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二章 ...
-
乔景淮办事效率很高,很快便查清了星澜在江宁经历的一切和她在开封府受杖刑的事情,他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都觉得心疼不已,更遑论乔夫人作为亲生母亲是如何的肝肠寸断。
见母亲泪如雨下,悲痛欲绝的模样,乔景淮急忙跨步上前,在床榻边坐下,轻轻握住乔夫人的手,柔声安慰道:“母亲,您莫要太过伤心,孩儿已经将那对恶夫妻狠狠教训了一通,也算是替妹妹报了仇。”
乔夫人仍沉浸在无尽的自责中,难以自拔,泪流不止,哽咽道:“沈氏夫妇固然可恨,可我同样有罪!”
她抬手捂住心口,脸上满是痛苦之色,“我生下了星澜,却没有尽到一天做母亲的责任,害她受尽苦楚。若早知道她会遭受此等非人的折磨,我当年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将女儿留在身边。”
乔景淮轻轻拍着乔夫人的手背,温言劝道:“母亲,当年您迫不得已将妹妹送走,也是为了保护她。妹妹如此善解人意,是不会怪您的。您要是想补偿妹妹,就先养好身体,这样才能长长久久地陪着妹妹,看着她往后的日子过得幸福安稳。”
乔夫人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长久相伴怕是奢望,但找回女儿后,的确让她对这人世重新有了留恋。她不再抗拒吃药,顺从地吞下了一碗又一碗苦涩的汤药,如此调养了一阵子,精神渐渐好了几分。她满心满眼都是对女儿的思念,一刻也等不及,便立即催促乔景淮去接星澜。
星澜再次踏入乔府,手中还拎着一个小巧的食盒。
她是个知恩图报的姑娘,上次乔夫人送了她贵重的步摇,她心中一直惦记着要回报这份恩情,可她身无长物,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珍贵物件,思来想去,想着久病之人难免胃口不佳,便决定亲手做些药膳,希望能帮乔夫人改善食欲。
乔夫人见星澜来了,苍白的脸上瞬间笑容绽放,抬手招呼她坐到自己身边来。
星澜也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走到床边,打开食盒,将一碗还冒着热气的黄芪人参粥端了出来:“夫人,这是我特意为您熬的粥,您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乔夫人就着星澜的手品尝了一口她亲自熬的粥,那温热的粥顺着喉咙缓缓流进胃里,一股暖意瞬间蔓延至五脏六腑,仿若将她身体里的寒气都驱赶了出去。她做梦也不敢想此生还能有这样的幸福时刻,激动地眼眶一下就红了。
星澜见乔夫人喝了一口粥又开始落泪,心中一慌,连忙放下手中的粥碗,从袖中掏出一方手帕,轻柔地替乔夫人拭泪,眼中满是关切地问:“夫人,您怎么哭了?是不是我熬的粥太难喝了?”
乔夫人摇头道:“不是,我这是喜悦的泪水,我从未喝过这么好喝的粥。”
星澜自小便在灶间忙碌,厨艺自是不差,但她也知晓自己的厨艺没好到能让人如此动容的程度。看着乔夫人这般模样,她心里明白,乔夫人这是又想起了自己的女儿,爱屋及乌。
于是,她顺势柔声道:“好喝的话,夫人再多喝几口好不好?您得多吃点,身体才能好得快。”
乔夫人怎会不依,“好,我听你的。”
以往,她吃什么都觉得味同嚼蜡,至多吃两口便不再动筷,可如今,在星澜的陪伴与哄劝下,她竟一口接一口,不知不觉便喝了小半碗粥。
乔景淮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欣慰地想:果然母亲的心病只有妹妹能治。
喝完了粥,乔夫人又拉着星澜说起了体己话。
说着说着,乔夫人突然想起开封府发生的事情,望向星澜,眼中带着几分好奇,问道:“孩子,你和萧烨是什么关系呀?”
星澜冷不丁被这么一问,微微一愣,她下意识地揪着衣角,眼神闪躲了一下,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见她不答,乔夫人心中一紧,以为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解释道:“星澜,你别误会,我是听到了一些传闻,这才多嘴问了一句,并无恶意。要是你不想说,就当我没问,你别往心里去。”
星澜当然知道乔夫人和那些散布流言、乱嚼舌根的人不一样,问这些是出于关心。她抬起头,如实道:“夫人,我和他是朋友。”
乔夫人此前听说了萧烨为星澜所做的一切,她也曾年轻过,经历过情爱,心里明白,这小子定是对星澜动了真情,才可能做到这一步。可女儿却说他们只是朋友,那看来这小子只是一厢情愿?
望见乔夫人凝眉不语,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星澜顿时有些脸热,赶紧转移话题,说起了医馆里的趣事,试图逗乔夫人开心。
乔夫人被她逗得眉开眼笑,心情很是愉悦。不经意间,她瞧见星澜如云的乌发上依旧没有任何发饰点缀,便略带疑惑地问:“你怎么没戴我送你的那支步摇?是不喜欢吗?”
