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我有很多只看不见的触手,每一只都在将我拽向无尽深渊。”

      之前学校一直有流言,说魏北程父母是学校董事会的,每年都能要到□□所以才考了第一名。

      何匿之前也有过怀疑,毕竟天天打架不来上课,怎么成绩能那么好的?

      然后,和魏北程一起上课几天后,何匿觉得这些流言就是在胡说八道。

      魏北程的思维流畅到让人难以想象。

      数学,不像一些背诵记忆科目是可以靠大规模的记忆来堆砌的,数学更多的是思维的变通。很多题目的解开都是一瞬间的事情。有人偏偏就是有这种思维,看到什么题目都能自动在脑子里匹配到最合适的解法。魏北程就是这类人。

      高考,更多考的是对题型的了解,很多人会选择背例题、背解答方式。但到了竞赛这一步,例题是背不完的,他就要求你在看到题目的时候产生自己的理解,将自己和题目连接起来。

      这种天赋,只有极少数人会有。

      何匿也有,但他更多的是发散思维,从一个题目里延申出许多的逻辑,再通过无数次试错得出正确的逻辑,所以他的解题速度很慢,正确率很高。魏北程是一条线通到底,从开始发散排除,选定一条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走下去,直到解出结果。

      19年的竞赛题,魏北程只用了一个小时。

      何匿卡着点交卷,还剩了一小问。

      “你的点选错了。”

      观察点错误,就代表后面的所有坐标错误,整个以观察点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都是错误的。

      “老师说了,观察点只存在好坏之分,不存在对错。”

      何匿继续趴在桌子上写着考试时没有写完的题目,就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无论怎么带入都没有办法求值。

      “你的点,没有办法让圆周经过。”

      一语道破天机。

      何匿拿着圆规以初始点为圆心,速度为半径画圆,标出了与路程重叠的点。

      单位时间内会经过的点与路径重叠,代表着初始方向的选择。而何匿选择的中点只是具有迷惑性,并没有和速度挂钩,所以才一直解不出来。

      顺着魏北程的思路,何匿继续画出了初始方向假设图。一共六个重叠点,继续以它们为圆心,速度为半径画圆,选择下一波重叠点......

      “这个路线?”

      何匿将多余的线条擦去,连接好方向,却总感觉有些不对劲。最小路径一共有两条,而题目问的是最优的那一条。

      “目标最优化,当路程一样时考虑转弯和上坡的车辆劳损率。”

      对,一条路的评判标准除了路程长短也包括路程好坏。上坡、下坡,直线、转弯带来的驾驶体验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何匿继续写写画画,这道题没什么计算,如果能够找到思维基本上五分钟就能写完了。

      在吃午饭前,他终于算出来了最优路径。

      “你这个题目花了多久啊?”

      何匿算了一下,自己大概写了快一个小时,如果不是魏北程提示,估计2两个小时也不一定写得出来。

      “5分钟?没注意哎。”

      “真厉害。”

      何匿没有再说话,他觉得自己还远远不够。

      不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体面地离开这里。

      魏北程在看另一本书《神经网络》,他觉得这个思维和何匿极其相似。

      何匿的思维就像是无限延伸的触手,朝着各个角落延申,然后逐一进行淘汰,最后得出最优解。

      也很像现在的他,把被人接近他的每一种可能都设想一遍,然后找出最恶劣的一种,最后把自己锁在壳里不出来。

      “如果他可以像数学一样好懂就好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