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另一个她 ...

  •   作为一个每天花许多时间在房间里看账本、做女红、读话本的闺阁女子,长期不见天日的生活让范琉璃的骨头变得脆弱。这么一折腾,范琉璃毫无悬念地骨折了。虽然郎中表示,恢复好了就无大碍。可“伤筋动骨一百天”,半月后的婚礼必然是赶不上了。
      范琉璃本以为,婚礼会等到她痊愈之后再举行。没想到,孙司马因着儿子老大不小,想要赶紧娶了了事,竟打算和范家退婚另娶。范家老爷担心到手的亲家飞了,于是提出了个“代嫁计划”。
      “‘代嫁’,是让人冒名顶替、替女儿嫁给孙甲吗?可上哪儿找个与我相貌相似的女子呢?”范琉璃觉得父母这个提议真是太荒谬了,甚至有点好笑。
      “自然是有的。其实,你有个双生的姐姐,一直在会稽山上的云门观里。”范家夫人努力遮掩自己那有点儿不自在的表情,尽量用柔和语气陈述这件离奇之事。
      范琉璃是双生子。与她一同出生的,还有早她几分钟的碧璃。姐姐碧璃出生那会儿,正赶上外面疾风骤雨;而范琉璃出生时,风雨又刚好歇了下来。因着这事,范家老爷便对长女很是不喜。这种喜恶也体现在了两姐妹的名字上:范琉璃是完全的金贵之物,碧璃中却掺了块石头。双生子两岁时,范家老爷的生意出了状况,一时间资金紧张。范家老爷很自然地把此事归咎于碧璃,并去云门观,请了道姑来家里做法。范家夫人本来对两个女儿都很疼爱,但这回却也信了范家老爷的说法。云门观的道长来时,范家夫人抱着范琉璃前来迎接,碧璃则是由奶娘抱着,远远地呆在一群丫鬟婆子之中。
      “范家生意的变故,可是由碧璃而起?”范家老爷试探性地问道姑。
      道姑扫视了一下人群中的两个小孩,心下了然,于是道:“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其因果。”
      道姑这话说的含混,可在范家老爷听来,似乎是证实了碧璃才是那个因。先入为主的成见,让范家老爷彻底把碧璃当作是不祥之物了。
      道姑看范家老爷眼神不善,估摸着是在憋什么坏水儿。道姑知道,自己刚刚的一番含混的因果论,会给这个孩童带来麻烦。她那么说,是因为她有后招儿。
      道姑一进门,便发现,婆子怀中抱着的那个小孩儿,额头宽阔光亮,一双眼睛里满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是个修道的好苗子。只可惜,看她的穿着,应当不是佣人,而是范家的娘子。大户人家的娘子,若是没什么祸事要躲避,父母大抵也舍不得送去山里的道观。可转念一想,这小孩儿与她的父母离的很远,和她的同胞的待遇完全不同。这说明,这家的老爷、夫人都对小孩儿不甚喜欢。后来范家老爷的发问,更是证实了道姑的猜想。
      既然这小孩儿与修道有缘,那她便顺水推舟,帮这个孩子摆脱可能的困境。“不若让贫道带去会稽山,在道观里修行,自然不染尘世。”
      道姑的这个提议,简直就是给瞌睡的范家老爷递上了枕头。范家老爷正愁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碧璃这个灾星呢。道姑这么一说,他便欢天喜地把长女送了出去。自此以后,碧璃就再没回过范家,范家也对这个长女避而不谈,只是例行让小厮去云门观捐善款。日子久了,人们根本不记得,范家还有这么个女儿。
      碧璃与范琉璃本来长得一模一样,只是十五年来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让她们乍看相似,细看又有些不同。范琉璃是深闺里的娇娘子,白白的小脸儿,说话、做事都有着少女的娇憨。碧璃每日沐浴在山间的阳光里,结实的像是山里的小鹿。
      其实碧璃在范府的那两年,因为父母的不喜,常被佣人们苛待。也是,府里的佣人惯是会看眼色的,老爷、夫人都不在意的娘子,他们当然也是敷衍了事,甚至还会找机会克扣。所以,碧璃来到会稽山的当天,道姑就发现她病了。
      道姑略通黄岐之术,从脉象上看,这孩子已经病了几天了。道姑于是庆幸,幸好自己把这孩子接了过来,要是放任不管,再过些日子,恐怕凶多吉少。碧璃因道姑的帮助,而重获新生。这这十几年一直跟着道姑在山里修炼。
      本朝不流行炼制仙丹,也少有人追求长生不老,就连捉妖的茅山道士都快绝迹了。云门观里的道士练的都是内功之法,旨在提升修炼者的内力,内力提升了,人就会变得耳聪目明,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也大大提高。
      碧璃果真如道姑所言,是个修道的好苗子,小小年纪就已经颇有所成。道姑信奉“抱朴守拙”的道理,也一直这样教导碧璃。碧璃很是懂事,她并未急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而是致力于做个寻常女子。
      说来也是有缘,将碧璃带上山的道姑唤名“碧真”,与碧璃共用一个“碧”字。为了避长辈之名讳,云门观的人都称碧璃为“阿璃”。
      会稽山上的阿璃,才是那行伍之人想要找的女子。
