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棉花在明末还真不好找,公主还是在纸上画出了棉花的样子让苗芳苓交给御用监帮忙找后才找到的。

      崇祯年间的棉花不是作为保暖用品,而是栽在庭院里当作花来观赏。
      《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
      由此可见,现代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当作花、草一类的东西看待的。

      如朱徽娓所料,崇祯和周皇后对于朱徽娓开始对木工活感兴趣感觉到很忧心,毕竟崇祯的皇兄天启帝由于沉迷木工不理朝政,导致魏忠贤霍乱朝廷的事情,是四年前刚发生过的事。

      后来还是崇祯帝看周皇后忧心的夜不能寐,才开解她:“娓儿喜欢木工就由她去吧,这个年纪的小人儿兴趣总是一阵一阵的,之前她不是还喜欢种花吗,现在也丢开了。这个木工活计你不去理她,过几日她说不定就觉得无趣了,反而你越不让她做,她越记在心里。
      而且娓儿是公主,又不用继承大统,这辈子只要按自己想法着活就好,就算她和皇兄一样喜欢木工活一辈子,但关起门来在院子里自己做,费的是她自己的时间,又碍不着谁。总比皇姐宁德大长公主那样喜爱奢靡之物的好,这个爱好还不费钱呢。”

      周皇后知道最近几年由于要发高额辽饷导致国内财政年年赤字,崇祯帝最近满脑子都在想有没有新的开源节流的方法,崇祯二年虽裁撤了西北地区的驿站,每年节省了八十万两的开支,但仍旧是杯水车薪,宫内开支用度也在崇祯帝的示意下一降再降了。

      周皇后想到女儿到底不用继承大统,她的喜好也不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臣民,到底想开了。与此同时周皇后在心里暗暗的想到,长子朱慈烺的教育她可要盯严实了,可不能让他被宫人带坏,引去捣鼓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朱徽娓还不知道她在西殿的一番动作将来会导致自己弟弟被看管的更加严实,她最近正忙着画图纸交给工匠去造轧棉机呢。

      土豆有杨鹤负责照看她最近不用去管,她还让杨鹤教西殿的宫人们种植土豆的方法,能多一些人学会,以后她要用到的时候总是更方便些。

      杨鹤也不藏私,认真的教起西殿诸人。

      朱徽娓冷眼看着,感觉杨鹤是倾囊相授了,有些知识连自己都不知道,要实实在在种过土豆的人才会有经验。

      比如说发芽之后的土豆和没煮熟的芽眼是含有毒素的,人畜皆不能吃。
      土豆由于保存不善而发绿的部分也是有毒的,因为番薯属热带作物,藏种困难,怕湿怕冻,所以需要用到窖藏法保存番薯过冬。
      虽然北京城气候干燥,空气不是太湿润,但这几年北京城的冬天都还是很寒冷的,要是不管土豆,任由它暴露在这寒冷的气温里的话,土豆会变成诡异的黑色,也就做不成明年的良种了。

      土豆那里不用她操心,棉花去年九月份也采摘了一些,朱徽娓把心都放在轧棉机和纺棉机上。

      经过朱徽娓对图纸的多次调整改动,在御用司的木匠的协助下,轧棉机和纺棉机终于被朱徽娓做出来了。

      然后公主就又让人削了两根棍子作为织毛线的针,依据前世的记忆,自己织了个围巾出来,然后又改进织围巾的方法,开始试着织毛衣。

      在她忙着改图纸、忙着织毛衣的时候,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的事情也尘埃落定了。不知道她是不是扇了什么蝴蝶翅膀,袁崇焕的结局从‘凌迟’变成了‘斩首’。

      孙承宗这几个月忙着收复被皇太极占下的北京周边遵化、迁安、永平、滦州四个地方,朱徽娓仍然找不到机会和他接触。朱徽娓的年纪还是太小了,就算想收买人心,也没人会真的把一个三岁小孩当自己主子的。
      她现在连西殿宫人都不敢去拉拢,更何况朝廷命官的呢。

      朱徽娓被困在深宫,除了史书上比较出名的那几个,也不认识朝中其他什么人,关键是史书对明末文臣阁臣可没几个称赞的,朱徽娓想下手都找不到目标。
      袁崇焕的结局已成定局,朱徽娓现在改变不了了。如果她年纪再大一些,有六七岁的话,朱徽娓可能会自己跑到皇上面前,冒险跟他忠言直谏,这样或许能救下袁崇焕。

      可惜她现在才三岁,就算早慧,三岁就能对国家大事侃侃而谈也太妖孽了,朱徽娓不会做这么明显找死的事。

      朱徽娓逼着自己做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她觉得自己现在年纪太小了,许多事情都做不了,但也不能浪费时间什么都不做,给以后打些基础也好。

      近期她开始表现得对读书感兴趣,让苗芳苓给她找来了几本《三字经》《千字文》等,朱徽娓会询问西殿识字宫人,让她们教自己识字。

      她的学习之路虽然还没有提上日程,但架不住她自己想学,她认识字认识得飞快,要开始给自己立早慧的人设了。
      毕竟她不想再装小孩子了,让大人来装幼稚的小朋友真累。她现在这个年纪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表现得早慧、早熟,控制在不被人怀疑的程度就好。

      朱徽娓最近开始每天抽出半个时辰来写字,在黄昏时分的酉时吃过晚饭后,朱徽娓会先用一炷香时间视察下种在西殿的各类瓜果蔬菜,消消食。
      然后回到西殿,开始抄千字文。

