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末日乌云 ...

  •   吞噬了天地的乌云下,一个孤独的黑影。

      乌云像墨一样黑,孤独的身影比墨还要黑。

      “这世间再没有什么能阻我,连你这邪恶的天也一样,我比你更邪更恶。”

      黑影张开嘴巴,“哇……哇……”纷纷攘攘的乌鸦喷涌而出。

      像狂潮冲入乌云,“砰……砰……”闷雷声不绝于耳。

      乌云裂开一个漩涡。

      黑影飞起,向着漩涡而去。

      “我要吞了你这天!”

      ……

      大明,崇祯二年。朝堂之上。

      鸦雀无声。一群大臣发了怔似的,抬着头看龙椅两侧吊着的两张巨幅图画。

      图画由多个军中画匠一起绘制,没等干透便十万火急地送入大明皇宫,所以画上有多处墨水流淌的痕迹。

      一副画的是宁远城,一副是锦州城。这两个地方处于大明、大金、朝鲜和蒙古交界地带,也是大明国对抗金兵入侵的边疆防卫重地。

      在两地的上空,都笼罩着一团巨大无比的乌云。而且是同一块云,云层看似厚有几十丈高,大小达数百里。黑压压地覆盖了从锦州到宁远的天空。

      形状诡异吓人之极。

      好像是万万只面目狰狞的厉鬼挤在一起,又好像是万万个正在十八层地狱里痛苦哀叫的受刑者抱在一块。

      其间另有数不清的残肢断臂破肚流肠,层层叠叠交杂成一团。

      看久了似乎能听到凄厉的阴嚎,令人忍不住背脊发凉。

      半晌后,众大臣开始小声的交头接耳。这时,山海关总兵马世龙奏说:

      “皇上,这块乌云三个月前起于渤海之上,本来只是一块寻常的乌云。但每日都在长大,形状也越来越恐怖。照此下去,恐怕不要多久,连山海关都要被盖住了。”

      一名文臣慢条斯理地打断说道:“你确定这不是妖言惑众?”

      “臣不敢欺君。便是在山海关,也能看见这团乌云,臣亲眼所见,虽然看不清细处,但那庞大的模样,亦令观者心悸。这两幅画是袁崇焕督师命人送来的,一起送来的还有袁督师的亲笔信,信上详细写了宁锦两城的情况。臣请皇上过目。”

      那文臣一时语塞。袁崇焕治军严厉,朝中上下人人知晓。他亲笔写信上报这件事,一定不会假。

      太监接过信呈上,崇祯靠在龙椅上,左手托着前额,很疲惫的样子,看也不看那封信一眼,缓缓说道:

      “你看过了没有?”

      马世龙道:“这是袁督师特地写给臣的,臣已看过了。”

      “你说给我听。”

      “是。督师信里说,这团云奇诡之极,无论狂风暴雨都不能撼动它分毫。也不见它有什么特别异常的变化,只是一日日地增大。现在宁锦两地处于乌云中间的地方,已然昼夜不分,每日里都要点着火把。金兵也不敢贸然进犯,连着一个月来,边境未起一点战事。”

      “但是,这乌云似乎有无形的魔力,能在不知不觉中摄人心魂。两地的军民百姓被笼罩在乌云下,很多人都变得神秘兮兮,说起话来如同失了魂丢了魄一般,每日里都有突然疯掉的人。甚至好些城楼巡防的官兵,好端端地就跳下城墙自杀。”

      “以至于流言四起,都说地上每死一个人,乌云上便会多出一张脸。弄得人心惶惶,百姓不去劳作,士兵不听军令,不是逃跑就是躲起来不出门。现在城中到处是和尚道士设坛作法。袁督师已斩了几十名士兵,情况也不见多大好转。”

      “……人人都在传说,这团乌云终将要吞掉天地。是末日要来啊……”

      崇祯面无表情地听着,一动也不动。显得暮气沉沉,好像很苍老。

      其实他并不老,不仅不老,还很年轻。

      这一年,他才二十岁。

      自从当上皇帝,他每天都过着心力交瘁的日子。

      朝政不稳、天灾水祸、四处叛乱,加上金兵不停侵犯。崇祯面对的烦恼无穷无尽。

      “唉,这个千疮百孔的帝国,我能把它修补好吗?”

