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再会 ...

  •   2024/11/25
      罗殊

      *
      明蕴在知道陈松意死讯的时候,正在忙着校招的事情。

      张梅花电话里说陈松意夜里一个人跑到北海沙滩,等家里人发现不对劲找过去的时候,只在沙滩不远处捡到了他的鞋子和一个女式银镯。

      明蕴听到消息有些恍惚,手里一沓简历差点没拿住。旁边的舍友见她心神不宁的样子,把她拉到椅子上坐了下来。

      明蕴听到耳机里断断续续传来的声音,是陈松意自己跑到海边,去寻死的。

      张梅花问她,陈松意最近有和她联系吗,有没有说些什么。

      明蕴没反应过来,张梅花又说了一遍,明蕴才磕磕巴巴地说:“没有,外婆。我们许久没有联系了。”

      张梅花说了句知道了,又继续转述情况。

      是陈松意妈妈章敏蕙夜里起夜的时候发现了不对劲,打开房间门一看没有人,在桌上发现了一封信。章敏蕙看完人就呆坐地上,尖叫着哭喊。

      陈立军闻声醒来,读完信之后人也慌了。但是即便家里乱成一锅粥了,也要先找孩子。

      凌晨三点,在平清岛最辛勤的渔民即将起来劳作的时候,陈家把附近的邻居、熟知的人都叫醒了。他们到处叫喊着陈松意的名字,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手电筒,天将明未明,手电筒的光亮似乎点燃了整个小岛。

      一个小时后,他们在北码头发现了陈松意的鞋子以及不远出的一个银镯。

      夜里风浪大,倘若一个想要寻死的人在这样一个夜晚向大海游去,那必然是死路一条。

      天将亮,陈家就联系救援队,也报了警。打捞了了两天,什么都没有发现。

      明蕴挂断了电话,手却仍然握着手机放在耳边,不知所措地坐在椅子上,一旁的舍友但心地问她怎么了。明蕴这才回过神,说没什么,就是外婆家附近有人出事了,外婆和我说了一声。

      话是这么说,当天明蕴彻夜未眠。她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怎么也想不通陈松意为什么会这么做。

      天要亮的时候,明蕴累得睡了过去,恍惚间思绪回到了那年去小岛的时候。

      *
      明蕴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落地小岛。
      对于小岛来说,这只是一个会迎来丰收与台风的一个夏天。

      临安靠海,周边有许多小岛,明蕴的外婆张梅花就住在其中的一个岛--平清岛。

      平清岛算是个捕鱼村。近些年来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或是找了别的谋生办法,只剩下零星几个靠捕鱼为生。

      在禁渔令颁发之后,岛上更是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岛上从没有种过梅花,张梅花的父亲在多年前出岛谋生,务工的地方种着大片大片的梅花,后来就给自己的孩子取名梅花。

      张梅花头发白了一半,梳得整整齐齐,码头风大,发丝微乱。她的两只眼睛紧紧地看着码头。

      她在家里等不及,号子声响起来再骑车过来就来不及了,于是早早地就骑着摩托车守在码头口。

      汽鸣声传遍整个小岛,不论岛上的人在做什么,在听到那一刻都知道:岛上又有人来了。

      “外婆,我在这!”明蕴领着大号行李箱,手舞足蹈地冲着张梅花打招呼。
      上次见到张梅花还是在半年前,明蕴也很想念。

      张梅花也找到了明蕴,笑眯眯地迎了上去:“小妹,累了吗?外婆买了西瓜放在家里冰。”伸手要去接行李,却被明蕴躲开。

      箱子虽然大,却不重,装的都是衣服,明蕴一只手轻轻松松地推着。
      “外婆我自己来,这箱子不重的。”

      张梅花见状也没有坚持。

      岛上耕地少,多是礁石,为数不多的地被用来种粮食。这西瓜都是从陆地运过来的,价格高是一回事,主要是抢手。

      明蕴知道外婆是爱自己才买的瓜,搂着张梅花的胳膊,亲昵地说:“谢谢外婆,我最喜欢吃西瓜啦,就知道外婆疼我!”