      那日,云门观的道士又张罗去升州的山里采草药,阿璃正准备一同前往,却被范家人拖住了脚步。来人竟然是范家夫人,也就是阿璃的母亲。
      “母亲”这个词有点陌生,阿璃斟酌了一下,还是称呼她为“施主”。范家夫人也没有太失望,她和这个女儿并不亲近。这是她第一次来云门观找阿璃,主要是来找她帮忙。
      “替嫁?”阿璃面对范家夫人有些不自在,如今范家夫人更是语出惊人。这让她不得不警惕起来。
      “你的妹妹范琉璃,摔倒了,腿受了伤,婚礼之时好不了,老身请你帮帮忙。”范家夫人把范琉璃与孙甲的婚事和范琉璃摔断腿的事情简单解释了一下。范家夫人并不知道李诚中翻墙进范府的事情,自然没办法告知阿璃。
      新娘都摔断腿了,婚事竟然不能改期,还要找人冒名顶替?如此儿戏的婚姻,想必也不是什么好姻缘。阿璃突然意识到,范家如此迁就孙家,应该是高攀了孙家吧。如此便能说得通了。只是范家的婚姻之事,还轮不到阿璃这样的外人晚辈来品头论足。
      阿璃当场拒绝了范家夫人。范家夫人对此也有心理准备,所以转头就去找了碧真道长。碧真道长把范家夫人给的一大笔银钱,转手交给了阿璃。碧真道长是个“入世的出世主义者”,她在江湖行走多年,知道一个铜板有时候也能让英雄汉放弃原则。银钱有什么好坏?好与坏,全在如何取得和使用银钱的人。
      “不管是在道观,还是在江湖,都有用得到钱的时候。好好拿着,以备不时之需。”碧真道长把银钱包袱塞给阿璃,那包袱沉甸甸的,令人安心。
      “道长真要小女子去冒充新娘子?可这姻缘根本不是好的,小女子这一掺和,说不定就促成了孽缘……”孙甲听起来不太行,阿璃有点犹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璃道出了真相:孙甲确实不行。
      碧真道长却想的比较长远:“世上的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两个相配的人,也可能中途变质,变成怨偶。范、孙两家结亲或许算不得好事,可结果也未可知。再者,你也正是爱热闹的年纪,平日里在这会稽山上,是有些冷清了。趁这件事情,去瞧瞧越州城的婚礼吧,一定很热闹。”
      其实阿璃不想去替嫁,还有一个原因——她暂时不想去越州城。阿璃曾经为了找心上人,在城里磋磨了好几日。可最后不仅心上人没见到,还意识到自己彻底的失了恋。
      阿璃的心上人是与她青梅竹马的李诚中。李诚中并非范琉璃以为的行伍之人,而是当今皇上的弟弟,一个十岁就被“发配”到会稽山上修行的越王。阿璃与李诚中互通情谊,却因一年前西北突发战事而两地相隔。不久之前,阿璃听说了西北战事胜利的消息,便来到越州城。这一年间,她始终没有收到李诚中传的信,只好靠打听来的消息,东拼西凑出李诚中的情况。后来听说皇帝在越州城里给越王赐下了府邸,阿璃便到越王府上去找李诚中。奈何守门的侍卫是个不认识阿璃的愣头青,只把阿璃当成是越王的崇拜者,无情地将她拒之门外。
      可这也不全是侍卫的错。毕竟王府管家告诉侍卫,越王殿下的心上人是城里的一位娘子,也就是被错认的范琉璃。阿璃一身粗布衣服,肯定就不是娘子了。而且有关越王的故事流传甚广,慕名前来王府看热闹的人不少。阿璃混迹在这些中间,侍卫也很难分辨。都说认识越王,要是全都去汇报,那谁来守门?其实本来按惯例,李诚中是要跟着大部队一同进城游街的。只是李诚中急着回来见人,便没有参加。阿璃想到游街之事,当时也在两侧百姓的队伍中。可那骑着高头大马游街的人中,并没李诚中。两人又这样错过了。是以,阿璃在越州城呆了几天,连李诚中的人影都没见到。
      前几日都是白天来,都没办法进去越王府,今日她便趁着夜色潜入。阿璃在道观修行,也有些功夫傍身。她悄悄翻墙进入王府,却到处都找不到李诚中。正当她打算明日再来时,迎面走来了两个丫鬟。她赶紧躲进旁边的阴影中,只听那两个丫鬟说,越王今日出门了,疑似又去见那个富家娘子了,云云。
      富家娘子?还又?阿璃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儿可笑。云门观一直在会稽山,而她此前去升州采买草药,自从半年前便已经回到了道观。如今越王得胜归来,不来找她不说,还对她避而不见。想来也是有了意中人。不见面,也可以说是一种斩断缘分的体面方式。
      说起来,越王对她是很好了。对比那些为了一头牛,而争得头破血流的父母子女;李诚中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在努力给她保障。就算是缘分尽了,有了新的爱人,也没有要回那些资财。
      阿璃回忆起过去的种种,又摸了摸头上的金簪。她深吸了一口气,用力抿了抿嘴,努力地想要把酸涩的感觉压下去。可越是压制,心里的酸涩感反而冲上了眼眶。她猛地仰起头,假装望向天上的月亮。
      这月亮可真亮啊!亮得她的眼睛也进了水。
      该是放手的时候了,阿璃对自己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另一个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