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第二十层商务楼,下了班后安静的办公室里,高恬向学长赵宇锋咨询意见,“在希腊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如果将自己的心愿写在纸上,装进透明的玻璃瓶,放入大海。瓶子载着心愿飘向远方,看到的人越多,你心愿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基于新闻事实,赵宇峰在电话那头不得不打断她,“漂流瓶在过去是航海时代人们交流的符号,在没有通讯工具的情况下,海上和陆上的人们会通过漂流瓶来交换信息。十五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担心自己万一回不到欧洲,就把美洲的地图画下来,投到漂流瓶里,希望能漂回欧洲,在过去,很多船只失事的原因也能在漂流瓶的纸条上找到答案。”
作为电视台的一名社会新闻类记者,赵宇锋负责的板块很细,出众的长相和专业的学识让他在两年的时间里渐渐站稳了脚步。不过对大学后辈向他提出的问题,虽然领域很不一样,角度不一样,他还是耐心地对着电脑里的扫描件放大,缩小,仔细研究,试图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扫描的明信片照片看起来有些泛黄,其中有些字迹模糊不清。还不能妄下定论是明信片年限已久,还是扫描的问题。
两个人在电话两头讨论了很久没没有头绪,赵宇锋客观分析,找到这个新闻的可能性有,但基于有根据的信息只能来自于这个故事的知情人,所以这个新闻应该会被知名度高的报社或者专门跟踪报告的电视台拦走,他所在的电视台也开了热线,但高恬一副初生牛犊的模样,对这个新闻充满希望。
上个月公司就通知,电台从现在开始可以休年假了,她所在部门五个人从看到通知后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讨论休年假的计划。同事都选在第三第四周,因为接近节假日了,连带着法定节假日,时间加起来就是一个大长假。但是大家不能一起休,总要有人留在这里照看。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高恬,也对,她来得最晚,是他们的后辈,没有挑选的余地。不过高恬也没所谓,就选了最近的一周休。
晚上同一时间开始直播,高恬一如既往拿着笔记本坐在旁边做笔记。直播间里,主持人名字叫伊人,高恬悄悄问过导播间的同事,他们说伊人是她的真名,不是艺名。伊人坐在那里永远都是和颜悦色,心平气和,她的声音温暖,体态稍微丰满,有时候节目结束之后,高恬偶尔见她去吃宵夜,显然对于一个只露声音不露脸的主持人来说,她对自己的体型并没有严格要求。高恬很佩服她,她是一位拥有心理学硕士的主持人,每天所有的文字都来自于大脑,心灵的鸡汤类文章信手拈来,处事不惊,她的话总是充满着一股无形的力量,面对众多深更半夜带着疑难杂症打来电话的听众朋友们,总是能帮他们想出既得体又让他们信服的解决办法来。可是她对高恬就只是纯属同事的上下级关系,不远不近,淡淡之交。
此时伊人熟练地操作着直播间里的机器,坐在那里娓娓道来。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是晚上十点整,欢迎大家准时收听网络广播节目,伊人的治愈系,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伊人。
今天的开场是木心先生的一首诗歌,名字叫《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速食爱情时代,提倡柏拉图式的爱情也许并不现实;但纯真的恋爱依然让人向往。影响了一代人的东京爱情故事里,有这样一句话,现代人不缺爱情,或者说不缺貌似爱情的东西,但是寂寞的感觉依然挥之不去。我们可以找个人来谈情说爱,但是,却始终无法缓解一股股涌上心头的落寞荒芜。爱情不是便当,它们依然需要你的郑重其事。这些话语,对于此时在收听节目的你,是否有同感呢?在这部电视剧里有很多有名的台词,我喜欢的是另一句话,恋爱啊,只要参加了就有意义,即便没有结局。喜欢上另一个人的瞬间,是会永远留下来的。
