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有得必有失 ...
-
实在不行,我还能把给这魅魂珠塞进净化妖魔之气的清净虚空去。
但这是下下策,我怕魅魂珠最后被清净虚空给化没了。
因它原本在玲珑塔时吞噬的就是塔内镇压的妖魔魂魄,本体就是不干净的!若是给化没了,玲珑塔就少一颗珠子,宜涉和宛奇就危险了。
舍利珠既然能指引我找到这魅魂珠,想来应该是能克制,可以指望一下。
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让穹启吞了。它进过虞渊,六界有吞噬之力的除了虞渊就数他了!
虽然我不聪明,但奈何我活得久,见得多,读书多,办法就多!
这是我的力量!敢说我羸弱!我也哼!
按下抓起小兽咬一口的冲动,我清心平气!
心静了,心中又有了谱,心境便宽了。
什么都不想了,闭上眼睛,沉沉睡去。
……
次日,桓温整兵,端的是不怒而威,银色的铠甲在晨曦中闪瞎人眼,他当众宣布了我的军师身份。
我站在高台之上,望着下首的士卒,桓温所部,兵强马壮,士气旺盛,倒是一支雄浑之师。
操练结束之后,昨夜那消失的兵卒又出现了,并乖乖地将我索要的军报送到我帐中,看来,这桓温治兵和御下还是有一套的。
我细细翻阅军报,整理着有用的信息。
目前,军营所在之地为洛阳城南的伊水以北,桓温驻军刚过河不久。
桓温心里定然十分想立刻进攻洛阳,可惜此刻洛阳外围还有另一支军队,所以,没有立刻下手,屯兵在这伊水以北,踯躅不前。
羌人姚襄自称大单于之后,占领了许昌,欲取洛阳作为都城,此刻围洛阳的军队正是姚襄的人,周成则被围在这洛阳城之中。而这周成是原冉魏降将,趁着东晋跟前秦打仗,起兵叛了东晋占了洛阳。
姚襄和周成双方在洛阳已经激战一个多月了,胜负未分。
只是这姚襄脑子转得快,见桓温的兵马来了。一边恼恨桓温来摘快熟了的桃子!一边想着法子,做着大小通吃的盘算!
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姚襄不愿意做。于是,他派使者来了桓温驻地。
为此,刚了解前因后果的我,被请到了中军帐,只听那使者对桓温说道:"将军王师远征,我家大单于请愿归顺!”
姚襄虽打了一个月的仗,手中兵卒并不少,这么爽快就归顺,骗谁呢?
桓温看我,我略摇了一下头,并没有说话。
这么显而易见的阴谋,桓温要是自己想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他活该次次北伐都败北。
好在桓温毕竟是桓温,并不是酒囊饭袋,他道:“本将军接受姚襄归降,让他命军队丢盔弃甲进伊水!等我拿下洛阳,再与他共饮庆功酒。”
这么折辱人的条件,使者居然欣然同意:“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我家大单于是真心愿意归顺将军,些许小事自然能做到。但能否请将军的军队稍微后退一点,免得弟兄们相互冲撞了,以后都是自家兄弟,伤了谁都不好!”
桓温又看我,我继续摇头,行军布阵,最忌讳全军无故后退,底层的士兵很容易以为是主将生了退意,这很影响士气,此其一。其二,我作弊了,我是溯行者,自然知道姚襄将精兵隐蔽在伊水北岸的丛林中,正等着桓温带领的晋军入瓮!
桓温大约对我两番摇头很生气,皱了皱眉头。
于行军打仗,桓温虽不是独步天下,但也算是个中翘楚。
他略一沉吟,说道:“你我都是行军之人。如今我军士气正旺,岂有后退之理。大单于莫不是派你来削弱我军士气的?其实,大单于大可不必如此。我这次北来是要收复中原,修复先帝的陵墓,其实跟你家大单于倒是关系不大。如果你家大单于真有归降之心,如今近在咫尺,他为何不亲自前来,何必遣派你来?何必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最后一句实在够分量,我闭了闭眼。
桓温此人,虽不是什么大英雄,却也是一代奸雄,才干自然是有的。
几个来回之后,使者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谈判破裂!使者被遣回。
“军师?!你自陈能掐会算,如何事到临头竟毫无见解?莫不是只会摇头!”桓温紫眸斜乜,显然很生气!
