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十月,变天了 ...

  •   华池公主在焕王府住了五日,等太后娘娘派人来叫,才依依不舍地回宫去了。
      公主走后,热闹了一阵子的焕王府又冷清下来。
      在太后娘娘的坚持之下,皇上终于同意,以后尽量不派焕王带兵出征。待在京城时间多了,当然也不能闲着,就给焕王又安排了兵部侍郎的职位。
      和带兵打仗不同,在兵部任职,涉及到很多的文书工作,加上刚上任不熟悉流程,工作很是忙碌。
      每天早上,青瑜醒来焕王早已经上朝去了,下朝直奔兵部,晚上处理完公务回府时,青瑜早已经睡下了。后来为了不吵到她睡觉,久干脆睡在厢房了。
      半个月里,青瑜见焕王的面不超过五次,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时辰。
      最开始的时候,青瑜对这种状况是不在意的。
      焕王性子沉闷,他在府里大部分时间也是一个人在书房,除吃饭和睡觉外,只要青瑜不主动接近,两个人也是各玩各的。
      可是,时间长了,青瑜越来越觉得情况不对了。一个月两个月可以这样,可以后日子还长,如果任其发展形成常态,那可……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焕王结束一天的公务回家时,青瑜已经在厢房等着他了。
      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看到青瑜,焕王是很惊讶的,不过面上还是毫无波澜,径直在青瑜对面的凳子上坐下,等着她的指示。
      “我已经三天没见过你了。”
      “嗯。”
      “最近公务还是很繁重吗?”
      “好一些了。”
      “那从今天开始,搬回主屋睡吧,这屋的铺盖我已经让人收走了。”
      其实焕王一进屋,已经注意到了,床上被子、枕头、褥子全都不见了,甚至连帷帐都被撤下来了。
      “嗯。”
      回到主屋,还是青瑜睡床,焕王睡卧榻,不过青瑜已经悄悄地将一层床垫移到了卧榻上,现在床上和卧榻上都是两层垫子。
      各自躺下,青瑜又说道:“明天下朝回府用早饭,晚饭也要回来吃,多晚都行。”
      “嗯。”
      大概是因为一个加了床垫、一个减了床垫,那一晚两个人都躺了许久,迟迟才睡着。
      第二天早上,焕王又摸黑起床的时候,意外的发现青瑜也醒了。
      已经快进十月了,深秋的早晨有些冷了。青瑜就套着单衣,伺候焕王穿衣洗漱。
      其实这些事,焕王早已经习惯了自己动手,以前青瑜没嫁进来的时候,也不需要初六初七张罗的。
      所以刚开始,他本想拒绝的。可是在青瑜的坚持或者说逼迫下,只得乖乖的享受了。
      送焕王走后,青瑜又窝回床上,睡了个回笼觉,醒了刚好赶上焕王下朝回府用早饭。
      最开始的几天,对两个人都很难熬。
      对青瑜来说,每天早起还能用回笼觉补偿,最难熬的是晚上等焕王一起回府用晚饭,肚子饿的咕咕叫,饭已经在锅里温着了,却不能吃。小绯提议青瑜先吃点垫垫,可吃多了怕一会儿吃饭时没胃口被焕王看出来,吃少了反而更饿还不如不吃。
      对焕王来说,每天回府用早饭,一来一回浪费了不少时间,晚上回府的时间就更迟了。最初几天,他很确定听到了青瑜的肚子在咕咕叫。本来刚接手工作,处理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就有压力,现在,为了早点处理完,让王妃少挨会儿饿,压力更大了。
      好在这种日子没有持续很长时间。焕王征战多年,一旦熟悉了流程,对兵部的事务处理起来越发得心应手,焕王妃终于不用饿肚子等他回家了;而青瑜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也习惯了早起,回笼觉都免了。青瑜因为早起,每日平白多出了些时间,用来练练字、看看兵书,半个月下来,书法竟颇有进益。
      美好的时光过得飞快,转眼就进了十月。
      每个月初一、十五,青瑜都是要进宫给太后请安的。焕王也提前安排好好公事,下朝后就携青瑜一同进宫了。
      陪太后用过中饭,夫妇俩陪太后在御花园散步。
      十月已属深秋,到了菊花的季节。今年菊花开的很好,黄的、白的、粉的、紫的,五颜六色,争相斗艳。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日子过的慢,那时候日子苦,一天天都是熬着、数着过的。现在,日子过得跟飞似的,不眨眼又一年过去了。老喽……”太后一边把菊花外层枯掉的花瓣一片片捡出来,一边感叹着。
      “祖母千岁之躯,如今不过六旬,怎么就能算老了呢!”焕王半蹲在太后身侧,用手接着太后挑出来的残瓣。听到太后这番感慨,不满地反驳着。只有在太后身边,他才能有这般放松的状态。
      “好好好,看我们红孩儿又不高兴喽,不说这个,不说这个……你这次回来,我统共没见过你几面。又进十月了,过不了几天又得走了吧?”