      听到这话,张梅花笑着,孙女来她心里高兴地很。

      *
      夏天炎热,岛上光线强烈。只有船来的时候,只有汽鸣声响的时候,岛上的居民才会懒洋洋地走出来,看看谁回来了。

      明蕴坐在外婆的摩托车上,大号行李箱稳稳地放在前头。岛上路面不平,自行车根本没法骑,又没有钱去修柏油路,因此,为了方便出行,岛上几乎是每家都有一辆摩托车。

      “张阿婆,这么热的天还出来呢。”一个又一个坡,起起又浮浮,终于拐到一个路口边,明蕴远远地看到一户人家门口坐着一个男生,那人似乎没有看到后座上的人,扬声和张梅花打招呼。

      “松意啊,这么热的天怎么不回屋里。是我孙女回来啦!”外婆把车停在了陈松意家门的松树边上,这松树长得高大,当年陈松意的爸爸花了很大功夫运到岛上,栽种在家门口,隔着老远就知道前面是他家。

      夏天太阳毒辣,门口的松树看上去也是无精打采的样子。而陈松意像是一点不觉得热,坐在廊下拿着蒲扇,一下一下地慢慢悠悠的扇着。

      “阿婆快回去吧,天气太热了。”陈松意走到车边,拿着扇子给张奶奶扇了几下。

      陈松意知道车后坐着一个人,却有些不敢去看。

      明蕴冲着陈松意眨眨眼睛,有些好奇地看向他。陈松意的肤色偏色,五官却格外深邃,一双眼睛格外清澈,看向人的时候带着一种纯真。

      她却有些记不清他是谁了,只模糊地记着以前一起玩过。

      陈松意感受到明蕴打量意味的视线,他心里莫名燃起一簇火,比外头的太阳要烈上百倍,烧的他心慌慌的、热热的。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后又改变想法,微微侧头,避开了明蕴的眼睛,说道:“我是陈松意。”

      心却跳得一下比一下快,脸上的红晕不知是太阳晒得,还是因为什么。

      张梅花只当两人许久不见有些不熟悉,朝陈松意笑了笑,话却是对着明蕴说得:“小妹,这是松意,忘记了吗?以前回来你还惦记着找他玩呢。”

      明蕴听到这话也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但是却忘得一干二净,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说道:“我都忘记了,我是明蕴,之后找你一起玩!”

      陈松意闻言,嘴角微微上扬,又似不想被人看到,悄悄下压。他的视线始终低垂着,不敢去看明蕴的眼睛。

      明蕴看到了觉着很好玩,她很少见到这么害羞内敛的人,连对视都不敢。

      张梅花知道陈松意不是个爱说话的孩子,看到陈松意手里不断摆动的扇子,又继续说道:“松意,不用给阿婆扇,阿婆晓得天气热的,我走这边就回去了。松意你也快回去吧,外头热的很。”

      “好,阿婆。”陈松意笑着对张梅花挥手,要转身走的时候,偏头看了眼坐在后头的明蕴,扇子也偏了,风都吹到了明蕴的脸上。

      只扇了两下,又赶忙收回来。

      又似找补地说:“我之后去找明蕴玩。”

      明蕴把头上的帽子拿下来,看着穿着有些发旧的体恤的人。他手里的蒲扇还在慢慢的扇着,不急不躁的样子,像是一点也感觉不到这炎热的太阳。

      张梅花重新启动摩托车,阳光火辣辣地照向明蕴的胳膊,明蕴又觉得浑身冷的要发抖,而猛烈的太阳又要把她融化了。

      这忽冷忽热的感觉,是夏天。

      *
      风呼呼得吹,吹到脸上也只有热,张梅花怕明蕴听不清,刻意提高了音量说:“松意也在家,小妹啊,你那个作业可以找他帮忙的呀,他对岛上熟悉的很。”

