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接客”风波 ...
-
午后,夹带潮意的暖风划地而起,杨柳青青,湖光朗朗,此时正是五月好春光。
一个九岁的女娃儿靠在一棵大树边昏昏欲睡。许是这江南午后的阳光有些毒辣,娃娃白嫩的脸被映的通红,粉红的小嘴儿微微张开,眉毛却紧巴巴的皱在一起。
“许小二,许小二” 一声声呼唤扰了这一刻的安宁,女娃儿的眉毛拧的更紧了,最后还是极不情愿的睁开了眼睛,微楞了片刻,继儿再迷茫的看向四周。
文氏琪来到树下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情景,这个被她唤为许小二的女孩小脸红扑扑的,吊起来的两个小辫子也乱乱的,本是很漂亮的眼睛却傻呆呆的看向四周,对,就是傻呆呆的看着跑来的他。他看见女娃娃看到自己身旁上茶壶,似是想起了什么,“啊”的尖叫了声,然后又似是不好意思的柔柔的喊了声“文师兄”,紧接着马上又换上了讨好的笑容。
文氏琪想着她这个小师妹,无奈的摇了摇头,平常无人来访的大山上好不容易要来几个客人,为了接客,师傅叫这小师妹提前来泡茶准备茶具,说是客人半个时辰后到,结果客人都快来了也不见人回来,便派了他寻了来.
许小二这方彻底清醒了,拿起茶壶就往厨房跑去,心想,惹祸了,又惹祸了,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客人们是不是来了,一溜烟的就钻进了厨房,抓茶叶,烧水,动作一气呵成,等着水烧开的许小二,看了看这个破旧的厨房,从窗边拿了些稻草铺在厨房地上,一屁股就坐下了。
此时的许小二心理活动十分激烈,她琢磨着其实这事也不怪她,哪有人会叫人在客人来的半个时辰前就泡茶的,那茶还不凉了,所以自己才想着在大树边小歇一会儿,谁知这一小歇变成了小睡,就这么实话实说的告诉师傅,她也算情有可原吧,至少这回不是她在诡辩,怎么说也能争取个宽大处理。
文氏琪从外面慢悠悠的踱进厨房,看着毫无形象坐在地上冥思苦想的小师妹,突然笑了。
许小二感觉到有人来了,抬头便正对上了文政的笑,她恍然间觉得是师兄的笑如大山中的那汪清泉,引人沉溺。于是把自己脑袋里所有关于美的词都想了一遍,最终得出结论把自己所有知道的美词都加起来也抵不过文师兄这一笑。看着看着,她突然觉得不好意思了,又把头猛的低下了。
她这边丰富的表情加肢体动作自是都落入了文氏琪眼中,基于对这个女娃娃的了解,他自是知道女娃娃此刻又在天马星空的乱编排他了,想到这他的笑意更深了,温柔的问道“许小二,你是不是打算给师傅说,怕茶凉了所以才没马上就来泡茶。按理说师兄我也觉得泡茶这事你这次做的一点都没有错,想我大山派再不济也不可给客人喝凉茶,师妹你懂事了”
许小二闻言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心道终于有人能透过她本质看到那颗连她自己都没发现,的善良贤惠如王母娘娘一般的心了,这一认知让她觉得文师兄更英俊了,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的。师兄就是那玉帝的化身。许小二如是想。
但见着文师兄越来越往上扬的嘴角,她突觉敌方有诈。
果不其然,文氏琪声调一转“不过,师傅让你早泡茶不是因为泡茶要早,是因为茶具不齐,需费时准备,你忘了上次轮到你洗盘子碟子的时候,师妹打碎的那几个茶杯了?”说完依旧微笑的望向许小二。
许小二的心顿时又凉了半截,看着师兄的笑也不觉得俊美了,心里暗暗把文氏琪的形象从玉帝的化身降成了癞蛤蟆的化身,好似现在的文氏琪和刚刚的文氏琪根本不是一个人一般。
“师兄,是不是。。。。是不是我现在去借茶杯还来得及”想着这次接客对着张大山那个好面子的师傅的重要性,许小二还是心怀希望,两眼闪闪的看向文氏琪。
可师兄直接忽略她的目光,继续温柔无害的说到“我来寻你的时候,师傅已经吩咐大师兄去山外迎接客人了,想是现在客人已经到了”
×××××××××××××××××××××××××××××××××××××××
大山派掌门张大山,此刻正在厅里接待着自此派创派以来第一个到此登门的客人,为了接客他特意把大山里所有人家中值钱的东西都借到自己这,并摆到了这个厅里,这些东西包括从山外嫁进山里人家的那个董胖婶的嫁妆(一床丝绸被)和从了良的妓女金花家理借俩的金脸盆。这两样东西可苦了昨晚负责布置“会场”的许小二,最后本着师傅所说,一定要把贵重东西摆先显眼位置的交代,她硬着头皮把这东西也摆进了大厅。