接下来我们接听今天的第一位听众的来电,请导播把电话接进来。哦,接听电话之前插播一条消息,一位二十岁的沈小姐来短信说,今天下午两点半左右,在地铁三号线青安站,上车之后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很绅士地为她让座,沈小姐一见倾心,被这位男青年深深吸引了,当时由于害羞腼腆,没有主动问对方要联系方式,下车之后就后悔了。沈小姐现在想通过我们节目寻找那位男士,想交个朋友。那位穿西装的男士,如果您现在正在听广播,今天下午您在地铁三号线给一位姑娘让过座,认为可能是在说你,请拨打我们的热线或者发短信留言,相识便是缘分,我们很乐意促成这段友情,或者未来即将发生的爱情……”
高恬还正沉浸在即将休假的兴奋头上,休假前两天,突然迎来当头一棒,领导层决定,伊人的治愈系要停播了,时间在两周以后,也就是月底是最后一天。导播间的小助理跟高恬关系比较近,一看到她来就跑过来传达这个噩耗,上面领导几个人已经商量一段时间了,只不过上面一直没有拍板,消息没有传出来,底下的人不知道。停播的原因是,收听率垫底,广告费赞助垫底。
高恬不解,一个广播站全天的收听排行,只要有排名,总有一个是倒数,况且这个节目也才开播不到一年,现在有一定的收听基础了,以后收听率肯定会上去的。小助理说刘向姜也是这么为这个节目说过情,她八卦地还原高层领导的话,“你不提我还当作不知道,跟倒数第二的节目拉短距离也行,关键是差了那么大一截。”
作为一个地方台广播节目,晚间十点到十一点,一个小时直播中,四十多分钟的节目,穿插着接近二十分钟的广告。这个时间段有音乐频道,电影频道,相声小品频道,还有明星访谈,其他节目做得有声有色,综合起来,伊人的治愈系的收听率垫底,始终垫底。
小助理解释说,现在的感情问题,好像大家都会自己看着办,不需要别人来治愈一样。大家太有自己的主见,或者太一意孤行,在他们意识里,他们不需要任何人的意见,所以有报道称,得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但去做心理咨询的人越来越少。
高恬也赞同,其实客观的层面去分析原因,不是伊人姐主持的不好,节目内容很好,但能不能安慰到听众的内心,就不得而知了。大概现在社会,大家都太有主见了,以至于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或者大家已经厌倦了各种励志的事例,讨厌了被灌各种鸡汤,回归心灵的故事,喜欢听刺激的捉奸婆媳战争斗小三这种狗血剧情。
想到前两天还在同情在同一个桌子上吃饭的小姑娘悲惨的职场遭遇,发现自己马上也要碉堡了。高恬惶恐了一阵子,心里也暗暗开始分析目前的形势,作为电台培养的伊人的搭档主持,节目现在停播,她何去何从?听说这个节目停播之后会换成音乐类的节目,会有新的主持人,已经拟定了,想来那就没有她的位置了。高恬作为报社新人,对于上面的安排没有说话的余地。重新回到记者部?她在电台做助理的期间,其他同期实习生应该已经在记者的岗位上手了,前段时间碰到其中一个同期,带她的编辑说,编片编得不好,那就重新编,稿子写得不好,那就重新写。已经能独立写稿编片了,高恬现在回去已经完全赶不上他们的步伐了。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这个节目团队里面的人,其他人经验丰富,各有所长,大概会继续留在这个部门,听小助理说伊人是合同制,就是因为合同快到日期了,所以上面才讨论是继续维持下去还是换成别的节目,那么显而易见,节目停了,伊人会离开这里。现在仔细回想,一切拨云见日,两个月期间,伊人一开始在直播过程中跟她有过互动,但她当时没有抓住机会,紧张到说话哆嗦,说出的话前言不搭后语,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伊人冷放在一旁,上周开始,也许是节目确定停播了,伊人开始在听众热线中和高恬互动,接入广告的时候还鼓励高恬有进步,很不错。高恬当时受到表扬还欣喜若狂,没想到是因为这个原因。
大家都有着落,那么只剩她成了没有用处的人。思来想去,高恬心里没底,经过刘向姜的办公室,想向他请教指点一二,刘向姜没来,听同事说这两天在在展览中心开一个业内行会。高恬也不敢特意打电话过去打扰他,担心他误会觉得自己这是赖上他了,责怪他之前的安排。于是在胡思乱想中,惶惶度过了一天。
当天导播看她心情不好,说节目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两天她不用一直等直播了。再次印证了高恬的想法,她没推辞,做完手里的资料就离开了公司。
赵宇锋下班后在公司楼下看到她,很是意外,快步走到她面前,笑着问,“你怎么来了?晚上不是有直播吗?”