      明蕴扭头又看了眼廊下的人,远远地看不清楚表情,只能看到摇动的扇子。

      虽然没有和陈松意说多少句话,但是明蕴还是相信小岛上的居民都是很好相处的,况且以前还一起玩过,要是项目有什么需求,再去向陈松意打听打听。

      不过还是要多发几条消息催王愿愿回来陪她。

      和张梅花说是作业,其实是明蕴自己报名的暑期实践计划。计划内容很简单,就是借助自媒体宣传小岛,看看能不能发展一下旅游业。

      岛上人越来越少了,留下的都是不愿意离开的老人,因为失去了主要的生活来源,也不愿意成为外出务工的孩子的负担,都过着简朴到极致的生活。

      要是小岛可以有些旅游业务,他们的生活也可以改善一下。

      张梅花也是其中一员。

      明蕴的妈妈李莉怎么请她从出岛她都不同意,就愿意守着这个小岛。

      受到学校实践项目的启发,明蕴联系了以前在岛上的朋友,准备回小岛干一件大事情--振兴小岛的旅游业。

      张梅花从后视镜看不清明蕴的表情,只以为她同意自己的建议,一路上哼着小曲。

      老太太高高兴兴的,明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拿起帽子把脸遮住了,把胳膊缩回荫凉处。藏在帽子里的手慢慢地摸着眼睛,痴痴地笑了。

      就算旅游业振兴不起来,回来陪陪老太太也很开心。

      *
      回了家之后,张梅花把车停好,连忙把西瓜拿出来,又怕太冰了,就把西瓜拿到廊下的桌子上,学着上次去明蕴家里看到的切西瓜的方法,把西瓜细细地切成一小块。

      明蕴看着外婆忙前忙后,跟在外婆后面,找到了牙签,戳在了切好的西瓜上。

      “小妹,这个西瓜你吃,不知道甜不甜呢。”

      明蕴戳起一块,西瓜很甜,汁水顺着牙签留到了明蕴的手上。

      “谢谢外婆。”西瓜甜甜的很好吃。

      张梅花虽然不知道这岛上有什么旅游可以发展,她日日对着,觉得一切都很平常,但是看到明蕴额头上的汗水,心疼道:“小妹,外婆给你开空调,外面太热了,等太阳下来点,你再出去,到时候吹着海风可舒服了。”

      明蕴点点头,岛上光线强,晒久了皮肤受不了。

      张梅花的房子建在坡上,离码头不算远,但是坚果状的小岛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看到海,傍晚的时候,海风微微地吹,四周寂静只能听到海浪翻涌的声音。

      明蕴起身对张梅花说:“外婆,我去房间收拾一下,一会和你一起做饭。”

      张梅花在厨房里忙着,应了声。

      *
      明蕴回到房间,发现窗台前摆放着一张新桌子,颜色很新颖应该是外婆特意买的,安了好几个抽屉也不像是岛上木工自己做的,不知道外婆是怎么从外边带回来、安装好的。

      桌上什么都没有,明蕴透过窗户隐隐约约看到远处的大海。海风潮湿的气息袭来,明蕴把窗帘拉了起来,准备收拾带来的行李。

      计划在这住一个月,行李箱七零八散地装了许多东西。明蕴把所有的东西都取出来一一归位。

      其中最宝贵的就是明蕴买的相机。

      是最普通的那种,但是价格也不算便宜,把明蕴读大学几年攒的钱全部花掉了。明蕴买的时候想着可以用这个相机拍一些小岛宣传照,到时候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看着钱从账上划走,心里又泛起酸意,在家里翻来覆去几天不得劲。想着现在分文没有给小岛赚钱,反而自己先投资了好几千。