“将军此言差异,刚才我两次摇头向将军传达拒绝那使者的意思,是想将军立威于人前,若是由我之口直接说出,将军颜面何在?此番将军既然询问,我定然知无不言!”说好了要帮他,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拔营进攻吧!兵贵神速,赶在那使者回营之前!”
那姚襄不是将精兵隐蔽在伊水北岸的丛林中想伏击晋军吗,那么他自己身边的军队应该不多,此时,正是出击的好时机!
桓温疑惑,似乎还是不相信我!
我:“姚襄此人两面三刀,若将军迟疑,等姚襄跟周成达成共识!将军将腹背受敌!”
“姚襄跟周成能达成共识?”桓温不信!
“那周成本就是墙头草,他降晋又叛晋,此番若是被抓,还有什么好果子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要知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么简单的道理,也要我讲一遍啊!“将军,兵贵神速啊!”
桓温虽有领兵之才,活得还是短了些,不如我活得久,见得多。
这一回桓温终于信了,但他是很怕打败仗的:“兵贵神速,即可拔营进攻!收拾完姚襄小儿再造饭!”
晋军快速进军,桓温亲自披甲督战,以旗语指挥结阵向前进攻。
姚襄这才发现桓温不但不上当,还这么快就打到他眼鼻子底下了,姚襄仓促应战,摆开阵势顽抗。
此战桓温打得很猛,一开战就白日化。桓温以猎鹰阵迅速扑向姚襄的军队,速度之快,攻势之猛,将姚襄的疲惫之师打得有些懵。
但姚襄很快调整部署,以攻代守。姚襄的军队骑兵居多本就擅长奔袭进攻。
多日围城打得都是憋屈的攻城战,兵卒们有怨气。经过这一番调整,于兵卒而言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又是本身所擅长奔袭战,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拼死搏杀出一条生路来,顿时士气高涨。
虽然,姚襄身边无精兵,但草原的汉子不怕死,双方短兵相接,一直打到日薄西山。
终于,夕阳西下之时,桓温在洛阳城南大败姚襄,战场上留下了交战双方数千人的尸体。
姚襄败退,桓温命部将陈午追击,自己则滞留在这战场之上。
我隐在半空中,瑰丽的夕阳把天边染得如血一般,战场之上紫雾笼罩,雾中点点晶莹时隐时现。
紫雾翻腾之间,那淡淡的亡魂之气和数千魂魄灌入桓温的左眼,他发出畅快的一声大喝,他的紫眸变成艳丽的亮紫色,脸上北斗七星似有星光闪烁。
我的心忽然变得异常沉重,我这是在帮他,还是在害人?
若是没有我,这些人是不是就不会死?
心底响起小兽的声音:“无需自责,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打仗会死人,可那些亡魂本来是可以轮回转世的,如今……
“早点把那珠子收回来就是!你若不来,这珠子会在凡间几百几千年,那被吞噬的亡魂何止千万!”小兽毕竟是魔尊,杀伐果断。
他说的是对的,可这并不能让我的心好受一些。
离开战场,我飞至洛阳上空。
洛阳,这座老皇城此刻没有一个皇城该有的勃勃生机,既没有灯红酒绿,也没有人头攒动。残阳夕照之下,显得苍老无力。
城头守城的将士疲惫不堪,守城一月的艰辛都明明白白写在了兵卒们的脸上,刻写进城墙上那一道道深浅不一的沟壑之中。
孤城,强敌,周成此刻应该已经获悉桓温打败姚襄的消息了吧,他的心应该是忐忑的吧!
我思索着怎么样才能兵不血刃拿下洛阳,让城中百姓和双方兵卒少流点血。
心中有了一个想法,只是不知道那桓温同不同意!当然,那魅魂珠是定然不会同意的,魅魂珠能控制桓温,所以,最后桓温同意与否,就要看桓温的神魂够不够强壮了。
我心下有了决定,立刻回营!
姚襄逃到洛阳城北的北邙山,此后与原本的伏兵精锐汇合往西逃奔,陈午未能追及。
桓温并没有怪罪陈午,下令埋锅造饭。
我端着一碗煮得完全看不出原来是什么样子的糊糊:“城外的军粮都这个样子,那城中的人可否还有粮?”
