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37回 ...

  •   于大姑太太闹出来的糟心事儿,最终以赵琪儿被禁足,赵明杰新纳一房妾室告终,而于府众人的心情却几乎未受到任何影响,因为不久后,一桩喜讯降临了于府。

      今年的春闱,于钧柏下场试了试。而今日则是放榜的日子,街道上的人络绎不绝,每家每户都有人探头探脑地朝外看,随着一波波报喜的人,已能听到几户人家放起了鞭炮。

      于家也是世代官宦人家,主人家都矜持地正襟危坐着,但心里仍旧七上八下地期待着。四年前嫁进来的于大奶奶,也就是许悦芙,养气功夫不及上头的婆婆,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她的面上已忍不住露出了几分焦急的神色。

      终于——

      “中了!中了!大爷中了!”一个脸熟的婆子着急忙慌地跑进来,连礼都顾不得行,扯着嗓子喊了出来。

      “中了第几名?”饶是大太太,也按捺不住激动地心绪,蹭的一下站起来。

      “呃,这个……”前来报喜的婆子有些犹豫,她一听到大爷中了的消息,便迫不及待地跑进来道喜讨赏了,大爷中了第几名还真没太注意。

      这时,平时一贯稳重的宋嬷嬷也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一脸喜色地道:“回太太,咱家大爷高中了,而且是二甲第九名呢!老爷那边已经得了消息了,前来报喜的人也已经厚厚地打赏了,老太太那边估摸着也该知晓了。”

      “母亲,相公高中了!”许悦芙看着于大太太,激动得落下泪来。

      于大太太此刻的情形也不比她好多少,眼圈儿也红红的:“瞧你这孩子,大喜的日子哭什么。走,咱们去给老太太报喜去!”

      临走前,大太太还不忘高声说了句:“赏,府里每人都赏两个月月钱,沾沾大爷的喜气!”

      而到了老太太院子里,老太太早也忍不住这样那样的赏了一番。这一通赏接下来,差不多能得小半年的月钱,府里所有的下人几乎都要喜极而泣了,全都翘首盼着什么时候于钧书也高中一回。

      太宗建朝时曾修改完善过科举制度,及至本朝也延续了下来。科举一共分三甲,一甲取三名,也就是常说的状元、探花、榜眼,赐“进士及第”;二甲取50名,赐“进士出身”;三甲则取150人,赐“同进士出身”。而于钧柏能在24岁的年级取得二甲第九名的好成绩,这其中固然有家庭出身的影响,但更多的也是他本人聪敏勤学的缘故,这在官宦大族里也是不多见的,可想而知于家的人此刻该有多激动了。

      闻喜雨携着辰姐儿和如姐儿也前后脚去了老太太的院子道喜。

      辰姐儿是大太太四年前生下的小闺女,平素最爱粘着闻喜雨,而今日大太太怕她吵闹,便一大早差人将辰姐儿送到了闻喜雨的院子里。虽然她还不明白高中是什么意思,但看到大人的脸上都挂着笑,便也笑嘻嘻地眨巴着大眼睛左看右看的。而如姐儿虽脸上也挂着喜色,但碍着身份,到底拘谨了一点。

      因此,闻喜雨便带头想老太太和大太太道了喜,轮到许悦芙时,闻喜雨地眨了眨眼睛,促狭地笑了:“给进士奶奶道喜了!”

      屋子里顿时哄堂大笑,许悦芙虽然脸蛋羞得红扑扑的,但眼底尽是藏匿不住的喜气。见闻喜雨打趣自己,许悦芙假作恼怒的样子,轻轻锤了她一下,嗔道:“好你个促狭鬼,真是白疼你了。以后再有什么好吃的,我可不给你送去了!”

      辰姐儿却站在一旁,眨巴着亮晶晶的大眼睛,认真地说道:“那大嫂都留给辰儿吃吧,辰儿再分给表姐吃。”

      听了辰姐儿的童言稚语,许悦芙一秒破功,笑了出来。她一把将辰姐儿抱到自己怀里,笑着搓了搓辰姐儿的小肉脸:“你这个偏心的小丫头!”

      屋子里又是一片欢声笑语。如姐儿也趁机说了几句讨喜话,连大太太也好心情地给了她一个笑脸。

      闻喜雨在一旁看着,心里也有些高兴。经过上次的事,闻喜雨对如姐儿改观了不少,就冲当时赵梓宇缠着自己说话时,如姐儿没有偷偷溜走,闻喜雨心里都对如姐儿有几分感激。如姐儿虽然骄纵恣意,但实际上是受了杨姨娘的挑唆,她本人并不见得有什么坏心眼。大太太也不是什么硬心肠的坏人,若是如姐儿能和大太太打好关系,以后应当也能像静姐儿一样有个不错的前程。

      喜事往往伴随着忙碌。

      虽然于府只给关系比较近的亲友报了喜,但这等喜事,几乎在亲朋好友间传遍了。和于府交好的人家纷纷送了贺礼和拜贴,甚至还有好些没什么往来的人家也开始和于府走动了起来。

      这几天,大太太带着许悦芙从早到晚都忙着人情往来、应酬交易,累得脚趾头都打颤。好不容易熬到夜幕时分上床歇了,昏昏欲睡之际,依稀听到于大老爷说起阳哥儿的事儿,于大太太突然来了精神,忙推了于大老爷一把:“老爷有话快说,不必等到明天。”

      看着自己的发妻,于大老爷笑着摇了摇头:“刚刚还睡着,怎么突然就精神了。一提到阳哥儿、雨姐儿,你倒比对咱们自己的孩子还要上心。”

      于大太太嗔了一句:“阳哥儿和雨姐儿身世凄苦,我便是偏疼几分又如何?孩子们都没说什么,你这做姨父倒拈起酸来,也不怕人笑话!”