      可是转念一想就是小岛宣传不起来,还可以给自己和小岛上的邻居一起拍照。明蕴想想又觉得买相机确实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拉开抽屉想把宝贝相机收好,明蕴却意外发现了一个木头雕得福娃娃。身子胖胖的,戴着一个红色得围巾,就是放的时间有些久了,木头上得颜料有些掉了。

      不过看着娃娃得神态是十分可爱得,栩栩如生。明蕴想着这个小玩意不会是外婆出岛买的,肯定是在岛上买得,这么好的手艺要是拿来宣传一下,一定会成为小岛的亮点。

      明蕴拿着小娃娃,转身下了楼。

      张梅花独居惯了,一个人做饭简单,明蕴来了不过是多烧一个菜。没几分钟,就把饭桌收拾出来准备吃饭了。见明蕴收拾好了,就让她去拿碗筷。

      明蕴跑前跑后地拿碗筷,看着简单却很丰盛的饭菜,笑嘻嘻地说:“好久没有吃外婆做的菜了,今天我可要敞开了吃!”

      张梅花抄起筷子夹了许多菜送到明蕴碗里:“这菜是外婆和你陈阿婆在后面坡上采的,香的很,外面吃不到的,小妹多吃点。”

      陈阿婆是陈松意的奶奶,平是和张梅花玩的好,两人经常结伴干活。

      “谢谢外婆,岛上的菜就是好吃,外婆手艺好,做什么我都爱吃。”明蕴夸道,见提起陈阿婆又问:“陈松意还在读书吗?”

      张梅花叹了口气,语气硬邦邦地说:“是松意自己不愿意读的,高中毕业就准备去学个手艺。可他妈妈不同意,说是出岛就学坏了,硬是留在家里不给走。岛上没有营生,只能在家里雕雕木头,好在那孩子性子好,在家里也帮着干了许多活。”

      明蕴默默地听着,突然想起刚刚拿下楼的木雕娃娃。收拾碗筷的时候被明蕴随手放在了沙发上,明蕴起身拿了过来,问张梅花:“这是陈松意雕的吗?”

      张梅花也愣了一下,家里什么时候有这个东西了。岛上只有陈松意一个人会木雕,家里出现这个肯定是哪次陈松意给的,自己给忘了:“是的,岛上除了他,没有人会这玩意。”

      明蕴很惊讶,小小平清岛卧虎藏龙,竟然有这么厉害的高手。
      本来今天见了一下陈松意,明蕴还在琢磨之后找什么借口去找他。没想到他竟然有这个手艺,要是陈松意可以雕一些有小岛特色的木雕,那宣传物料就有了呀。

      “他有这么好的手艺,就留在小岛不出去学习,他阿爸不...着急...对...着急吗?”明蕴疑惑地问。

      “哼,他阿爸?”张梅花扬起声音,手上却不闲着,夹了块肉给明蕴,后又冷笑一声,说:“一切都应松意妈的,你陈阿婆虽心疼孩子,但说话也不顶用,松意木头雕得确实好,可这好手艺不拿出去,在咱这小岛上也是埋没了。”

      张梅花心疼陈松意,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这两三年被困在家里,性子却还如从前一样,只是看着总归没有精气神。

      年轻人都有闯劲,岛是小的,没有足够的空间给孩子发展。

      明蕴听着心里不免也觉得难过,好在她回来的目的就是要宣传小岛,要是能把陈松意的雕木头的本领给宣传出去,不仅增添了小岛的特色,也能帮助陈松意找到谋生。

      “那我找他看看他雕的木头,到时候画在小岛的宣传海报上。”明蕴捧着碗笑嘻嘻地说,一个新的想法就这么来了。

      张梅花点了点明蕴的碗,笑着说快吃。

      想到这里,明蕴快速地吃完了饭,她要写一个详细的计划书,把陈松意的木雕加进来。

      等王愿愿回来了,她就约着王愿愿一起去找陈松意。

      她要把陈松意拉入股。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再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