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点慧(上) ...
-
点慧在一个天清日朗的日子到来了。
一大清早,明时就被人通知前去集合。
临出门前,甫阳大家抬手抚摸了下明时的小脑袋,就像每一个父母嘱咐远行的孩子一样,温和地说:“明时啊,为师也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只希望你能一切顺遂。”
也许是甫阳大家的语气不同以往的温和,还带了点感伤,明时觉得她的眼角有些湿润了。她重重的像小鸡啄米般不住的点头,随后告别了甫阳大家,跟在来唤人的道童后面走了。
点慧举行的地方不是在白云观内。明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只知道他们一直在绕圈子,也不知走了多久,才来到场地。
这地方好像是白云山后的空平地,平地空荡荡的,连棵草也不生长,何况花树了。就这么一二一毛不拔的地方上,早已经聚集了一些孩童了。
这些孩子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远远望去,衣着华丽的孩子们大大小小的聚在一起,仿佛把其他地位不高的孩子隔离开来;
除了这些孩子,第二批便是一些身着道袍的童子站在一起;
最后便是一些从寻常百姓家选来的孩子了,他们虽然衣着简朴,但是脸上的神情是高兴的,似乎能进这个点慧大会是他们从此翻身的希望一样。他们中的有些孩子一起叽叽喳喳的聊天,丝毫不顾及显贵孩子对他们投来嘲讽鄙夷的目光;有些则带了艳羡的目光偷瞧着显贵孩子身上的服饰,另一些则显得比较木讷,不四处张望也不言语。
明时到达的时候瞧见的就是这么个状况。
“明时师妹!这里!”
明时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她循声望去,原是谨言在招呼她。
此时谨言正站在道童们的小圈子里,眼神晶亮的看着她。见明时瞧见他了,也是激动了,声音稍微加大了些:“师妹!过来这里!”
明时也不知道这个师兄是怎么回事,总感觉比平时激动很多呢。她在内心腹诽道。不过她还是听话地过去了。
明时一到了小圈子,谨言就一把拉住了她,向其他童子介绍道:“诸位,这是道一观的明时师妹,大家可要好好照顾她,毕竟她可是唯一的也是年龄最小的小姑娘呢。”
明时听谨言向别人介绍她,她也乖巧的说:“各位师兄好,我是明时。明月的明,时光的时。”
明时这么一软软萌萌的开口了,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的怪蜀黍一样,笑着和她说话:“师妹真是可爱啊。像个喜娃娃呢。”“师妹几岁了啊。”“师妹的脸真软啊。”“师妹圆滚滚的像个汤圆。”“师妹......”......
明时突然遭了那么多师兄的爱抚,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好僵直身体任由师兄们上下“蹂躏”。
还是谨言见明时手足无措,怪可怜的,就上前搭救一把:“好啦,都快把师妹弄哭了。”他将明时解救出来后,又笑着道:“师妹还不知道这些师兄的名讳吧?来来来,师兄给你介绍介绍。”
于是谨言就开始絮絮叨叨的介绍起来:“这个高瘦的师兄呢是我们白云观观主的首席弟子,谨晧师兄。”
谨晧师兄眉目清秀,身量高瘦,见人三分笑,笑弯了眼睛温和的对着明时说道:“明时小师妹好呀。你长的真可爱。”
“谨晧师兄好。师兄过奖了。也就一般般可爱啦。”
“这是清水观的三宝师弟,不过你要喊他师兄,虽与你同岁,但他是年初出生,三宝他可是比你稍大些吧。”
于是比明时长的更加圆滚滚的,眼睛小小的,头上顶着一个大包的三宝师兄笑呵呵的说道:“明时小师妹今年4岁吗?总算有比我小的啦,明时小师妹好,你可一定要叫我三宝师兄呀。”
“见过三宝师兄,师兄万安。”
“这是......”谨言随后又介绍了其他道观的师兄给明时认识。可怜明时听了一大通话,到最后也只记住了长得好看的谨晧师兄和长的奇怪的三宝师兄,其他师兄名字和脸没对上......
