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我爹十年前害死我未来岳父怎么办,挺急的,在线等 2 ...

  •   当时,全家随贬官的父亲在南海边某个不知名县城生活,县城小的和村子差不多大。那里少有外乡人,贬谪到此处的官员和流放基本没区别。
      偶尔会有东边来的倒霉商船,被海上大风吹到了南海边,全县男女老少会结伴出来看热闹。
      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的不多,在南海边生活的五年岁月里,江画兮记忆里只有那么一次。
      那是一艘高丽商船,被风吹得偏离方向,已经在海上漂泊很久,船上淡水和粮食断了整整三天。
      县官父亲觉得不能见死不救,就号召百姓们取出自家淡水和食物送给商船上的人。
      高丽商人为表示感谢,把船上货物作为礼物送给当地人。百姓们欢喜不已,但县官父亲两袖清风,坚决不肯收礼。
      为首的商人拗不过这位清瘦固执的县官,便挑了一对女孩子用的发带塞进江画兮手里。
      县官父亲见是发带这种小玩意,就松口让女儿收下了。
      江画兮以怀念的口吻说起那段时光:“那时候真好,家中虽是一贫如洗,但父母健在,一家三口和和美美,生活有滋有味。南海那个地方贫瘠落后,但那里有最美丽的星空。我没有兄弟姐妹,却和县里的孩子们情同兄弟姐妹。我们在离家不远的沙滩上嬉戏打闹,从早上一直玩到黄昏,等各自的家人喊我们回去吃饭,才肯回家。”
      李原令紧张发问,你恨害死你父亲的人吗?
      江画兮奇怪,人都死了,没什么可恨的了。
      现在的皇后是继后,国舅早就在先皇后病故不久被处死。从这个角度说,力主清除国舅一党的皇后娘娘还是代江画兮报仇的恩人,所以自从她十三岁跟着娘娘开始,就一直尽心尽力服侍。
      江画兮说,她原本不叫江画兮,她原本的名字是“江灼”,是父亲取的。
      江画兮通过女官考试后被分派到贵妃身边。
      她去贵妃处请安,贵妃正在作画。听到江灼这个名字,贵妃峨眉蹙起,嫌这灼字乃是一团火,不大吉利。
      掌事姑姑说,娘娘素有才名,还请娘娘给小灼赐个新名。
      贵妃放下手中画笔,随口道,那就叫画兮。
      从此她就成为江画兮,小灼这名字只有魏姑姑还在叫。
      用江画兮自己的话说,她成为女官后运气不错。
      贵妃不仅聪明伶俐得皇上欢心,且娘家人任职礼部,出名的清水衙门,贵而无权。
      皇帝琢磨琢磨,先皇后去世多年,六宫不可一日无主,直接提贵妃做了皇后……

      江画兮说着说着声音低下去,她睡着了。
      李原令躺在离江画兮一丈远的地方,他伸手想替江画兮拢一拢碎发,在将将碰到她头发之前及时收回手。
      李原令觉得自己像一个卑鄙小人,明知江画兮因自己父亲家破人亡,自己还像个没事人一样在江画兮身边,不肯开口坦白。
      江画兮嘴上说的轻巧,但李原令知道,后宫蛇蝎之地,哪里会有好相与之人。江画兮能有如今地位,人后不知吃过多少苦头。
      原来,那些没有李原令的岁月里,江画兮历经苦楚、尝遍人间冷暖。
      想着想着,李原令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为阴险。他甚至希望江画兮永远不知江纪死因。这样,江画兮就能继续留在他身边。
      ——————
      两个月后,当江灼和李原令衣衫褴褛于朝会上道出实情,满朝文武震惊。
      天子当即震怒,自病榻上下令,派出羽林军控制岭东局面。
      自此,江灼和李原令立下功劳,声名大振。
      李原令官位连升两级,羡煞旁人。