      当马世龙在下面启奏的时候,崇祯根本没有听进去。

      但是最后一句话,却听得清清楚楚。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来,杀气腾腾地怒道:“末日要来……你是诅咒朕的江山要亡吗?”

      满朝百官吓得慌忙跪下,瑟瑟发抖。

      马世龙磕着头道:“臣该死。但臣是据实以报,并无诽谤国家之心。”

      几名文臣阴阳怪气地说:“哼,话是从你嘴里说的,一定也是袁崇焕写在信里的。证据确凿,请皇上将大逆不道的马世龙和袁崇焕立即捉拿,严刑处置。”

      朝上倒有一半大臣随声附和。

      崇祯大喝一声之后,感到胸口的闷气去了不少,人也清醒了很多。

      他知道山海关是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马世龙镇守山海关,轻易不能降罪。袁崇焕更是统帅宁锦两城,和金兵正面交锋,如果军心动荡,金兵就会趁隙长驱直入。

      他摆了摆手道:“不要吵了,这都是无知愚民流言,听听而已,当不了真的。”

      坐回龙椅之后,他看着身旁的两幅画,渐渐又觉得心烦气躁,那团乌云就像压着他心头的巨石,越来越大,越来越重。

      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大明朝竟要亡在朕的手上吗?

      不,不行。就算真是老天要对付我,我也要和他斗一斗!

      “马世龙听着。奉朕口谕。命袁督师从严法令,先将作法的道士和尚尽数斩了。尽快查明妖云真相,每日书信上报朝廷。不奉军令和逃跑的官兵,百姓也一样,一律砍下首级,挂在城楼四围,以儆效尤。”

      “……另外,赐袁督师尚方宝剑,若有阴奉阳违的将领,无论多大官儿,就地正法。”

      ……

      皮岛。距离本岛以东二十余里,一处无名山谷。

      两队人马正在厮杀,杀声震天。

      毛承禄骑在马上,在后掠阵。心里正懊悔不已。

      毛承禄是镇守皮岛统帅“征虏前将军”毛文龙的儿子。他本来是奉命押送物资给驻扎在铁山的一支前哨军队,顺便练练兵。回岛途中遇上了这队金兵。

      他看这支金兵队伍不着军服,猜想是走散了的逃兵。而且人数只有一二百人。

      自己的部队是对方两倍有余,也就顾不得排兵布阵,直接上前冲杀。

      谁知这些金兵异常勇猛,个个不要命地砍杀过来,毛承禄前锋军登时乱了阵脚。

      毛承禄看着军队慌作一团,进又进不了,退又不能退。他大喝一声:

      “让开路来。”

      明军分开一条小路,毛承禄拍马冲到阵前,大刀一挥,砍下了前面金兵的右臂。那金兵虽然断了一只手,却十分凶狠,猛地跳起,想把毛承禄拉下马来。

      毛承禄匆忙中,左手拔出靴子里的匕首,刺穿了金兵的喉咙。

      但他的马受了惊吓,前撅后踢,毛承禄差点被甩下来。两侧明兵更加大乱,开始纷纷后退。

      蓦地听到远远地一人高声大喊:“大哥,我来帮你。”

