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前奏:帝国的碎片(下) ...
-
耶律阿保机平生有三个儿子,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和三子耶律李胡。
大儿子耶律倍聪明好学,知礼懂制,多才多艺,作诗绘画、医道阴阳、音乐书法无不精通,被立为太子。次子耶律德光,为人勇武,战功显著,是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三子耶律李胡,性情暴躁,喜好杀人,然最为皇后溺爱。
三个儿子各有各自的优势,阿保机虽立耶律倍为太子,但对耶律德光也甚为喜爱。
为了积累太子的执政经验,公元926年,阿保机在攻灭渤海后改其地为东丹国,立太子为东丹王。阿保机的本意是好的,但在客观上使太子僻处一隅,给耶律德光提供了掌握全国权力的机会。果不其然,在阿保机死后,天下兵马大元帅
耶律德光由于握有军事实权,无人能与之抗衡。临朝称制的皇太后无力改变大局,虽宠三子也只好声明想让耶律德光继承皇位。
太子见大势已去,也做了个人情表示支持耶律德光。于是耶律德光即皇帝位,是为辽太宗。
扫清东西方敌人的大辽国早把目光投向了混战中的中原大地,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正当耶律德光苦思冥想而不得入主中原之法时,肥羊却自动地送到了嘴边。
后唐刚夺得帝位的李从珂怎么看镇守晋阳手握重兵的石敬瑭都不顺眼,怕石敬瑭有一天会起兵反叛自己,想把他除掉。石敬瑭走投无路便决定反叛(这李从珂也是够呛,他自己是反叛起家别人谁也不信这可倒好,石敬瑭不想反也没法了)。
石敬瑭反是反了可怎么对付前来围剿的国军又成了大问题了,这时洛阳人桑唯翰给他出主意说让他奉契丹国主为主,万一有事向契丹求救就好了。石敬瑭一想这主意不错,既省力又保险。可能是他盼救兵的心情太迫切了,在他给契丹的奏章中声明要以儿子的身份侍奉耶律德光。事实上,这时的石敬瑭四十七岁,而耶律德光只有三十七岁。还承诺割让给契丹幽云十六州。(我想石敬瑭低头称儿可能是因为这孩子缺少父爱吧.......石敬瑭肯定深深的理解了有奶便是娘这句话的含义。)
耶律德光收到奏折后乐了,收个大儿子,还能占土地何乐而不为啊。于是马上挥军南下,不仅帮石敬瑭解了围,还把后唐军包围了,然后又让石敬瑭当了皇帝(契丹公司办事真是周到,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石敬瑭也没含糊,马上将幽云十六州献给了“父皇”,并允诺每年给契丹进贡绸缎三十万匹。
这笔看似皆大欢喜的买卖却让后世的中原王朝叫苦不迭,中原王朝因为失去了对幽云十六州的控制,北方屏障皆失,契丹铁骑得以长驱直入,以至于宋太祖连做梦都想收复这块失地......
连载中敬请看下章---帝国的重组
该帖子参加了“我突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