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旅途记 ...

  •   真是瞌睡就来了枕头。

      温地主要往外县送年礼,要招几个壮实有点手脚功夫随车护航,听说有500文的赏银,成功回来还有10斤猪肉的奖赏。

      脑子一热就想报名,紧接着一盆冷水下来。

      为什么不找镖师呢,是因为想省钱还是因为路途没有凶险或是太凶险才想多加几个人以防万一。
      脑子里充满了龙门客栈,土匪窝的场景。

      路途有危险加入需谨慎。

      还是不甘心,找石坊里的人打听消息。可是古代的消息说闭塞也闭塞,没有什么大用。

      听说每隔几年都有这么一次,一来这个时节镖师的生意多,顾不过来,二是这个时节徭役使镇里大部分壮劳力已经服役去,所以主要目标也集中在20岁以下。路上多多少少有点事,不过放心身后银子温地主还是挺大方了,尤其是还能给家眷找个活计。

      与师傅透底,权衡之后我还是报名甄选了。

      有了这五百文老四接下来的药钱就有了也不用频繁卖粮食。

      梁家还的钱就用来买织布机吧。

      本来也没什么人报名,那三总管极力游说石坊里是温家仆人的众人。

      没人出头,就是我表现的机会了。

      进言,外村梁家有几个好手,肯定不是乌七八糟的人,听从命令。

      也大手一挥同意了。

      明日在石坊集合还得再甄选。后日开拔。

      磕了头,辞了师傅,在师傅不赞同的眼神下回家收拾包袱。

      回来再跟师傅好好请罪啊!

      备置炒米。听说当年蒙古骑兵就是靠它当军粮在马上打天下。

      准备一下包盐,大量的姜。换洗的衣服,两双掌了皮子的鞋;最后的棉装备。

      明天拿到钱的话还得备置伤药,

      天快黑时往梁家奔走。

      一进入就差点被口水掩埋。

      “你还来干什么,钱不都给你了吗。”

      “你这死丫头,别得寸进尺。”

      “你……”

      “清娘……”

      “你们仨功夫如何?我在的温地主有个活计,相当于护卫吧,去外县送趟年礼,有可能有危险,但是选中的一人500文,回来后还有10斤肉。入了管事的眼也就是与温地主搭上边,从此也算有个靠山,你们想好,明天就选拔,选上了就付钱,后天出发,怎么样。感觉自身功夫不够就别上去丢人。”

      说完对面的人就没言语了

      “清娘,还没吃呢吧!你坐,我给你拿个碗,一边吃一边详细说说下。”梁小弟反应快

      “这个年前路上肯定不太平。”梁大姐开口迟疑道。

      “富贵险中求。温家传言身后事她包了,家眷也会照拂。自己不奋斗等着银子从天上掉下来呢。你们不同意,那我就先走了。”

      “等等,老三你在家照顾小幺,我和老二明天去试试。”

      “如果你们选上了带点防身的还有吃食。明天早点去石坊。”说完就离开。

      回家我还得与大郎们好好的嘱咐一下。

      尽管我不是交代身后事,大郎还是落下泪来。

      “清娘我去砍柴,我多多的织布你不要走好不好……”

      “哎!明天我过了就能拿银子了。明天有可能拿回剩下的欠款,这样明天我就去定下一台织布机,你们就在家织布,不要去砍柴,家里柴火不够就去买炭。”

      让梁家去一个是钱可以拿回,万一我们有点什么事,大郎也不至于小小年纪就奔走追债,万一梁家不认账怎么办,另一个也是缓和与梁家的关系,再一个在途中真出点事与梁家熟识也增加一份力量全身而退。

      说实话,就是一群虾兵蟹将。看着唬人。

      在梁家也得钱的时候我把账单拽出来,趁着师姐们都在压迫梁家还钱。

      看着梁家的愤恨的眼神可能这步棋又使缓和的关系变紧张。

      再次像师傅请罪,言及家中的困难。师傅无言挥手让我退下。

      请求四师姐跟我回家一趟,一个是为了防止梁家半路抢钱,一个是希望我真出什么事的话有人能及时通知到大郎,认认路。

      让大郎置办一桌,领着二郎与四师姐到庆家屯木匠那顶一台织布机,定金三百文,送货上门付余下的500钱,又买了7斗高粱酒。

      其中小四斗给师傅,小三斗给四师姐。临走时又送一些咸鸡蛋。

      到另一边隔壁的村子的赤脚大夫处买了下药膏。

      这样得到的钱就800多文。再拿出一百文防身,等再交织布机的余款也没什么。再拜托孙家照拂些,亲了大郎的嘴角,剩下几个萝卜头一一嘱托。

      合计合计还是带个小铁锅和一把刻刀,剩余的酒装小葫芦里装包袱里就上路了。

      简单分配了工种,没想到梁大姐有几分能耐分配轻松活计车把式,省了脚力。

      我在车队的后面护卫。

      看着车队的规模挺大的。众人的衣服也整洁,个别还有皮裘大衣。

      真正的护卫骑着大马在前方打探,两面指挥,后面断后。

      我们这些新选的也就是为了凑数,在地下走,遇到车陷进去了就推车,一般来说就是个搞后勤打杂的。

      数了数有近20辆大车,看着地下的车辙,毡子里面的东西分量不轻。

      看着众人进退有度,三总管领头,还有一个穿着挺上档次的人听说也是个厉害人物。我是一面放心一面担心啊。

      开始的两三天还能停在有留宿的地方,第四天就宿在野外了。

      我要是有个大披风多好又能当被子又能当衣服。

      排了值守的班,我在后半夜。

      到最后一个驴车翻腾需要的东西。

      架着大锅拾柴火,做饭。

      我想我能被选中是不是因为我自报特长时说了能做饭。

      就这60来号人也得做三拨食物。

      小头头的,骑马护卫的,我们这些充数的。

      梁家姐妹领取时,稍稍多给些。

      冬天洗碗是个问题,为什么就不能像我当年念书时那样自己的饭碗自己洗呢。

      这20辆车形成一个包围圆圈。车的下方抽出板子,围在车辆的外面,那车板交错形成一个小堡垒。

      剩余的板子当床再拿下在货物上覆盖的毡子当防寒的众人或靠着或者躺。

      冷眼一看毡子的下面还有遮挡物。

      在外围有三个火堆,哆哆嗦嗦的巡视一圈再串回火堆旁,想着今天值夜明天终于可以坐上车了。
      拿出一口大锅煮一锅姜水,凡是值夜不时过来讨一碗。

      天快亮时准备早饭。一锅菜粥。买的馒头昨晚已经吃完。一锅热水一锅姜汤。

      吃过饭准备上路,每人再喝一大碗姜汤。

      一个小头目看到姜汤对我提出表扬。

      这天中午路过一个镇子,根据前几天的经验这一行人的车马把一条街都堵了。

      听说遇到官府管事要递银子,路过山头要拜山。这是个技术活。

      心痒痒也不知道古代行贿现场是如何的摸样,在土匪营那管事是如何的应答。

      我已经摸到古代生活的一角了。

      我们在镇子外等待先一步进镇子的管事,迷迷糊糊中感觉一阵地颤动,睁眼一瞧。

      真帅气,三五个疾驰的快马,标杆一样驾驭马匹的人,一闪儿过。

      不知是属于什么阵营的人。还是对这个时代不了解。

      有些人的身份凭衣着配饰是可以评判的。

      回来以后要好好请教那个酸先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旅途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