      金兵后面,忽然出现了三骑马。当先一匹青骢马,像箭一样疾驰而来,马上是一个头戴笠盔,戎装铠甲的青年将军,披风迎风飘扬,英姿勃勃。

      后面的金兵听到马蹄声,立刻回身,摆出防守的姿势。

      青年将军吴敬天取出弓箭,十丈外嗖嗖两箭,箭矢穿透两名金兵胸膛。

      把弓插回弓囊,抽出长刀,青骢马堪堪冲到了距离金兵两丈左右。吴敬天猛一拉马缰。

      “呲溜溜”青骢马鼻喷白气,长身立起。吴庆天一蹬马鞍,从马背高高跃起。

      飞天将军一样从空中挥刀劈下。

      刀身砍入一名金兵左肩,直劈到腹部。一个转身,大刀横挥,又将一名金兵拦腰斩成两截。

      另外两骑同时赶到,翻身下马,拔刀刺杀。登时一个个金兵身首异处。

      虽然一个接一个金兵倒在三人刀下,金兵队伍却丝毫不乱。另一边的金兵趁着明军倒退,大肆砍杀。毛承禄被夹在明兵中间,好几次险些被砍中。

      吴敬天和毛承禄中间隔着几百名正在厮杀的士兵,冲到那边相救不知道要什么时候。

      吴敬天叫道:“阿厄斯掩护我们,特木尔抬一个。”

      阿厄斯是吴敬天手下卫队——突厥兵冲锋队的首领,长得鹰鼻细眼,十分凶悍。特木尔是蒙古兵冲锋队的首领,虎背熊腰,高大的很。

      两人跟随吴敬天征战多年,对吴敬天忠心耿耿。

      两人冲到吴敬天身旁,阿厄斯又砍又劈,在前边逼出一个小圆圈。特木尔蹲下马步,双手互抓手腕。

      特木尔是蒙古摔跤高手,臂力惊人。吴敬天跳到特木尔手上,特木尔腰背使力,大喝一声“起”,吴敬天看准方位,同时双腿一蹬。

      像炮弹冲上半空,又像老鹰展开巨大的黑影,对准猎物挥翅急下。

      正在搏斗的明军和金兵,看到半空中威风凛凛的吴敬天,都不禁呆了。

      队伍中间一名身材精壮的金兵,看到吴敬天冲着自己急速飞落下来,连转身躲避的反应都来不及做,只能把手里的刀往吴敬天飞来的方向一送。

      这是一种拼了命不要的打法。

      “铛”一声巨响,那金兵的刀被吴敬天砍成两段,刀柄脱手而出,两截断刃都插到了旁边金兵的脸上。

      那武器脱手的金兵还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吴敬天的刀已经架到了他的脖子上。

      “大家住手。”吴敬天高声喊道。

      原来吴敬天看到金兵进退有度,好像有人在指挥。

      就留意观察了一下金兵队伍,果然发现队伍中间有一名金兵,抬头四面巡视,高举大刀,刀尖朝哪,哪里一定有金兵补上。他料定那金兵就是他们的首领。

      “让你的士兵放下武器,站好队伍。”吴敬天命令金兵首领。

      金兵首领一副不甘心的样子,两眼望天,不理会吴敬天。

      特木尔对着金兵们骂道:“姥姥的,快放下武器。”

      阿厄斯用脚踹着金兵们,命令他们站立成排。

      毛承禄指挥士兵把他们团团围住。对金兵首领命令道:“你跪下,让他们统统都跪下。”

      金兵首领两眼愤怒瞪着毛承禄,似乎要喷出火来。

      “跪下,不可以。杀我,可以。”金兵首领说汉话不流利,一字一顿地说。

      毛承禄“啪”地一记马鞭朝着金兵首领脑门上打去,登时鲜血喷涌而出。金兵首领很硬气,站着动也不动,满脸是血,更显得表情恐怖。

      毛承禄举起马鞭,又是一鞭欲向他脸上打去。

      吴敬天一拦他的手:“大哥别生气,让弟弟来问他几句话。”

      吴敬天放下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们从何处来?为什么到这里来?”

      “你不错。问我我说。我,大金国辽阳,镶蓝旗副将,额图浑。总兵苏和泰,欺负我老婆。我全家,杀死。我杀死苏和泰。大金国追杀我们。我们,去朝鲜,山里打猎,不打战。”

      “你杀了总兵苏和泰,金兵要抓你,你们想躲到朝鲜山里去?”

