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陵鱼取珠 ...

  •   东厢内暮色沉沉。

      白景年身子俯得极低,几近是贴着桌面裁剪图。

      殷石心点一盏麻油灯,擎给白景年。

      额前的红布有一小处结痂的血渍。

      烛火红光映在他煞白的脸上,气色倒更好看许多。

      殷石心知道白景年最不擅长画裁剪图,在斜织机旁搭好红线后,撑跳而起,坐到柜台上假装发起牢骚,“一个时辰,前片都画不好?敢情等你到了裁布时,那小鬼怕是投胎了。”

      “放屁!”姚师傅呵斥,他是明白殷石心的鬼心思的,明地里说话带刺挖苦,实则是袒护师弟罢了。

      “白景年,你来。你来玩你的线。别太难为自己。”殷石心招呼着白景年,瞥一眼暗角里的师傅,瞧他并无反驳之意,便麻利地调转两人的活计。

      “好钢用在刀刃上。”殷石心嘟囔着拾起笔,刷刷两下前片便清晰明了起来。

      凤凰台里的东厢是有些年份的,算得上遗址,不断修缮翻新规模宏大,专门用于节日里的祭祀和祈福。

      与二三层的吊角楼接通一体,有10米余高,因窗子常闭着,所以较阴森些。中央正位砌出高台俯视整个东厢,每每正午时分,阳光从天窗上透进来时,供奉的三清天尊金光灿灿,再加上袅袅青烟,这便有如羽化登仙般微妙。

      高台下是掌管天道万物、四时阴阳的四御。

      诸星神和三官大帝及其随侍环绕四周,都是砌进墙体的,个个真人身段、体型,栩栩如生。

      西厢是师婆为天民国上的问卦搭线私设的。

      每层楼上都设了祭坛,各自占去一面五米的墙,三楼供奉太乙救苦天尊、地官大帝、十方救苦天尊、酆都大帝及东岳大帝,除师婆基本是不大有人上去的。

      二楼从南至北塑着秦广、楚江、帝、五官、阎罗、卞城、泰山、都市、平等、转轮十殿阎王。秦广王专司人间夭寿生死、幽冥吉凶,问灾续命的大多是求他。

      六殿的卞城王专司大叫唤大地狱及枉死城,于地狱丰都大帝殿的右侧,毗邻奈何桥、血盆苦界,创造枉死城,收留受无妄之灾而死的鬼魂。

      白景年的表舅算是枉死,听传闻又多是救人的缘由,所以设坛摆阵,问求卞城王是最应当。

      月上柳梢时,凤凰台这边已安排妥当,一应都在西厢集合完毕。

      师婆穿一身亚麻的白素袍,裙摆领口处绣着几只仙鹤,胸前挂着一颗蜜蜡珠子。本就高挺丰腴的她,衣袂飘飘而立于人群中,更显尊贵。

      她立于西厢一楼门槛外,叫半夏点三炷香先进殿参拜城隍爷。

      等半夏稳好香,顶楼的钟声敲一下,二楼洪钟接着响起,此起彼伏。

      有九个黑衣小厮,束着头发在在帷幔间唱净身咒: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脏玄冥,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我轩。

      一众人纷纷作揖鞠躬,不敢起身。

      栖箬穿青衣,鬓间插着熠熠生辉的金梭,手捧紫檀托盘承到师婆面前。

      栖箬也是巫师世家,不过渐渐没落了,不大有名声罢了。她与外祖母是总角之交,身形瘦小,头发花白。

      栖箬在二十年前的除夕祭奠上烧坏一只眼睛,外祖母与她交好,便把通天问卦的本事传授一二给她,因天赋尚可又有这样的血脉,她自己倒能悟出些黄老玄学,又懂驱邪镇怪的门道,所以颇受敬重。

      起初辅助外祖母,及到换位又尽心帮扶师婆。整个凤凰台里的事她莫不尽心。

      师婆揭去黄帕子,用极细的鹿毛笔蘸着朱砂在眉心画一计红印。

      这才迈进门槛,半夏随之退到师婆身后,作揖不再起身。

      师婆做出“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九字真诀的手势,继而作揖诵念土地神咒:此间土地、神之最灵,升天达地、出幽入冥,为吾关奏、不得停留,有功之日、名书上清。

      返魂香奏响,钟铃交接,音律时而沉闷迟缓,时而高亢急促,师婆做步罡踏斗。

      有风吹来,铃铛在帷幔间叮当作响,灯火昏黄摇曳,有云把月亮遮起来,厢房里阴沉沉愈发阴森。

      姨姥姥的脸几乎是要贴到膝盖上,肩膀微微抖着。

      师婆看一眼香火,烟蜿蜒着朝二楼去了,这才招呼半夏跟姨姥姥随她去二楼。

      半夏又退后几步,扶着姨姥姥朝楼梯口去了。

      二楼的檀香味很重,姨姥姥有些喘不过气来,又因伤心,走得有些踉跄。

      “第六门就是,你去跪求。切记心无旁骛,默念逝者生辰八字,再讲天黑路滑,唤他快些回家。”师婆指引着,姨姥姥拉着半夏胳膊,跪在卞城王跟前,再抬头看一眼半夏时,她已不知去向。