      朱徽娓每天拿出晚饭后的半个小时时间去练字,不仅是为了做给外人看,体现出自己的早慧和求学之心,还因为毛笔字真的很难写。

      如果她不想以后自己写出来的字跟狗爬的一样的话,那确实是要花几年的时间练习才能写好毛笔字。
      用毛笔写出来的字和用硬笔写出来的字是十分不一样的,毛笔的头十分软,下笔时手腕要是不控制力道,写出来的字就会太粗或者太细。
      朱徽娓觉得自己现在做不了太多事情,但是练字,多看书了解些明末古人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是十分必要的。现在有空闲有条件不去学,难道要等崇祯十七年灭国后再临时抱佛脚吗。

      朱徽娓把画出来的轧棉机和纺棉机的图纸仔细的收了起来,虽然工匠们只造出了一个雏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但为了不引人注意朱徽娓觉得先做到这种程度也够了。等她年纪大些,以后自由些了再慢慢改进吧。

      朱徽娓让木工们回御用司干自己的活去了。她虽然做完轧棉机后还想再改良下当代的农具,做些新农具出来,以后开荒的时候能省力些。可惜宫内的土地都是被宫人仔细的犁过千百万遍的了,长满杂草的荒地真的没有。
      朱徽娓便想以后有机会出宫了,再做那些农具也不迟,地里的老农可能都还比她懂怎么改良农具呢,这种用到实处的东西朱徽娓想切实看看宫外的荒地是怎么样的再去捣鼓。

      不过肥料这些东西可以先准备起来了,朱徽娓叫来了种植小能手杨鹤,把改良肥料的事情交给他做。这种专业是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总比自己瞎搞来的效率高,况且朱徽娓觉得周皇后是不想看到她整天和一些污物呆在一块的,到时候可能会过来干涉。

      把土豆和棉花这两样神器握在手里后,朱徽娓心里终于有点底可以放松些了。她把轧棉机和纺棉机的图纸都小心收好,最近把重心都放在经营自己热爱学习的人设上。

      朱徽娓已经快四岁了,她恍惚记得古人四五岁开蒙的人不在少数,她要是表现得懒散些,可能崇祯和周皇后让她六岁开蒙也有可能,但她要是表现得对学习有兴趣,帝后早些给她开蒙也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无论放在现代或者古代,自己的孩子喜欢学习那是所有父母都喜闻乐见的。父母们大多都是喜欢又省心又懂事的孩子的,如果这孩子还从小就爱学习,那简直可以高兴得放鞭炮了。

      果然朱徽娓自己在西殿坚持练了几天字,周皇后那边就得到消息了。
      她把苗芳苓召去坤宁宫一问,原来朱徽娓近日开始对读书习字感兴趣了。前几天她自己找了些书来问西殿识字的宫人,学了些简单字的读音和意思,这几天还让人找来纸笔自己开始练字了。

      崇祯和周皇后看她终于不搞那些糟心的木工活计,两人心情终于变好。
      虽然朱徽娓还没到正式授课的年纪,但既然女儿想学,那提前开始教也是好的。
      崇祯帝本来想直接给朱徽娓提前安排讲师在皇极门右厢学习,但周皇后知道他的想法后把他劝了下来。

      周皇后说公主还年少,每日去学堂她能不能坚持下来且不说,就怕朱徽娓又是三分热度,皇帝搞得兴师动众的,别到头来公主学了两天又不想去了,给老师带来不好的印象。
      毕竟能给公主上课的都是翰林院学士,开始讲学那就不容儿戏。

      崇祯皇帝想了想也觉得有理,毕竟女儿现在还那么小,有时候跟她说话都不知道她能不能听得懂,更何况是开始学习那些艰深拗口的典籍呢,别到时候上了两堂课觉得没意思就要回来。

      崇祯皇帝于是就安排了个尚仪局的司籍女史去教朱徽娓些简单文字,听些古人典故。并跟女史说,公主学得不好也不打紧,她这个年纪还是爱玩没定性的。公主愿意学就多教些,不想学了也不必过分逼迫她。

      崇祯想到女儿虽然已经没像之前那样喜欢栽花种果了,但仍然每天去视察西殿宫人种的那些蔬果,于是又让一个司苑女史去西殿当值。
      司苑女史毕竟是管宫内蔬果种植的,既能教西殿宫人一些农业之事,公主有什么想要的瓜果种子也可以直接跟司苑女史说。

      朱徽娓知道有专人来叫她读书自然是欣喜万分的。过了帝后那边的明路后,有了崇祯帝的吩咐,之后她有什么想看的书,想学的知识都可以光明正大的让老师教她了。想找书了,宫内藏书楼之类的地方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过去了。

      朱徽娓之后又带着司苑女史参观了下自己的瓜果蔬菜园,把杨鹤等几个把蔬果种得好,她觉得对农事有天分的人介绍给女史。
      来到西殿的女史看起来是三十几岁的模样,皮肤白皙,笑呵呵好相处的样子,朱徽娓衷心期盼着她能把自己的种植知识倾囊相授给西殿里的人。
      毕竟大明现在是个农业国家,国家财政大部分都是从收百姓的田税里得来的,农业这方面的东西无论对于哪个朝代的掌权者都是重中之重需要关注的问题。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 1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