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有压力的生活中会有更多的动力 ...
-
“中考”这一富有使命性的词汇每时每刻都回出现在晓乐生活的周围,提醒她要努力学习。而这里的老师也经常性的开动员大会,鼓励这些即将上战场的孩子们。晓乐有时候会感觉很疲惫,有点像血红蛋白慢慢渗透在她身体里,在渗透到脚趾的时刻告诉她生命要结束了。这样的想法也只是晓乐烦闷时候自己吓唬自己的遐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存在。
晓乐还是三点一线的备战中考。所谓的三点一线也就是教室、厕所、寝室。晓乐想起在清河的时候都是起床后就奔教室复习,有同学陆续进来的时候她会拿起早上带过来的洗漱用具跑到水房洗漱。洗漱完带着脸盆去食堂吃饭。吃过饭在带着脸盆跑去厕所,再拿着脸盆回教室,直到第一节课下课了晓乐才会把脸盆送回寝室。对于她带着脸盆到处跑的情形起初会有同学质疑,时间长了同学们也就见怪不怪了。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欧阳晓乐学习很用功。
晓乐现在想想清河那一段生活还是很充实的,成绩也就是在那样紧张的环境中有所提高的。
偶尔晓乐也会出去走走,这个习惯是被老师发现晓乐频繁写信时候养成的。有一天老师查寝看见晓乐床上有一沓信,寝室老师和晓乐的班主任说了这件事,班主任抱着及其负责人的态度着了笑了谈话。晓乐很纠结,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和老师解释这些信,说自己没有早恋,信都是在以前学校里收到的,说这些好像此地无银三百两。不说呢?又会是什么样?床上的那一摞信里面没有一封是徐司晨写的,但那里面的每一封信里面都有徐司晨的名字。晓乐就围着操场转悠转悠想着自己该怎样和老师说,到最后班主任都没有因为那一摞信找过晓乐。现在欧阳晓乐觉得当初的自己真的好天真啊!晓乐不和同学打闹,只是远远的看着他们疯闹玩耍。她总是觉得和新同学之间是有距离的,而确切的距离是什么她说不出来。每个星期的体育课她也不去上,直到和新同学很熟很熟的时候才会同他们一起走出教室上体育课。晓乐从来都不和同学袒露她的心声,不说有关来这学校以前的一切事情。有的新同学也会好奇她为什么会在将近中考的时候转学,问到她这些问题的时晓乐总是笑笑,她也只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自卑,不想遭遇同学的鄙视,她觉得转学是耻辱。
到清河来晓乐的学习有点吃力,以前的成绩都不算好,外加清河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还很严格,繁重的学习任务也会让晓乐气馁,但想想转学她又不得不振作起来。学习累也还好,可同学们的关系怎样处理,还有他们经常会抛出来的问题该怎样解决呢?面对这些晓乐有点压抑,无形中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也就是这些压力让晓乐更想告上高中,离开这里换一种新的环境一切从新开始。想到有一天晓乐会上高中时她便会更努力学习。这也算是努力学习的动力,即便有点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