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实验班 ...

  •   盛夏的酷热尚未完全消散,高中就开学了。

      我带着那份被修改的志愿和心底郁结的不甘,踏入了市第七中学高中部的大门。尽管我已在初中部度过了两年,但此刻,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对未知的忐忑涌现在各个角落。我会遇到什么样的同学、什么样的老师,能否保持成绩领先、跟同学融洽相处......

      我被分到了学校特意为我们这届新开的实验班。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失落。雪白的墙壁、崭新的课桌椅、讲台的电脑,都无法转移我心中那份未来被改写的遗憾。硬件再完美,终究不是我心之向往的最好的高中。

      我在班级名单上焦急搜寻,却没能找到夏林的名字。原来,他成绩不在第一档,去了隔壁的重点班,与我仅仅一墙之隔。

      班里的同学,一半来自本校初中部,以前有所耳闻早,听说过他们的风采,但接触不多,还有从其他学校挖来的成绩优异的学生。

      这些同学个个眼神明亮、思想活跃、谈吐不凡,各自带着光环,也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我坐在教室里,看着这些来四面八方而来的顶尖学子——有些是他们学校的年级第一、有些是班长、有些竞赛获奖、有的才艺出众。

      班会上、辩论会上、语文课上,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说起话来眼里有光、条理清晰、神采飞扬,每个人都带着不容小觑的气场。我常常会被别人精彩的发言所吸引,入神、发呆,不禁反思:我能否做的一样好、如何才能下次也能像他们那样好。

      我心里不由地产生了羡慕,实在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我曾以为自己已是凤毛麟角,但在这里,又忽然觉自己只是浩瀚星海中的一粒尘埃。

      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强烈好奇,在这个新的环境里,我终将是什么位置?面对这些各有千秋的顶尖学生,对于自己真实实力的位置,我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我能保住自己的优势吗?我还能当第一吗?这种疑问像一根细刺,扎在我的心头,让我坐立难安。

      数学和物理课难度陡然提升,一些深奥的知识点钻研起来不甚轻松。而老师们,似乎也远不如初中时那样细致耐心。我常纳闷:到底是老师讲得模棱两、含糊不清,还是我自己的理解力出现问题。我心里总是充满了烦躁和挥之不去的自我怀疑,这让我的心情沉重,晚上失眠愈加严重。

      我观察身边的同学,他们似乎都学不明白,开始变得上课无精打采、提问无人响应、做作业抓耳挠腮叹气连连。我意识到问题恐怕出在这糟糕的师资上,并非我个人的困难。平心而论,师资匮乏一方面安慰了我,我不用自我怀疑;另一方面,也让我失望、无奈、担忧甚至绝望。我可以克服、改善我个人方面的问题,但是倘若问题出在老师那里,我便无计可施。

      我告诉自己,既然无法选择学校无法拥有好的老师,至少要从自己的角度做到最好,以此来提高自己。所以我全身心投入学习,非常专注,尤其把精力大多投入到消化疑难知识点上。

      班里开始竞选班干部,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展现自己的才能。而我,却不自信地认为这些与我毫无关系。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学习,把难题搞明白,不因杂事影响成绩。

      然而,我的好字很快就被班主任发现。下课后,班主任特意走到我面前,笑容满面地对我说:“华晓,你字写得特别好,漂亮又有气势。你愿不愿意当文艺干事,负责办宣传栏和做校刊?”他注视着我,等待回答。

      我愣住了,脸热乎乎的,低着头不敢看老师的眼睛,既有些受宠若惊,又感到惶恐不安。老师看似询问,但语气也不容反驳。

      另外,能被老师发掘、认可也令我欣喜,得到更多欣赏也是我所向往的。自己漂亮的字,如果能展览在全校师生日日经过的广场,得到大家欣赏,不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吗?我也需要一件事情让我觉得我不比别人差。

      可我只擅长文字书写,不懂画画,为此感到为难。我不知该如何拒绝和解释,嘴几次试图张开、手抠了又抠,最终还是硬着头皮、羞涩着点头答应了。

      很快,我的“文艺干事”工作就全面展开了,比如办黑板报、编辑校刊。班主任还给了我一些读物和参考文章,让我去挖掘素材。

      每天放学后,空荡荡的校园似乎只有我的身影,不停在黑板或宣传栏前忙碌。学校要求的设计复杂,我需要挖掘、抄写大量文章,还要想办法让版面美观。我不善于绘画,只能非常缓慢地临摹。