      去府上宣旨之人正是江画兮。
      公事完毕,江画兮说,我同李御史有几句话要讲。
      李原令低头不语,自打回来后他就在躲江画兮,他太怕见到她。
      庭院里桃花开的正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李原令偷瞄江画兮,觉得伊人秀美容颜比桃花更为娇艳。
      江画兮说,伯尧,回来以后你一直在躲着我,可有什么难言之隐。
      李原令心虚对上江画兮视线:“哪有?”
      江画兮凝视李原令许久,李原令却盯着桃树,恨不能盯出个窟窿来。末了,江画兮叹息一声。
      她说,罢了,之后转身离去。
      ————————
      没过几日,江画兮的升迁在朝堂上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皇后下旨,着江画兮入职中书省,官职侍中。
      中书省近侍一向由皇帝亲自任命,吏部那里也就是走个过场,不敢违抗天子旨意。
      众人皆知,江画兮是皇后心腹。如果江画兮入职中书省,等同于代为理政的皇后僭越。
      何况江画兮是女子之身,自开国以来,朝堂之上从无女臣。
      一帮老臣气得七窍生烟,说,娘娘,女子不可为臣。
      皇后问,为何。
      老臣答,并无祖宗先例,不合规矩。
      皇后哦了一声,说,祖宗先例里可有确切写到,女子不可为臣这一条。
      老臣们一时支支吾吾,说不出半个字。
      皇后直接拍板,江画兮从今日起担任中书省侍中。
      众臣震惊,大臣们扑通扑通跪了一地,说不可。
      今日是大朝,李原令也在。不过以他的官位,他只能站在大殿外。
      李原令眼神不错,他看见丞相跪下了,父亲跪下了,上司跪下了。
      上司跪完人群中空了一块,李原令得以看见随侍皇后身旁的江画兮。
      远远的一个人影,和往常一样,腰背挺直,微微颔首。
      周围同僚跟着长官跪下,除去李原令。
      身旁同僚扯李原令袖子,想让他一块跪下,一个部门就是要整整齐齐。
      李原令握紧手中木笏,眼前浮现那根绣花发带。
      画兮,画兮,我该这样做吗?
      身体先于思考而行动,等李原令回过神,他发现自己已经站在文臣武臣队伍间的空当里,格外显眼。
      这个决定做出的并不艰难,几乎是一瞬间,李原令从来不是优柔寡断之人。
      李原令想,父亲欠画兮一家的,他来还,用他拥有的全部来还。

      李原令举起木笏示意有话要说:“臣以为,娘娘此举可矣。”
      他嗓门不小,说出的话足以让众臣听的清清楚楚。
      不一会,一个小黄门走到李原令身边,尖着嗓子说,皇后娘娘请大人上殿。
      短短一段路,李原令觉得像走过半生。他知道,他回不了头了。
      路上不断有友人朝李原令打眼色,李原令视而不见。
      路过长官身边,长官低声说,你小子得了失心疯不成?
      李原令回答,是。
      自从知道江画兮是谁李原令就疯了。
      他分裂成两个人。一个人说,你应该告诉画兮真相,君子坦荡如砥。另一个人说,你要是想画兮留在你身边,那就当做一切没有发生过。

      小黄门引李原令至丹陛下。
      李原令瞟一眼身边站着的大臣,是丞相,父亲现在的靠山。
      皇后问,阶下何人。
      李原令答,回皇后娘娘千岁,微臣御史台御史李原令。
      皇后问,众人皆反对,为何独你赞同?
      李原令回答掷地有声:“江女官常于各府行走,行事滴水不漏、进退得当,加之素有才名,是曰才矣。岭南洪灾,江女官冲破艰难险阻,不顾自身安危,将岭南百姓之苦楚上传天听,是为德矣。是以,江女官者,德才兼备者也。开国太祖曾言,德才兼备者,太祖必重用之。臣以为,德才兼备者任以重用之,此为圣人之德行也。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无关乎男女,人间道理,皆当如此。有鉴于此,微臣赞同娘娘决断,皇后娘娘圣明。”
      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
      朝臣们七嘴八舌,有人干脆指名道姓骂李原令好出风头、溜须拍马。
      李原令不为所动,他身姿挺拔好似苍翠青松,沉着冷静如老僧入定。
      面对诋毁,李原令并不反驳。他只是说,望娘娘明察,微臣所言句句肺腑。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连丞相都站不住了,指责起李原令来。
      有一位李原令的至交好友听不下去,情急之下好友跳出来说,江女官就是红颜祸水,蛊惑李御史替她说话。
      皇后听完勃然大怒,想当年她刚当政时就有人说她是牝鸡司晨、红颜祸水。