谨言还在热乎的介绍,明时听着听着就开了小差:终于知道谨言师兄为什么叫谨言了,一定是岐云师叔嫌弃谨言师兄话太多了。这么一想,岐云大家真是有先见之明呢。
不过谨言这一通介绍也不是无用功,至少明时机智的发现了:大概有15个道观的道童来参加,每个道观至多只能有2个童子来参选,而这15个道观中,除了清水观和道一观都只来了一个道童外,其他道观都分别送来了2个童子,这么一算,道童这边总共有28个人参选。这么个重大发现,明时真是觉得自己聪慧绝伦啊。
道童这边聊得热火朝天,还未来的孩子也都陆续到来了。
聊天中,明时也发现那个李江寻也到了,只是他没有归到3个团体中的任何一个,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了旁边。
谨言也发现了他,刚想去招呼李江寻来这里,就被谨晧拉住了手。谨言看向谨晧,谨晧向着他轻轻的摇了摇头,眼神示意他这里还有其他道观的道童。谨言才忽的明白,歉意的看向李江寻。
至于李江寻,他根本没注意到谨言心里的弯弯绕绕,他正抬头看着天空发呆。
等候的时间也不久,在孩子们都到齐后,白云观观主岐云大家也姗姗来迟。岐云大家到达后,对着底下这些孩子道:“都各自站好,站成8排,快速!”
岐云大家的语气很是严厉,孩子们也不吱声,听话的站排了。刚好,道童这边站成了两排,显贵这边则站了3排,来自各个郡县的平民孩子站了3排。
这么一看,显贵来了42人,百姓家的孩子来了45人。今年的参选者竟只有115人。
孩子们都站好之后,都静静的站着等着岐云大家发话,可岐云大家却只静默着,眼光投向天际。明时和三宝因为年纪最小,都排在了两排的最后面。
明时见岐云大家只瞧着天空不说话,也偷偷地学着岐云大家的样子望着天空。
天空蔚蓝,偶尔有鸟雀飞过,白云朵朵,自由自在的漂浮天边。
明时盯着天空,眼睛有些发酸。正当她打算将眼睛从天空上移开,突然间有什么东西闯入眼帘。
这是什么!明时瞪大了眼。只见天空中划来一个黑色的石子,石子的速度很快,向着这里投落。
明时惊叫出来:“啊!那个东西!”大家都被明时的声音吸引了,看向她。却见她看着天空怪叫,也疑惑的把目光投向天空。这下,所有人都吃惊了。
天上有东西!朝这里掉下来了!明时本以为这东西是石头,但是它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就到了眼前,这哪里是石头!是一艘浑身漆黑的木舟!
木舟并没有像明时以为的掉落在地上,它稳稳的停在了地面上。
岐云大家也终于动了。他急急的走近木舟,双手合起,躬身作揖道:“恭迎仙师。”
孩子们被岐云大家口中的称呼吓到了:仙师?!
在岐云大家开口后,木舟上响起了哒哒的脚步声。只见从木舟里走出一个男人。端看他容貌,真真是丰神俊朗,气质清华的俊俏郎君。
这位仙师站在舟上,目光看向底下这些目瞪口呆的孩子们,微微皱了眉,他把目光转向了岐云大家,不满道:“你是白云观的观主?”
“是,在下是现任观主岐云。岐云见过仙师。”岐云大家恭敬的说道。
“岐云,这参选的人怎么愈来愈少了。”仙师的声音有些严厉,他说完这句话,又转头向着后面说道:“林梓君,你还不出来看看!”
只见仙师的话音刚落,木舟里又走出来一个男子,这男子也是好相貌,俊俏风流,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这林梓君打开折扇,边扇便说道:“献之兄,何必那么大火气?可是这观主哪里做的不对?”
林梓君的语气轻柔,眼睛却盯着岐云大家。
岐云大家哆嗦几下:这人数少哪能怪他!这皇帝小心眼,下令道观只能上报两个,每个郡县也只准5个百姓的孩子参选,他有什么办法。
岐云大家努力平复心情,才朝着两位仙师拱手作揖道:“两位仙师,这里有115位童子参选,这几年唐王朝遭遇了几次天灾,不少百姓都失了性命,孩童就更少了。这还是努力挑选出的几个有资质的苗子。”
两位仙师听了岐云大家的辩驳,也不在意,毕竟这里也不是他们挑选苗子的主战场,就这么贫瘠的地方,往年也出不了几个好苗子,人少些也无所谓,只是照例询问一下罢了。
“如此,便开始点慧吧。”王献之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