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 43 章 ...
-
雍宁六年初,镇守于营州的西域护军都尉赫连桢派兵士夙夜疾驰,八百里急报迅速面呈天子:大靖皇商使节团奉皇命出使西域,在途径大宛国购置良驹时因双方意见相左,购马不成,皇商使节团被遣返,使臣亦被杀。
大宛国西北邻康居,西南邻大月氏、大夏,东北临乌孙,是西域东西往来商道上的交通要塞。大宛有大小属邑七十余城,人口数十万,农业和畜牧业兴盛,产稻﹑麦﹑苜蓿﹑葡萄等,葡萄多用于酿酒,富人藏酒至万石,且以出汗血马著称。
大宛产良马,其马属山地马种、抗疲劳,蹄坚硬,其中有良驹据说可以一日跑五、六百公里,流出来的汗像血一样,故命名为汗血马。
雍宁帝意欲用上等良驹改良军马品种,用以抵御大靖边疆游牧民族的侵扰。因此命四姓皇商使节团奉诏前往西域各国经商,并携带黄金二十万两去大宛国都,求换汗血马。
但大宛国王蓝庾以汗血马为大宛国宝而拒绝,被激怒的大靖使臣当场与国王发生严重的口角冲突,恼羞成怒的国王蓝庾认为大靖远在东方,不会派大军远袭大宛,于是袭杀大靖皇商使节团,掠走其随行财物。
雍宁帝听闻使者被杀,财物被劫,不禁大怒。
但他并没有听从朝廷上众臣提出发兵征伐、以扬国威的建议,而是迅速下诏成立新的西域商团。以长敬候百里炽繁为使臣,鸿胪寺少卿裴昊为说客,命鹰扬郎将楚淮、车骑将军苏还、护军都卫苏景合等悍将率领精锐之师,重返西域商道,游说大月氏、大夏、乌孙等西域诸国,联合阻断大宛国与其他国家的互通往来。
同时,雍宁帝重新召集重利大胆、长年在西域商道上游走的大靖商贾,一边与东胡人联系,一边暗中潜入大宛都城贵山,在大宛王室内部制造事端挑起矛盾,造成国王蓝庾与王室贵族的内讧纷争。
大靖使团人多势众,声势浩大,沿途小国不敢对抗,纷纷开城出迎,供给食粮和饮水。大宛外有大靖虎视眈眈,诸多小国为求自保纷纷表示中立。而大宛贵族多怨大宛王蓝庾匿宝马、杀靖使,招致如此大祸。
大宛国当前内忧外患,岌岌可危,生死存亡只在雍宁帝的一念之间。
百里炽繁出发前,给清思台投了封书信,告知了他此番远行的缘由。
大宛国王蓝庾自然不会料到,当初逞一时之快,自己的短视昏聩为国家带来了何等悲惨的后果,而大宛国必将成为大靖的附属,如同当初的东胡,已成定局无力回天。
大靖历代天子都是睚眦必报之人,烛烈亦不例外。大宛虽远,想要降服却也并不太难,只是多费些时间与人力财物罢了。可大宛若真的归属了大靖,那么大靖从此多了一处在西域的皇家军马牧场,其中回报巨大,是值得烛烈此番兴师动众筹谋的。
但游说西域诸国,在大宛王室里挑拨生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百里炽繁此去西域,比当年去营州成立西域护军都尉府更为棘手复杂,又路途遥远,想来没有两三年是回不来的了。
只是百里在信中提及,作为前驱的皇商端木既明……我不记得四姓皇商何时多了一个端木家,可又隐约觉得端木这个姓氏莫名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