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初识 ...
-
1690年的一个早晨,太阳才刚刚露出半张红红的脸蛋,大地上的一切似乎还未醒来,寺院里静悄悄的,阿旺嘉措比往常更早一些来到佛堂,准备开始这一天的功课,他听说今天会有一位汉语老师来教他,所以十分兴奋。因为随着西藏与内地联系的逐步扩大,近几年来不断会有汉人来到西藏定居,所以这里的一部分藏民是听得懂汉语的。阿旺嘉措也跟身边的一些汉人学习过一点点,免强能说会听而已。他早就听说过中原文化博大精深,一直都希望能有机会领略一下,所以他对于今天的课程充满了期待。他早早的起了床,穿上崭新的宽大藏袍,腰上系着深红色的皮带,脚上穿着一双擦得乌黑镫亮的牛皮靴,更显得他细腰乍背,英气十足。他的身边还紧紧跟随着一只藏獒,这头纯种的狮型藏獒名叫多吉,它体型巨大,拥有雄狮一般的鬃毛,长得十分威武雄壮。因为传说中狮型藏獒是活佛的坐骑,这是桑杰甲措专门挑选出来送给阿旺嘉措的,它是阿旺嘉措离开父母后所遇到的最知心的伙伴,阿旺嘉措把它视为手足,十分疼惜,两年来,它与阿旺嘉措朝夕相处寸步不离,今天多吉见到主人与往日不同,它自然也就兴奋起来,不断的围着阿旺嘉措上窜下跳的,一副欢欣鼓舞的样子。
为了给新来的老师留下好的印象,阿旺嘉措拿起扫把正准备把院子好好打扫一遍,这时,一个小女孩正蹦蹦跳跳的跑进了院子,见到多吉后马上停住了脚,与多吉对视起来。她一身汉人打扮,通身雪白的衣裙,齐腰的长发上半部用一颗大大的珍珠发簪随意的挽起,下半部披散着,齐眉的留海下面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更衬托她雪白的脸蛋是那么精致秀气,她看到了阿旺嘉措后先是一怔,随后就笑了起来,她笑时立即露出两排雪白而整齐的牙齿,眼睛也变成了两弯新月,多年后,阿旺嘉措永远无法忘记初见玉儿时的情景,当时他只觉得有一个仙子敲开了他原本尘封的大门,为他的世界带来了一片耀眼的光明,那水汪汪的黑眼睛,那甜甜的灿烂笑容,深深印在他的心底,永远无法抹去。
再说林箫玲,当她蹦蹦跳跳的闯入佛堂的那一刻,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不到十岁的藏族少年,他的脸就像所有久居高原的人一样,透着微红的棕色,线条分明又柔和,完美得如玉石雕成一样,黑色玛瑙石一般的双眸,就像是两汪潭水,深不见底,透着睿智、透着温暖,似乎还有一丝让人心疼的优郁,更衬托出他的英俊和不俗,本以为塞外的人多是粗犷豪迈的,可眼前的少年却是温润如玉,又似曾相识。似曾相识?这个词让箫玲不觉一怔,随即她又马上恢复平静,露出迷人的笑,问他:“你是谁?你叫什么名字?”看那少年愣愣的不说话,她才反应过来,现在是在西藏,而她到西藏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简单的藏族语已经会说一些了,她马上用不太熟练的藏语又说:“我叫林箫玲,你叫我玲儿就行。”那少年听她说了藏语,腼腆的一笑,用汉语说:“我叫阿旺嘉措……”,箫玲马上说:“你会说汉语?你就是我爹爹收的新学生吧?那我就叫你旺哥哥吧,爹爹让我每天和你一起学习。”阿旺嘉措从来没有接触过女孩子,现在听她这么一说,又有些不知所措,只好又腼腆的笑了一下,箫玲觉得他笑起来很好看,阿旺嘉措也觉得箫玲的声音像银铃一样动听。
