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赴宴 ...

  •   苏氏并非是个蠢笨之人。
      相反,她当年能越过一众家世更显赫的贵女们,成了郑国公二房的掌家太太,靠的全是会审时度势的心计。

      如今满府上下都巴着郑衣息这块香饽饽,她自然也不会例外。
      见郑衣息脸上并无反感之色,她便滔滔不绝地说道:“总要给她点威慑才是,省得她成婚后处处拿捏着你。”

      良久,郑衣息才勾唇一笑,谢过了苏氏的好意:“二叔母如此为我着想,侄儿当真是受宠若惊。”
      苏氏毫不掩饰自己的私心,郑衣息自然瞧得明白。

      只是。
      苏氏的这最后一句话却恰好暗合了郑衣息的心思。
      带那哑巴去赴宴……也未尝不可。

      *

      宁远侯府的这场花宴曲折颇多。
      起先段氏是打算在自家府里举办,可后来太子与五皇子都要来宁远侯府凑这个热闹,可把段氏愁得好几日都睡不了整觉。

      满京城之人谁不知太子与五皇子水火不容,所到之处必生事端。

      段氏思来想去之后,还是将花宴的地方该放在了安国寺。
      佛门圣地,这两位天潢贵胄总该有所收敛才是。

      赴宴前一日。
      烟儿正对着刘氏赏下来的紫玛瑙头面一筹莫展,圆儿也是看愣了眼。
      这头面太贵重,哪里像是个通房丫鬟能带出去的首饰。

      两人与这副紫玛瑙头面大眼瞪小眼,实在是无从下手。
      幸而李嬷嬷进屋时瞧出了烟儿的困窘,笑盈盈地将她扶到了铜花镜前,亲自替她戴上了这副头面。

      “要我说,还是大太太眼光毒辣,这紫玛瑙与你这一身雪白的肌肤极为相配。”李嬷嬷笑着赞道。

      烟儿瞧着镜中作富贵浮奢打扮的自己,只觉得格外陌生。
      李嬷嬷又一连串地称赞了她几句,才口称手边有事,慌忙离开了正屋。

      烟儿卸下了钗环后,便把给圆儿做的小褂子拿了出来,描了个迎春花的花样子,笑着指给了她看。
      圆儿笑着歪倒在烟儿身侧,说道:“姑娘给我做的,我都喜欢。”

      郑衣息提脚进正屋时,撞见的便是两人玩笑打闹的一幕。
      前一瞬还眉眼弯弯的烟儿霎时拘谨了面色,慌忙从罗汉榻上起了身,朝着郑衣息躬身行礼。

      郑衣息居高临下地望着她,只能瞥见她清浅黛眉下一汪失了光彩的明眸,里头蓄满了惶恐与惧怕。

      他就这么可怕?
      郑衣息抿唇不语,躬身行礼的烟儿唬得心里直打鼓,便将身子往下再沉了两分,愈发谨小慎微。

      可偏偏是这么细微的一个动作,划出了主仆尊卑间的天堑之别。
      没来由地让郑衣息心口发闷,连来正屋的目的为何都忘到了九霄云外,拂着袖愤愤地离开了正屋。

      烟儿目送着他清濯冷傲的背影离去,心里只觉得这位世子爷愈发喜怒无常,心思实在是难以捉摸。

      *
      天刚蒙蒙亮时。

      烟儿早已起了身,洗漱打扮后穿了一件湖绿色的绢纺衫裙,乌黑的鸦发间簪了支紫玛瑙玉钗。
      不过略一打扮,便显露出清丽脱俗的容貌来。

      她由李嬷嬷引着和刘氏共乘一辆翠帷香车,郑衣息在前侧骑马。
      半个时辰的路途,刘氏始终阖眼轻诵着佛经,手里念着一串紫檀香串,俨然一副慈悲和蔼的仁善模样。

      到了安国寺门前,郑衣息也翻身下马,走到香车旁,隔着帘恭敬地说道:“母亲,到了。”