      我是个凡事都尽力做到最的人,连续很多天,都忙到天黑才不得不回家。我还得把很多材料带回家阅读和准备。张佳也在实验班,她知道我在忙这些事情,但看都不看一眼。我需要帮助,但是我不知能向谁提起。

      这些都让我分身乏术、疲于奔命。为了在新的环境中立足,我还分出很多时间去熟悉新的同学和老师,建立新的关系。

      在忙碌和压力之下,我已很少再有机会与夏林碰面。我们不在同班,连作业都不一样,没有什么借口能见面交谈了。我们的交集日见稀少,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结交新的朋友。

      一个下午,我站在教室后面,双手不停揉搓,对着黑板发呆,思考如何设计板报。后排几个男生似乎看破了我的困境,一下子都对文艺宣传工作表现出极大热情。从此,每当我独自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时,身后很快就会围上五六个男生。

      “华晓,我帮你擦黑板吧!”拿起板擦,话音未落,一个男生就快速擦了起来。

      “这块儿有点空,加个什么好?我觉得可以画一个火箭,象征我们实验班!”另一个男生兴奋地提议。

      “华晓,你就把内容写在这个框里。我帮你在旁边这个位置加幅插图,你就不用管了。我画画还行,知道主题就够了!”有男生甚至主动拿起粉笔,替我勾勒出各种边框。

      “我给你吧李晨叫来,他画画是专业的。”又有一位男同学帮我找救援,他胸有成竹。

      他们七嘴八舌地给我出谋划策,抢着帮我擦黑板、完善内容。

      我非常感动,他们没因我本拙劣的插图嘲笑我,反而热及时地伸出援手、集思广益。我看着他们热情洋溢的脸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充满感激,如果不是他们的帮助,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这意外的“杂事”上。

      有时候,为了够到黑板上方,我需要踩着凳子画画。当我站在凳子上,他们依然在下面围观,热烈地讨论。

      我心里突然感到一阵恐慌,丝毫不敢动,身体僵硬,只有手还在故作镇定地书写。那破旧的裤子、洗得发白的边缝,尤其磨得发亮的后面......都要被他们看出来了。那份贫穷的印记,无处遁形。

      我特别不愿意站在别人前面、不愿显眼,害怕他们看到我的窘迫,担心他们的目光会穿透我的外表,揭开我最想隐藏的自卑。我只能努力克制住不安,假装镇定地继续写字,心里却恨不得立刻从凳子上跳下来。

      课间,我偶尔会在走廊上碰到夏林,他总和新同学说说笑笑地走在一起。我们的目光短暂地交汇,他对我投以熟悉清浅的笑容,我也抿着嘴淡淡一笑。

      没有了以前朝夕相处那么多自然的交往,再次碰面居然有些尴尬,不知道能说些什么。除了羞涩一笑、匆匆相视,别无他话,我们只好擦肩而过,继续走向各自的目的地。

      那些微笑,依然温暖,但总感觉多了一丝客气和距离,不再像初中时那样亲近、随处可摘。他有了新的圈子很忙碌。而我,也正努力适应着我的新生活。

      有时,我会在商店远远地看到他,高大的身影被喧嚣的人群所淹没,身边总围绕着一些新的面孔。我看着他,心里涌起一丝失落和猜测。他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在需要努力才能适应新环境?他身边的那些新朋友,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被他用那些不动声色的方式悄悄地守护?

      我们之间,那道“隔壁班”和“实验班”的墙,正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厚。那些曾经在初中时紧密相连、昭然若揭的心意,那份被他无条件守护、无处不在的温暖,似乎也开始被新的环境和挑战所冲淡。

      傍晚,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将金色的余晖洒满校园,穿透高大的梧桐树,在我的脚下投下斑驳的阴影。

      远远看到夏林和新同学在操场上打篮球,听到他们笑声爽朗而自由,我羡慕他们,却融不进那片充满活力的世界。我不禁放缓了脚步,但刻意不驻足,只是疲惫地望向操场,耸耸紧绷的肩膀,轻叹一声。

      我们之间,是不是真的就这样远了?那道无形的墙,会不会就此将我们彻底隔开?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高中生活才刚刚开始,我已经感受到了新的巨大压力和孤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