      皇后拂袖而去,一帮大臣面面相觑。
      丞相说,大家散了吧,今儿的朝会已经开不下去了。
      说完,丞相意味深长的看李原令。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原令视若无睹,径自离开。
      乱哄哄的大臣们见是李原令自发让出一条道,所过之处人人侧目。
      李原令迎着窃窃私语的人群和心怀叵测的目光,从容离开正殿。
      ————————
      不出三日,上表弹劾李原令的奏折犹如雪片堆满御书房案头。
      这几天,李原令一切照旧,按时去御史台当值。
      只是……
      愉快谈天的同僚们见是他,立刻收敛笑容疾步离开。
      若是碰见友人,有那么一两个会叹息着拍拍他肩膀,大多数人恨不得装作不认识他。
      碰壁的次数一多,李原令也就自个笑笑释然。
      期间,江画兮来找过李原令很多次,每次李原令都找借口躲了。
      江画兮无法,只好叫人给李原令传话说,不要因无足轻重之事放弃前程。
      接到消息,李原令亲自找到江画兮。
      他说,我赞同皇后娘娘的提议,不仅是私心,也因为我是御史。你的是确德才兼备之人,而我只是仗义执言、实事求是。
      还有,“于我而言,你从不是无足轻重之人。”李原令说完就走,不给江画兮任何反驳机会。

      再一次大朝会,皇后旧事重提,想要江画兮入朝为臣。文武百官纷纷反对,唯独李原令一人,照旧附议。
      朝会后,皇后召李原令觐见。
      皇后接过江画兮递上的热茶轻呷一口,她说,画兮,你先下去。
      江画兮应下,她担忧的看向李原令,后者朝她微笑以示安慰。
      皇后是开门见山的人,她直接问李原令,李御史可是心仪画兮?
      李原令坦白回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皇后再问,为了画兮放弃前程,你当真舍得。
      李原令无奈笑了。
      他说,娘娘,江女官该是翱翔于天际的雄鹰。既然是雄鹰,即使没有微臣支持,她也一样会无所畏惧面对风雨。臣非红衣高官,但公事私事还拎得清。臣不否认自己有私心,但评价江女官其人,“所谓的规矩”和“所谓的私心”不过像是装宝石的漂亮首饰盒,不该掩饰江女官这颗宝石本身璀璨夺目的事实。
      皇后将李原令一番话认真听进去。
      皇后说,我定会让画兮入朝为官,但是如今的情况,想必李御史也清楚,新规的创立,总是建立在一些自愿的牺牲上。
      皇后说的委婉,李原令应的却干脆:“如果打破陈规需要牺牲,那么,微臣愿做这个牺牲之人。前提是,微臣的牺牲值当,而非竹篮打水一场空。”
      ————————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李原令在房中见到等候已久的父亲。
      父子对视片刻,父亲抬手就是一巴掌。
      这一巴掌力道不小,李原令被扇的偏过脸去。
      “伯尧,你太让我失望了!本来以为你是被美色迷昏头,谁知你是失心疯!为了一个黄毛丫头不仅连前程都赔上去了,还让我因此在丞相面前抬不起头来!”
      “呵……”李原令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声凄凉仓皇。他的面容扭曲,嘴巴里发出笑声,眼泪却从眼中掉下来。
      李原令用满脸泪水的脸庞面对父亲:“您可知道,您口中说的那位黄毛丫头,她本名叫做江灼。她说,这个名字是她父亲给她取的,取‘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意。她的父亲名为江纪,曾经是您的好友。”
      “……”父亲震惊的无言以对。
      “儿子在寻找江氏母女下落时,还查到了别的东西。父亲,江纪大人其实是您派人灭口的,对吗?因为江纪大人手中有您贪墨的铁证。所以说,您让我寻找江氏母女,究竟是因为良心不安,还是为了灭口?”李原令轻声道。
      父亲脸色大变,李原令心中冰冷一片,不愿意相信的事情往往是真相,父亲在自己心中高大形象轰然倒塌。

      几天后,李原令在朝会上正式受到弹劾。
      为了避嫌,本该由御史台负责的官员失职案件因李原令的御史身份,被交由刑部处理。
      刑部一向支持皇后,案子审问全程对李原令客客气气,关押的牢房也算干净整洁,狱卒甚至送来了棉被。
      案子处理结果下来了,着李原令贬谪南海做县令。不知是不是天意,那里碰巧是江纪当年贬谪之地。
      李原令想,正好,去看一看江画兮口中最美的星空,走一走细腻的沙滩。闲暇时就教当地的孩子们读书,顺便期待几十年不遇的海上商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