      刘氏身边的白芍与绿枝这才一前一后地下了马车,又搬轿墩,又打香扇,簇拥着将刘氏扶下了马车。
      烟儿则缀在最后,只寸步不离地跟着李嬷嬷,并不敢斜眼乱看。

      安国寺门前车马济济,刘氏先领着郑衣息与相熟的人家寒暄了一同,这才迈步进了寺庙之内。

      一路上,烟儿皆只是垂首走路,瞧不清安国寺的庙宇内的气派模样,只能盯着脚底下刻着雪莲花纹样的青砖发愣。

      到了正堂,宁远侯府家的二奶奶已立在了廊庑下,笑着上前迎过了刘氏,又笑脸赞了郑衣息一番。
      与以往的热络不同,郑衣息听后不过颔首一笑,清俊的眉宇里隐隐藏着几分不耐。

      苏二奶奶心生不悦,可因小姑子理亏在先,便也发作不得。

      “侯爷和夫君他们都在雅阁里坐着,世子爷快过去吧。”苏二奶奶笑道。
      刘氏听罢,也恰到好处的露出几分喜悦,并一脸慈爱地与郑衣息说:“多敬着些侯爷,总有你的好处。”

      郑衣息眸色一冷,勉力压下心口的嫌恶,应道:“儿子定当谨记母亲的教诲。”

      他离去前,还不忘悄悄瞧烟儿一眼。见她正站在刘氏身后神游太虚,便绷不住嘴角上扬了几分。
      幸好,还有人和他一样没有将刘氏这佛口蛇心的话语听入耳中。

      *

      苏二奶奶领着刘氏去了安国寺后院的雅间,颇为羞赧地说:“本是要安排夫人去后院那几排杏花树下吃酒赏花,可谁曾想太子良娣与五皇子家的侧妃闹了起来……”

      当今太子与五皇子皆没有正妃,寻常时只带着良娣与侧妃出门赴宴,这两位皆出身世家大族,也是彼此相看两厌。

      刘氏一脸了然,笑着与苏二奶奶说:“二奶奶不必挂心,我本也不是那等爱热闹的人。”

      苏二奶奶笑时眉目生姿,闻言便把刘氏领进了雅阁,吩咐丫鬟们好生服侍,而后便告罪着往另一头的雅阁方向走去。

      刘氏仍是那一副沉闷不已的模样,捻着手里的佛珠香串,靠坐在佛印迎枕之上。

      烟儿暗自吁出了一口气,原先她还以为这趟花宴必会不太平,谁成想不过是在刘氏身边站着立立桩子,不必跟着郑衣息去四处行走。

      她正暗自窃喜时,刘氏却已睁开了眸子,正意味深长地打量着烟儿。

      “烟儿。”刘氏的嗓音里染着些深寂的沙哑,如低醇的梵音,无端地便让人高悬起了心。
      烟儿立马走到了刘氏神情,一副任凭差遣的怯弱模样。

      刘氏瞥了她一眼,古板沉郁的脸上掠过两分笑意,她道:“你去瞧瞧世子爷,别让他喝多了酒。”

      话落。
      烟儿便点了点头,往雅阁外头走去。

      *

      一处僻静竹林里。

      左侧是一大丛郁郁葱葱的青翠笼竹,右侧是奇骏巍峨的连绵假山。

      郑衣息正与一身着四爪蟒袍的太子对饮小酌,四处静谧无比,皆无一人敢上前叨扰。

      几息之后。
      太子裴霁成隐隐露出了几分醉意,连饮了几杯酒后与郑衣息说:“父皇日日夸赞老五,倒是一点也不把本宫这个中宫嫡出的太子放在眼里了。”

      郑衣息不过温言劝解了几句,因怕裴霁成再饮下去会失态,只得让双喜先去后厨讨一碗醒酒汤来。

      裴霁成连连摆手,大有借此机会与郑衣息不醉放休的势头。

      郑衣息凝着眉,待要再劝之时,东宫的内监们已快步走了过来,尖利细长的声线划破了竹林的静谧。
      “殿下,吴良娣说她身子不适,似是被五皇子侧妃推了一跤。”