      “是。”

      “朝鲜已经和皇太极结盟,朝鲜兵一定会协助金兵追捕你们。你们到了朝鲜如同去送死,想打猎不打战,不可能。你这些部下都要陪你一起死。”

      吴敬天为人十分惜才,他看到额图浑宁死不受辱的样子,起了纳才的心。

      而且金兵从小生活在马背上,骑射非常厉害,如果能收编这支金兵,会大大加强自己的战斗力。

      “不论是金兵,朝鲜兵还是明兵,都是你们的敌人,你们能走到哪儿去呢?”

      额图浑长叹一口气,沉默不语。

      “我看你们个个都是好汉子,不如投我军中,金兵不敢靠近皮岛。你不用死,你的部下都不用死。”

      毛承禄急道:“天弟,这些都是来路不明的金兵,你要堤防点。”

      吴敬天笑道:“大哥,我理会得。”

      额图浑看了看吴敬天,突然一脸嫌弃之色:“英雄,我佩服。你,用诡计。不是英雄。”

      “你不服我刚才擒你。你要怎么样才算是服。”

      “我们打架。诡计不用,打赢,我服。”

      毛承禄给特木尔和阿厄斯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到吴敬天身边。

      特木尔抢先说道:“吴将军,这小子很狂,我的拳头忍不住想揍他妈的,这个架请将军让给我打。”

      额图浑向特木尔睥睨一眼:“你,摔跤?”

      “你也学过摔跤?来来来,我们比比看。”特木尔搓着手兴奋不已。

      “摔跤,没劲,不打。我只和他打。”

      “姥姥的,去你姥姥的。”特木尔气得大骂。

      吴敬天心里忽生豪气,想起少年时在军中和武将赤手比武的日子,忍不住地想重温一下。

      解下披风扔给阿厄斯,大声道:“这架谁都不能替我打,你们都退开三丈。额图浑,你能打中我一拳,算我输。”

      额图浑拉开架势,右手“呼呼”两拳,继而左手“呼呼”两拳。

      吴敬天不识额图浑的打法,差点被打到,但他反应极快,有惊无险地避过。嘴里叫了一声“好”。

      观战的金兵们大声欢呼,帮额图浑呐喊助威。

      一般武士出拳,都是一手一拳的打。躲避的人,身体往左一让后,便会惯性地往右让。

      额图浑却一手连出两拳,击落提起的间隔奇快。而且他出拳时手先举高,往下攻击,力量更大。围观的人都没见过这种打法。

      额图浑有时一跃而起,在空中一只手“呼呼呼”地连击五六拳。

      阿厄斯平日里沉默少言,这会儿看的连连摇头:“厉害厉害。”

      只有特木尔不屑一顾,出言讥讽:“姥姥的。你这是什么抽风拳法,给我挠痒痒还差不多。”

      吴敬天只作闪避,并不反击,留心看他的拳路。

      看了一会儿,他就明白了,额图浑用的不是和人打架的拳法,而是和山林大型野兽搏斗时的实战经验。

      根本算不上拳法,也无路数可循。却比拳法狠的多,如果被击中,同一个地方就会连续被击打数次,多硬的骨头都承受不住。

      吴敬天心里盘算着,将额图浑打倒很容易,但不会令他对自己心服口服。想了一下,有了主意。

      趁着额图浑又一个高跃,拳头击下时,力贯右臂,自下往上迎着额图浑的拳,硬碰硬地砸了上去。

      “砰”两拳相交,额图浑双脚还没落地,一股冲力又带着他往后飞去。“朴”地一声重重倒地。手臂骨头“咔拉拉”一阵响,差点断掉。

      额图浑爬起来,不可置信地看着吴敬天,自己这一拳的力量,就是一只老虎也会被打蒙。而吴敬天从下往上反击,处于劣势,力量却如此之大。

      他心里很明白,吴敬天是留了余地的,不然自己这只手已经废掉了。

      “还打吗?”

      “你,英雄。我佩服。不打。”

      额图浑单膝跪地,俯身为礼:“额图浑,跟随,吴将军。”

      (注:毛承禄、毛文龙等皆为历史真实人物。锦州、宁远、皮岛也都是真实地点,皮岛今属朝鲜平安北道铁山郡栢梁面椵岛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