“被姚襄围了一个月,就算有也不多了。”桓温喝了一大口糊糊,他这与士兵同吃同饮的作风,倒是让我高看几眼。
“那将军就继续围着吧!”我也喝了一口糊糊,这大约是我吃过的最难吃的东西了。虽然我不吃东西也没什么,可如今装个茅山道士,偶尔还是要吃一口。
“周成没什么能耐,比姚襄还不如,我何必与他耗着!”桓温用他那一双吃饱喝足的紫眸瞧着我。
我靠近他,暗搓搓地给他传入一些神力强大他的神魂,为了掩护我的实际举动,我免不得多跟他说几句:“洛阳是老皇城,将军说过,将军是来收复失地修复先帝陵寝的,若是要真打这洛阳城,多搭上些将士的性命,也是能打下来的。正如将军所言,那周成不过碌碌之辈。只是如此一来,攻下洛阳还得继续修缮城池,就需得多花些银钱,不知道朝廷是否宽裕?此其一。其二,战之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将军以为如何?”
“不想,你还真有两下子!”桓温到了这个时候,大约才真正相信了我。
自此之后,桓温领着晋军将洛阳围而不攻,晋军士卒造饭就在城门下。
半夜,城头上有人悬着绳子下来,晋军不驱赶更不杀害,而是直接给饭。当然这一点也是我的建议,按照桓温的性格,不是俘虏了,就是直接杀了吸魂魄。
可我跟他说:“没有一个老百姓,会喜欢一个暴虐的君主。”
我这是又作弊了,因为我知道他有当皇帝的野心!而且,奇葩的是,他既想窃位,又想在史书上留个好名声。所以,最后,桓温同意了我的提议。
才不过数日,城中的士卒百姓,从城墙上下来的人越来越多。
洛阳城中的周成本就被姚襄围攻了一个多月,早就疲惫不堪,粮食断绝。最后,东晋大军围困洛阳不到十日,周成就乖乖打开了城门,再次向晋王朝投降。
我劝桓温见好就收,东晋还没有战力可以把前秦给灭了。这一点,我清楚,桓温自己也清楚。再说,第一次北伐,他是被前秦打得如丧家之犬一般,他也是有点后怕。
如今他取了洛阳,也算是大功一件,毕竟洛阳是旧皇城。
他同意了,没有继续北进,而把兵卒屯驻在太极殿前,紧接着又转移到金墉城。
好了,事情成了,我可以找他谈一谈了:“将军若是此刻班师回朝,朝中大将军一职非将军莫属。不知将军是否能兑现诺言。”
桓温紫眸微闭,沉思片刻,道:“军师此言为时尚早!”
他这是想要反悔,我就知道,没有这么容易!
且不说桓温此人狡诈,魅魂珠还能控制人心,想来,这颗珠子定然不想到我这样一个想要控制它的上神手里。
我暗道:好,我等着! 看你到时候被这魅魂珠折腾的人不人鬼不鬼,你还想不想要这魅魂珠!
“那将军日后定要自求多福!”
桓温并没有把我话放在心上,他带着洛阳官员前去拜谒了先帝皇陵,设置护陵官员。只是不小心在陵前摔了一跤,磕破了头皮。
顿时,军中议论纷纷!
桓温当机立断,推荐镇西将军谢尚都督司州(即洛阳一带)军事,镇守洛阳。谢家在朝中一直跟桓温不对付,桓温把刚到手的洛阳给了谢尚,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连我也没有想到,他竟能如此大度。
不过,我细想之后,怕是跟他在皇陵摔的那一跤有关。自然,绊子是我使的,我本只是不想他好过。没想到,他竟跟军中之人一个想法,想到的是先帝看他不顺眼,怕他一人独大。
桓家跟谢家不同,谢家是累世的功绩。桓温的父亲其实非常落魄,他现在所得都是他自己的打拼,所以,他如此小心谨慎也是说得过去的。
而桓温这一招釜底抽薪,干得实在漂亮。原来桓温也是杀伐果决之人,一代奸雄也是有雄才的!
于是,我做了个决定,我决定什么都不做,看看会怎样。
接下来的几日,桓温变得有些疑神疑鬼起来,没等谢尚到任,就留下颍川太守毛穆之、督护陈午、河南太守戴施率领两千人马驻守洛阳。他自己押着周成,匆匆率领大军返回了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