      吴良娣是裴霁成的宠妾,且又身怀子嗣,郑衣息连忙道:“殿下快些赶过去才是。”

      听得此话,裴霁成的醉意立时去了大半,忙由内监们搀扶着离开了竹林。

      凉风习习,刮落下竹林丛中的零散叶片。
      薄薄的几片青翠竹叶落在郑衣息肩头,引得他偏头望向了右侧的奇骏假山。

      这安国寺也不愧本朝第一名寺之称,单单这泰山石所就的假山便价值不菲。
      只是假山于郑衣息来说多伴随着不愉快的回忆。

      幼时曾被刘氏安排的丫鬟推下高处的假山,幸得于嬷嬷搏命所救,这才留下他一条命。
      成年后再假山处亲耳听闻未婚妻向别的男子献殷勤,且那男子还与他是针锋相对的仇敌。

      唯一还算说的过去的事。
      郑衣息一愣,脑海里霎时浮现出了烟儿娉娉婷婷的身姿,催得他脑袋混沌不已。
      他拿起了石桌上的杯盏,想也不想地便饮下了一杯酒,试图浇灭心中的怪异情绪。

      方才饮下不久。
      他便觉察出了自己的不对劲,四肢绵软使不上力来,喉咙处也灼烫不已,且眼前的视线渐渐地开始模糊。

      他只得用仅存的一点理智去唤躲在暗处的死士,可接连放出了几个信号,那些死士们却迟迟未曾现身。

      四周分明风平浪静,可郁郁葱葱的竹林里却刮过些冷厉的呼啸之声,好似一拨人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接近他一般。

      郑衣息身子止不住地发颤,立时意识到了是石桌上的酒有问题。
      可太子已饮下了这么多杯……
      是东宫出了内鬼!
      安国寺的这场花宴是冲着他来的!

      郑衣息的心不停地向下坠,随着那些脚步声的逼近,他已抽出了腰间的匕首,意欲和袭击他的人死战一番。

      可他身形摇摇晃晃,虽已勉力咬着下唇不让神智再混沌下去,可那药物的作用太猛烈了些,他越是想死战,四肢愈发瘫软无力。

      倏地,郑衣息手里的匕首应声落在了地上。
      金石撞地发出的清脆声响,飘进了廊角正往郑衣息的方向走来的烟儿耳畔。

      湖蓝色的衣角飘入郑衣息迷蒙不清的眼底。

      郑衣息也只能靠着最后一点意识朝着烟儿大吼道:“快逃。”

      他已如待宰的羔羊一般没了反抗的气力,那几批刺客已露出了泛着银辉的匕首,只需几息间便能让郑衣息人头落地。

      他必死无疑,仅存的这点善心便用在了保住烟儿这条命之上。
      也算是他做的一件好事了。
      将来在地底下与娘亲团聚时,倒也能拿出来说一说,让她高兴高兴了。

      郑衣息如此想着,唇边便勾出了一些餍足的笑意。
      这等突兀的笑意让围着他的刺客们一怔,留给了他些喘息的余地,也让廊角的烟儿寻到了离凉亭不远的敲钟小楼,急中生智地想出了个救人的法子。

      她咬着牙举起了铜棍,朝着钟架上的梵钟奋力击锤了一番。

      霎时,竹林假山周围响起一阵震颤人心的钟声,片刻间,守在外围的太子亲兵们闻声而来。

      方才未来得及动手的刺客们见亲兵们朝着竹林的方向赶来,便也只得退却离去。

      漫长的钟声息止。
      郑衣息在意识昏迷前,最后一刻似是望见了不远处衣鬓散乱,神色惊惶的烟儿。
      她的手里那拿着敲钟的铜棍。

      他想。
      这个哑巴真傻,怎么不逃命呢?竟还想着敲钟救他。
      若是太子的亲兵赶来的慢一些,那些刺客们断断不会放过她。
      为了他这么一个恶劣的主子。
      值得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赴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