      只师婆立在旁边,闭目凝神。眉心的红记似发光似的,姨姥姥心头一惊,专心乞求。

      凉风绕颈,顺着发根直穿脊梁骨,有双手突然搭在自己肩上,凉气盘旋着,从后颈到耳根直至眼前。

      姨姥姥被吓一跳,想惊叫出来却无法开口,想睁眼又眼皮沉重。只听师婆告诫“莫看、莫回头”。声音游荡着,飘忽迷离。

      约莫半个时辰,师婆扶着姨姥姥出西厢。

      因安慰过一阵,姨姥姥舒畅许多,只师婆脸色不太好。

      半夏早已经等在人群外,见师婆便匆匆奔上去。不等半夏开口,师婆先问道,“今晚又是谁家的?”

      半夏神色慌张,“天宝叔家的孙子洪熙。”她环顾四周,趴在师婆耳边谨慎地讲道。

      “非礼勿言。”师婆打断她。半夏作揖手抵眉心,不再言语。

      “去麻烦栖箬姨,把白景年接回来。”

      也正是这时箩依派人过来回话,讲姨姥姥安置在东边的客房。

      师婆便又唤住半夏,叫跟去的人嘱托花清洛早些回来。

      —————— —————— —— ——

      虽有栖箬姥姥护着白景年,殷石心仍旧尾随了一路。

      直到白景年上了凤凰台大门的台阶,回头看一眼殷石心,殷石心这才放心往外郭城家去。

      白景年喝过供奉完的七宝浆,去后院抱起乘黄坐在院子里看天。

      月明星稀,白景年脸被照得很白。

      黑云在飞檐上变幻,又变幻进白景年澄澈的眼眸中,久不肯离去。

      有喜鹊在前院的槐树上嘲哳一两声,便销声匿迹。

      只蟋蟀唱得漫不经心,时断时续,像是要把这个夏夜给揉碎。

      有飞虫过来时白景年挥手,乘黄便咕咕叫唤两声后继续睡着。

      久等花清洛不来,师婆本要去大门张望,瞧见院子里的白景年便朝他走去。

      瞧见白景年额前的红痂,并没多问。她知晓姚师傅的用意,索性避而不谈对双方都是好事。

      “今日走掉几套衣服?”师婆坐到白景年旁边,摸摸乘黄的脑袋,言语温柔。

      “西市的王太爷,王叔明日去还奉。”

      “活了109岁,真是好福气。”

      “母亲会比他更有福气。”白景年言语平常,师婆却吃吃笑起来。

      她最常讲得便是“我与儿子心意相通”,所以师婆是能从白景年的冷冰冰里读出热情和爱的。

      师婆不再言语,陪白景年静静地看着天。

      有晚风习习而来,并不燥热。月明地里,灯影斑驳着,黑夜谨慎地行进。

      —————— —————— ————

      花清洛到凤凰台时,师婆以已经洗漱完换上了睡袍,靠在案桌上看书。

      花清洛作揖到客椅坐下,左腿盘在椅子上,很是不羁。

      师婆并不介意,放下那本几乎被翻烂的书札,起身去沏上茶水。

      花清洛翻弄一遍,只看一句“没揣菱花,偷人半面。”便抛到案桌上不再管它。

      “你母亲最近在忙些什么?”师婆把茶水摆好,又把书收了锁进柜子,花清洛谢过才回,“还是老营生。”

      “该常来常往才好。”

      “恩,等得了空,肯定要来叨扰上些日子,她才闲不住。”见师婆呷过茶,花清洛这才端起杯子,呷了一口。

      “景年没少给你添麻烦。”

      “他能添多少麻烦。”花清洛笑得很敞亮,“麻烦都是惹给自己的。”

      “还请多照顾照顾,他这情况你也了解。”

      “怎么也是叫我一声姐姐,我过过嘴瘾,心里还是有数。”

      师婆听这话便乐开了,花清洛讲三两件白景年往日里的混事,两人嬉笑一阵。

      师婆估摸时辰也不早,这才急忙止住,道,“竟浑说了,这次叫你来是有要紧事的。”

      “师婆烦心的是太平坊天枢桥的事?”花清洛收起笑容,声音依旧很大,讲得并不忌讳。

      “你怎么看。”

      “传言外祖母年轻时的因缘,说是龙身人面神又回来了,但接连有人丧生,这又有些悬。有心者认定就是荼蘼(山海经中吃人的怪兽)。”花清洛说话再直接,在师婆面前讲话还是要斟酌几分的,自然不敢把外面的流言和盘托出。

      “是陵鱼(山海经中记载,人面鱼身、有手有足、啼声如小儿)。”师婆喝口茶,再叹气道,“都是贪心不足惹出来的祸事。”

      “可是那……洪熙也是?”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