      一听发妻的话,于大老爷立刻缴械投降。他本来也就是嘴上打趣打趣发妻而已,怎么可能真是计较这些。当下,便说道:“阳哥儿聪慧,这些年功课也很扎实,我有意让他去试试,童生定是没问题的,如果运气好,兴许能考个秀才回来。闻兄当年才名誉满天下,若他的儿子以十岁弱龄考中秀才,也不失为一段佳话,以后阳哥儿的官途也好走一些。”

      于大太太立刻笑开了:“既然如此,老爷你明天就跟阳哥儿说说,让他好好准备。”

      于大老爷却有些犹豫:“只是按本朝规矩,县、府、院试三试需回原籍考试。阳哥儿籍贯原在扬州,我不得擅自出京,而柏哥儿届时又有外任,这一路若没个大人陪着,我怎么放心呢。”

      “这还不简单。”于大太太不想让阳哥儿错失这个好机会,便主动将事情揽了过来:“我陪着阳哥儿一道去扬州,再把书哥儿也带上,虽然他性子跳脱,但好歹也16了。再多挑几个年轻力壮的家丁、护卫随行,这一路咱走的又是官道,没什么好不放心的。哦对了,雨姐儿也好久没回乡了,不如这次也将她一并带上。”

      就这样,闻喜雨终于有了一次出远门的机会,虽然要等到入秋才出发,但丝毫不减她内心的期待。而阳哥儿一想到要去应试,心中既紧张又期盼,比往日越发用功了,他书房里的灯光经常一直亮到深夜,为此,闻喜雨可没少说他。

      时间晃晃悠悠地过去,树叶也悄悄染上了黄色。终于,出发的日子到了。

      本朝的开国皇帝秦昭推翻宋朝时,并没有迁都,因此首都还是东京。京城举例扬州并不算太远,但这一行人少说也得走上一个多月。大太太已经尽量轻装简行了,但大大小小的马车还是带了6辆,男性护卫二十余人,其余的丫头婆子少说也有十数人。看的闻喜雨暗自咋舌,她不禁怀念起在现代是背上背包,说走就走的日子了。

      从东京出发,一路途径南京、徐州、楚州等地,因为女眷较多,为免麻烦,一路上众人白天都走官道,晚上都尽量都歇在驿站和较大的客栈里,倒也算顺利。

      经过徐州驿站时,已近傍晚,大太太便下令在驿站修整一天。客栈里还剩三间上房,于大太太全包了下来,自己和闻喜雨各住一间,而于钧书和闻浩阳则合住一间。

      此时,距离出发已近半个月了,虽然马车还算宽敞,但一路缩在车里是在算不得舒服。仙草伺候闻喜雨泡脚时,看着一双有些浮肿的白嫩小脚,心疼地说道:“姑娘受苦了,腿还酸不酸?我去找宋嬷嬷拿一副药来给姑娘揉揉腿脚吧。”

      闻喜雨那舍得仙草这么辛苦,忙摆手拒绝:“别麻烦了,我的腿不疼不痒的,你也早些回来歇着吧,明儿还得启程呢。”

      可无论她怎么劝说,仙草都不为所动,坚持跑去找宋嬷嬷了。

      看着仙草的匆匆离去的背影,闻喜雨既感动又心疼,便想着趁这会儿不如自己去解了钗发,省的一会儿仙草回来还要再伺候自己。

      闻喜雨伸脚胡乱踩了双鞋,踮着脚走到梳妆台前坐下,对着铜镜卸起妆发。可突然间,她看到镜子的边缘处竟倒映出一个高大的黑影,在这昏暗的烛灯下宛如鬼魅一般。闻喜雨被吓得一窒,手里攥紧了刚卸下来的一根发簪,绷紧了身子,盯着镜子里的身影一动不敢动。

      那隐藏在暗处的黑影似乎知道闻喜雨发现了他,便慢慢地从柜子后面走了出来。

      几乎就是在那一瞬间,闻喜雨条件反射般弹跳了起来,下意识就要大喊。

      可对面的那个黑影速度显然更快,指尖微微一动,一颗石子便打在闻喜雨胸口,倒不算很痛,但却让她无法发出声来。

      黑影还在慢慢靠近,而自己又被点了哑穴,闻喜雨吓得背后直冒冷汗,她想也没想便拔腿向后跑去,可却被脚下随意踩着的鞋子绊了一跤,她的身子径直朝地上倒去。

      对面的身影一窜便出现在闻喜雨面前,伸出手便要扶闻喜雨一把,可快碰到闻喜雨的胳膊时,那个黑影似是想到些什么,硬生生地住了手,闻喜雨便不可控制地一屁股跌坐到地上。

      “嘶——屁股好痛!”这是闻喜雨的第一反应。
      但此刻情形已不容她关心自己的屁股了,闻喜雨惊恐地抬起头,终于借着灯光看清了那个黑影的样貌。

      “怎么是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