星澜解释道:“夫人,我很喜欢,只是平日里在医馆忙碌,磕磕碰碰的怕弄坏了,就没有戴。”
乔夫人一听,笑着拉过星澜的手,轻轻拍了拍,慈爱道:“弄坏了也没关系,我这里还有一箱子,都是给你的,你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就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说完,便打开那个精致的妆匣,取出里面各式各样的发簪、发钗、步摇、花胜、珠冠一样一样地试戴在星澜头上,嘴里还念叨着:“这支好看,显俏皮;那支也不错,有韵味……”
星澜架不住乔夫人的盛情,只得红着脸,选了其中一支看起来稍微没那么招摇的金累丝嵌珠梅花簪。
每次和女儿相处,时间似乎都流逝得特别快,不知不觉,窗外的天色已暗了下来。
乔夫人见雪越下越大,怕道路湿滑难行,更担心星澜在这风雪夜里赶路会受寒生病,便拉着她的手,恳切地说道:“孩子,这天黑路滑的,你回去实在不安全,要不今晚就在我这住下吧,你我还能多亲近亲近。”
星澜面露难色,她虽也贪恋这片刻的温情,可终究觉得不妥,连忙摆手推辞:“夫人,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家中还有一只小狗需要喂食,我住下实在多有不便,这雪看着大,我慢慢走回去便是,不会有事的。”
乔夫人见她这般坚持,纵然满心不舍,也不好再强求,只得微微叹了口气,转而又温柔道:“那至少陪我用完晚膳再走,可好?这大冷天的,吃点热乎的再赶路,也能暖和些。”
星澜感受到乔夫人殷切的关怀,心中一暖,点了点头,轻声应道:“好,谢谢夫人。”
***
用完晚膳,乔夫人拉着星澜的手,又细细叮嘱了一番,才让乔景淮送她回去。
星澜跟着乔景淮,脚步轻快地往外走去,心中还回味着这一晚在乔府的温馨点滴。刚走到门口,正准备登上府外那辆早已备好的马车,一个熟悉且带着几分急切的声音穿透寒冷的空气,清晰地唤着她的名字。
星澜下意识地循声望去,竟看到萧烨长身玉立在不远处,身姿挺拔如松,一袭玄色貂裘在雪地的映衬下愈发显得深邃神秘。他的发丝上落了些许雪花,肩头也积了薄薄一层,身后的那辆马车顶部更是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似在外面停了许久。
星澜有些惊讶,脚步不自觉地就朝他迈了过去,到了近前,仰头望着他,好奇地问:“你怎会在此?”
萧烨低下头,目光温柔地看着星澜,轻声道:“找你。”
星澜疑惑地问:“找我做什么?”
萧烨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上车再说,我送你回去。”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这寒夜中,仿佛带着别样的温度。
星澜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地应了一声“好”,接着便转过头,对着乔景淮礼貌而又带着几分歉意道:“乔公子,就不劳烦你相送了。”
乔景淮不禁蹙眉,向前跨了一步,不赞同道:“不行,母亲嘱咐我一定要将你平安送到家。”
不等星澜回答,萧烨抢先开口,他微微拱手,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不卑不亢地对乔景淮道:“乔兄请放心,由我代劳也是一样的,我同星澜正好有话要说。”
如果是从前那个光风霁月的萧烨说这句话,乔景淮或许还不担心,可如今的萧烨花.名在外,他怎能放任妹妹和这样一个纨绔单独相处,万一星澜受了什么委屈,他如何向母亲交代。
思及此,乔景淮毫不相让,下巴微微扬起,眼神中透着几分冷意,语气强硬道:“星澜是我接过来的,自然也该由我送回去。若贸然假手他人,母亲也会责怪我不懂礼数。”
他们二人的面色看似波澜不惊,可周围的空气却仿若被点燃了一般,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
星澜没想到这么一件小事,竟引得他们僵持不下,不由有些为难,不知道该站在哪一边才好。
萧烨目光敏锐,看出了星澜的为难,心思一转,决定以退为进。只见他突然脸色一变,虚弱地捂着胸口,身体微微前倾,做出西子捧心的模样。
星澜注意到了,果然关切地问:“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萧烨轻咳了几声,低声道:“突然觉得心口闷,有些喘不上气。”
星澜心中一紧,连忙抓住他的手,手指搭在他的脉搏上,仔细地替他把脉。这一搭,只觉他的手冷得像冰,脉象也比之前更加滞涩。
她抬起头,黛眉紧蹙:“明知道你现在受不得寒,还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万一……”毒性发作,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乔景淮在场,她没有说出后半句话。
萧烨听着她的数落,心中却十分受用,他微垂眼帘,故作可怜道:“我想见你,便没顾虑这么多。”
那直白的话语,仿若一颗小石子投入星澜的心湖,让她俏脸微红,心跳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星澜当即做出了抉择,转头看向乔景淮道:“乔公子,我和萧烨相熟,同他一起回去不会有事的,相信乔夫人不会怪罪你。”
她都这样说了,乔景淮也无可奈何。他深深地看了萧烨一眼,那眼神仿佛要将他看穿,满是警告与深意,良久,才缓缓开口对星澜道:“路上小心。”
言罢,他侧身让开,目送星澜和萧烨上了马车。
马车驶离后,他仍站在原地,双手握拳,心中暗自思忖:这萧烨心机深沉,太会伪装,日后定要多留意他,莫让他欺负了星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