      “都是烨儿不孝,没日日来请安。”
      太后搭着焕王的手,慢慢站起来:“我才没指望你能日日进宫请安,就想着让你多点时间好好过日子。说起来都怪你父皇,好容易答应不派你出去了,又给安排了那么重的活计。你这刚没消停几天呢,又要走了!”
      青瑜在边上听着祖孙俩的对话,有些糊涂。听太后在指责皇上,又不敢随意插话。
      回府的路上,才有机会问焕王。
      “哪里发生战事了,父皇又派你出去打仗了吗?”
      “没有。”
      “那,刚才你和皇祖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你过不了几天,要走去哪里了?”
      “去禄山。”
      看到青瑜明显不满意的表情,焕王继续解释道:“禄山是我的封地,在辽东。禄山西面是草原,胡人的地盘。到了冬天降了雪,他们没吃的,就会来内地抢夺。所以每年秋冬交界,我都会带兵去驻防一段时间。”
      听完焕王的回答,青瑜很兴奋:“什么时候出发?要去多长时间?”
      “初十走,腊月初回来。”腊月十三是太后的生辰,每年焕王都会在这之前赶回来。
      焕王府的人一致的发现,一进十月,天气变冷了,府里的气氛,变得更冷了。
      转折点就在十月初一,王爷王妃入宫给太后请安。入宫之前王爷王妃都还好好的,从宫里回来之后,全都变了。
      王妃从皇宫回来以后,心情大好,并且一下子忙碌起来,每天带着小靛小绯,一大早就出门去了,傍晚才回来。有两天,比王爷回来的还晚,王爷得等王妃吃晚饭了。
      王爷从宫里回来之后,心情变得很差。从初四开始,又变回以前那种早出晚归的状态。
      不少人偷偷向初七打听,那天在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肯定的,什么都没打听出来,因为他也是一头雾水。
      就这么过了几天,到初九的中午,焕王早早的回府了。
      到了府里,就吩咐齐管家备马,让初六去收拾衣服干粮。
      看这情况,是要出发去禄山了。初六记得之前吩咐说是初十才走的,不知为何提前了。但焕王这几天来一直黑着脸,也不敢出声询问。
      好在他早已提前收拾好东西放在厢房了,听到吩咐后,就直接去取了来。
      王妃一早又出门了,现下还没回来。看到焕王换好衣服,已经走到门口了,齐管家才忍不住,走上前去。
      “王爷,王妃早上出门了,还没回来……要不要等她回来,打声招呼再……”
      “她走之前可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这……”齐管家有些为难,王妃出门,怎会和他通报。可王爷问话,他又不能这么回答。
      “再等天黑前就赶不到驿站了。王妃回来,你和她说一声,我去禄山了。”
      “唉!”看着王爷趋马而去的背影,齐管家很是忧伤:听焕王话里的意思,王妃肯定是不知道他提前出发了。这样招呼不打一走又是两个月,不晓得王妃知道了,会什么反应。不管什么反应,他自己这个传话筒,大概是是落不了什么好的。
      焕王一行人,并不像他说的那样着急赶路。一路奔驰出了城,反而放慢了下来。
      看王爷慢下来,其他人也不敢催,也不用催,任由马儿随意晃着。而且也确实不着急,出京城往北,每三十里一个驿站,一下午的时间,晃过去足够了。
      一队人马,就这么慢悠悠的晃着,在深秋的荒原上,特别有意境。远远看去,像一群来采风的诗人画手。
      不愧是身经百战的上将军,具备极好协调控速能力,正好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带兵“赶到”了驿站。
      初六给焕王铺好床,刚打算出门,看到初七慌慌张张跑了进来。
      “王妃!王爷,王妃,王妃来了!”
      “你乱七八糟说的什么混话,一会儿王爷一会儿王妃。到底怎么了?!”
      初七喘匀了气,正色道:“启禀王爷,王妃来了,在驿站门口。”
      焕王到门口之前,还不敢相信。虽说知道初七不敢跟他开这种玩笑,可青瑜出现在这里似乎是更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满心疑问的走到驿站门口一看,马上坐着的人,可不就是他的王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