说到这次客人,掌门张后山还是很得意的。话说张大山前些日子带着他的大徒弟也就是他儿子张山山拿着山里人的耕种出山去换生活用品,晚上走夜路回后山,正巧遇到二个贼人打劫一老者,一心想当英雄的张山山当时就要往外冲,可他知道他爹张大山是个不爱惹事的主,所以冲之前心思给他爹戴几顶高帽,于是乎,山山大喊,张掌门前方有人抢劫,我大山派素以狭义闻名,还请掌门允我前去帮忙。恰巧这抢劫的两人是头次抢劫,并且十分地无组织无纪律,没把打劫的三光政策彻底贯彻,一听对方有个掌门,还带个徒弟,暗道不好,自己倒霉遇到武林高手了,结果劫也不打了,撒丫子就跑了。这位被张大山父子两解救的老者,便是今天的访客了。
当老者带着两个俊俏的小青年来到这客厅的时候,着实被这不伦不类的布置给震住了,入眼的是厅中间摆的一个金脸盆,金脸盆旁边并没有摆着拭手的方巾,反倒是摆了个架了一床被子的兵器架。张大山看着这来访的三人暗自得意,想想自己这面子算是有了。招呼客人坐下后,就等着他徒弟来奉茶,可是这左等右等也不见人来,他有些生气。但仍还是和老者寒暄着。
就在这时,文氏琪拿着茶壶来到了客厅,张大山得意的介绍着他这个徒弟,但却仍十分盼望着许小二赶紧来客厅。一见文氏琪手里没拿茶杯,便佯装训斥怠慢了客人,让他速速去叫许小二拿着茶杯来奉茶。
要问张大山为啥想等着许小二来客厅?只听外面响起一声清脆的叫声响起,张大山乐了,只听这声音传来“徒儿拜见师傅,大师兄,十七师兄”
要问张大山到底有几个徒弟,算上他儿子的话答案是三个。那这怎么会有个十七师兄呢。这要从文氏琪和许小二的名字说起。其实许小二本不叫许小二,许小二原名许孝儿,自从被文氏琪改成许小二后,便没人喊她自己觉得特别好听的本名许孝儿了,为了报复文氏琪,她也自然把文氏琪的名字叫成文十七了。可文氏琪人缘比她好,没有人跟着她叫,她心里本是十分窝火,便去找师傅张大山评理,张大山听到文十七的名,眼睛都绿了,点着头直说“大才啊!”,并第二天就嘱意许小二,以后当人面都要叫他十七师兄。
张大山的这声交代,对于这个九年里被受挫折且依旧坚信自己是金子的许小二姑娘,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因为她觉得师傅也终于发现了她做为金子的一角,于是每每当师傅和文氏琪都同时在的时候,她会很自觉的唤文氏琪十七师兄,以便提醒师傅她的闪光的本质。
这一声十七师兄虽不是叫的张大山,但张大山却觉得十分受用,果然不出他所料,老者赞他门徒遍地。张大山边摇着头,边叹气的说其实徒弟多也难管理啊,说是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边说还边催促着许小二来倒茶。
许小二哆哆嗦嗦的进来了,给老者行了长辈礼,然后自然而然的注意到了和老者一同来的两个青年,但看这两个青年,一个身着红衣,一个身着白衣,两个青年出于礼貌的对她笑了笑。于是许小二很不争气的又走不动道了。
她当然是迅速的又把脑袋中自己所知道的美好的词过了一遍,但最后却纠结在把“玉帝的化身”这个在她心中最神圣的词给谁的问题上,结果她长时间的观看引来红衣少年不满的“哼”声,只见许小二边看还边摇头的盯着红衣少年,那眼神十分怜悯,最后她叹了口气。终于决定把“玉帝的化身”这个称号给那个面无表情的白衣少年。
当张大山看着本该放着茶碗的桌子上却被许小二摆着吃米饭用的大碗的时候,他的脸终于拉下来了。
老者感觉到气氛不对,赶紧插话,由于一时找不到话题,只得尴尬的说,这房间装饰的有特点,一听这话,张大山眼睛又亮了,暗自得意起来。嘴上却假谦虚的说的,都是孝儿这个他自己最小的女徒弟头瞎鼓捣的。
听到这,红衣少年又冷哼了声,心想本就不满许小二刚就盯着他看,后又见她拿饭碗要奉茶,这会儿又知道这间乱七八糟的屋子出自她手,实觉得许小二粗俗至极。
老者却笑着说“说这位孝儿姑娘年纪轻轻便喜欢用新鲜物品装点房间,以后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许小二听到这儿,乐呵了,但却也知道这时候要谦虚,于是上前一步道
“谢谢老爷爷夸奖,我当之无愧”
红衣少年把正喝到嘴里的茶水一口就喷了出来,白衣少年也闷闷的笑着,文氏琪更是笑出了声,老者则尴尬的望这许小二不知道怎么接话。
许小二这才觉得自己说错话了,因为她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看着师傅又要变化的脸,许小二挥动着小手不停的摇晃,慌忙说道“重说,重说,是愧不敢当,愧不敢当”
是夜,整个大山回荡着许小二的吼声,“这接客可真不是人干的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