高恬暂时没想好怎么跟他说节目停播的事情,于是借口说,“今天是个例外,头儿今天高兴,放我半天假,我来是因为,机会难得,我想请你吃饭。”
赵宇锋听了抿嘴笑,“那我可要大吃一顿,走吧。”
去的还是高恬要求去的露天大排档,他们找到一个位置,正好能看到旁边液晶电视上转播的球赛。以前学生时期,赵宇锋跑完新闻,如果她也在,两个人就到附近的大排档吃饭,大排档人多,大家说话声音很大,能听到很多奇闻轶事。高恬选在这里,这样赵宇锋看着球赛,周围热闹的场面能掩盖她低落的心情。
不过很快赵宇锋就察觉到高恬的失神,问她怎么了。高恬勉强冲他笑了笑,说没什么。
赵宇锋了解她,知道她一定是有什么心事才这样。高恬又不说,看到柜台摆放的清酒,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要尝一尝,赵宇锋不动声色地看着她。
一顿饭吃得还尽兴,结束的时候赵宇锋没事,高恬倒是微醺了。看时间还早,两个人往回走,经过一个广场,广场偌大的电子屏幕正在播放热门的电视剧片花,其中免不了夹杂着一些浪漫的镜头。
高恬站定看了看,低着头沉默地走了几步,借着酒劲儿,最终鼓起勇气说,“学长,有一句话,我想对你说很久了,你知道吗?我真的很喜欢很喜欢你。”
赵宇锋失笑,与她并排站着,“你表现得那么明显,傻瓜都能看出来了。”
“这样啊,”高恬难为情地呵呵笑了两声,大概是想起了什么,继而恢复了严肃的表情,继续说,“不过,请你现在不要告诉我答案,因为我现在还没有勇气听到你的回答。我知道,你真的很优秀,所以无论是以前在学校,还是现在的工作中,你身边都不乏追求者,喜欢你的人。而我,现在工作不到一年,什么都刚刚开始,什么都不稳定,跟你的那些追求者没法比,可是我会努力,变得更好,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现在的我不能和你站在差不多的高度,我也不想一直仰望着你。”
赵宇锋眼神复杂,转过头来在黑暗中注视着她的眼睛,忍不住说,“高恬,我……”
高恬抢先一步,阻止他说下去,“所以等有一天我有足够的信心,有能够能力证明自己,表现自己,变得很优秀的时候,到那个时候,我再向你告白,你能不能考虑一下,会不会接受那个时候的我,再告诉我答案,行不行?”
赵玉凤还是盯着她,只不过这次没作声,高恬为自己找台阶下,“但你不要有心理负担,我只是一个提议,你还是跟以前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谈恋爱也谈恋爱,我们就跟以前一样……”
赵宇锋缓缓开口,表情无比诚恳,“好,我等着变得自信,优秀的你。”
虽然节目停播的消息很匆忙,但高恬还要坚持乐观的心情,即使措手不及,也要欣然接受。离休假还有一天,休假前应该就这样了,安安生生地休完假,回来把这个节目收尾。如果不出意外,会转到记者的部门,虽然跟同期的经验已经相差一截,但毕竟也算是最好的结果。
那就好好考虑去哪儿玩,正犹豫之间,看到手里拿着的明信片扫描件,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她原来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主义派,于是说做就做,周日上午她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去昆明的飞机。高恬想要挖掘出漂流瓶这则新闻的进一步信息,对于现在时运不济的她来说,非常需要一个转机,来证明她可以为记者部所用,这是证明她能力的机会,也是能让她在这个时候在记者部有一席之地的机会。如果她能把漂流瓶这则新闻做出来,别说在记者部,就是全公司上下都会对她刮目相看,虽然她知道展开调查之路前途渺茫,过程艰辛,但不试一试怎么会知道结果?这个新闻,是她的救命稻草。
去之前高恬已经计划好了,信上说,“在昆明第一眼见到你,我坐在咖啡馆,透过落地窗看着笑靥如花的你,手中拿着几朵粉色的马蹄莲从鲜花店推门而出,迎着远处金色的夕阳……”
目标很明确,在昆明,咖啡馆,隔街相望的花店,粉色马蹄莲,总会有有用的信息,总会有知情的人,如果能找到蛛丝马迹,然后顺藤摸瓜找到知情人士,或者当事人,就能了解到整个故事,一切就真相大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