶的灵魂了?人生在世,要追求真善美,扪心自问对得起国家的栽培,父母的抚养,师长的信任吗?”
      王星被问她得满头大汗,发自内心的忏悔自己的过错。
      许老师给他纸巾擦眼泪和汗水,让他平复情绪。
      “回去交给老师800字反省,不要让老师的苦口婆心白费。”
      许老师挥挥手让王星回班级去。“顺便把剩下的几个嚼舌根的‘你的好兄弟’叫过来。”
      许老师又细细地和几个学生分析取绰号行为的恶劣之处。
      而后许老师又找来林疏白,温柔地说“我知道这个外号让你很受伤,这不是你的错,你的行为老师都很支持。包括——最后打……”许老师嘘声示意,“女王行为!”
      “老师已经狠狠惩罚了王星,老师我有办法让他真心实意跟你道歉,你放心老师绝对站在你这边。”
      于是她把王星和其他男同学在放学之后叫到办公室,让他们单独给林疏白道歉。为了教育好学生,许老师决定召开一些反校园暴力主题班会,设立“反霸凌护卫”一职。在班会上,他邀请王星谈谈自己的想法,做一些自我批评。
      经过许老师开解的王星认为,这是很好的机会,接受了许老师的要求。
      许老师很开心,德育过程太艰难太曲折,终于给她捞上来一个两个太难得了。
      在班会上王星发自内心的向同学们剖析了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深刻的反思了自己的所做所为,并且自己申请成为“反霸凌护卫”。请大家用严厉的眼光监督他,他要“改邪归正。”
      接下来许老师介绍了恶意给人取外号的行为背后,涉及的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一、权力与控制欲。通过贬低他人获得优越感:一些人通过给他人贴负面标签(如外号)来贬低对方,从而在心理上抬高自己的地位。这种行为可能源于内心的自卑或不安全感,通过攻击他人来掩盖自己的脆弱。群体中的支配欲:在社交群体中,取外号可能成为一种“标记领地”的方式,试图通过羞辱他人来巩固自己在群体中的主导权。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取绰号非常恶劣,强大的人从来不这样,鲁迅先生有言‘强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弱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二、群体认同与排挤他人。寻求群体归属感:恶意取外号可能是为了迎合某个小团体(比如“带头者”),通过共同嘲笑他人来强化内部凝聚力。这种行为在你们这种青少年群体中尤为常见,因为他们对“被接纳”的需求更强烈。排除异己:外号可能针对某人的外貌、性格、习惯等“不同点”,通过标签化将他人排除在群体之外,以此维护小圈子的“一致性”。我们班要是不干预可能会有其他学生为了寻求对于小团体的群体归属感,加入其中哦。”
      许老师一脸庆幸,王星等人愧疚地低下了头。
      “三、 宣泄负面情绪与转移矛盾。转移自身压力:有些人在家庭、学业或人际关系中积累了压力或愤怒,但无法直接解决根源问题,于是将矛头转向他人,通过取外号来发泄情绪。嫉妒或竞争心理:如果对方在某方面(如成绩、受欢迎程度)表现突出,恶意外号可能是一种隐蔽的“报复”,试图削弱对方的优势。所以同学们——咱们要能够欣赏他人的优点,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要变成嫉妒的奴隶。”
      “四、缺乏同理心与教育缺失 无法共情他人痛苦:一些人从小缺乏情感教育,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甚至将取笑他人视为“玩笑”。我相信咱们班没有反社会人格,只要能意识到错误,就为时不晚。”
      班级的同学们都点头称是,并为已经道歉的王星等人鼓掌。
      林疏白也接受了他们的道歉,用鼓励的眼神看着王星。
      王星和其他几个男孩子既愧疚又为同学们的鼓励感到温暖,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五、模仿不良行为:如果家庭或周围环境中存在语言暴力(如父母常贬低他人),孩子可能潜移默化地学会用外号攻击他人。娱乐化霸凌的误导:某些影视作品或网络文化中,将“毒舌”“嘲讽”包装成幽默或个性,误导人们认为用外号攻击他人是“有趣”或“有个性”的表现。这就是咱们有的人伤害他人而不自知的原因,我们要意识到不良风气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阅读于身心有益的文艺作品,拒绝任何人伤害贬低自己,要相信我自己就是最棒的!”
      许老师召开的班会狠狠净化了王星等人的心灵,预防了校园语言暴力的产生,得到了学生们的五星级好评,许老师开心的下班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开班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