还是箫玲先打破了尴尬,她指了指多吉问道:“它是狮子吗?”“不,它是藏獒。”“它叫什么名字?”“多吉,汉语应该是金刚的意思。”两个人一问一答着,箫玲蹲下身去抚摸着多吉的长毛,笑着说:“这名字真好听,它真可爱,它是你的吗?”“什么?噢,不是,它不是任何人的,它只属于它自己,它是我的朋友和兄弟。”阿旺嘉措觉得自己有点语无伦次。箫玲认真的看着阿旺嘉措,眼睛忽闪忽闪的,琢磨了一下又问道:“那它能做我的朋友和兄弟吗?”阿旺嘉措愣了一下说:“当然能,只要它愿意。”箫玲又笑了笑,转向多吉问道:“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和兄弟吗?”多吉被她摸得痒痒的,抖擞了一下浑身的长毛,鼻子里发出低低的声音,箫玲马上笑逐颜开地转头对阿旺嘉措说:“它说它愿意,它也可以做我的朋友和兄弟!”早晨的阳光照在她红润的脸上,她的脸看起来更加美丽动人了,阿旺嘉措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在口中嗫嚅着说:“好啊。”箫玲看着阿旺嘉措狡黠的一笑,又接着说:“多吉是你的朋友和兄弟,也是我的朋友和兄弟,那是不是我们两个人也是朋友和兄弟了呀?” 阿旺嘉措被她说得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只是傻傻的点了点头。
这时,桑杰甲措为阿旺嘉措新请来的汉语老师林原在曲吉和几名喇嘛的陪同下走进了院中,林原中等身材,谦逊和善,一身文人打扮,气度超凡脱俗,总给人一种不怒自威之感,他阅人无数,阿旺嘉措又是一个有情有意、聪明善良的孩子,为师者,最难求的就是一个有才华、重情义、心地纯善的学生,他第一眼看到阿旺嘉措,便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个孩子,心中暗暗赞道:这个学生眼睛里透着聪明与诚实,是一个值得倾力教导的好学生!曲吉让阿旺嘉措正式的行了拜师礼,磕完三个响头之后,曲吉说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希望你以后会像对待自己的阿爸一样对待你的老师!”阿旺嘉措双手合十,又深深的鞠了一躬,箫玲忍不住在旁边掩嘴偷笑,心里想:“他只是我爹爹,什么时候又成了这个藏族孩子的阿爸了?”林公对阿旺嘉措笑道:“既然你我有师徒之缘,我自会尽心竭力,也希望你能珍惜此缘,奋发努力,也不辜负为师的一片苦心。”阿旺嘉措听了,连忙再次跪倒在地,一脸真诚的对林公说道:“弟子能得圣人教诲,自是不敢怠慢,今后必将废寝忘食,钻心苦读,来回报恩师教诲之恩。”箫玲在旁边瞪大了眼睛看着阿旺嘉措,心里暗笑:“这个人倒是比我爹爹还文绉绉的,以后一定想办法改改他这毛病,整天这样说话让人怎么受得了啊。”
林原也是干脆之人,废话不说,直接开始授课,他也不像一般的老学儒那样,从《三字经》《百家姓》开始,他是直接给阿旺嘉措讲汉人的历史,从秦皇汉武,一直到当政的康熙大帝,谈古论今,滔滔不绝。因为他一直都认为,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俗话说:知古方能通今,历史可以使人明智、知事理、学做人。
就这样,两个孩子成了同学,每日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小孩子间本就没有避讳,况且两个只相差一岁,又都有相熟之感,所以没过几天,两个人就已经熟悉起来。这个男孩就是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最被人怀念的六世□□/喇/嘛仓央嘉措,女孩就是他流传百世情诗中的女主人公,他一生中最珍爱的女子。仓央嘉措的情诗流传于世,他的爱情故事引无数人去追寻,是什么样的女子能够让他“抛却仰,舍却轮回” ?是什么样的情感让他们生死缠绵,始终不愈?故事还得从仓央嘉措出生时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